CN215621282U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1282U
CN215621282U CN202122115070.XU CN202122115070U CN215621282U CN 215621282 U CN215621282 U CN 215621282U CN 202122115070 U CN202122115070 U CN 202122115070U CN 215621282 U CN215621282 U CN 215621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opening
outlet body
length direction
shiel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50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ubei Shaoxian Machinery Parts Processing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ubei Shaoxian Machinery Parts Processing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ubei Shaoxian Machinery Parts Processing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ubei Shaoxian Machinery Parts Processing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1221150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1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1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128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安装面板和出风口本体,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开口,出风口本体活动设置于开口内,开口的长度大于出风口本体的长度,出风口本体可沿开口的长度方向滑动;出风口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沿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遮挡件,出风口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沿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遮挡件,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用于对开口的位于出风口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的区域进行遮挡。本实用新型通过沿开口长度方向滑动出风口本体,从而有效扩大出风口的吹风范围,更好地满足驾乘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驾乘人员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往要求汽车具有舒适的乘坐环境。现有的汽车基本都装配有汽车空调,用于将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及空气质量调整至驾乘人员所需的最佳状态。
目前,汽车空调的出风口通常都是固定安装在安装面板上,通过出风口的活动叶片调节吹风方向,吹风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驾乘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能够通过沿开口长度方向滑动出风口本体,从而有效扩大出风口的吹风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安装面板和出风口本体,所述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出风口本体活动设置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出风口本体的长度,所述出风口本体可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出风口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遮挡件,所述出风口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用于对所述开口的位于所述出风口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的区域进行遮挡。
优选地,所述开口为横向设置的矩形口,所述开口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出风口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均为可卷绕的柔性挡帘,所述开口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卷绕机构,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靠近所述出风口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远离所述出风口本体的一端分别卷绕在对应的所述卷绕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卷绕机构包括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杆和调节手柄,所述转轴通过安装座竖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板内侧,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从外到内贯穿所述安装面板且与所述安装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位于所述安装面板内侧的一端,所述调节手柄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位于所述安装面板外侧的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远离所述出风口本体的一端分别卷绕在对应的所述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调节手柄上设有若干防滑条。
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均包括遮挡件本体和固定设置于所述遮挡件本体上下两端的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槽与所述安装面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本体包括出风口框架、水平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导风叶片和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导风叶片,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分别与所述出风口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框架的顶面和底面。
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所述出风口框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面板上开设开口,将出风口本体设置在开口内并使得出风口本体能够沿开口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通过沿开口的长度方向移动出风口本体有效扩大出风口本体的吹拂范围,驾乘人员能够通过滑动出风口本体来改变出风口本体的位置而使出风口本体的吹拂范围满足自身需求;同时,通过在出风口本体的两侧设置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在滑动出风口本体的过程中或滑动出风口本体后,通过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来对出风口本体两侧的开口区域进行遮挡,防止灰尘从开口进入开口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出风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出风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含部分内部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安装面板);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出风口本体的滑块与开口上的滑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卷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的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包括安装面板1和出风口本体2,安装面板1上开设有开口3,出风口本体2活动设置于开口3内,开口3的长度大于出风口本体2的长度,出风口本体2可沿开口3的长度方向滑动;出风口本体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沿开口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遮挡件4,出风口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沿开口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遮挡件5,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用于对开口3的位于出风口本体2长度方向两侧的区域进行遮挡。
本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在安装面板1上开设开口3,将出风口本体2设置在开口3内并使得出风口本体2能够沿开口3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通过沿开口3的长度方向移动出风口本体2有效扩大出风口本体2的吹拂范围,驾乘人员能够通过滑动出风口本体2来改变出风口本体2的位置而使出风口本体2的吹拂范围满足自身需求;同时,通过在出风口本体2的两侧设置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在滑动出风口本体2的过程中或滑动出风口本体2后,通过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来对出风口本体2两侧的开口3区域进行遮挡,防止灰尘从开口3进入开口3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口3为横向设置的矩形口,开口3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沿开口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6,出风口本体2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滑槽6相匹配的滑块7。这样设置,通过滑槽6与滑块7的配合,使得出风口本体2可以沿矩形的开口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6左右滑动,相对于固定设置的出风口,可以有效增大出风口在左右方向上的吹拂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均为可卷绕的柔性挡帘,开口3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卷绕机构8,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的靠近出风口本体2的一端与出风口本体2固定连接,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的远离出风口本体2的一端分别卷绕在对应的卷绕机构8上。在出风口本体2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开口3两侧的卷绕机构8可以分别将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卷绕或释放,例如,当出风口本体2向左移动时,开口3左侧的卷绕机构8将出风口本体2左侧的第一遮挡件4卷绕起来,使得遮挡在开口3中出风口本体2左侧区域的长度缩短,同时,开口3右侧的卷绕机构8将出风口本体2右侧的第二遮挡件5释放出来,使得遮挡在开口3中出风口本体2右侧区域的长度伸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卷绕机构8包括转轴81、第一锥齿轮82、第二锥齿轮83、转动杆84和调节手柄85,转轴81通过安装座86竖向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面板1内侧,第一锥齿轮82与转轴81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84从外到内贯穿安装面板1且与安装面板1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83固定连接于转动杆84的位于安装面板1内侧的一端,调节手柄85固定连接于转动杆84的位于安装面板1外侧的一端,第一锥齿轮82和第二锥齿轮83啮合,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的远离出风口本体2的一端分别卷绕在对应的转轴81上。当需要向左滑动出风口本体2时,操作开口3左侧的卷绕机构8,转动开口3左侧的调节手柄85,则调节手柄85通过转动杆84带动第二锥齿轮83转动,进而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一锥齿轮82带动转轴81转动将第一遮挡件4卷绕在转轴81上,此时,出风口本体2会随第一遮挡件4的卷绕而向左滑动,同时,出风口本体2会带动第二遮挡件5向右移动,进而带动开口3右侧的卷绕机构8的转轴81转动使释放对第二遮挡件5的卷绕而是第二遮挡件5遮挡开口3处的长度增长。通过转动开口3左侧的卷绕机构8的调节手柄85来使出风口本体2向左滑动,或者通过转动开口3右侧的卷绕机构8的调节手柄85来使出风口本体2向右滑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手柄85上设有若干防滑条42851。通过设置防滑条42851在增大摩擦,使得转动调节手柄85时操作更容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的宽度均大于开口3的宽度。这样,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就可以完全将开口3中的出风口左侧和右侧的区域遮挡住,避免灰尘或水滴从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与开口3上下边缘之间的间隙进入,提高防水防尘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均包括遮挡件本体41和固定设置于遮挡件本体41上下两端的滑条42,滑条42与滑槽6滑动连接。出风口本体滑动过程中,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同时会在滑槽6内滑动,而滑条42的设置,起到了导向和支撑作用,使得第一遮挡件4和第二遮挡件5的移动更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槽6与安装面板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滑槽6的强度,而且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减少安装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本体2包括出风口框架21、水平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和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导风叶片23,第一导风叶片22和第二导风叶片23分别与出风口框架21转动连接,滑块7固定设置于出风口框架21的顶面和底面。这样,通过上下翻转第一导风叶片22可以调整出风口在上下方向上的吹风角度,通过左右翻转第二导风叶片23可以调整出风口在左右方向上的吹风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7与出风口框架2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滑块7的强度,而且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减少安装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面板和出风口本体,所述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出风口本体活动设置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出风口本体的长度,所述出风口本体可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出风口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遮挡件,所述出风口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用于对所述开口的位于所述出风口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的区域进行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横向设置的矩形口,所述开口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出风口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均为可卷绕的柔性挡帘,所述开口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卷绕机构,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靠近所述出风口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远离所述出风口本体的一端分别卷绕在对应的所述卷绕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包括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杆和调节手柄,所述转轴通过安装座竖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板内侧,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从外到内贯穿所述安装面板且与所述安装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位于所述安装面板内侧的一端,所述调节手柄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位于所述安装面板外侧的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远离所述出风口本体的一端分别卷绕在对应的所述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上设有若干防滑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均包括遮挡件本体和固定设置于所述遮挡件本体上下两端的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与所述安装面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本体包括出风口框架、水平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导风叶片和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导风叶片,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分别与所述出风口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框架的顶面和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所述出风口框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CN202122115070.X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621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5070.XU CN215621282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5070.XU CN215621282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1282U true CN215621282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0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507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621282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1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8862B (zh) 用于车辆的全景式车顶模块
JP5050793B2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装置
JP5586959B2 (ja) 自動車のグレージングルーフ、対応する組立の方法、および対応する車両
EP2657054A1 (en) Sunroof apparatus
JP3143588U (ja) 車両用多目的装置
US20150159432A1 (en) Structure of roll blind using dual roller
CN215621282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US7780220B2 (en) Shade provid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09813692U (zh) 一种根据车速调整天窗打开位置和挡风网高度的天窗系统
US3646707A (en) Window regulator
EP2511117B1 (en) Sunroof arrangement including assembly method
US5205604A (en) Low profile visor assembly
CN210554112U (zh) 一种无人驾驶观光车用遮阳装置
GB2458004A (en) Window regulator of an awning for a cruiser
US20050146164A1 (en) Motor vehicle roof with two openable covers
CN108312817B (zh) 电动遮光罩和天窗的结构
CN215662899U (zh) 用于车辆的天窗的组件
CN212604869U (zh) 图像展示装置及汽车
CN208593367U (zh) 一种汽车雨刮盖板
JP2847389B2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
CN103419606B (zh) 一种智能卷收式车用遮阳帘装置
CN219735072U (zh) 车灯透镜的遮挡装置、车灯和车辆
CN105034780A (zh) 一种汽车防晒装置
CN213262125U (zh) 一种旅居挂车专用的多功能天窗
CN110525180A (zh) 天窗玻璃运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