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1154U -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1154U
CN215621154U CN202121635951.8U CN202121635951U CN215621154U CN 215621154 U CN215621154 U CN 215621154U CN 202121635951 U CN202121635951 U CN 202121635951U CN 215621154 U CN215621154 U CN 215621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bayonet
ring body
wheel hub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59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 Xi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 Xi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 Xi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 Xi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359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1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1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1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基盘,基盘中心处固定连接套管,基盘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外连接环体和内连接环体,内连接环体设置有多个内钢丝卡口部,内钢丝卡口部设置有第一钢丝倾斜卡口和第二钢丝倾斜卡口,外连接环体设置有多个外钢丝卡口部,外钢丝卡口部设置有第三钢丝倾斜卡口和第四钢丝倾斜卡口。通过设置了内连接环体上的第一钢丝倾斜卡口和第二钢丝倾斜卡口、外连接环体上的第三钢丝倾斜卡口和第四钢丝倾斜卡口,使得轮毂与外部轮辋之间相连接的钢丝具有四层,从而轮毂与外部轮辋之间的连接质量更好,边三轮摩托车轮毂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背景技术
边三轮摩托车作为常见的一种交通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与普通摩托车具有较大的不同:普通摩托车一般是可以乘坐前后两人,边三轮摩托车可以乘坐前后两人的同时,还可以在侧边乘坐一人。因此,边三轮摩托车所承受的压力会更大,在整体结构的承压能力提升的同时,摩托车轮毂的性能同样需要提高。
目前采用钢丝连接的摩托车轮毂一般是采用一层或两层环周设置的钢丝来连接轮毂和外部轮辋,这样的轮毂承受压力的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包括基盘,所述基盘中心处固定连接套管,所述基盘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外连接环体和内连接环体,所述内连接环体环周等距离设置多个内钢丝卡口部,所述内钢丝卡口部设置有第一钢丝倾斜卡口和第二钢丝倾斜卡口,所述外连接环体环周等距离设置多个外钢丝卡口部,所述外钢丝卡口部设置有第三钢丝倾斜卡口和第四钢丝倾斜卡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钢丝倾斜卡口固定连接第一钢丝,所述第二钢丝倾斜卡口固定连接第二钢丝,所述第三钢丝倾斜卡口固定连接第三钢丝,所述第四钢丝倾斜卡口固定连接第四钢丝,所述第一钢丝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钢丝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钢丝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钢丝的另一端均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钢丝卡口部设置为V型,所述内钢丝卡口部包括左内侧端面和右内侧端面,所述左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钢丝倾斜卡口相垂直,所述右内侧端面与第二钢丝倾斜卡口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钢丝卡口部与所述内钢丝卡口部的结构相同,所述外钢丝卡口部和所述内钢丝卡口部在环周方向上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内连接环体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螺纹连接部延伸至所述内连接环体的外部,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外连接环体的一端处在所述外连接环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盘靠近所述内连接环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座,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座均匀分布在所述套管外周,所述基盘靠近所述外连接环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座和多个第三连接孔座,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座均匀分布在所述套管外周,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座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座的外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了内连接环体上的第一钢丝倾斜卡口和第二钢丝倾斜卡口、外连接环体上的第三钢丝倾斜卡口和第四钢丝倾斜卡口,使得轮毂与外部轮辋之间相连接的钢丝具有四层,从而轮毂与外部轮辋之间的连接质量更好,边三轮摩托车轮毂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2.设置了第一连接孔座和第二连接孔座可以更加稳定地连接转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基盘;2、套管;201、螺纹连接部;3、外连接环体;301、外钢丝卡口部;4、内连接环体;401、内钢丝卡口部;5、第一钢丝倾斜卡口;6、第二钢丝倾斜卡口;7、第三钢丝倾斜卡口;8、第四钢丝倾斜卡口;9、左内侧端面;10、右内侧端面;11、第一连接孔座;12、第二连接孔座;13、第三连接孔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下参考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基盘1,基盘1中心处固定连接套管2,基盘1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外连接环体3和内连接环体4,内连接环体4环周等距离设置多个内钢丝卡口部401,内钢丝卡口部401设置有第一钢丝倾斜卡口5和第二钢丝倾斜卡口6,外连接环体3环周等距离设置多个外钢丝卡口部301,外钢丝卡口部301设置有第三钢丝倾斜卡口7和第四钢丝倾斜卡口8。具体地,第一钢丝倾斜卡口5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第二钢丝倾斜卡口6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第三钢丝倾斜卡口7固定连接第三钢丝,第四钢丝倾斜卡口8固定连接第四钢丝,第一钢丝的另一端、第二钢丝的另一端、第三钢丝的另一端和第四钢丝的另一端均处于同一平面,使得轮毂与外部轮辋之间相连接的钢丝具有四层,从而轮毂与外部轮辋之间的连接质量更好,边三轮摩托车轮毂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其中第一钢丝、第二钢丝、第三钢丝和第四钢丝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地,内钢丝卡口部401设置为V型,内钢丝卡口部401包括左内侧端面9和右内侧端面10,左内侧端面9与第一钢丝倾斜卡口5相垂直,右内侧端面10与第二钢丝倾斜卡口6相垂直;相对应地,外钢丝卡口部301与内钢丝卡口部401的结构相同,外钢丝卡口部301和内钢丝卡口部401在环周方向上错位设置。因此,第一钢丝的端面与内钢丝卡口部401中的左内侧端面9刚好相抵接,第二钢丝的端面与内钢丝卡口部401中的右内侧端面10刚好相抵接,第三钢丝的端面与外钢丝卡口部301刚好相抵接,第四钢丝的端面与外钢丝卡口部301刚好相抵接。
套管2靠近内连接环体4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201,螺纹连接部201延伸至内连接环体4的外部,套管2靠近外连接环体3的一端处在外连接环体3内。
基盘1靠近内连接环体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座11,多个第一连接孔座11均匀分布在套管2外周,第一连接孔座11用于连接转轴(图中未示出)的内侧,同时配合螺纹连接部201,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内侧连接盘(图中未示出)与螺纹连接部201螺纹配合后采用螺栓进行内侧连接盘与第一连接孔座11的连接;基盘1靠近外连接环体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座12和多个第三连接孔座13,多个第二连接孔座12均匀分布在套管2外周,多个第三连接孔座13均匀分布在第二连接孔座12的外周,第二连接孔座12用于连接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侧连接盘(图中未示出)采用螺栓进行外侧连接盘与第二连接孔座12的连接,第三连接孔座13用于连接轮毂盖。要说明的是,转轴若是主动轴,内侧连接盘和外侧连接盘直接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若是从动轴,内侧连接盘和外侧连接盘两者与转轴之间均设置有轴承。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包括基盘(1),所述基盘(1)中心处固定连接套管(2),所述基盘(1)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外连接环体(3)和内连接环体(4),所述内连接环体(4)环周等距离设置多个内钢丝卡口部(401),所述内钢丝卡口部(401)设置有第一钢丝倾斜卡口(5)和第二钢丝倾斜卡口(6),所述外连接环体(3)环周等距离设置多个外钢丝卡口部(301),所述外钢丝卡口部(301)设置有第三钢丝倾斜卡口(7)和第四钢丝倾斜卡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倾斜卡口(5)固定连接第一钢丝,所述第二钢丝倾斜卡口(6)固定连接第二钢丝,所述第三钢丝倾斜卡口(7)固定连接第三钢丝,所述第四钢丝倾斜卡口(8)固定连接第四钢丝,所述第一钢丝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钢丝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钢丝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钢丝的另一端均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丝卡口部(401)设置为V型,所述内钢丝卡口部(401)包括左内侧端面(9)和右内侧端面(10),所述左内侧端面(9)与所述第一钢丝倾斜卡口(5)相垂直,所述右内侧端面(10)与第二钢丝倾斜卡口(6)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丝卡口部(301)与所述内钢丝卡口部(401)的结构相同,所述外钢丝卡口部(301)和所述内钢丝卡口部(401)在环周方向上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靠近所述内连接环体(4)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201),所述螺纹连接部(201)延伸至所述内连接环体(4)的外部,所述套管(2)靠近所述外连接环体(3)的一端处在所述外连接环体(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1)靠近所述内连接环体(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座(11),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座(11)均匀分布在所述套管(2)外周,所述基盘(1)靠近所述外连接环体(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座(12)和多个第三连接孔座(13),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座(12)均匀分布在所述套管(2)外周,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座(13)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座(12)的外周。
CN202121635951.8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Active CN215621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5951.8U CN215621154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5951.8U CN215621154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1154U true CN215621154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0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5951.8U Active CN215621154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1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1796B2 (en) Hub motor arrangement or vehicle with hub motor arrangement
US20200195090A1 (en) Hub motor arrangement or vehicle with hub motor arrangement
US6145936A (en) Spoke wheel for a tubeless tire
EP3294617A1 (en) Hub motor arrangement or vehicle with hub motor arrangement
CN215621154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轮毂
CN215971908U (zh) 一种两轮电动平衡车
CN209977214U (zh) 一种小型电动车差速箱箱体
CN218266762U (zh) 一种空心结构轻量型焊接式电机轴
US6533364B2 (en) Wheel hub
CN212667020U (zh) 一种分体式轮毂及电动车
CN217073919U (zh) 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钢圈
CN208424056U (zh) 一种轮毂电机引出线结构
CN103956848A (zh) 轮毂轴承电机
CN210257830U (zh) 一种刹车盘分体支架
CN207905876U (zh) 组装凸轮轴
CN206297345U (zh) 一种车轮的轮辐结构
CN112436666A (zh) 一种轮毂电机
CN219980550U (zh) 一种轮毂电机
CN115303394B (zh) 一种两轮电动平衡车
CN214564343U (zh) 一种汽车轮毂法兰盘
CN216851489U (zh) 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轮毂及轮毂电机转子
CN220248862U (zh) 一种大直径双轮组合旋压皮带轮
CN220101783U (zh) 一种中轴组件
CN216733735U (zh) 轮边结构及车辆
CN111262371A (zh) 一种电动车电机用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