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0041U - 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0041U
CN215620041U CN202121358570.XU CN202121358570U CN215620041U CN 215620041 U CN215620041 U CN 215620041U CN 202121358570 U CN202121358570 U CN 202121358570U CN 215620041 U CN215620041 U CN 215620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fixing
rotating device
assembly
printing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85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维杰
马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a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a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a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a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85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0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0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0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固定组件,驱动固定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固定组件旋转角度的限位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底盘,以及通过若干连接块连接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压紧片;连杆能够驱动对应压紧片沿上固定框或下固定框的半径方向移动;底盘中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置有旋转辊;限位组件包括滑动杆,与滑动杆连接的限位弹簧,以及嵌套滑动杆的滑动套。通过在固定组件中设置旋转辊,使得固定组件和模型一起转动;通过限位组件中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配合,限制滑动杆的运动距离,进而控制固定组件的旋转角度,避免旋转角度过大造成侧翻。

Description

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利用3D打印机打印的模型在一些粗糙度较大的位置打磨或在模型的端部加胶。往往在打磨或加胶时,需要固定后转动模型实现对模具不同位置的加工处理。
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转动装置,能够在固定模型后转动整个装置以实现调节模型的倾斜角度的功能,这样会导致操作工的操作不便,导致加工效率降低。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固定组件,驱动所述固定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以及控制所述固定组件旋转角度的限位组件;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固定座连接所述基座;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盘,以及通过若干连接块连接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和所述下固定框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压紧片,所述压紧片通过连杆与所述上固定框或所述下固定框能够拆卸连接;所述连杆能够驱动对应所述压紧片沿所述上固定框或所述下固定框的半径方向移动;所述底盘中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嵌套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旋转辊能带动所述固定组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杆,与所述滑动杆连接的限位弹簧,以及嵌套所述滑动杆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中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滑动杆的运动距离,进而控制所述固定组件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杆为弧形结构,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套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为螺杆,所述连杆与所述上固定框或所述下固定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连杆伸入所述所述上固定框或所述下固定框的距离,以抵紧不同尺寸的模型。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旋转辊连接的第一驱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轮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两侧,且与所述底盘能够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在旋转时,同时压缩一侧所述限位弹簧并拉伸另一侧所述限位弹簧,以减慢所述固定组件的旋转速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在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配合下,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0°~30°。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限位组件的高度一致,且高度为15-20cm。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通过在固定组件中设置旋转辊,使得固定组件和模型一起转动;通过限位组件中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配合,限制滑动杆的运动距离,进而控制固定组件的旋转角度,避免旋转角度过大,造成侧翻。
(2)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旋转辊驱动固定组件的转动,限位组件对称设置在两侧,起到稳定平衡、缓冲以及控制转动角度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连杆伸入上固定框或下固定框的距离,以抵紧不同尺寸的模型。通过周向压紧片的设计,控制不同尺寸或不同高度的3D打印模型与固定组件接触,极大增加了可固定3D打印模型的形状,增加了3D打印模型固定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限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固定组件;21、底盘;211、安装槽;212、旋转辊;22、上固定框;23、下固定框;24、连接块;25、压紧片;26、连杆;3、限位组件;31、滑动杆;32、限位弹簧;33、滑动套;34、上限位块;35、下限位块;4、驱动组件;41、第一驱动轮;42、皮带;43、第二驱动轮;44、驱动电机;5、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辅助转动装置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固定组件2,驱动固定组件2旋转的驱动组件4以及控制固定组件2旋转角度的限位组件3。固定组件2通过固定座5连接基座1。
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固定组件2包括底盘21,以及通过若干连接块24连接的上固定框22和下固定框23。
上固定框22和下固定框23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压紧片25,压紧片25通过连杆26与上固定框22或下固定框23能够拆卸连接。连杆26为螺杆,连杆26与上固定框22或下固定框23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连杆26可以为抽杆,通过抽拉的方式对连杆26伸入上固定框22或下固定框23的距离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使用螺杆的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中连杆26的两侧分别连接压紧片25和螺栓,螺栓和上固定框22或下固定框23之间还设置有螺栓垫片,螺栓垫片能够使得螺杆的固定更加稳定。
连杆26能够驱动对应压紧片25沿上固定框22或下固定框23的半径方向移动。底盘21中设置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中设置有旋转辊212,旋转辊212嵌套于固定座5上,旋转辊212能带动固定组件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制连杆26伸入上固定框22或下固定框23的距离,以抵紧不同尺寸的模型。通过周向压紧片25的设计,控制不同尺寸或不同高度的3D打印模型与固定组件2接触,极大增加了可固定3D打印模型的形状,增加了3D打印模型固定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如图3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限位组件3包括滑动杆31,与滑动杆31连接的限位弹簧32,以及嵌套滑动杆31的滑动套33,滑动套33中设置有上限位块34和下限位块35,用于限制滑动杆31的运动距离,进而控制固定组件2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杆31为弧形结构,滑动杆31与滑动套33相互配合,滑动杆31在滑动套33中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3对称设置于底盘21的两侧,且与底盘21能够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使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2在旋转时,同时压缩一侧限位弹簧32并拉伸另一侧限位弹簧32,以减慢固定组件2的旋转速度。固定组件2在上限位块34和下限位块35的配合下,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0°~30°。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5和限位组件3的高度一致,且高度为15-20cm。
如图4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驱动组件4包括与旋转辊212连接的第一驱动轮41,通过皮带42连接的第二驱动轮43,第二驱动轮43连接驱动电机44。第一驱动轮41的大小大于第二驱动轮43,以实现减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3D打印模型与固定组件2的固定方法为:将上固定框22或下固定框23上的连杆26旋出或抽出一定距离,将3D打印模型放置在下固定框23内,下固定框23上对应的压紧片25抵住3D打印模型的外表,通过螺栓实现固定,螺栓固定的方向为对角固定,保证垂直度的前提下,再对上固定框22上的连杆26进行固定。
在3D打印模型与固定组件2的固定后,固定组件2底盘21的安装槽211中旋转辊212带动固定组件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辊212的旋转方式为:旋转辊212与第一驱动轮41同轴连接,第二驱动轮43通过驱动电机44驱动并旋转,通过皮带42将第二驱动轮43的动力传递至第一驱动轮41,第一驱动轮41同轴带动固定组件2转动。
在固定组件2旋转时,固定组件2带动滑动杆31在滑动套33中滑动,滑动杆31底部连接的限位弹簧32一侧压缩,另一侧限位弹簧32拉伸,限位弹簧32的设计以减慢固定组件2的旋转速度,使得转动更加平稳。并且滑动套33中设置有上限位块34和下限位块35,用于限制滑动杆31的运动距离,进而控制固定组件2的旋转角度。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固定组件,驱动所述固定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以及控制所述固定组件旋转角度的限位组件;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固定座连接所述基座;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盘,以及通过若干连接块连接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和所述下固定框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压紧片,所述压紧片通过连杆与所述上固定框或所述下固定框能够拆卸连接;所述连杆能够驱动对应所述压紧片沿所述上固定框或所述下固定框的半径方向移动;所述底盘中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嵌套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旋转辊能带动所述固定组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杆,与所述滑动杆连接的限位弹簧,以及嵌套所述滑动杆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中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滑动杆的运动距离,进而控制所述固定组件的旋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为弧形结构,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套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螺杆,所述连杆与所述上固定框或所述下固定框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连杆伸入所述所述上固定框或所述下固定框的距离,以抵紧不同尺寸的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旋转辊连接的第一驱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驱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轮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驱动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两侧,且与所述底盘能够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在旋转时,同时压缩一侧所述限位弹簧并拉伸另一侧所述限位弹簧,以减慢所述固定组件的旋转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在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配合下,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0°~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限位组件的高度一致,且高度为15-20cm。
CN202121358570.X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Active CN215620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8570.XU CN21562004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8570.XU CN21562004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0041U true CN21562004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8570.XU Active CN21562004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0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74041U (zh) 一种用于自动盖章机的翻页装置
CN215620041U (zh) 一种3d打印模型辅助转动装置
CN215207137U (zh) 一种led显示屏加工用翻转装置
CN110924609B (zh) 一种建筑膜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799090Y (zh) 自动喷漆机的送料带宽可调装置
CN102357674A (zh) 立体发光字围字机
CN214354870U (zh) 一种饮料瓶标签印刷用可调式夹持装置
CN210558178U (zh) 一种印刷品分离装置
CN214295046U (zh) 复膜防粘装置
CN214923622U (zh) 一种可灵活调整方向的防侧翻压紧部件
CN220429605U (zh) 一种可调节印刷角度的印刷基座
CN219168843U (zh) Uv光固化机的升降组件
CN201587182U (zh) 介质输送装置和打印机
CN220446967U (zh) 一种顶篷pu对中拍打机构和顶篷pu对中装置
CN219902271U (zh) 一种印刷品加工裁切装置
CN217497690U (zh) 一种包装箱生产用的自动校正装置
CN220700670U (zh) 触摸屏中ito膜的银浆线移印机
CN218084115U (zh) 一种塑料瓶瓶坯吹塑后的夹取工装
CN220742458U (zh) 一种布料制造用印花装置
CN219633967U (zh) 一种橡胶加工用滚刀切胶机
CN220534946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3d生产线的升降台
CN218762213U (zh) 一种显示器用调节支架
CN218520402U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传输装置
CN211106313U (zh) 一种教学用小型印刷展墨机
CN220841809U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印刷辊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