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18823U - 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18823U
CN215618823U CN202121513506.4U CN202121513506U CN215618823U CN 215618823 U CN215618823 U CN 215618823U CN 202121513506 U CN202121513506 U CN 202121513506U CN 215618823 U CN215618823 U CN 215618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liding
fastening device
limiting
slid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135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彪
郑翼
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135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18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18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18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包括用于安装在第二侧模的侧壁上的固定座、扣接安装杆;扣接安装杆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扣接安装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以及滑动安装件;滑动安装件上设置有定位螺母以及限位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扣接安装杆连接的固定座是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模上;同时扣接安装杆连着滑动套以及滑动安装件的一端则向着第一侧模方向上靠近,并通过滑动安装件的定位螺杆实现与第一侧模的紧固,同时限位件与限位钩片的间隙变小,紧固的更为紧密,最终实现两个相邻侧模(即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的紧固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盖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盖梁施工工艺发展较为成熟,主要加工工序包括:测量放样、盖梁支撑、安装底模、绑扎钢筋、安装侧模、混凝土浇筑、拆除模板、养护、检查验收等多种程序。我方研究人员针对传统的盖梁工艺进行相应改进,并同时设计了适用于高效率生产的装配式盖梁的分体模具,该分体模具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完成对装配式盖梁的浇筑成型;
其中,分体模具则主要由四个侧模与一个底模构成,在浇筑时将四个侧模与底模组合装配,再将上模装配形成合模结构(即形成自动合模结构),随后浇筑混凝土实现浇筑成型操作;在完成浇筑后,将侧模进行放下(即当盖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可将侧模与底模实现分离操作,详见图1以及图2;上述侧模的结构也有所不同,与底模长边处配合的是长侧模(或称第一侧模A),与底模短边处配合的是短侧模(或称第二侧模B))。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分体模具的密封性至关重要,如果分体模具没有良好的密封性将可能导致混凝土渗漏,造成厂区内的环境污染,同时极端情况下将会影响装配式盖梁的生产质量;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上述分体模具存在的密封性问题,即分体模具的四周设置了四个侧模,然而传统的四个侧模合并后中相邻两侧模紧邻时紧固性较差,这样导致两侧模之间相邻面密封性较差,即便两个相邻侧板之间安装密封件也无法保障其较好的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以解决上述分体模具中相邻两个侧模之间紧固装配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第二侧模的侧壁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顶部铰接连接的扣接安装杆;
所述扣接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扣接安装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以及滑动安装件;所述滑动套套接在所述滑动安装件的外层用于实现相对滑动;
且所述滑动安装件上设置有定位螺母以及限位件;所述定位螺母上配合安装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包括螺杆本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本体的顶部的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螺杆本体的底部的定位台;所述螺杆本体与所述定位螺母螺纹配合;所述定位台用于在锁紧螺母拧紧后抵触挤压到第一侧模的侧壁处;
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安装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钩片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模的侧面筋板壁处的卡勾片卡扣配合。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套为U型结构套,所述滑动安装件为U型结构片,且U型结构片的开口与所述U型结构套的开口相对,实现U型结构片在所述滑动套的内层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台为圆台形状的软质结构体。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台为PEEK、ABS或是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体。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钩片为横截面呈正“V”字形形状,所述卡勾片为横截面呈倒“V”字形形状,且所述限位钩片与所述卡勾片配合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钩片与所述卡勾片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扣接安装杆上还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处与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把手的另一端处设置有防滑把套。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把手沿着垂直于所述滑动套的延伸方向上设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包括L型固定片,每个所述L型固定片包括底片部以及垂直于所述底片部的耳片部,其中,所述底片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耳片部的顶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扣接安装杆的滑动套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两个所述L型固定片的底片部各自向外相对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模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套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用于限制滑动安装件滑落出所述滑动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侧模,包括第一侧模以及第二侧模,还包括所述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所述第一侧模的侧面筋板壁处设置有卡勾片,且所述第一侧模的正面壁上设置有便于定位台紧固的橡胶面板层;所述第二侧模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安装固定座的螺纹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主要由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顶部铰接连接的扣接安装杆等结构构成;上述扣接安装杆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上述扣接安装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以及滑动安装件;滑动安装件套接在滑动套的内层用于实现相对滑动;且滑动安装件上设置有定位螺母以及限位件;上述定位螺母上还配合有定位螺杆;上述定位螺杆包括螺杆本体以及设置在螺杆本体的顶部的锁紧螺母,设置在螺杆本体的底部的定位台;定位台用于在锁紧螺母拧紧后抵触挤压到第一侧模的侧壁处;
上述螺杆本体与定位螺母螺纹配合;限位件的一端与滑动安装件固定连接,限位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钩片用于与第一侧模的侧面筋板壁处的卡勾片卡扣配合。
当侧模与底模合模后实际上此时四个侧模也相应的实现合模,传统技术中的相邻两侧模紧邻但是两者之间没有周向限位结构,这样导致两侧模之间相邻面密封性较差;但是本实施例采用紧固装置实现了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的紧固作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扣接安装杆连接的固定座是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模上;同时扣接安装杆连着滑动套以及滑动安装件的一端则向着第一侧模方向上靠近,并先将限位件上的限位钩片与卡勾片进行卡扣配合(此时锁紧螺母并未紧固),然后通过滑动安装件的定位螺杆(以及定位螺母、定位台)实现与第一侧模的紧固(即定位台在锁紧螺母拧紧后向下移动抵触挤压到第一侧模的侧壁处实现锁紧),随后限位件上的限位钩片与卡勾片的间隙变小,紧固的更为紧密,最终实现两个相邻侧模(即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的紧固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分体模具中两个相邻侧模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体模具中两个相邻侧模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安装在分体模具中相邻两侧模之间装配后主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另一视角下安装在分体模具中相邻两侧模之间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另一视角下安装在分体模具中相邻两侧模之间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的立体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中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标号:100-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A-第一侧模;B-第二侧模;C-卡勾片;1-固定座;11-底片部;12-耳片部;13-铰接轴;2-扣接安装杆;3-滑动套;4-滑动安装件;41-定位螺母;42-限位件;421-限位钩片;43-定位螺杆;431-螺杆本体;432-锁紧螺母;433-定位台;5-操作把手;51-防滑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3-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100(简称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7-图11),包括用于安装在第二侧模B的侧壁上的固定座1、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顶部铰接连接的扣接安装杆2;
所述扣接安装杆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铰接,所述扣接安装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3以及滑动安装件4;所述滑动套3的开口与所述滑动安装件4相对设置,所述滑动安装件4套接在所述滑动套3的内层用于实现相对滑动;
且所述滑动安装件4上设置有定位螺母41以及限位件42;所述定位螺母上配合安装有定位螺杆43;所述定位螺杆43包括螺杆本体431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本体的顶部的锁紧螺母432,设置在所述螺杆本体的底部的定位台433;所述螺杆本体431与所述定位螺母41螺纹配合;所述定位台433用于在锁紧螺母432拧紧后抵触挤压到所述第一侧模A的侧壁处;
所述限位件4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安装件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42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钩片421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模A的侧面筋板壁处的卡勾片C卡扣配合。
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主体结构是固定座1、扣接安装杆2等结构;上述扣接安装杆2的一端与固定座1铰接,上述扣接安装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3以及滑动安装件4;滑动安装件4套接在滑动套3的内层用于实现相对滑动;且滑动安装件4上设置有定位螺母41以及限位件42、定位螺杆43;上述定位螺杆43包括螺杆本体431以及设置在螺杆本体的顶部的锁紧螺母432,设置在螺杆本体的底部的定位台433;上述定位台433用于在锁紧螺母432拧紧后抵触挤压到第一侧模A的侧壁处;
上述螺杆本体431与定位螺母41螺纹配合;上述限位件42的一端与滑动安装件固定连接,上述限位件42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钩片用于与第一侧模A的侧面筋板壁处的卡勾片C卡扣配合。
当侧模与底模合模后实际上此时四个侧模也相应的实现合模,传统技术中的相邻两侧模紧邻但是两者之间没有周向限位结构,这样导致两侧模之间相邻面密封性较差;但是本实施例采用紧固装置实现了第一侧模A与第二侧模B的紧固作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扣接安装杆连接的固定座是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模上;同时扣接安装杆2连着滑动套3以及滑动安装件4的一端则向着第一侧模A方向上靠近,并先将限位件上的限位钩片与卡勾片进行卡扣配合(此时锁紧螺母并未紧固),然后通过滑动安装件的定位螺杆43(以及定位螺母、定位台)实现与第一侧模A的紧固(即定位台在锁紧螺母拧紧后向下移动抵触挤压到第一侧模的侧壁处实现锁紧),随后限位件上的限位钩片与卡勾片的间隙变小,紧固的更为紧密,最终实现两个相邻侧模(即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的紧固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实现了两个点固定,一个固定点是卡扣连接点,另一个固定点是螺栓锁紧固定点(且两个固定点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研究人员认为两点位置锁定紧固性显然更好,且是锁紧螺母的锁紧作用导致卡勾片与限位钩片相互拉拽更为紧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效果做一下详细说明:
参见图8以及图9,上述滑动套3为U型结构套,所述滑动安装件4为U型结构片,且U型结构片的开口与所述U型结构套的开口相对,实现U型结构片在所述滑动套的内层相对滑动。同时上述定位螺母41(焊接)在上述构成U型形状的滑动安装件4的两根结构杆之间的空间内;通过上述具体结构实现了更为紧固配合的扣接安装杆2的主体结构,研究人员认将滑动安装件4与滑动套3相对滑动设计可以选择性改变其底部定位台433安装在第一侧模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侧模需求,同时为了保障滑动安装件4与滑动套3的滑动时候的结构稳定性,保障扣接安装杆2的结构可靠性以及稳固性能,所以将滑动套3设计为U型结构套,同时将滑动安装件4设计成相应的U型结构片的形状。
参见图8,所述定位台433为圆台形状的软质结构体。所述定位台433为PEEK、ABS或是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体。
上述具体技术方案中,该定位台433主要起到防止磨损的作用,增加摩擦力,所以采用圆台形状的软质结构体可以更好的形成紧固作用,与此同时,定位台433可以选用多种材料结构,只是作为最优定位台为PEEK、ABS或是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体。通过上述材料具有结构强度可靠,防磨损等特定,通过上述特定可以使(定位台与第一侧模)两者的紧固更为可靠。
参见图6,所述限位钩片421为横截面呈正“V”字形形状,所述卡勾片C为横截面呈倒“V”字形形状,且所述限位钩片与所述卡勾片配合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钩片与所述卡勾片之间存在间隙。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钩片与卡勾片配合初始状态时,限位钩片与卡勾片之间存在间隙,只有在当完全锁紧时(即定位螺母锁紧后)限位钩片与卡勾片配合之间的间隙变小,两者之间形成的拉拽作用更为明显,紧固作用更强。
参见图8以及图9,位于所述扣接安装杆2上还设置有操作把手5;所述操作把手5的一端处与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把手的另一端处设置有防滑把套51。需要说明的是,在扣接安装杆结构上设计了相应的操作把手,通过上述操作把手可以实现扣接安装杆的扣合作用,实现扣接安装杆相对固定座的铰接转动操作。
参见图8以及图9,所述操作把手5沿着垂直于所述滑动套3的延伸方向上设置。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操作把手沿着垂直于滑动套的延伸方向上设置从而可以更好的方便扣接安装杆的旋转扣合作用。
参见图10,所述固定座1包括L型固定片,每个所述L型固定片包括底片部11以及垂直于所述底片部的耳片部12,其中,所述底片部11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耳片部12的顶部设置有铰接轴13;所述扣接安装杆的滑动套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两个所述L型固定片的底片部各自向外相对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模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固定座包括L型固定片,每个所述L型固定片包括底片部以及垂直于底片部的耳片部,耳片部的顶部设置有铰接轴;该铰接轴上转动连接有扣接安装杆,从而实现扣接安装杆的滑动套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另外两个L型固定片的底片部各自向外相对设置连接在第二侧模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滑动套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台阶(图中未示出);所述限位台阶用于限制滑动安装件滑落出所述滑动套。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台阶用于限制滑动安装件滑落出滑动套,从而保障滑动安装件与滑动套的滑动结构更为可靠,避免滑动安装件滑落出所述滑动套,保证结构更为可靠。
实施例二
另参见图4-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侧模,包括第一侧模A以及第二侧模B,还包括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100,所述第一侧模的侧面筋板壁处设置有卡勾片C,且所述第一侧模的正面壁上设置有便于定位台紧固的橡胶面板层;所述第二侧模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安装固定座的螺纹孔。
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侧模,其主要由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构成,同时还设置有便于两邻的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实现周向卡紧的紧固装置;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扣接安装杆连接的固定座是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模上;同时扣接安装杆连着滑动套以及滑动安装件的一端则向着第一侧模方向上靠近,并通过滑动安装件的定位螺杆(以及定位螺母、定位台)实现与第一侧模的紧固(即定位台在锁紧螺母拧紧后向下移动抵触挤压到第一侧模的侧壁处实现锁紧),同时限位件与限位钩片的间隙变小,紧固的更为紧密,最终实现两个相邻侧模(即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的紧固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第二侧模的侧壁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顶部铰接连接的扣接安装杆;
所述扣接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扣接安装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以及滑动安装件;所述滑动套套接在所述滑动安装件的外层用于实现相对滑动;
且所述滑动安装件上设置有定位螺母以及限位件;所述定位螺母上配合安装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包括螺杆本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本体的顶部的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螺杆本体的底部的定位台;所述螺杆本体与所述定位螺母螺纹配合;所述定位台用于在锁紧螺母拧紧后抵触挤压到第一侧模的侧壁处;
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安装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钩片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模的侧面筋板壁处的卡勾片卡扣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为U型结构套,所述滑动安装件为U型结构片,且U型结构片的开口与所述U型结构套的开口相对,实现U型结构片在所述滑动套的内层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为圆台形状的软质结构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为PEEK、ABS或是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钩片为横截面呈正“V”字形形状,所述卡勾片为横截面呈倒“V”字形形状,且所述限位钩片与所述卡勾片配合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钩片与所述卡勾片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扣接安装杆上还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处与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把手的另一端处设置有防滑把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把手沿着垂直于所述滑动套的延伸方向上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L型固定片,每个所述L型固定片包括底片部以及垂直于所述底片部的耳片部,其中,所述底片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耳片部的顶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扣接安装杆的滑动套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两个所述L型固定片的底片部各自向外相对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模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用于限制滑动安装件滑落出所述滑动套。
10.一种侧模,包括第一侧模以及第二侧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所述第一侧模的侧面筋板壁处设置有卡勾片,且所述第一侧模的正面壁上设置有便于定位台紧固的橡胶面板层;所述第二侧模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安装固定座的螺纹孔。
CN202121513506.4U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Active CN215618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3506.4U CN215618823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3506.4U CN215618823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18823U true CN21561882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7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13506.4U Active CN215618823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18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3584B1 (en) Vehicle roof antenna mounting assembly
JP4020432B2 (ja) 二つの部材を解除可能な状態で結合するための固定装置
EP216262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a fastener
US11608627B2 (en) One-piece bonding splice for rails
CN215618823U (zh) 一种便于两邻侧模卡紧的紧固装置及侧模
CN218934981U (zh) 一种塑翼螺母及光伏支架系统
KR200415888Y1 (ko) 축전지용 접속단자
JP2000247148A (ja) バックドア構造
EP1367614A1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toroidal choke coil
CN218216541U (zh) 一种接线盒
CN220341998U (zh) 一种快速锁紧线夹及其间隔棒
CN218117246U (zh) 一种销钉、销钉组件及其金属模板连接组件
CN220067996U (zh) 电控盒组件和空调器
CN220065583U (zh) 塑壳断路器
CN208369163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安装抱箍
CN215107269U (zh) 一种铝模板支撑固定结构
CN220544119U (zh) 一种托架总成及电池箱
CN215749804U (zh) 一种电缆沟盖板夹模具
CN216108634U (zh) 一种耐高压防冒溢井盖
CN219164126U (zh) 一种适用桥架多规格变径组装的喇叭口结构
CN218408028U (zh) 一种摩托车保险杠用变径卡箍
CN218277432U (zh) 门扇连接组件及机柜
CN219322013U (zh) 一种带有电线保护功能的电线桥架
CN217022908U (zh) 一种一体式轻量化无人机机臂及无人机
CN220896932U (zh) 密封装置及电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