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6583U -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6583U
CN215606583U CN202122196834.2U CN202122196834U CN215606583U CN 215606583 U CN215606583 U CN 215606583U CN 202122196834 U CN202122196834 U CN 202122196834U CN 215606583 U CN215606583 U CN 215606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lens
driving wheel
control ro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68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健
廖秀高
冯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 Pro (wuxi)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 Pro (wux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 Pro (wuxi)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 Pro (wuxi)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68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6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6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6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允许晶状体放入的第一开口和推出的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推进杆,设于壳体内,推进杆朝向第三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条;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齿条啮合的驱动轮,驱动轮部分设于壳体中,另一部分通过第三开口延伸至壳体外,驱动轮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推进杆朝向第二开口方向运动,以将所述晶状体经所述第二开口推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推注式晶状体植入装置推注头进给量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眼科手术中需要给患者眼内植入晶状体代替病变的自然晶状体时,常用到植入装置。目前现有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多为注射式植入装置,其结构为注射器式结构,依靠推注方式注入晶状体。上述结构的植入装置具有以下缺陷:推注式植入装置在推注过程中无法精确控制推注头的进给量,单手操作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推注式晶状体植入装置推注头进给量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允许晶状体放入的第一开口和推出的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
推进杆,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推进杆朝向所述第三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条;
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部分设于壳体中,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延伸至壳体外,所述驱动轮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推进杆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运动,以将所述晶状体经所述第二开口推出。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与所述驱动轮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轮周缘固定。
可选的,所述驱动轮为棘轮;所述控制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还转动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轮搭接,以在所述控制杆转动时拨动驱动轮运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杆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上开有滚动槽,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穿设于所述滚动槽内,所述控制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靠近所述壳体运动,以使得驱动轮在滚动槽内滚动。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远离第二开口的一端还设有推进块,所述推进块上设有推进凸台,所述壳体上开有卡槽,所述推进凸台设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推进块与所述推进杆抵接。
可选的,所述推进块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设有拨动触头,所述壳体上设有卡口,所述控制杆端头设有控制杆触头,所述控制杆触头卡于所述卡口内,且与所述拨动触头配合,所述推进凸台受外力作用在所述卡槽内运动,驱动所述推进块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移动时,所述拨动触头推动所述控制杆触头脱离所述卡口。
可选的,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簧。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舱盖。
可选的,所述推进杆上还设有第二齿条,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配合的防倒送卡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推进杆,推进杆朝向所述第三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条;驱动轮部分设于壳体中,一侧与第一齿条啮合,另一部分通过第三开口延伸至壳体外,通过拨动延伸至壳体外的驱动轮,可以驱动推进杆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运动,以将晶状体经第二开口推出,控制驱动轮的拨动幅度实现进给量的精确控制,较现有的推注式植入方式操控更为精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晶状体植入装置,驱动轮的周缘固定有控制杆,通过拨动控制杆实现驱动轮转动,控制杆带动驱动轮可实现连续转动,较直接拨动驱动轮的步进式进给更为连续、平稳,操控也更为方便,进给量控制更为精确。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晶状体植入装置,棘轮作为驱动轮,其上搭接有拨杆,拨杆一端与控制杆转动连接,控制杆一端与驱动轮的转动轴转动连接,通过控制杆带动拨杆拨动棘轮只能单向转动,避免推进杆倒送。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壳体上还开有卡槽,壳体内远离第二开口的一端设有推进块,推进块上设有推进凸台,推进凸台设于卡槽内,且与推进杆抵接,通过推动推进凸台在卡槽内移动,可带动推进块以及推进杆快速朝向第二开口方向运动,使得推进杆尽快接近准备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晶状体植入装置,推进块与控制杆上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拨动触头与控制杆触头,壳体上设有用于卡嵌控制杆触头的卡口,在推进块未推动推进杆行进到准备位置之前,控制杆触头卡于卡口内,当推进块推送推进杆行进到准备位置时,拨动触头推动控制杆触头脱离卡口,起到提示操作者停止快速进给操作,并准备精确控制进给量的作用。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晶状体植入装置,控制杆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在压动控制杆运动后,对控制杆提供回弹力,方便连续操作;第一开口上设有舱盖,将晶状体置入壳体后盖上舱盖,防止晶状体脱落掉出壳体外;推进杆上设有第二齿条,壳体内设有与第二齿条配合的防倒送卡齿,可进一步限制推进杆反向进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B-B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控制杆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控制杆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推进杆; 3-驱动轮;
4-控制杆; 5-拨杆; 6-滚动槽;
7-推进块; 8-推进凸台; 9-卡槽;
10-拨动触头; 11-卡口; 12-控制杆触头;
13-弹簧; 14-舱盖; 15-防倒送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3所示的晶状体植入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的壳体1,设于壳体1中的推进杆2以及驱动推进杆2运动的驱动机构。
壳体1的一端设有允许晶状体推出的第二开口,侧壁上设有允许晶状体放入的第一开口以及用于安装驱动机构的第三开口。第一开口处设有舱盖14。
壳体1内沿轴向设有推进杆2,其朝向第三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条,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齿条,壳体1内设有与第二齿条配合的防倒送卡齿15。壳体1内远离第二开口的一端还设有推进块7,推进块7上设有推进凸台8,壳体1上的相应位置开有卡槽9,卡槽9沿壳体1轴向的长度大于推进凸台8的长度,以使得推进凸台8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卡槽9运动,并推动与其抵接的推进杆2朝向第二开口运动。
驱动机构包括设于第三开口中的驱动轮3和与驱动轮3连接的控制杆4。具体的,驱动轮3为棘轮,其部分设于壳体1中与第一齿条啮合,另一部分延伸至壳体1外,棘轮的转动轴还与控制杆4一端转动连接,控制杆4上转动连接有拨杆5,拨杆5靠近棘轮设置,拨杆5一端与棘轮搭接。
推进块7朝向第二开口的一端设有拨动触头10,拨动触头10由推进块7的端部部分朝向第二开口延伸形成,壳体1的相应位置上开有卡口11,控制杆4端头设有与拨动触头10配合的控制杆触头12,控制杆触头12为成型在控制杆4端头的凸起。在非使用状态时,控制杆触头12搭接在第二开口处;在使用状态时,即推动推进杆2朝向第二开口运动时,推进块7上的拨动触头10在运动至卡口11时,会对控制杆触头12施加与卡口11脱离的作用力。为防止控制杆4与壳体1完全分离,在壳体1靠近第三开口的位置与控制杆4靠近控制杆触头12的位置之间设有弹簧13。
当需要给患者植入晶状体时,首先打开舱盖14,将晶状体由第一开口置入壳体1内后盖上舱盖14。推动推进凸台8在卡槽9内移动,推进块7抵送推进杆2朝向第二开口方向快速移动至准备位置,即推进杆2朝向第二开口的一端将要接触到或刚刚接触到晶状体的位置。此时,推进块7上的拨动触头10将控制杆触头12由卡口11内推出,在弹簧13弹力作用下,控制杆4端头翘起,起到提醒操作者推进杆2已经到达准备位置,应当停止推动推进凸台8快速移动,转换为精确控制进给量阶段的作用。此时朝向靠近壳体1的方向按压控制杆4翘起的端头,控制杆4带动拨杆5沿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拨动棘轮转动,棘轮带动推进杆2朝第二开口方向推送晶状体前进一段距离;松开控制杆4端头,在弹簧13弹力作用下,控制杆4端头远离壳体1,搭接于棘轮上的拨杆5沿顺时针方向跨越若干个棘齿后并扣紧棘齿。重复上述按压-松开控制杆4的动作,实现推进杆2推送晶状体由第二开口延伸出壳体1外的动作。在此推送过程中,通过把握控制杆4每次的按压幅度,可精确控制每次推进杆2的进给量,在一次按压-松开过程中,推进杆2的进给是连续的;在两次按压过程之间,推进杆2为步进式进给。
如图4所示,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控制杆4一端与驱动轮3周缘固定连接。
此种结构的晶状体植入装置,通过拨动控制杆4靠近壳体1,可实现带动驱动轮3旋转,进而驱动推进杆2朝向第二开口方向推送晶状体,最终延伸出壳体1外的动作。在此推送过程中,通过控制控制杆4的转动角度,实现推进杆2进给量的精确控制,并且推送过程是连续的
如图5所示,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控制杆4上开有滚动槽6,控制杆4一端与壳体1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设有座体,控制杆4通过端部的转轴与座体转动连接,滚动槽6靠近座体设置,驱动轮3的转动轴穿于滚动槽6内。
此种结构的晶状体植入装置,通过按压控制杆4靠近壳体1,驱动轮3在滚动槽6内滚动,同时驱动轮3带动推进杆2推送晶状体朝向第二开口方向运动。反复按压-松开操作,实现晶状体最终延伸出壳体1外的动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具有允许晶状体放入的第一开口和推出的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
推进杆(2),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推进杆(2)朝向所述第三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条;
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驱动轮(3),所述驱动轮(3)部分设于壳体(1)中,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延伸至壳体(1)外,所述驱动轮(3)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推进杆(2)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运动,以将所述晶状体经所述第二开口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杆(4),所述控制杆(4)与所述驱动轮(3)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轮(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4)一端与所述驱动轮(3)周缘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为棘轮;所述控制杆(4)一端与所述驱动轮(3)的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4)还转动连接有拨杆(5);所述拨杆(5)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轮(3)搭接,以在所述控制杆(4)转动时拨动驱动轮(3)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4)一端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4)上开有滚动槽(6),所述驱动轮(3)的转动轴穿设于所述滚动槽(6)内,所述控制杆(4)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靠近所述壳体(1)运动,以使得驱动轮(3)在滚动槽(6)内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远离第二开口的一端还设有推进块(7),所述推进块(7)上设有推进凸台(8),所述壳体(1)上开有卡槽(9),所述推进凸台(8)设于所述卡槽(9)内,且所述推进块(7)与所述推进杆(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块(7)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设有拨动触头(10),所述壳体(1)上设有卡口(11),所述控制杆(4)端头设有控制杆触头(12),所述控制杆触头(12)卡于所述卡口(11)内,且与所述拨动触头(10)配合,所述推进凸台(8)受外力作用在所述卡槽(9)内运动,驱动所述推进块(7)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移动时,所述拨动触头(10)推动所述控制杆触头(12)脱离所述卡口(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4)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舱盖(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晶状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杆(2)上还设有第二齿条,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配合的防倒送卡齿(15)。
CN202122196834.2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Active CN215606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6834.2U CN21560658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6834.2U CN21560658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6583U true CN21560658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6834.2U Active CN21560658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6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67888A1 (en) Chip assembly for reusable surgical instruments
US6666871B2 (en) Insertion device for deformable intraocular lens
US8801740B2 (en) Adjustable lancing device
RU2445930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фиксирующий и отрезной аппарат с одним тросовым приводом
TW200824639A (en) Rotating curved cutter stapler
EP3354206B1 (en) Medical fastening device
US8579969B2 (en) Dual mode automated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device
EP2462890B1 (en) Torque wrench and ultrasonic surgery device
CN111466974B (zh) 外科手术器械和直线型吻合器
JPS58138446A (ja) 結「あ」用挾子カ−トリツジ
JP5722338B2 (ja) ネジ送出システム
JP2018529418A (ja) 関節鏡下外科装置
CN215606583U (zh) 一种晶状体植入装置
JP3412107B2 (ja) 変形可能な眼内レンズの挿入器具
CN112754569A (zh) 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电动腔镜吻合器
EP3880140A1 (en) Capsulotomy device and method
JP2013500807A (ja) 物理的縫合用ファスナ
CN113440195A (zh)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吻合器防二次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JP2006314714A (ja) 結石破砕装置
CN208524734U (zh) 可以手动强力翻拉起合的自动翻盖智能马桶
TW451524B (en) Ejecting button
CN1321828C (zh) 电动削铅笔器
WO2009056923A2 (en) Epilator head for trapping hair and facial epilator with such head
CN217853128U (zh) 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
CN216365139U (zh) 一种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及其旋转开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