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3125U - 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3125U
CN215603125U CN202121804763.3U CN202121804763U CN215603125U CN 215603125 U CN215603125 U CN 215603125U CN 202121804763 U CN202121804763 U CN 202121804763U CN 215603125 U CN215603125 U CN 215603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garette
groove
conveying
conveying mechanism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47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传绪
张华�
吴泉兰
刘倩
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47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3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3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3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rapping Of Specific Fragile Articl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Cigar And Cigarette Tobacc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包括,承烟腔,承烟腔由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扣合而成,承烟腔能够将烟支从第一位置传送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从分离状态变为扣合状态;在第二位置处,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从扣合状态变为分离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烟支以固定形态运输,防止烟支歪斜、打滑滞后,避免烟支堆积堵塞,提高了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卷接机。

Description

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生产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背景技术
烟支输送装置是卷烟车间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将成型后的烟支从卷接机输送至大流量输送带后装盘或继续输送至包装机。具体地,滤嘴烟支成型后,由各鼓轮将烟支传送到出烟轮后,通过两个平行的平皮带夹持烟支并传送至输送带入口端。现有技术中,两个平行的平皮带之间距离比烟支直径小0.2mm,使烟支被两个皮带夹紧。但是,当两个皮带之间的距离调整不当或皮带因长期使用产生磨损,会使其两个皮带间的距离会变大,使烟支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打滑滞后、歪斜甚至堆积堵塞现象,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烟支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打滑滞后、歪斜甚至堆积堵塞现象,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能够使烟支以固定形态运输,防止烟支歪斜、打滑滞后,避免烟支堆积堵塞,提高了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包括:
承烟腔,承烟腔由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扣合而成,承烟腔能够将烟支从第一位置传送到第二位置;
在第一位置处,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从分离状态变为扣合状态;
在第二位置处,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从扣合状态变为分离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输烟机构和第二输烟机构,第一承烟槽设于第一输烟机构上,第二承烟槽设于第二输烟机构上,且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运行的线速度相同。
可选地,第一输烟机构和第二输烟机构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
可选地,第一输烟机构和第二输烟机构均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套设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同步带,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二者数量相等,各第一承烟槽和各第二承烟槽分别等间距设置在同步带的表面。
可选地,第一输烟机构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的主动轮之间设有第一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在第一输烟机构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的主动轮之间传输动力,第一输烟机构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的主动轮的角速度相等。
可选地,第一输烟机构的同步带和第二输烟机构的同步带的外表面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入料端设于第二位置下方,用于接收承烟腔在第二位置处释放出的烟支。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板,用于将从承烟腔释放出的烟支导入第一输送带,导向板设于第二位置下方和输送带上方,且导向板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连线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设于第一输送带上方,用于限制烟支在第一输送带上排列的高度,第二输送带的下表面和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运动方向相同。
可选地,承烟腔为圆孔状,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的半径均比烟支半径大0.2mm。
可选地,还包括出烟轮,用于将已成型的烟支传送至第一位置;出烟轮与至少一个主动轮之间设有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在主动轮和出烟轮之间传输动力。
可选地,出烟轮上设有卡烟槽,各卡烟槽围绕出烟轮的轴线均布排列;卡烟槽运行的线速度与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运行的线速度相同;卡烟槽的槽底为弧形面,卡烟槽的槽底的轴线与第一承烟槽的轴线和第二承烟槽的轴线重合。
可选地,卡烟槽的横截面为U形,且卡烟槽的宽度小于烟支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卷接机,包括前述任一项的烟支输送装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相互扣合成承烟腔,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在第一位置从分离状态变为扣合状态将烟支包入承烟腔中,并携带烟支运动到第二位置后由扣合状态变为分离状态将烟支释放,从而达到烟支运输的目的。烟支在运输过程中被承烟腔包住,防止了不同烟支间相互挤压破坏烟支外观;承烟腔在运行过程中形态固定,防止了烟支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歪斜,使被输送的烟支整齐排列不歪斜;烟支由承烟腔向前推进移动,避免了烟支与运输装置间产生打滑使烟支滞后,从而避免了烟支积压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输烟机构与第二输烟机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烟支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承烟腔,11.第一承烟槽,12.第二承烟槽,2.烟支,21.第一位置,22.第二位置,31.第一输烟机构,32.第二输烟机构,33.主动轮,34.从动轮,35.同步带,4.第一输送带,41.入料端,5.第二输送带,6.导向板,7.出烟轮,71.卡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承烟腔1,承烟腔1由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扣合而成,承烟腔1能够将烟支2从第一位置21传送到第二位置22;
在第一位置21处,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从分离状态变为扣合状态;
在第二位置22处,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从扣合状态变为分离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相互扣合成承烟腔1,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在第一位置21从分离状态变为扣合状态将烟支2包入承烟腔1中,并携带烟支2运动到第二位置22后由扣合状态变为分离状态将烟支2释放,从而达到烟支2运输的目的。烟支2在运输过程中被承烟腔1包住,防止了不同烟支2间相互挤压破坏烟支2外观;烟支2随承烟腔1运动,而防止了烟支2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歪斜,使被输送的烟支2整齐排列不歪斜;烟支2由承烟腔1向前推进移动,避免了烟支2与运输装置间产生打滑造成烟支2运输滞后,从而避免了烟支2积压堵塞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输烟机构31和第二输烟机构32,第一承烟槽11设于第一输烟机构31上,第二承烟槽12设于第二输烟机构32上,且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运行的线速度相同。使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分别设于第一输烟机构31和第二输烟机构32上,便于控制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在分离和扣合两个状态间转换。使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的线速度相同,能够保证承烟腔1从第一位置21运动到第二位置22过程中形态固定不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输烟机构31和第二输烟机构32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第一输烟机构31和第二输烟机构32结构相同,因此第一输烟机构31和第二输烟机构32的设计生产和维护过程相同,而且零件通用,减轻了设计生产和维护难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使第一输烟机构31和第二输烟机构32镜像设置,有效保证了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能够镜像地扣合,使承烟腔1空间形态规则,避免挤压破坏烟支2。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输烟机构31和第二输烟机构32均包括主动轮33、从动轮34和套设与主动轮33和从动轮34上的同步带35。本实施例中,主动轮33和从动轮34都是同步带轮,防止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平皮带传输烟支2引起的两皮带不同步造成烟支2被碾搓变形的问题。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二者数量相等,各第一承烟槽11和各第二承烟槽12分别等间距设置在同步带35的表面。能够使各第一承烟槽11和各第二承烟槽12一一对应,防止了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相互扣合时产生错位,使承烟腔1空间形态规则,避免挤压破坏烟支2。
进一步地,第一输烟机构31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32的主动轮之间设有第一传送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在第一输烟机构31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32的主动轮之间传输动力,第一输烟机构31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32的主动轮的角速度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构为齿轮组,通过齿轮组连接第一输烟机构31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32的主动轮,并通过调整传动比能够有效保证第一输烟机构31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32的主动轮的角速度相同。第一输烟机构31的主动轮和第二输烟机构32的主动轮的角速度相同,能够使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线速度相同,防止了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相互扣合时产生错位破坏烟支2。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机,与第一输烟机构31的主动轮或第二输烟机构32的主动轮相连,用于驱动第一输烟机构31和第二输烟机构32运行。
进一步地,第一输烟机构31的同步带和第二输烟机构32的同步带的外表面接触。具体地,如图1所述,第一输烟机构31的同步带的下表面和第二输烟机构的同步带的上表面接触,使两个同步带35之间没有空隙,避免烟支2落入空隙造成烟支2被挤压破坏。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输送带4,第一输送带4的入料端41设于第二位置22下方,用于接收承烟腔1在第二位置22处释放出的烟支2。具体地,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在第二位置22处分离,烟支2在重力作用下置于第二承烟槽12中并随第二承烟槽12移动。如图2所示,第二承烟槽12在第二位置22处绕第二输烟机构32的主动轮33转动,使烟支2从第二承烟槽12中脱出并自由下落到第一输送带4上,使烟支2被第一输送带4输送至下游生产设备,如装盘机或包装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板6,用于将从承烟腔1释放出的烟支2导入第一输送带4,导向板6设于第二位置22下方和第一输送带4上方,且导向板6与第一位置21至第二位置22的连线的夹角为锐角。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向板6的上端设于第二位置22的下方,且紧邻所述第二位置22处的承烟腔1。烟支2在第二位置22开始在重力作用下随第二承烟槽12向下移动,导向板6能够阻止烟支2随第二承烟槽12继续向下移动,而沿导向板6的斜面向下滚动落入第一输送带4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输送带5,第二输送带5设于第一输送带4上方,用于限制烟支2在第一输送带4上排列的高度,第二输送带5的下表面和第一输送带4的上表面运动方向相同,当烟支2与第二输送带5接触时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能够加快烟支2向前输送,防止烟支2堆积堵塞甚至造成破坏。
进一步地,承烟腔1为圆孔状,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的半径均比烟支2半径大0.2mm,能够避免烟支2被挤压变形,有利于提高烟支2的质量,提高成品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出烟轮7,用于将已成型的烟支2传送至第一位置21;出烟轮7与至少一个主动轮33之间设有第二传送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在主动轮33和出烟轮7之间传输动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为齿轮组,通过齿轮组连接主动轮33和出烟轮7并通过调整传动比能够有效保证出烟轮7上的烟支2能够准确送入第一承烟槽11或第二承烟槽12中,防止错位造成烟支2被挤压破坏。
进一步地,出烟轮7上设有卡烟槽71,各卡烟槽71围绕出烟轮7的轴线均布排列;卡烟槽71运行的线速度与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运行的线速度相同;卡烟槽71的槽底为弧形面,卡烟槽71运行到第一位置21时,卡烟槽71的槽底与第一承烟槽11或第二承烟槽12同轴。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承烟槽11之间的距离、两个第二承烟槽12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卡烟槽71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有效保证了各卡烟槽71在第一位置21处都有与之对应的承烟腔1包入卡烟槽71携带的22,。
进一步地,卡烟槽71的横截面为U形,且卡烟槽71的宽度小于烟支2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卡烟槽71的宽度比烟支2的直径小0.2mm,能够保证烟支2在卡烟槽71中被固定而且不被挤压变形,以及保证在第一位置21处烟支2容易被第一承烟槽11和第二承烟槽12包入而外形不受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卷接机,包括前述的烟支输送装置。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烟腔,所述承烟腔由第一承烟槽和第二承烟槽扣合而成,所述承烟腔能够将烟支从第一位置传送到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承烟槽和所述第二承烟槽从分离状态变为扣合状态;
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承烟槽和所述第二承烟槽从扣合状态变为分离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烟机构和第二输烟机构,所述第一承烟槽设于所述第一输烟机构上,所述第二承烟槽设于所述第二输烟机构上,且所述第一承烟槽和所述第二承烟槽运行的线速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烟机构和所述第二输烟机构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烟机构和所述第二输烟机构均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的同步带,所述第一承烟槽和所述第二承烟槽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二者数量相等,各所述第一承烟槽和各所述第二承烟槽分别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同步带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烟机构的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输烟机构的主动轮之间设有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输烟机构的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输烟机构的主动轮之间传输动力,所述第一输烟机构的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输烟机构的主动轮的角速度相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烟机构的同步带和所述第二输烟机构的同步带的外表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入料端设于所述第二位置下方,用于接收所述承烟腔在所述第二位置处释放出的烟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板,用于将从所述承烟腔释放出的烟支导入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导向板设于所述第二位置下方和所述输送带上方,且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的夹角为锐角。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用于限制烟支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排列的高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运动方向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烟腔为圆孔状,所述第一承烟槽和所述第二承烟槽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一承烟槽和所述第二承烟槽的半径均比烟支半径大0.2mm。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烟轮,用于将已成型的烟支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出烟轮与至少一个所述主动轮之间设有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出烟轮之间传输动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轮上设有卡烟槽,各所述卡烟槽围绕所述出烟轮的轴线均布排列;所述卡烟槽运行的线速度与所述第一承烟槽和所述第二承烟槽运行的线速度相同;所述卡烟槽的槽底为弧形面,所述卡烟槽运行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烟槽的槽底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承烟槽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承烟槽的轴线重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烟槽的横截面为U形,且所述卡烟槽的宽度小于烟支的直径。
14.一种卷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支输送装置。
CN202121804763.3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Active CN215603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4763.3U CN21560312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4763.3U CN21560312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3125U true CN215603125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4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4763.3U Active CN21560312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3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2354B (zh) 输送机及输送包裹的方法
EP1375394B1 (en) Variable capacity storage unit for substantially parallelepiped-shaped products
EP2052998B1 (en) Conveying apparatus
US844877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lip sheet metering for indexing product
US6793064B2 (en) Retractable transfer device metering and product arranging and lo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8584828B2 (en) Flexible retractable transfer device met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1970317B (zh) 用于非匀速加速所传输物件的输送机和方法
US5318165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products in equally-spaced manner to a wrapping line
US6092641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rtically conveying packets of cigarettes
JPH10152109A (ja) 製品グループを形成する方法と装置
JP2010006555A (ja) 容器送出装置
CN215603125U (zh) 一种烟支输送装置和卷接机
US4311230A (en) Article feeding mechanism
JP4960267B2 (ja) 物品供給装置
CN217416210U (zh) 管状物料传输设备
JP4511205B2 (ja) 容器供給装置
US787833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orting irregularly shaped articles
CN101516216B (zh) 发烟制品部件的传送装置和方法
GB2033327A (en) An article feeding mechanism
US3744616A (en) Automatic collator
JP4477839B2 (ja) 容器集合方法及び容器集合装置
JP2020152388A (ja) 袋状物品の集積装置
CN217416211U (zh) 用于管状物料传输设备的下料装置
CN217625674U (zh) 双向流向链板上料机
CN217416212U (zh) 用于管状物料传输设备的分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