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0600U -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0600U
CN215600600U CN202120594270.5U CN202120594270U CN215600600U CN 215600600 U CN215600600 U CN 215600600U CN 202120594270 U CN202120594270 U CN 202120594270U CN 215600600 U CN215600600 U CN 215600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onductive
backw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42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声品
徐勇春
余宏基
许志清
吴进荣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42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0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0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0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具有导电端子的端子组件及具有端子组件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电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横向排列的用于和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导电端子及将各所述导电端子固定的固定块,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接空间,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倾斜向后延伸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向后弯折的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后端竖直延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所述电路板的前端向前延伸进入所述对接空间,以缩短信号在导电端子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

Description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传输速度的提高,RJ45插座连接器内的电磁干扰会增大,以至于用传统RJ45插座连接器传输无法满更高传输速率的要求。其中连接器内部信号传输路径的长短对信号传输的性能至关重要,现有技术请参考2019年6月25日公告的美国第US10333243B2号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传统的RJ45插座连接器,其对接端子与RJ45插头连接器的接触点到接脚端子和外部电路板的连接点的电性长度很长,因此损耗大,不能满足高速网络信号传输的要求。因此,实有必要对前述电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导电端子、具有导电端子的端子组件及具有端子组件的电连接器,所述导电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的接触点到电路板的连接点的电性长度较短。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电端子,其可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可与对接端子相配合,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倾斜向后延伸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向后弯折的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后端竖直延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安装部的末端,以缩短信号在导电端子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组件,其可安装在一连接器的电路板上,并可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相配合,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横向排列的导电端子及将各所述导电端子固定的固定块,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倾斜向后延伸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向后弯折的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后端竖直延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安装部的末端,以缩短信号在导电端子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与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电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横向排列的用于和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导电端子及将各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为一体的固定块,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接空间,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倾斜向后延伸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向后弯折的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后端竖直延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所述电路板的前端向前延伸进入所述对接空间,以缩短信号在导电端子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尺寸向后超出所述安装部的尺寸及所述电路板的前端向前延伸进入所述对接空间,以减小信号在导电端子上的传输路径,从而缩短所述导电端子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点到电路板连接点的电性长度短,以满足传输25Gbps及以上传输速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分解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8是图1所示的所示的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16是图9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分解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8是图9所示的所示的电连接器沿B-B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绝缘本体 1,5 对接空间 10,50
电连接器 100,500 前壁 11,51
后壁 12,52 通槽 120,520
隔栏槽 121,521 隔栏臂 122,522
顶壁 13,53 卡持槽 131,541
底壁 14,54 侧壁 15,55
端子模组 2,6 电路板 20,60
安装孔 201,601 后安装孔 203,603
凹部 204,604 定位孔 206,606
端子组件 21,61 对接端子 211,611
固定块 212,612 接触部 213,613
弯折部 215,615 连接部 217,617
安装部 219,619 磁性模组 25,65
定位柱 220,620 第一对接端子 221,621
第二对接端子 222,622 第三对接端子 223,623
第四对接端子 224,624 第五对接端子 225,625
第六对接端子 226,626 第七对接端子 227,627
第八对接端子 228,628 凹槽 229,629
接脚端子 23,63 固持部 231,631
安装部 233, 接脚 235,635
凸出部 205,605 绝缘载体 27
收容件 29,69 收容腔 291,691
金属屏蔽壳体 3,7 中间固持部 641
中间端子 64 中间接脚 64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其可以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自前向后插入配合并可安装至外部设备(未图示),用于转接传输对接连接器和外部外部设备之间的网络信号。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是RJ45连接器,其可支持25Gbps、40Gbps及以上的高速信号的传输。
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模组2及包覆在所述绝缘本体1及所述端子模组外侧的金属屏蔽壳体3。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前壁11、后壁12、顶壁13、底壁14及两侧壁15。各所述壁围设形成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并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空间10。所述顶壁13设有贯穿顶壁13的卡持槽131。所述卡持槽131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的卡扣尾(未图示)卡扣配合。所述后壁12的下侧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后壁12的通槽120。所述通槽120与所述对接空间10相连通。所述后壁12设有横向排列的一排贯穿后壁的隔栏槽121及位于相邻两个隔栏槽121之间的隔栏臂122。所述隔栏槽121与对接空间10在前后方向上连通,并且与所述通槽120在上下方向上相连通。
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水平设置的电路板20、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前部的端子组件21、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后部的可安装至外部设备的接脚端子23、电性连接在端子组件21和接脚端子23之间的磁性模组25、设置在电路板20下侧的固定所述接脚端子23的绝缘载体27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0上侧的收容所述磁性模组25的收容件29。所述绝缘载体27可向下安装至外部设备。
所述电路板20的前部设有一排贯穿电路板20的安装孔201。所述电路板20的后部设有若干贯穿电路板20的后安装孔203,所述电路板20的前端中部位置向后缩进形成凹部204,前端两侧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凹部204形成向前的凸出部205。
所述端子组件21包括多个用于和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对接端子211及将各所述对接端子211固定为一体的固定块212。所述对接端子211为可导电的导电端子。所述对接端子211包括横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对接端子221至第八对接端子228。所述第一对接端子221与第二对接端子222,第三对接端子223与第六对接端子226,第四对接端子224与第五对接端子225,第七对接端子227与第八对接端子228分别用于传输一对差分信号。所述第三对接端子223与第四对接端子224之间的距离、第五对接端子225与第六对接端子226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两个相邻的对接端子之间的距离,以降第三对接端子223至第六对接端子226之间的串扰。
每个所述对接端子211包括倾斜向后并向上延伸的弹性接触部213、自接触部213的前端向后弯折的呈C形的弯折部215、自弯折部215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217及自连接部217的后端竖直向上延伸的用于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0上的安装部219。所述连接部217水平向后延伸。所述接触部213的尺寸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安装部219的尺寸,从而减小对接端子的整体长度,以缩短信号在对接端子211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接端子211的从接触部213的末端到安装部219的末端的总的长度不超过15mm。所述安装部219从下向上插入所述安装孔201中,并焊接连接在所述电路板20上。所述安装部219进入所述安装孔201中的尺寸不大于所述安装孔201的深度。所述固定块212设置于各所述对接端子211的连接部21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212一体成型于各所述对接端子211的连接部217。所述连接部217和所述接触部213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20的相反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17位于所述电路板20的下侧,所述接触部213位于所述电路板20的上侧,这样可降低对接端子211在电路板20上侧的高度。所述电路板20的所述凹部204的前端面与所述固定块212的后端面相对。所述电路板20的前端位于所述对接空间10的下部,以缩短信号在对接端子上的传输路径。所述固定块212面向所述接触部213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接触部21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应的凹槽229,所述凹槽229增加供所述接触部213向下发生弹性变形的空间。所述固定块212的两侧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中间位置的高度尺寸。所述固定块212的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定位柱220,所述电路板20的两个所述凸出部205设有与所述定位柱220配合的定位孔206。
每个所述接脚端子23包括固持在绝缘载体27的后端的固持部231、自固持部231向上延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0的后安装孔203的安装部233及自固持部231向下延伸的用于安装至外部设备的接脚235。
所述收容件29包括开口向下的收容腔291。所述磁性模组25收容于所述收容腔291。所述收容腔291向下的开口面向所述电路板20。所述收容件29设有的前的开口,所述收容腔291通过所述开口和所述隔栏槽121与所述对接空间10相连通。
组装所述电连接器100时,所述电路板20的前端通过所述通槽120从后向前延伸进入所述对接空间10,同时所述对接端子211从后向前穿过所述隔栏槽121向前延伸至对接空间10内。所述接触部213在对接空间10内悬伸。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接端子211的结构设置,使所述电路板20的前端伸长至所述对接空间10,利用PCB上的导电路径替代部分传统的对接端子的长度,减小了对接端子211的整体长度尺寸,使得对接端子211和对接连接器接触点到电路板的电性距离最短,从而缩短了信号在对接端子211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进而使得对接端子211和对接连接器的接触点到接脚端子23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点的电性距离最短,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确保高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以达到传输25Gbps及以上高速信号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只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一个对接空间10及所述对接空间相对应的一个电路板,所述对接端子211和所述接脚端子23各自机械及电性地连接于同一个电路板的前端及后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也可设置横向排列的多个对接空间,每个对接空间对应一个电路板,或共同连接至一个大的水平设置的电路板。
如图9至图18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500,其可以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自前向后插入配合并可安装至外部设备(未图示),用于转接传输对接连接器和外部外部设备之间的网络信号。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500是RJ45连接器,其可支持25Gbps、40Gbps及以上的高速信号的传输。
所述电连接器500包括绝缘本体5、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5的端子模组6及包覆在所述绝缘本体5及所述端子模组外侧的金属屏蔽壳体7。
所述绝缘本体5包括前壁51、后壁52、顶壁53、底壁54及两侧壁55。各所述壁围设形成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并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空间50。所述底壁54设有贯穿底壁54的卡持槽541。所述卡持槽541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的卡扣尾(未图示)卡扣配合。所述后壁52的上侧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后壁52的通槽520。所述通槽520与所述对接空间50相连通。所述后壁52上部设有横向排列的一排贯穿后壁的隔栏槽521及位于相邻两个隔栏槽521之间的隔栏臂522。所述隔栏槽521与对接空间50在前后方向上连通,并且与所述通槽520在上下方向上相连通。
所述端子模组6包括水平设置的电路板60、安装于所述电路板60的端子组件61、安装于所述电路板60的可安装至外部设备的接脚端子63、电性连接在端子组件61和接脚端子63之间的磁性模组65、设置于所述电路板60下侧的收容所述磁性模组65的收容件69及连接在收容件69和电路板之间的中间端子64所述接脚端子63可向下安装至外部设备。
所述电路板60的前部设有一排贯穿电路板60安装孔601。所述电路板60的后部设有若干贯穿电路板60的后安装孔603,所述电路板60的前端中部位置向后缩进形成凹部604,前端两侧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凹部604形成向前的凸出部605。
所述端子组件61包括多个用于和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对接端子611及将各所述对接端子611固定为一体的固定块612。所述对接端子611为可导电的导电端子。所述对接端子611包括横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对接端子621至第八对接端子628。所述第一对接端子621与第二对接端子622,第三对接端子623与第六对接端子626,第四对接端子624与第五对接端子625,第七对接端子627与第八对接端子628分别用于传输一对差分信号。所述第三对接端子623与第四对接端子624之间的距离、第五对接端子625与第六对接端子626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两个相邻的对接端子之间的距离,以降第三对接端子623至第六对接端子626之间的串扰。
每个所述对接端子611包括倾斜向后并向下延伸的弹性接触部613、自接触部613的前端先向上再向后弯折的呈C形的弯折部615、自弯折部615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617及自连接部617的后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用于安装在所述电路板60上的安装部619。所述连接部617水平向后延伸。所述接触部613的尺寸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安装部619的最后端,从而减小对接端子的整体长度,以缩短信号在对接端子611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接端子611的从接触部613的末端到安装部619的末端的总的长度不超过15mm。所述安装部619从上向下插入所述安装孔601中,并焊接连接在所述电路板60上。所述安装部619进入所述安装孔601中的尺寸不大于所述安装孔601的深度。所述固定块612固持于各所述对接端子611的连接部61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612一体成型于各所述对接端子611的连接部617。所述连接部617和所述接触部613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60的相反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617位于所述电路板60的上侧,所述接触部613位于所述电路板60的下侧,这样可降低对接端子611在电路板60上下侧的高度。所述电路板60的所述凹部604的前端面与所述固定块612的后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电路板60的前端位于所述对接空间50,以缩短信号在对接端子上的传输路径。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路板60的前端位于所述对接空间50的上部。所述固定块612面向所述接触部613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接触部61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应的凹槽629,所述凹槽629增加供所述接触部613向下发生弹性变形的空间。所述固定块612的两侧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中间位置的高度尺寸。所述固定块612的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定位柱620,所述电路板60的两个所述凸出部605设有与所述定位柱620配合的定位孔606。
所述收容件69包括开口向后的收容腔691及形成所述收容腔691的面向所述电路板60的上壁及与所述上壁相对的下壁。所述中间端子64固持于所述上壁,所述接脚端子63固持于所述下壁。所述磁性模组65收容于所述收容腔691。
每个所述接脚端子63包括固持在收容件69的下壁的固持部631及自固持部631延伸的用于安装至外部设备的接脚635。所述中间端子64包括固持在收容件69的上壁的中间固持部641及自中间固持部641向上延伸的用于安装至所述电路板的中间接脚643。
组装所述电连接器500时,所述电路板60的前端通过所述通槽520从后向前延伸进入所述对接空间50,同时所述对接端子611从后向前穿过所述隔栏槽521向前延伸至对对接空间50内。所述接触部613在对接空间50内悬伸。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接端子611的结构设置,使所述电路板60的前端可伸长至所述对接空间50,利用PCB上的导电路径替代部分传统的对接端子的长度,减小了对接端子611的整体长度尺寸,使得对接端子611和对接连接器接触点到电路板的电性距离最短,从而缩短了信号在对接端子611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进而使得对接端子611和对接连接器的接触点到接脚端子63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点的电性距离最短,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确保高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以达到传输25Gbps及以上高速信号的目的。
在实用新型中,所述电连接器500只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一个对接空间50及所述对接空间相对应的一个电路板60,所述对接端子611机械及电性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60的前端,所述接脚端子63电性地连接于同一个电路板60的后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也可设置横向排列的多个对接空间,每个对接空间对应一个电路板,或共同连接至一个大的水平设置的电路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导电端子,其可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可与对接端子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倾斜向后延伸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向后弯折的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后端竖直延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安装部的末端,以缩短信号在导电端子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收容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插入所述安装孔并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端子从所述接触部的末端到安装部的末端的长度不超过15mm。
4.一种端子组件,其可安装在一连接器的电路板上,并可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相配合,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横向排列的导电端子及将各所述导电端子固定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倾斜向后延伸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向后弯折的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后端竖直延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安装部的末端,以缩短信号在导电端子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面向所述接触部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接触部相对应的凹槽,以增加供所述接触部变形的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后端面与所述电路板的前端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反侧。
7.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与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电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横向排列的用于和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导电端子及将各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为一体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接空间,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倾斜向后延伸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向后弯折的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后端竖直延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所述电路板的前端向前延伸进入所述对接空间,以缩短信号在导电端子上的传输路径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并且可安装于外部电路的接脚端子及连接在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接脚端子之间的磁性模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前端包括收容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插入所述安装孔并焊接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排列的对接空间,每个所述对接空间只对应一个电路板。
CN202120594270.5U 2021-03-24 2021-03-24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Active CN215600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4270.5U CN215600600U (zh) 2021-03-24 2021-03-24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4270.5U CN215600600U (zh) 2021-03-24 2021-03-24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0600U true CN215600600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1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4270.5U Active CN215600600U (zh) 2021-03-24 2021-03-24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0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4402B (zh) 插座连接器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CN113555708B (zh) 插头连接器
CN110854572B (zh) 连接器
CN112072403B (zh) 电连接器
CN217387647U (zh) 电连接器
CN215600600U (zh)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109119787B (zh) 电连接器
CN114256695A (zh) 电连接器
US2022031118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5133356A (zh) 电连接器
CN115133310A (zh) 电连接器
CN113851902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10517078U (zh) 电连接器
CN220984889U (zh) 电连接器
CN214505956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3484116U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211605587U (zh) 一种高速传输的网络接口连接器
CN217691834U (zh) 电连接器
CN216850408U (zh) 电连接器
CN211017505U (zh) 电连接器
CN211404825U (zh) 电连接器
CN211377085U (zh) 电连接器
TWI814387B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