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4044U - 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4044U
CN215594044U CN202121339735.9U CN202121339735U CN215594044U CN 215594044 U CN215594044 U CN 215594044U CN 202121339735 U CN202121339735 U CN 202121339735U CN 215594044 U CN215594044 U CN 215594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piles
crown beams
double
ancho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97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刚
庄小杰
张骁
陆思洁
陈烈
高振峰
苏鹏飞
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97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4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4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4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包括预应力锚索、前排桩、和所述前排桩平行设置的后排桩,所述前排桩的桩顶设有前排冠梁,所述后排桩的桩顶设有后排冠梁,所述前排冠梁、后排冠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穿过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冠梁、且和所述后排冠梁固定;另一端固定于土体内。本实用新型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加大了预应力锚索和水平面的夹角,减少了预应力锚索水平外延长度,避免了因预应力锚索水平外延过长超出工程红线导致锚索施工被限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工程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目前双排桩支护是深基坑支护中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排桩属于悬臂式的支护结构,往往需要结合基坑内支撑或者锚索使用,因为斜撑等内支撑结构占据基坑内空间等原因常常选用锚索搭配排桩的组合形式,但是传统的双排桩结合锚索的支护体系,锚索及前后排桩之间整体性不足,锚索的设置为确保锚固力的需要,与水平面夹角较小,一般不超过30°,所以水平延伸距离较远往往会超出本工程红线,然而因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地铁、主干道等纵横交错,各地政府明确要求锚索支护不能超出本工程红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锚索的使用。如何增强双排桩与锚索之间的紧密性,同时解决锚索水平延伸过长超越红线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该双排桩支护体系加大了预应力锚索和水平面的夹角,减少了预应力锚索水平外延长度,避免了因预应力锚索水平外延过长超过工程红线导致锚索施工被限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包括预应力锚索、前排桩、和所述前排桩平行设置的后排桩,所述前排桩的桩顶设有前排冠梁,所述后排桩的桩顶设有后排冠梁,所述前排冠梁、后排冠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冠梁、且和所述后排冠梁固定;另一端固定于土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穿过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冠梁、且和所述后排冠梁通过锚具固定装置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锚具固定装置包括锚具,所述锚具上开设有用于穿过锚索的锚孔,所述锚具和所述后排冠梁之间还设置有钢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锚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度。
进一步的,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均为灌注桩,直径为800-1500mm。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通过注入水泥浆形成锚固段固定于土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00-5000mm。
进一步的,所述前排冠梁的内部和后排冠梁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预埋管以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穿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加大了预应力锚索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少了预应力锚索水平外延长度,避免了因预应力锚索水平外延过长超出工程红线导致锚索施工被限制的问题,另外,通过预应力锚索将前排桩、后排桩及配套的冠梁、连梁各部分水平联系起来,预应力锚索大角度进入土体内形成锚固段,优化了整个支护体系,提高了支护的整体性,可以有效提高双排桩的基坑支护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排桩支护体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应力锚索; 2-前排桩;
3-后排桩; 21-前排冠梁;
31-后排冠梁; 4-连梁;
5-锚具固定装置; 51-锚具;
52-锚孔; 53-钢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包括预应力锚索1、前排桩2、和前排桩平行设置的后排桩3,前排桩2的桩顶设有前排冠梁21,后排桩3的桩顶设有后排冠梁31,前排冠梁21、后排冠梁31之间通过连梁4连接,预应力锚索1的一端依次穿过前排冠梁21和后排冠梁31,并且和后排冠梁31固定,预应力锚索1的另一端固定于土体内。通过将预应力锚索1的一端依次穿过前排冠梁21、后排冠梁31,并固定在后排冠梁31上,另一端固定于土体内,这样可以加大预应力锚索1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少了预应力锚索1的水平外延长度,避免了因预应力锚索1水平外延过长超出工程红线导致锚索施工被限制的问题。
具体而言,预应力锚索1的一端穿过前排冠梁21和后排冠梁31,并且和后排冠梁31通过锚具固定装置5固定。进一步的,锚具固定装置5包括锚具51,锚具51上开设有用于穿过锚索的锚孔52,锚具51和后排冠梁31之间还设置有钢垫板53,采用这种结构的锚具固定装置,可以防止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滑动、松动等情况,使得整体的锚具固定装置结构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预应力锚索1的另一端通过注入水泥浆形成锚固段固定于土体内,注浆可以提高锚索的支护效果,克服锚索在土地基中钻孔容易塌孔、漏水、锚固力不足等缺点,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施工方便,工作效率高。
根据现场施工要求,预应力锚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随意调整,当夹角为45-65度时,整体的支护结构最稳定,基坑支护能力最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前排桩2和后排桩3均为灌注桩,直径为800-1500mm。灌注桩强度高,承载力强,而且施工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前排桩2和后排桩3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00-5000mm,设置合适的水平距离能保证足够的施工空间,挖土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锚索、前排桩、和所述前排桩平行设置的后排桩,所述前排桩的桩顶设有前排冠梁,所述后排桩的桩顶设有后排冠梁,所述前排冠梁、后排冠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冠梁、且和所述后排冠梁固定;另一端固定于土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穿过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冠梁、且和所述后排冠梁通过锚具固定装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固定装置包括锚具,所述锚具上开设有用于穿过锚索的锚孔,所述锚具和所述后排冠梁之间还设置有钢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均为灌注桩,直径为800-1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通过注入水泥浆形成锚固段固定于土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00-5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冠梁的内部和后排冠梁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预埋管以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穿过。
CN202121339735.9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Active CN215594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9735.9U CN215594044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9735.9U CN215594044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4044U true CN215594044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5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9735.9U Active CN215594044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40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1961A (zh) * 2022-04-19 2022-05-31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锚索入土深度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1961A (zh) * 2022-04-19 2022-05-31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锚索入土深度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376B (zh) 用于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4652475A (zh) 一种桁架式挡土墙
CN215594044U (zh) 一种双排桩支护体系
CN102852156A (zh) 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
CN210315575U (zh) 一种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
CN102808419A (zh) 一种组合桩基础结构
CN110374645A (zh) 一种特厚煤层大断面窄煤柱沿空巷道等效支护方法
CN213390202U (zh) 一种组合式多边形筒状结构风机基础
CN213775246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搅拌钻机
CN114411762A (zh) 后锚式刚性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849466U (zh) 大型动荷载下深基坑支护体系
CN110820764B (zh) 一种三维刚性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1113687U (zh) 一种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
CN217231868U (zh) 一种复杂地质下双排桩支护结构
CN212835422U (zh) 用于基坑支护的斜桩竖向锚杆支护结构
CN214143724U (zh) 一种适用于强透水地层的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
CN216889868U (zh)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结构
CN218374007U (zh) 一种电力管廊顶管反力墙
CN216999747U (zh) 一种用于支撑基坑的组合式基坑斜桩结构
CN208183780U (zh) 一种抗拔结构
CN212153396U (zh) 一种基坑坑外t型梁支护结构
CN204456181U (zh) 桁架式挡土墙
CN211849553U (zh) 一种栈桥锚固墩基础结构
CN212612518U (zh) 一种用于立柱桩的钢管注浆形式树根桩
CN220580008U (zh) 一种无撑组合式深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