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8367U -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8367U
CN215588367U CN202122141721.2U CN202122141721U CN215588367U CN 215588367 U CN215588367 U CN 215588367U CN 202122141721 U CN202122141721 U CN 202122141721U CN 215588367 U CN215588367 U CN 215588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double
fixedly connected
feeding mechanism
ball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17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明凯
刘野
李鸿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Kunwe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fangdian Tianyuan Bea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fangdian Tianyuan Bea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fangdian Tianyuan Bea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417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8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8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8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壁分别与传送带的左右两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机箱的右侧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箱的左侧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机箱的正面与齿轮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正面通过机箱与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半齿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通过设置传送带、双轴电机、半齿齿轮和控制面板,通过半齿齿轮的间歇性性质使传送带的传送也随着半齿齿轮的空转而停止,从而降低了流水线的压力,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在降低了加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低。

Description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在轴承与齿轮轴的装配中,就需要对轴承进行上料,轴承上料机,是轴承生产加工流水线里必备的产品,用于将轴承引导至加工装置中的机器,一般由若干个导轨组成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现有的轴承上料需要通过手工或者半自动化来完成,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缺陷和不足,加工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解决了现有的轴承上料需要通过手工或者半自动化来完成,还存在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缺陷和不足,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壁分别与传送带的左右两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机箱的右侧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箱的左侧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机箱的正面与电机柜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的正面与齿轮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正面通过机箱与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半齿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半齿齿轮的正面与双轴电机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机箱的上表面与预热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预热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机箱的左端的与电动伸缩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正面与推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的右侧面与推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双轴电机的正面与扇叶的背面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柜的正面与漏斗固定连接,所述漏斗的正面与输送管底端的背面相连通,所述输送管顶端的背面与预热箱的正面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柜的上表面与控制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左侧面与推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板呈“C”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的下表面分别于八个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八个连接杆底端分别于八个刹车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通过设置传送带、双轴电机、半齿齿轮和控制面板,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启动后,带动半齿齿轮转动,接着半齿齿轮带动齿轮转动,然后驱动传送带运行,随后将轴承从进料口放入传送带,向预热箱内部运输,通过半齿齿轮的间歇性性质使传送带的传送也随着半齿齿轮的空转而停止,从而降低了流水线的压力,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在降低了加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低。
2、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通过设置扇叶、漏斗、输送管和加热棒,该上料机构固定完毕后,启动预热箱内部的加热棒开始对预热箱的内部进行预热,在双轴电机带动传送带的同时,双轴电机驱动扇叶转动,扇叶转动时产生的风力通过漏斗进入输送管,随后通过输送管输送进预热箱的内部,使加热棒产生的热量快速分布,预热完毕后的轴承通过传送带从出料口送出,有效的增强了预热的效果,双轴电机同时带动传送带和扇叶,大大提高了对双轴电机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的该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
3、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通过设置滑槽、滑块、推板和上料槽,当轴承到达出料口的同时,电动伸缩杆带动推动板向前推动,同时带动推板向前移动,当轴承到达推板的前方时,推板会推动轴承从上料槽内部滑走,有效的提高了该上料机构的上料效率,实现了自动化,从而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管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传送带、3进料口、4出料口、5电机柜、6齿轮、7半齿齿轮、8双轴电机、9扇叶、10漏斗、11输送管、12预热箱、13加热棒、14控制面板、15滑槽、16滑块、17电动伸缩杆、18推动板、19推板、20上料槽、21连接杆、22刹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包括机箱1,机箱1的内壁分别与传送带2的左右两侧面转动连接,机箱1的右侧面开设有进料口3,机箱1的左侧面开设有出料口4,机箱1的正面与电机柜5的背面固定连接,机箱1的正面与齿轮6的背面转动连接,传送带2的正面通过机箱1与齿轮6的背面固定连接,齿轮6的外表面与半齿齿轮7的外表面啮合,半齿齿轮7的正面与双轴电机8的背面转动连接,机箱1的上表面与预热箱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预热箱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3,机箱1的左端的与电动伸缩杆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7的正面与推动板18的背面固定连接,推动板18的右侧面与推板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半齿齿轮7的间歇性性质使传送带2的传送也随着半齿齿轮7的空转而停止,从而降低了流水线的压力,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在降低了加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低。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双轴电机8的正面与扇叶9的背面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扇叶9,有效的提高了双轴电机8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该上料机构的预热效果,电机柜5的正面与漏斗10固定连接,漏斗10的正面与输送管11底端的背面相连通,输送管11顶端的背面与预热箱12的正面相连通,通过设置输送管11,有效的增强了预热的效果,双轴电机8同时带动传送带2和扇叶9,大大提高了对双轴电机8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的该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电机柜5的上表面与控制面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控制面板14,更加方便的对该上料机构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机箱1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的内壁与滑块1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滑块16的左侧面与推动板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槽15,有效的提高了推板19对轴承的推动效率,从而提高了该上料机构的上料效率,推板19呈“C”字形,通过设置推板19,更加方便的对轴承的位置进行调整,机箱1的下表面分别于八个连接杆21的顶端固定连接,八个连接杆21底端分别于八个刹车轮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刹车轮22,极大的提高了稳定性,有效的减少了推车在停靠时在滚轮的作用下而自行移动,避免了停滞后因自行移动而造成人员受伤的可能,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该上料机构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前,推动该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在刹车轮22的带动下,向前或向后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操作人员用脚将刹车轮22上方的刹车片踩下,时刹车轮22无法一定,该上料机构固定完毕后,启动预热箱12内部的加热棒13开始对预热箱12的内部进行预热;
S2、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4启动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启动后,带动半齿齿轮7转动,接着半齿齿轮7带动齿轮6转动,然后驱动传送带2运行,随后将轴承从进料口3放入传送带2,向预热箱12内部运输,在双轴电机8带动传送带2的同时,双轴电机8驱动扇叶9转动,扇叶9转动时产生的风力通过漏斗10进入输送管11,随后通过输送管11输送进预热箱12的内部,使加热棒13产生的热量快速分布,预热完毕后的轴承通过传送带2从出料口4送出;
S3、当轴承到达出料口4的同时,电动伸缩杆17带动推动板18向前推动,同时带动推板19向前移动,当轴承到达推板19的前方时,推板19的“C”字形槽会推动轴承从上料槽20内部滑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壁分别与传送带(2)的左右两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机箱(1)的右侧面开设有进料口(3),所述机箱(1)的左侧面开设有出料口(4),所述机箱(1)的正面与电机柜(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1)的正面与齿轮(6)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2)的正面通过机箱(1)与齿轮(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6)的外表面与半齿齿轮(7)的外表面啮合,所述半齿齿轮(7)的正面与双轴电机(8)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机箱(1)的上表面与预热箱(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预热箱(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3),所述机箱(1)的左端的与电动伸缩杆(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7)的正面与推动板(18)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18)的右侧面与推板(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8)的正面与扇叶(9)的背面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柜(5)的正面与漏斗(10)固定连接,所述漏斗(10)的正面与输送管(11)底端的背面相连通,所述输送管(11)顶端的背面与预热箱(12)的正面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柜(5)的上表面与控制面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内壁与滑块(1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6)的左侧面与推动板(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9)呈“C”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下表面分别于八个连接杆(21)的顶端固定连接,八个连接杆(21)底端分别于八个刹车轮(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2122141721.2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Active CN215588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1721.2U CN21558836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1721.2U CN21558836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8367U true CN215588367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8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1721.2U Active CN21558836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8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3323A (zh) 一种用于输送线切割料的运送车
CN207450894U (zh) 一种龙门剪切机送料装置
CN207226252U (zh) 一种传输架
CN111789166A (zh) 自动理条机及使用方法
CN215588367U (zh)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加工用带有预热功能的上料机构
CN110479933B (zh) 一种搓丝机
CN201678291U (zh) 一种推杆炉链带式棒料输送装置
CN207943585U (zh) 新型物料拨离式拆垛机
CN113859900B (zh) 一种粉末冶金制粉用除尘降噪装置
CN212325306U (zh) 自动理条机
CN213889025U (zh) 一种金属用具有固定功能的切割装置
CN111940243B (zh) 一种电梯轿厢生产用防腐处理装置
CN212320274U (zh) 一种兰碳烘干机
CN111974614B (zh) 一种用于电梯智能动力传动控制产品的上胶装置
CN208695105U (zh) 一种配料研磨一体装置
CN109454721B (zh) 基于高周波无胶压密设备
CN219652233U (zh) 一种新型入料提升机
CN219173564U (zh) 一种板材加工的高效上料装置
CN216182856U (zh) 一种人造纤维板热压加工装置
CN220463103U (zh) 一种引料平台及飞剪机
CN212889205U (zh) 一种瓦楞纸加工用瓦楞纸板压平装置
CN214290445U (zh) 一种具有传动平台的冷库板用自动液压模具
CN218930665U (zh) 一种总装车间自动化物料配送装置
CN219487479U (zh) 一种带有活动调节的输送装置
CN220164956U (zh) 一种糖浆用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2

Address after: No. 36,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Zone, Fangcheng County,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3000

Patentee after: Nanyang Kunwei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300 Qianguan village, Jiulong sub district office,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fangdian Tianyuan Bearing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feeding mechanism with preheating function for processing double row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1

Pledgee: Fangche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Pledgor: Nanyang Kunwei Industri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359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