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8663U - 电芯极组和电芯 - Google Patents

电芯极组和电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8663U
CN215578663U CN202121753749.5U CN202121753749U CN215578663U CN 215578663 U CN215578663 U CN 215578663U CN 202121753749 U CN202121753749 U CN 202121753749U CN 215578663 U CN215578663 U CN 215578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group
pole
protective film
main body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37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新乐
滕立杰
汪加文
黄云璇
杨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37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8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8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8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极组和电芯,该电芯极组包括极组主体和保护膜,其中,极组主体的侧面上具有两个极耳;保护膜包覆于具有极耳的侧面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极组,通过在极组主体上具有极耳的侧面上包覆保护膜,能够减少由具有极耳的侧面进入到极组主体内的异物,从而利于提高电芯极组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芯极组和电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极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电芯极组的电芯。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同时,随着人们对汽车续航里程的需求越来越多,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在不断增加。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电芯极组的组装方式分为卷绕和叠片两种,电芯极组与连接片、盖板的组装均采用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的方式。但受限于激光焊接与超声波焊接的焊接原理,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微小的金属焊屑。
这些焊屑等异物进入电池内部后,尺寸较大的焊屑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电池短路,此时,通过过程检测可将短路电池筛选出来。而尺寸较小的焊屑在短时间内不会造成电池短路,但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些较小碎屑极有可能造成电池的短路,从而引起电芯起火,造成财产及人生安全的损失。
此外,在正极片、负极片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极片上有部分没有被浆料涂布,使得极片主体的边缘形成厚度稍薄的削薄区域。由于削薄区域的存在,会在极片间形成大量的间隙。
焊屑等异物可经由间隙进入极组内部,有时通过电池短路的方式难以检出问题电芯。但随着电池不断充放电,电池内部膨胀,因焊屑等异物的存在会造成电芯短路,从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芯极组,以减少进入到电芯极组内的异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芯极组,包括极组主体和保护膜,其中,所述极组主体的侧面上具有两个极耳;所述保护膜包覆于具有所述极耳的所述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包括覆盖于所述侧面上的覆盖部分,以及与所述覆盖部分的至少两侧边缘相连的连接部分;所述覆盖部分上设有以供所述极耳穿过的极耳穿经孔;所述连接部分由所述覆盖部分的边缘向所述极组主体翻折并延伸,所述连接部分用以构成所述保护膜于所述极组主体上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覆盖部分的四周边缘相连;所述保护膜为热缩膜,所述保护膜可因受热收缩而使所述连接部分固定于所述极组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采用PE或PET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分粘接于所述极组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采用CPP、OPP、BOPP、PE、PET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为5~15mm。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0.05~0.2mm。
进一步的,所述极组主体包括若干极组单元;各所述极组单元包括具有正极耳的正极片,具有负极耳的负极片,以及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若干所述正极耳和若干所述负极耳分别堆叠成两个所述极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极组,通过在极组主体上具有极耳的侧面上包覆保护膜,能够减少由具有极耳的侧面进入到极组主体内的异物,从而利于提高电芯极组的安全性。
此外,覆盖部分和连接部分的配合,利于提高保护膜的防尘效果。而保护膜采用热缩膜,能够便于将保护膜包覆在具有极耳的侧面上。连接部分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极组主体上,其连接方式简单,连接效果好。保护膜的厚度设置,能够在起到防尘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极组主体厚度的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装设有如上所述的电芯极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通过采用如上的电芯极组,利于提高电芯的使用安全性,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芯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极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膜的其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膜在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极组主体;2、保护膜;3、正极片;
101、正极耳;1011、极耳根部;1012、极耳连接部;102、负极耳;103、极耳侧面;104、连接侧面;
201、覆盖部分;202、连接部分;203、极耳穿经孔;
301、削薄区域;302、主体区域;
d1、削薄区域的宽度;d2、连接部分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芯极组,包括极组主体1和保护膜2。其中,极组主体1的侧面上具有两个极耳,保护膜2包覆于具有极耳的侧面上。
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芯极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极组主体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极组结构,该极组主体1上的两个极耳,即正极耳101和负极耳102。保护膜2包覆在具有正极耳101和负极耳102的侧面上,且正极耳101和负极耳102均伸出保护膜2设置,以便于与连接片进行焊接。
本实施例中的极组主体1包括若干极组单元。其中,各极组单元包括具有正极耳101的正极片3,具有负极耳102的负极片,以及置于正极片3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若干正极耳101和若干负极耳102分别堆叠成上述的正极耳101和负极耳102。
本实施例中的极组主体1可为图2中示出的,由多个极组单元叠设而成外,还可以采用卷绕的方式卷设而成。具体实施时,正极耳101和负极耳102两者可采用图1中所示的均布置在极组主体1的同一侧面上,也可以分别布置在极组主体1上的两个侧面上。只要保护膜2则分别包覆在具有正极耳101的侧面上,以及具有负极耳102的侧面上,即可起到防止焊屑等异物进入极组主体1内问题的发生。
以下以极组主体1上的正极耳101和负极耳102均位于极组主体1的同一侧为例,并结合正极片3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中所示,该正极片3呈矩形,正极耳101连接设置在正极片3的一侧,并凸出于正极片3设置。因正极片3的涂布浆料,使得整个正极片3具有涂布有浆料的主体区域302,以及未涂布浆料的削薄区域301,削薄区域301的厚度小于主体区域302的厚度。正极耳101具体连接在削薄区域301的一侧。其中,削薄区域的宽度d1为8~15mm。
结合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极组主体1上的正极耳101和负极耳102因堆叠而具有位于与极组主体1相连的极耳根部1011,以及与极耳根部1011相连,并向着远离极组主体1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极耳连接部1012。其中,极耳根部1011的厚度沿着远离极组主体1的方向渐小设置。
为便于对保护膜2的结构进行描述,本实施例中将极组主体1上具有极耳的侧面称为极耳侧面103,而将极组主体1上的其他侧面称为连接侧面104。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护膜2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其主要起到将极耳侧面103与极组主体1外部隔离的作用,并不会影响极耳与连接片的焊接。同时,该保护膜2应当具有较好的耐电解质腐蚀的作用,以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保护膜2包括覆盖于极耳侧面103上的覆盖部分201,以及与覆盖部分201的至少两侧边缘相连的连接部分202。覆盖部分201上设有以供极耳穿过的极耳穿经孔203,连接部分202由覆盖部分201的边缘向极组主体1翻折并延伸,连接部分202用以构成保护膜2于极组主体1上的连接。
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保护膜2的厚度为0.05~0.2mm,例如,保护膜2的厚度为0.1mm。如此设置,能够在起到防止异物进入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极组主体1厚度的增加。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分202对应于极组主体1上的削薄区域301设置。
具体实施时,连接部分的宽度d2应当不超过削薄区域的宽度d1。作为优选的,连接部分的宽度d2为5~15mm,例如,采用10mm,以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同时不超过削薄区域的宽度d1
基于保护膜2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中保护膜2的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4中所示。连接部分202与覆盖部分201的四周边缘相连,并向连接侧面104翻折并延伸。且连接部分202和覆盖部分201连接而使保护膜2整体呈帽状。如此设置,便于将保护膜2套设在极耳侧面103上,而实现连接部分202在连接侧面104上的连接。
另外,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极耳根部1011和极耳连接部1012均伸出极耳穿经孔203设置,以在满足连接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防止异物经由极耳侧面103进入到极组主体1内。
具体实施时,保护膜2为热缩膜,在叠片后极组定型时,电芯极组所处的温度可达85~100℃。此时,保护膜2可因受热收缩而使连接部分202紧密包覆在与极耳侧面103相连的四个连接侧面104上,而使保护膜2固定在极组主体1上,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其中,保护膜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具有热缩性和耐电解液腐蚀性能的材质制成。例如,其采用PE或者PET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护膜2除了采用热缩膜外,还可采用耐电解质腐蚀性的薄膜。此时,连接部分202可粘接在极组主体1上。具体实施时,可在连接部分202的内表面,或者连接侧面104的外表面设置粘接层。套设在极耳侧面103上的保护膜2可通过连接部分202粘接在连接侧面104上,而固连在极组主体1上。
不过,考虑到连接部分202与覆盖部分201的四周边缘相连,此时,连接部分202虽可通过粘接层固定在极组主体1上,但为使保护膜2与极组主体1之间的连接效果更为服帖,这种采用粘接层连接的方式,对于操作上的要求更高,不如保护膜2直接采用热缩性材料时生产效率高。
作为本实施例中保护膜2的另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5中所示,连接部分202连接在覆盖部分201的两相对侧的边缘,保护膜2整体呈U型。此时,保护膜2可与现有技术中胶带的基材的材质相同。例如,保护膜2采用CPP、OPP、BOPP、PE、PET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
此时,连接部分202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极组主体1上。粘接层优选设置在连接部分202上。初始状态下的连接部分202和覆盖部分201可在同一平面上,当极耳穿过极耳穿经孔203,覆盖部分201覆盖在极耳侧面103上时,沿着极耳侧面103的边缘翻折连接部分202,即可通过粘接层而将连接部分202连接在极组主体1上。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分202除了可连接在覆盖部分20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上,还可连接在覆盖部分201长度方向两侧的边缘上。此时,也能够确保覆盖部分201对极耳侧面103进行覆盖。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芯极组,通过在极组主体1上具有极耳的侧面上包覆保护膜2,能够减少由具有极耳的侧面进入到极组主体1内的异物,从而利于提高电芯极组的安全性。
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电芯,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装设有如上所述的电芯极组。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芯,通过采用如上的电芯极组,利于提高电芯的使用安全性,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组主体(1)和保护膜(2),其中,
所述极组主体(1)的侧面上具有两个极耳;
所述保护膜(2)包覆于具有所述极耳的所述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膜(2)包括覆盖于所述侧面上的覆盖部分(201),以及与所述覆盖部分(201)的至少两侧边缘相连的连接部分(202);
所述覆盖部分(201)上设有以供所述极耳穿过的极耳穿经孔(203);
所述连接部分(202)由所述覆盖部分(201)的边缘向所述极组主体(1)翻折并延伸,所述连接部分(202)用以构成所述保护膜(2)于所述极组主体(1)上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分(202)与所述覆盖部分(201)的四周边缘相连;
所述保护膜(2)为热缩膜,所述保护膜(2)可因受热收缩而使所述连接部分(202)固定于所述极组主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膜(2)采用PE或PET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分(202)粘接于所述极组主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膜(2)采用CPP、OPP、BOPP、PE、PET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d2为5~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膜(2)的厚度为0.05~0.2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极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组主体(1)包括若干极组单元;
各所述极组单元包括具有正极耳(101)的正极片(3),具有负极耳(102)的负极片,以及置于所述正极片(3)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若干所述正极耳(101)和若干所述负极耳(102)分别堆叠成两个所述极耳。
10.一种电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装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极组。
CN202121753749.5U 2021-07-29 2021-07-29 电芯极组和电芯 Active CN215578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3749.5U CN215578663U (zh) 2021-07-29 2021-07-29 电芯极组和电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3749.5U CN215578663U (zh) 2021-07-29 2021-07-29 电芯极组和电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8663U true CN21557866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3749.5U Active CN215578663U (zh) 2021-07-29 2021-07-29 电芯极组和电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8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2563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EP273117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US10862083B2 (en) Battery unit, battery module, power storage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JP2006012836A (ja) 二次電池
JP2005285773A (ja) 電極組立体とこれを備えた二次電池
EP2731172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EP3490034B1 (en) Electrode member, electrode assembl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JP2006012830A (ja) 二次電池
JP2006156401A (ja) 二次電池
JP2005302719A (ja) 電極組立体とこれを備えた二次電池
WO2021143481A1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CN212434733U (zh) 电芯顶盖结构和锂电池电芯
CN21267642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112864534B (zh) 电芯组件、电芯模组、电池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CN112424985A (zh) 袋壳体以及制造包括该袋壳体的袋型二次电池的方法
CN113675535A (zh) 电芯及电子装置
CN213636220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KR20130122565A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JP6269865B2 (ja)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蓄電システム、電子機器、電力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動車両
CN215578663U (zh) 电芯极组和电芯
CN110892555B (zh)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CN113597709A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WO2021189380A1 (zh)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JP4576823B2 (ja) 組電池
CN219498134U (zh) 一种电芯和包含该电芯的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