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7932U -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7932U
CN215577932U CN202122062222.4U CN202122062222U CN215577932U CN 215577932 U CN215577932 U CN 215577932U CN 202122062222 U CN202122062222 U CN 202122062222U CN 215577932 U CN215577932 U CN 215577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threading
cage
cage winch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22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 Electr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 Electr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 Electr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 Electr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22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7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7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7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绞线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其中笼绞机穿线盘包括多个盘体,多个盘体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盘体之间为转动连接,每个盘体上均开设有多个穿线孔,且位于最内侧的盘体的中心还开设有中心孔;笼绞机包括上述笼绞机穿线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通过设置多个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盘体,解决了传统穿线盘无法将芯线按照分层排布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相邻两个盘体之间为转动连接,当应用于具有多组放线装置的产线上时,可以满足多组放线装置不同转速及旋转方向的要求,使得绞合后的线缆结构更加紧凑,有效提高绞合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背景技术
绞线机广泛使用于各种导体线及电子线的绞制中,包括铜线、漆包线、镀锡线、电源线、电话线、网线等。绞线机按照绞线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单绞机、对绞机、高速绞线机、盘绞机、笼绞机等,而笼绞机在其绞合过程中芯线不会产生旋转应力,因此绞合出来的电缆线具有结构稳固,不易松散,绞合质量高的特性,因此目前是电缆生产中最为常用的生产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笼绞机,如图1至图2所示,其穿线盘300'通常只有外缘的一圈旋转穿线孔及穿线盘300'中间的一个中心孔,并且穿线盘300'与模具500'之间仅通过设置锥形头400'防止芯线内陷,在应用于具有多组旋转放线装置200'的产线时,需要对应配备多组穿线盘300'以满足各组芯线转速及旋转方向上的要求,此外一部分电缆线内部不同线缆层相对最内层导电线缆之间的距离排布有着一定的要求,在通过只设置了一圈旋转穿线孔的穿线盘300'时无法将各层线缆按照分层排布要求进行排列,其仅在张力控制下将芯线向外拉伸使其绞合时,张力过大会导致芯线损伤,张力不足又会导致通过模具后的线缆不圆整或成缆结构松散,因此电缆线的绞合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个穿线盘无法将缆分层排布以及在多组放线装置共同放线时无法满足旋转方向要求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包括多个盘体,多个所述盘体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所述盘体之间为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盘体上均开设有多个穿线孔,且位于最内侧的所述盘体的中心还开设有中心孔。
作为优选地,所述盘体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第三盘体。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盘体上的多个所述穿线孔绕所述中心孔呈圆周分布。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盘体上的多个所述穿线孔绕所述第一盘体呈圆周分布。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三盘体上的多个所述穿线孔绕所述第二盘体呈圆周分布。
作为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盘体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滚接部、第二滚接部和滚动体,其中所述第一滚接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盘体中的一个的内周壁,所述第二滚接部设置于两个相邻所述盘体中的另一个的外周壁,所述滚动体滚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滚接部和所述第二滚接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滚动体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
一种笼绞机,包括旋转放线装置、模具和上述任意项所述的笼绞机穿线盘,其中所述旋转放线装置上设置有沿圆周分布的多个放线盘,所述笼绞机穿线盘与所述旋转放线装置共轴设置,所述笼绞机穿线盘位于所述旋转放线装置与所述模具之间,所述模具开设有绞合孔,所述绞合孔与所述笼绞机穿线盘共轴设置。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旋转穿线装置,所述旋转穿线装置位于所述旋转放线装置与所述笼绞机穿线盘之间,所述旋转穿线装置上设置有沿圆周分布的多个第一穿线孔,所述旋转穿线装置与所述笼绞机穿线盘共轴设置。
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通过设置多个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盘体,且每个盘体上还开设有多个穿线孔,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组芯线在绞合时距中心芯线的间距及排布要求,使不同排布层次的芯线依次穿过不同盘体上开设的穿线孔,解决了传统穿线盘仅设置了一圈旋转穿线孔时无法将各层线芯线照间距排布进行排列绞合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相邻两个盘体之间为转动连接,当应用于具有多组放线装置的产线上时,可以满足多组放线装置不同转速及旋转方向的要求,有效节省成本,也使得绞合后的线缆结构更加紧凑,形状更加圆整,从而有效提高绞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笼绞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笼绞机穿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笼绞机穿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笼绞机穿线盘的笼绞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200'、旋转放线装置;300'、穿线盘;400'、锥形头;500'、模具;
100、笼绞机穿线盘;110、第一盘体;111、中心孔;120、第二盘体;130、第三盘体;140、穿线孔;150、第一滚接部;160、第二滚接部;170、滚动体;200、旋转放线装置;210、放线盘;300、旋转穿线装置;400、锥形头;500、模具;510、绞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技术中的笼绞机,如图1至图2所示,主要包括旋转放线装置200'、穿线盘300'、锥形头400'及模具500',其中旋转放线装置200'、穿线盘300',锥形头400'三者共轴设置,锥形头400'连接于穿线盘300'靠近模具500'的一侧,且穿线盘300'位于旋转放线装置200'和模具500'之间,穿线盘300'沿其外缘开设有多个沿锥形头400'周向分布的旋转穿线孔。传统笼绞机在进行绞合成缆时,从旋转放线装置200'放出的芯线在通过只设置了一圈旋转穿线孔的穿线盘300'时无法将各层线缆按照分层排布要求进行排列,其仅在张力控制下将芯线向外拉伸使其绞合时,张力过大会导致芯线损伤,张力不足又会导致通过模具后的线缆不圆整或成缆结构松散,因此电缆线的绞合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此外当应用于具有多组旋转放线装置200'的产线时,传统的笼绞机需要对应配备多组穿线盘300'以满足各组线缆转速及旋转方向上的要求,生产成本会明显上升,且使设施布置更加繁杂,无形中也挤占了更多的生产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笼绞机穿线盘100,参照图3所示,笼绞机穿线盘100包括多个盘体,其中多个盘体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盘体之间为转动连接,每个盘体上均开设有多个穿线孔140,且位于最内侧的盘体的中心还开设有中心孔111。
于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盘体,且每个盘体上均开设有多个穿线孔140,当进行线缆绞合时,可以根据不同组的芯线距离中心芯线的分层间距及排布要求,从而使不同排布层次的芯线依次穿过不同盘体上开设的穿线孔140,从而解决了传统穿线盘300'仅设置一圈旋转穿线孔时无法将各层的芯线按照排布要求进行排列绞合的问题,使得绞合后的线缆结构更加紧凑,形状更加圆整,从而有效提高绞合质量。
进一步地,在应用于具有多组旋转放线装置200的产线上时,当不同组旋转放线装置200在旋转放线时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不同时,通过设置相邻两个盘体之间为转动连接,在设备进行工作时,各个旋转放线装置200旋转放线时带动与之相配合的盘部,使得各组旋转放线装置200对应配合的各个盘体之间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也互不干涉,无需再配备多组穿线盘300'即可满足线缆生产过程中多组旋转放线装置200不同转速及旋转方向上的要求,使得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也有效节省了生产线上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盘体的数量优选为三个,分别为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一盘体110,第二盘体120和第三盘体130,当进行线缆绞合时,待绞合的芯线会按照不同组别芯线的层次排布要求分为三层,每层芯线对应穿过各自盘体的穿线孔140,中心芯线穿设于中心孔111,而后将分完层的芯线与中心芯线进行绞合,从而生成结构紧凑,绞合质量高的线缆。具体地,第一盘体110上的穿线孔140至中心孔111的距离较近,通过设置第一盘体110上的多个穿线孔140绕中心孔111呈圆周分布,可保证距中心芯线较近的线缆层在绞合过程中截面的圆整,也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穿设于第二盘体120的芯线的绞合质量,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盘体110上的穿线孔140数量优选为六个。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盘体120上的多个穿线孔140绕第一盘体110呈圆周分布,可保证处在中间层的芯线在绞合过程中的截面质量,也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穿设于第三盘体130的芯线的绞合质量,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盘体120上的穿线孔140数量优选为十二个。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三盘体130上的多个穿线孔140绕第二盘体120呈圆周分布,可保证处于外层的芯线在绞合过程中的截面整体的圆整度,从而使绞合后的线缆质量满足要求,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盘体130上的穿线孔140数量优选为十八个。
于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盘体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转动连接,在不同的放线装置的控制下,两个盘体之间能够实现互不干涉的转动,进一步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滚接部150、第二滚接部160和滚动体170,其中第一滚接部150设置于相邻两个盘体中的一个的内周壁,第二滚接部160设置于两个相邻盘体中的另一个的外周壁。具体地,其中第一滚接部150设置于第一盘体110和第二盘体120的内周壁,第二滚接部160设置于第二盘体120和第三盘体130的外周壁,滚动体170滚动连接于第一滚接部150和第二滚接部160。于本实施例中,滚动体170优选为表面光滑的滚轮,通过设置滚轮滚动连接于第一滚接部150与第二滚接部160,从而可以保证三个盘体之间拥有良好的转动效果,并且选用滚轮与滚动部相配合的连接形式也可以有效降低三个盘体之间相互转动产生的摩擦,降低机械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有效保证机械效率。进一步地,滚动体17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使得三个盘体之间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有效保证转动过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笼绞机,参照图3至图4所示,包括旋转放线装置200、模具500和以上方案的笼绞机穿线盘100,其中旋转放线装置200上设置有沿圆周分布的多个放线盘210,笼绞机穿线盘100与旋转放线装置200共轴设置,笼绞机穿线盘100位于旋转放线装置200与模具500之间,模具500开设有绞合孔510,且绞合孔510与笼绞机穿线盘100共轴设置。具体地,当笼绞机进行工作时,旋转放线装置200开始转动,其上设置的多个放线盘210放出芯线,中心芯线穿设于旋转放线装置200,并在穿过笼绞机穿线盘100后直接穿入模具500上的绞合孔510。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穿线装置300,旋转穿线装置300位于旋转放线装置200与笼绞机穿线盘100之间,旋转穿线装置300上设置有沿圆周分布的第一穿线孔,旋转穿线装置300与笼绞机穿线盘100共轴设置,具体地,当旋转放线装置200与笼绞机穿线盘100之间的间距过大时,通过设置旋转穿线装置300可以起到保持芯线张紧,防止芯线向内塌陷的作用。多条芯线穿过旋转穿线装置300中的第一穿线孔,并且旋转穿线装置300跟随旋转放线装置200一起转动,此时穿过旋转穿线装置300上的多条芯线尚未分层排布,随后多条芯线按照相应线缆的生产标准中各层芯线的相对位置进行分层,即内层的多条芯线均穿过第一盘体110上的多个穿线孔140,中间层的多条芯线均穿过第二盘体120上的多个穿线孔140,外层的多条芯线均穿过第三盘体130上的多个穿线孔140,且各组芯线带动各组盘体随旋转放线装置200一同转动,且各个盘体之间的旋转速度互不干涉,随后已经分层完毕的多组芯线共同穿入模具500上的绞合孔510,从而在模具500中与中心芯线一起绞合成型,从而生产出结构紧凑、截面圆整、绞合质量高的线缆。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盘体,多个所述盘体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所述盘体之间为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盘体上均开设有多个穿线孔(140),且位于最内侧的所述盘体的中心还开设有中心孔(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一盘体(110)、第二盘体(120)和第三盘体(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110)上的多个所述穿线孔(140)绕所述中心孔(111)呈圆周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体(120)上的多个所述穿线孔(140)绕所述第一盘体(110)呈圆周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盘体(130)上的多个所述穿线孔(140)绕所述第二盘体(120)呈圆周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盘体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滚接部(150)、第二滚接部(160)和滚动体(170),其中所述第一滚接部(150)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盘体中的一个的内周壁,所述第二滚接部(160)设置于两个相邻所述盘体中的另一个的外周壁,所述滚动体(170)滚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滚接部(150)和所述第二滚接部(1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17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9.一种笼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放线装置(200)、模具(500)和如权利要求1-8任意项所述的笼绞机穿线盘(100),其中所述旋转放线装置(200)上设置有沿圆周分布的多个放线盘(210),所述笼绞机穿线盘(100)与所述旋转放线装置(200)共轴设置,所述笼绞机穿线盘(100)位于所述旋转放线装置(200)与所述模具(500)之间,所述模具(500)开设有绞合孔(510),所述绞合孔(510)与所述笼绞机穿线盘(100)共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笼绞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穿线装置(300),所述旋转穿线装置(300)位于所述旋转放线装置(200)与所述笼绞机穿线盘(100)之间,所述旋转穿线装置(300)上设置有沿圆周分布的多个第一穿线孔,所述旋转穿线装置(300)与所述笼绞机穿线盘(100)共轴设置。
CN202122062222.4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Active CN215577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2222.4U CN21557793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2222.4U CN21557793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7932U true CN215577932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44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2222.4U Active CN21557793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7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117961A (ko) 전선의 도체 스트랜드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조 방법
CN215577932U (zh) 一种笼绞机穿线盘及笼绞机
CN107275010B (zh) 一种多盘数笼式绞线机
CN210245153U (zh) 一种用于电缆线的绞合成缆设备
CN218886899U (zh) 一种双向绞线生产线
CN116246839A (zh) 一种可实现分层电缆的笼绞装置及制造工艺
CN212874155U (zh) 电缆成缆用旋转装置
CN216133702U (zh) 一种可随电缆缆芯旋转的导向装置
CN215183287U (zh) 一种线缆绞合装置
CN211957264U (zh) 一种防火电缆内芯生产用笼式绞线机
CN203882730U (zh) 一种用于生产无卤交联线的单绞机
HU181317B (en) Equipment for preparing electric cables
CN110931175A (zh) 笼盘联绞设备及成缆方法
CN212945148U (zh)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绞合装置
CN110993198A (zh) 一种改进型绞线机
CN212809909U (zh)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放线机构
CN217113963U (zh) 一种用于生产5g通信线缆的多股绞合机构
CN218676595U (zh) 一种用于多线盘的双层绞合立式成缆机
CN216212564U (zh) 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绞线装置
JP7342749B2 (ja) 複合撚線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複合撚線の製造方法
WO2000051137A2 (en) Group twinner for conductor bobbins and communication cables for high frequency use
CN211858261U (zh) 一种制作缠绕引流线多层屏蔽控制电缆的专用放线装置
CN218768865U (zh) 一种信号线缆结构
CN216311448U (zh) 一种孔径可调的电缆绞线装置
CN212276910U (zh) 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