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1433U -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1433U
CN215571433U CN202120995182.6U CN202120995182U CN215571433U CN 215571433 U CN215571433 U CN 215571433U CN 202120995182 U CN202120995182 U CN 202120995182U CN 215571433 U CN215571433 U CN 215571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sphalt
tank body
cooling devi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51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练炳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Hengjian Asphalt Pav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Hengjian Asphalt Pav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Hengjian Asphalt Pav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Hengjian Asphalt Pav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51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1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1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1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冷却装置,涉及到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箱体,罐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挡板,罐体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挡板的上表面中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罐体和箱体,沥青在罐体内进行第一阶段的冷却,沥青的温度初步降低后,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连接板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挡板向上运动,沥青通过通槽进入箱体内,箱体内壁设置的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对沥青进行第二阶段的冷却,从而提升了冷却效率,而且方便对沥青的温度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和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沥青在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现有的沥青冷却装置大多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这种冷却方式效率较低,而且不方便对沥青的温度进行控制,沥青在冷却过程中还会发生凝固,凝固后的沥青不利于排出冷却装置内,对后续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发明一种沥青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罐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罐体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挡板的上表面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搅拌叶,所述罐体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风管位于罐体内,所述罐体远离抽风机的一侧顶端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换气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镶嵌有冷却管,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位于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位于水箱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冷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表面靠近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阀门,所述连通槽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顶端通过弹簧与插槽的槽底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底端设置为倾斜面,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插槽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限位通槽,所述凸块贯穿限位通槽并延伸至罐体的外侧,所述罐体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料管,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罐体和箱体,沥青在罐体内进行第一阶段的冷却,沥青的温度初步降低后,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连接板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挡板向上运动,沥青通过通槽进入箱体内,箱体内壁设置的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对沥青进行第二阶段的冷却,从而提升了冷却效率,而且方便对沥青的温度进行控制;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杆和活动杆,转杆外侧设置的搅拌叶可以对沥青进行搅拌,活动杆外侧设置的螺旋叶可以对沥青进行搅拌,从而避免了沥青在冷却过程中发生凝固,对后续的工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箱体;3、固定板;4、通槽;5、活动块;6、挡板;7、电动推杆;8、连接板;9、第一驱动电机;10、转杆;11、搅拌叶;12、抽风机;13、连通槽;14、活动板;15、换气孔;16、冷却管;17、水箱;18、水泵;19、第二驱动电机;20、活动杆;21、阀门;22、插槽;23、限位块;24、限位槽;25、凸块;26、限位通槽;27、加料管;28、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罐体1,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罐体1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中部开设有通槽4,通槽4内设置有活动块5,活动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6,挡板6与固定板3配合,将罐体1和箱体2分隔,罐体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10,转杆10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挡板6的上表面中部活动连接,转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搅拌叶11,第一驱动电机9带动转杆10转动,转杆10带动搅拌叶11转动,对沥青进行搅拌,提升了沥青的冷却效率并且避免了沥青冷却,罐体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2,抽风机12的进风管位于罐体1内,抽风机12可以将罐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外界的空气通过换气孔15进入罐体1内,从而加快了罐体1内部的空气流动,提升了沥青的冷却效率,罐体1远离抽风机12的一侧顶端开设有连通槽13,连通槽13内设置有活动板14,活动板14上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换气孔15,箱体2的内壁镶嵌有冷却管16,箱体2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17,冷却管16的一端位于水箱17内,水箱17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8,水泵18的进水管位于水箱17内,水泵18将水箱17内的冷却水注入冷却管16内,冷却管16对箱体2内的沥青进行第二阶段的冷却处理,水泵18的出水管与冷却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箱体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0,活动杆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活动杆20带动螺旋叶转动,使得沥青在箱体2内运动,提升了沥青与冷却管16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沥青的冷却效率,箱体2的下表面靠近第二驱动电机19的一端设置有阀门21,阀门21用于排出冷却后的沥青,罐体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料管27,加料管27的顶端设置为喇叭状,从而方便了沥青的加入,箱体2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8。
如图3所示,连通槽13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插槽22,插槽22内设置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的顶端通过弹簧与插槽22的槽底活动连接,限位块23的底端设置为倾斜面,活动板14的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块23相适配的限位槽24,限位块23与限位槽24配合,使得活动板14的位置被固定,限位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25,插槽22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限位通槽26,凸块25贯穿限位通槽26并延伸至罐体1的外侧,拨动凸块25,凸块25带动限位块23运动,限位块23与限位槽24分离时,活动板14的限位解除,即可将活动板14取下清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沥青通过加料管27注入罐体1内,启动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9带动转杆10转动,转杆10带动搅拌叶11转动,搅拌叶11对沥青进行搅拌,启动抽风机12,抽风机12将罐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外界的空气通过罐体1一侧顶端设置的活动板14上的换气孔15进入罐体1内部,从而加快了罐体1内部空气的流动,空气流动将沥青的热量带出,实现沥青第一阶段的冷却,沥青的温度初步降低后,启动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7带动连接板8向上运动,连接板8带动第一驱动电机9向上运动,第一驱动电机9带动转杆10向上运动,转杆10带动挡板6向上运动,罐体1内的沥青通过通槽4进入箱体2内,启动水泵18,水泵18将水箱17内的冷却水注入冷却管16内,冷却管16对沥青进行第二阶段的冷却处理,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电机19带动活动杆20转动,活动杆20外侧设置的螺旋叶对沥青进行搅拌,打开阀门21,螺旋叶带动沥青运动至阀门21处,冷却后的沥青经过阀门21被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罐体(1)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中部开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内设置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挡板(6)的上表面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搅拌叶(11),所述罐体(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2),所述抽风机(12)的进风管位于罐体(1)内,所述罐体(1)远离抽风机(12)的一侧顶端开设有连通槽(13),所述连通槽(13)内设置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上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换气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壁镶嵌有冷却管(16),所述箱体(2)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17),所述冷却管(16)的一端位于水箱(1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7)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的进水管位于水箱(17)内,所述水泵(18)的出水管与冷却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0),所述活动杆(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下表面靠近第二驱动电机(19)的一端设置有阀门(21),所述连通槽(13)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插槽(22),所述插槽(22)内设置有限位块(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3)的顶端通过弹簧与插槽(22)的槽底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23)的底端设置为倾斜面,所述活动板(14)的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块(23)相适配的限位槽(24),所述限位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2)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限位通槽(26),所述凸块(25)贯穿限位通槽(26)并延伸至罐体(1)的外侧,所述罐体(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料管(27),所述箱体(2)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8)。
CN202120995182.6U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Active CN215571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5182.6U CN215571433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5182.6U CN215571433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1433U true CN21557143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5182.6U Active CN215571433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1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0588U (zh) 一种阻燃改性沥青的生产装置
CN216458449U (zh) 一种高效纳米级粉体混合器
CN113321398A (zh) 一种基于油泥处理的油田用油泥分离设备及其分离方法
CN207194876U (zh) 一种石油开采辅助装置
CN215571433U (zh)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CN216947727U (zh) 沥青加热装置
CN210417750U (zh) 一种沥青生产用节能存储罐
CN216273982U (zh) 一种水资源再利用的天然气脱硫装置
CN212610436U (zh) 一种油基岩屑的热脱附装置
CN213803647U (zh) 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用搅拌装置
CN207025150U (zh) 浮动搅拌装置
CN205343882U (zh) 一种畜禽干清粪便固液分离设备
CN108311015A (zh) 一种搅拌可调式储存罐
CN218951326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沥青储罐
CN209049301U (zh) 一种橡胶用耐磨粘合增进剂的加工装置
CN221000441U (zh) 一种沥青发泡装置
CN219318820U (zh) 一种沥青冷却装置
CN216224090U (zh) 一种沥青发泡装置
CN214076060U (zh) 一种新型沥青生产系统
CN216473078U (zh) 一种新型沥青搅拌罐
CN213467463U (zh) 一种高性能改性沥青生产装置
CN218987585U (zh) 一种沥青防凝储存装置
CN212561032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加热搅拌装置
CN215611239U (zh) 一种沥青搅拌存储罐
CN209368634U (zh) 一种节能环保路面沥青再生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