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7776U - 双向绳轮 - Google Patents

双向绳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7776U
CN215567776U CN202120801606.0U CN202120801606U CN215567776U CN 215567776 U CN215567776 U CN 215567776U CN 202120801606 U CN202120801606 U CN 202120801606U CN 215567776 U CN215567776 U CN 215567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groove
wheel
end surface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16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永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nnesway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nnesway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nnesway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nnesway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16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7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7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7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绳轮,包含有:第一绳槽及第二绳槽,设在该绳轮的圆周面上;一对第一结合槽,凹设在该绳轮的第一端面,各该第一结合槽具有一内端及一连通端,该连通端与该第一绳槽连通;一对第二结合槽,凹设在该绳轮的第二端面,各该第二结合槽具有一内端及一连通端,该连通端与该第二绳槽连通;借此,该绳轮的每一端面均提供两个结合槽,可供两绳索选择地装设各端面的任一结合槽,并绕设在该两绳槽上。该两绳索装设在不同的结合槽时,可改变其绕设在绳轮的方向,且该两绳索容易在该绳轮上拆装。

Description

双向绳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滑轮,详而言之是指一种与绳索连结的绳轮。
背景技术
滑轮是供绳索绕设的机械元件,已知的滑轮的周面具有一环状的凹槽,仅供一条绳索缠绕,即仅供单绳与滑轮连结,难以以两条绳索与滑轮结合。
此外,当一绳索与一滑轮结合后,该绳索在该滑轮上的绕设方向便固定,不易变换为其他的绕设方向,且不易将绳索与滑轮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失,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绳轮,可供连接两条绳索。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绳轮,可变换两条绳索绕设在该绳轮的绕设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绳轮,能方便地自绳轮上拆装绳索,不需拆装绳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绳轮,该绳轮具有一圆周面以及位于两侧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其包含有:
两环状绳槽,分别为第一绳槽及第二绳槽,设在该绳轮的圆周面上;
一对第一结合槽,凹设在该绳轮的第一端面,各该第一结合槽具有一内端及一连通端,该连通端与该第一绳槽连通;一定位凹入,设在各该第一结合槽的内端;
一对第二结合槽,凹设在该绳轮的第二端面,各该第二结合槽具有一内端及一连通端,该连通端与该第二绳槽连通;一定位凹入,设在各该第二结合槽的内端。
借此,该绳轮的每一端面均提供两个结合槽,可供两绳索选择地装设各端面的任一结合槽,并绕设在该两绳槽上,且该两绳索装设在不同的结合槽时,可改变其绕设在绳轮的方向。同时,绳索容易组装在绳轮上及拆卸。
较佳地,该两个第一结合槽呈对称地设在该绳轮的第一端面;该两个第二结合槽亦呈对称地设在该绳轮的第二端面。
较佳地,该两个第一结合槽均呈弧形,且该两个第一结合槽为反向的弧形;该两个第二结合槽均呈弧形,且该两个第二结合槽为反向的弧形。
较佳地,该两个第一结合槽在该第一端面所设置的位置相同于该两个第二结合槽在该第二端面所设置的位置;两个轴向的通孔,沿该绳轮的轴向贯通该绳轮的第一与第二端面,其中一通孔连通位于相同设置位置的一个第一结合槽的定位凹入及一第二结合槽的定位凹入;另一通孔连通位在相同设置位置的另一个第一结合槽定位凹入及另一个第二结合槽的定位凹入。
较佳地,第一绳索与第二绳索,所述的各绳索的一端均设一头部,其中,第一绳索置入一所述的第一结合槽并环绕于该第一绳槽中,该第一绳索的头部置入并卡止在该第一结合槽的定位凹入;该第二绳槽置入一所述的第二结合槽并环绕在该第二绳槽中,该第二绳索的头部置入并卡止在该第二结合槽的定位凹入。
较佳地,所述的各定位凹入的外径大于所述的各结合槽的槽宽;所述的各绳索的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的各绳索的外径。
较佳地,另包含有:一轮座,该轮座具有两个并列的支架;该绳轮的轮心枢设在该轮座,并位于该两支架之间。
较佳地,另包含有:一第一销孔,设在该绳轮;一第二销孔,设在该轮座的支架;一定位销,可分离地插入该第一销孔及该第二销孔,以固定该绳轮。
较佳地,另包含有:一轴杆,其一端连接该绳轮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该绳轮转动时,该轴杆与该绳轮一起转动。
较佳地,一非圆形的插孔,设在该绳轮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的中心;该轴杆一端设有一非圆形的插柱,该插柱插接在该绳轮的该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绳轮,可连接两条绳索,且可快速、方便地卸下绳索或将绳索与该绳轮结合。可依使用需要,将该两绳索结合于该绳轮的不同的结合槽,变换其绕设在该绳轮的绕设方向。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在不拆装绳轮的情况下,快速地装卸及更换绳索,提供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双向绳轮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双向绳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两绳索结合在该绳轮两个结合槽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4-4剖线的剖面图。
图5为图3的5-5剖线的剖面图。
图6为两绳索结合在该绳轮的另两个结合槽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双向绳轮枢设在一轮座的一立体图,并显示两个绳索连结该绳轮。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双向绳轮枢设在一轮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9为图7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图8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绳轮;101:轴孔;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4:第一绳槽;15:第二绳槽;16:通孔;17:轴承;18:插孔;19:第一销孔;20:第一结合槽;22:内端;24:连通端;25:定位凹入;30:第二结合槽;32:内端;34:连通端;35:定位凹入;40、42:绳索;44:头部;50:轮座;52:支架;54:枢轴;56:第二销孔;60:轴杆;62:插柱;7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可由下述较佳实施例说明及附图获得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向绳轮(以下简称为绳轮10),该绳轮10为一轮体,具有一圆周面以及位于两侧的第一端面11与第二端面12。该绳轮另包含有:
两环状绳槽,分别为第一绳槽14及第二绳槽15,设在该绳轮的圆周面上,并分别临近该第一端面11与第二端面12。
一对第一结合槽20,对称地凹设在该绳轮10的第一端面11,例如图1所示,该两个第一结合槽20呈弧形的槽,且呈左右对称地设在该第一端面11。各该第一结合槽20具有一较靠近绳轮10中心的内端22及一较靠近绳轮10外周的连通端24,该连通端24并与该第一绳槽14连通;一定位凹入25,设在各该第一结合槽20的内端22,各该定位凹入25的外径大于各该第一结合槽20的槽宽;
一对第二结合槽30,其构形及设置型态相同于该两个第一结合槽20。该两个第二结合槽30对称地凹设在该绳轮10的第二端面12,例如图2所示,该两个第二结合槽30亦为呈弧形的槽,且呈左右对称地设在该第二端面12。同样的,各该第二结合槽30具有一较靠近绳轮10中心的内端32及一较靠近绳轮10外周的连通端34,该连通端24并与该第二绳槽15连通;一定位凹入35,设在各该第二结合槽30的内端32,各该定位凹入35的外径大于各该第二结合槽30的槽宽。
由图1及图2所示可知,该两个第一结合槽20在该第一端面11所设置的位置恰相同于该两个第二结合槽30在该第二端面12所设置的位置。两个轴向的通孔16,沿该绳轮10的轴向贯通该绳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其中一通孔16连通位于绳轮一侧(例如左侧)的第一结合槽20的内端22及第二结合槽30的内端32,借以形成该第一结合槽20、第二结合槽30的定位凹入25、35;另一通孔16则连通位于绳轮另一侧(例如右侧)的另一第一结合槽20的内端22及另一第二结合槽30的内端32,借以形成该第一结合槽20、第二结合槽30的定位凹入25、35。各通孔16如同连通相对应的第一结合槽20与第二结合槽30的定位凹入25、35。
该绳轮10的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均提供两个结合槽,可供两绳索40、42装设,较佳地,所述的绳索为钢索,以承受拉力。各绳索40或42的一端设有一头部44,该头部44的外径大于绳索的直径。
请参阅图3,该两绳索40、42可拆卸地与该绳轮10结合,并分别缠绕在该第一绳槽14、第二绳槽15中,如图3及图4所示,并以该两附图的方向为准,可将第一绳索40由该绳轮10的第一端面11移入位于绳轮左侧的该第一结合槽20中,该绳索40的头部44移入并卡抵在该结合槽的定位凹入25,复将该第一绳索40的索身自该结合槽20的连通端24顺时针方向地绕在该第一绳槽14中。
而绳索42则如图3及图5所示,由该绳轮10的第二端面12移入位于绳轮右侧的该第二结合槽30中,该绳索42的头部44移入并卡抵在该结合槽的定位凹入35,复将该绳索42的索身自该结合槽30的连通端34逆时针方向地绕在该第二绳槽15中。借此,该两绳索40、42便连结该绳轮10并分别绕设在该第一绳槽14、第二绳槽15中。该两绳索40、42的头部44卡抵在定位凹入25、35中,不会脱离第一结合槽20、第二结合槽30,使该两绳索40、42可承受拉力,该绳轮10将因拉力作用而转动,形成一拉力滑轮。
请参阅图6,该两绳索40、42可结合在该绳轮10的另两个第一结合槽20、第二结合槽30,将该第一绳索40由该绳轮10的第一端面11移入位于绳轮右侧的该第一结合槽20中,该绳索40的头部44移入并卡抵在该结合槽的定位凹入25,复将该第一绳索40的索身自该第一结合槽20的连通端24逆时针方向地绕在该第一绳槽14中。
该第二绳索42由该绳轮10的第二端面12移入位于绳轮左侧的该第二结合槽30中,该绳索42的头部44移入并卡抵在该结合槽的定位凹入35,复将该第二绳索42的索身自该第二结合槽30的连通端34顺时针方向地绕在该第二绳槽15中。借此,将该两绳索40、42连结该绳轮10的第一结合槽20、第二结合槽30并分别绕设在该第一绳槽14、第二绳槽15中。该两绳索40、42的头部44卡抵在定位凹入25、35中,不会脱离第一结合槽20、第二结合槽30。
将该两绳索40、42移入及移出第一结合槽20与第二结合槽30,即可使其与该绳轮10结合或分离,绳索装卸方便。
可理解的是,该两绳索40、42可连结在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结合槽20及第二结合槽30,并以相同的时针方向绕设在该第一绳槽14、第二绳槽15,例如,将该两绳索40、42连接在位于右侧的第一结合槽20与第二结合槽30,并均逆时针地绕设在该第一绳槽14、第二绳槽15上。
该绳轮10枢接在一轮座50中,该轮座50具有两个并列的支架52;该绳轮10的轮心以一枢轴54枢设在该轮座50,而可转动,并位于该两支架52之间。本实施例的绳轮10轮心设一轴孔101,如图4;一轴承17,设早该绳轮10的一端面(例如第一端面11)的中心,对正该轴孔101;一非圆形的插孔18(例如四角孔),设在该绳轮的另一端面(例如第二端面12),并对正该轴孔101。
一轴杆60,其一端设有一非圆形的插柱62,该插柱62插接在该绳轮10的该插孔18。该枢轴54在本实施例是一长螺丝,其一端穿设在该两支架52、该绳轮10的该轴承17、该轴孔101,并螺接该轴杆60,借以将该绳轮10枢设在该轮座50,并使该轴杆60与该绳轮10固接。通过该插柱62及该插孔18的插接,该绳轮10转动时,该轴杆60随该绳轮一起转动。
此外,一第一销孔19,沿该绳轮10的轴向设于该绳轮;一第二销孔56,设在该轮座的该两支架或至少一支架;一定位销70,可插入该第一销孔19及该第二销孔56。欲定位该绳轮10时,将该定位销70插入该第一销孔19、第二销孔56,如图8,即可固定该绳轮。拔下该定位销70,如图7,该绳轮10便回复可转动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绳轮,可连接两条绳索,且可快速、方便地卸下绳索或将绳索与该绳轮结合。
再者,可依使用需要,将该两绳索结合在该绳轮的不同的结合槽,变换其绕设在该绳轮的绕设方向。
此外,由前述的装卸绳索40、42说明及图7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在不拆装绳轮10的情况下,快速地装卸及更换绳索,提供使用上的便利性。
上述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而非限制,举凡由本实用新型等效修改,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向绳轮,该绳轮具有一圆周面以及位于两侧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两环状绳槽,分别为第一绳槽及第二绳槽,设在该绳轮的圆周面上;
一对第一结合槽,凹设在该绳轮的第一端面,各该第一结合槽具有一内端及一连通端,该连通端与该第一绳槽连通;一定位凹入,设在各该第一结合槽的内端;
一对第二结合槽,凹设在该绳轮的第二端面,各该第二结合槽具有一内端及一连通端,该连通端与该第二绳槽连通;一定位凹入,设在各该第二结合槽的内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第一结合槽呈对称地设在该绳轮的第一端面;该两个第二结合槽亦呈对称地设在该绳轮的第二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第一结合槽均呈弧形,且该两个第一结合槽为反向的弧形;该两个第二结合槽均呈弧形,且该两个第二结合槽为反向的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第一结合槽在该第一端面所设置的位置相同于该两个第二结合槽在该第二端面所设置的位置;两个轴向的通孔,沿该绳轮的轴向贯通该绳轮的第一与第二端面,其中一通孔连通位于相同设置位置的一个第一结合槽的定位凹入及一个第二结合槽的定位凹入;另一通孔连通位在相同设置位置的另一个第一结合槽的定位凹入及另一个第二结合槽的定位凹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第一绳索与第二绳索,所述的各绳索的一端设一头部,该第一绳索置入一所述的第一结合槽并环绕于该第一绳槽中,该第一绳索的头部置入并卡止在该第一结合槽的定位凹入;该第二绳槽置入一所述的第二结合槽并环绕在该第二绳槽中,该第二绳索的头部置入并卡止在该第二结合槽的定位凹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定位凹入的外径大于所述的各结合槽的槽宽;所述的各绳索的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的各绳索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一轮座,该轮座具有两个并列的支架;该绳轮的轮心枢设在该轮座,并位于该两支架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一第一销孔,沿该绳轮的轴向设在该绳轮;一第二销孔,设在该轮座支架;一定位销,可分离地插入该第一销孔及该第二销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一轴杆,其一端连接该绳轮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该绳轮转动时,该轴杆与该绳轮一起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绳轮,其特征在于,一非圆形的插孔,设在该绳轮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的中心;该轴杆一端设有一非圆形的插柱,该插柱插接在该绳轮的该插孔。
CN202120801606.0U 2021-04-19 2021-04-19 双向绳轮 Active CN215567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1606.0U CN215567776U (zh) 2021-04-19 2021-04-19 双向绳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1606.0U CN215567776U (zh) 2021-04-19 2021-04-19 双向绳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7776U true CN215567776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6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1606.0U Active CN215567776U (zh) 2021-04-19 2021-04-19 双向绳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7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69989B1 (ja) 揺動連結具
JP2909811B2 (ja) 巻上げ装置
US5409330A (en) Cable connector
EP2151303A2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rotary wrench
US20150133248A1 (en) V-pulley
CN215567776U (zh) 双向绳轮
GB2451444A (en) A quick release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JPS6192307A (ja) ダイクランプ
US7036858B2 (en) Hoist ring
US6863464B1 (en) Detachable assembly of two elements
KR20220098662A (ko) 그물 놀이기구용 로프 연결조립체
TWM454911U (zh) 工具吊卡
CN108026962A (zh) 用于将附件可释放地固定至外部物体的装置
JP2005526654A5 (zh)
US3826469A (en) Over-center load binder with variable mechanical advantage
US20050181903A1 (en) Pulley block
US7121951B2 (en) Connecting shaft device
JP2005513388A (ja) 止め手段
CA2627500A1 (en) Shaft member coupling structure
JPS6153571B2 (zh)
TWM614482U (zh) 雙向繩輪
US9125391B2 (en) Swiveling tip for a fishing rod
WO2008118105A1 (en) Pulley block
KR101002943B1 (ko) 스크류 클램프
US2434318A (en) Combination swivel eye and swivel b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