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5172U - 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5172U
CN215565172U CN202121869468.6U CN202121869468U CN215565172U CN 215565172 U CN215565172 U CN 215565172U CN 202121869468 U CN202121869468 U CN 202121869468U CN 215565172 U CN215565172 U CN 215565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hell
disc
unlocking
un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694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业帝
张江林
石江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o Chuang Aut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o Chuang Aut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o Chuang Aut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o Chuang Aut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694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5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5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5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拉线解锁机构包括壳体、拉线、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拉线盘。其中,拉线包括外套和穿设于外套内的芯线。芯线的一端经壳体上的穿线孔穿入壳体内,并连接在拉线盘上。穿线孔处设有外套固定槽,外套上位于壳体一侧的外套固定头固设在外套固定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拉线解锁机构,将拉线盘以及拉线的外套固定头均集成设置在壳体中,避免了外套固定头的固定支架、芯线的驱动杆等的分别单独设置,从而使拉线解锁机构的集成度和紧凑性大大改善,便于机构的装配应用及灵活布置。

Description

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线解锁机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动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车门、座椅、后备箱门、前机舱盖和车身之间,均需要设置门锁结构以实现开关或移动部件的锁止;相应地,也需要设置用于解锁门锁结构的解锁装置。当前市面上的主流解锁方式是使用拉线的解锁形式;拉线形式具有灵活的解锁路径和可靠的解锁能力。
随着车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电动解锁的使用情景也越来越普及。例如座椅长滑轨的电动解锁,靠背的电动解锁等。
目前的电动解锁方案主要为增加解锁转轴和解锁拉杆,使用电机驱动拉杆,以带动拉线的形式。虽然可行,但是空间的利用率较低,装配复杂,并且在不同的环境和安装空间条件下,需要对应设计不同的拉杆传动结构形式,通用性较差。
现有的这种设计,需要为解锁电机的固定设置支架,解锁拉杆与电机通过同步杆连接;拉线(闸线)也直接固定在解锁支架上,再与解锁拉杆相连。整体结构较为零散,对解锁支架有复杂的安装接口的要求。这就致使拉线解锁机构的装配布置空间利用率较低,装配复杂,且通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拉线解锁机构,以改善解锁机构在其结构紧凑性方面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拉线解锁机构,包括壳体,拉线,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拉线盘;
所述拉线包括外套和穿设于所述外套内的芯线;所述芯线的一端经所述壳体上的穿线孔穿入所述壳体内,并连接于所述拉线盘上;所述穿线孔处设有外套固定槽,所述外套上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外套固定头固设于所述外套固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相对布置有两个线盘轴座;所述拉线盘包括主体和线盘轴;所述线盘轴的两端可转动地分设于两所述线盘轴座内;所述芯线缠绕于所述主体的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周面上成型有沿所述拉线盘的周向布置的绕线槽,缠绕于所述拉线盘上的所述芯线被约束于所述绕线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线盘轴上开设有驱动轴插装孔;对应所述驱动轴插装孔,于两所述线盘轴座的至少其一上开设有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或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上成型有导线槽,所述外套固定头和所述拉线盘之间的所述芯线被导向约束于所述导线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贯通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的固定件穿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盘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拉线盘相对所述壳体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上的限位块,以及成型于所述拉线盘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被限制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槽预留有容许所述拉线盘相对所述壳体转动的余量。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贯穿所述拉线盘设置;对应所述限位块,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固定孔,并于所述固定孔内穿装有螺接于所述限位块上的紧固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拉线解锁机构,将拉线盘以及拉线的外套固定头均集成设置在壳体中,避免了外套固定头的固定支架、芯线的驱动杆等的分别单独设置,从而使拉线解锁机构的集成度和紧凑性大大改善,便于机构的装配应用及灵活布置。
同时,采用拉线盘的形式,将拉线的芯线缠绕在拉线盘上,可以有效缩减传动结构的外形尺寸,并可提供足够的芯线拉拽距离;而采用线盘轴和线盘轴座的结构形式,可提升拉线盘的平稳转动运行效果,利于驱动稳定性的提高。例如,通过在线盘轴座内设置轴承,可以大大降低拉线盘相对壳体转动的摩擦阻力。
此外,壳体采用上下扣合的分体形式,便于拉线盘在壳体内的装配以及机构的整体组装;通过导线槽的设置,则对线盘腔内的芯线形成良好的引导,进而可以将芯线在壳体上的出线口设置在所需的位置,从而能形成对不同出线位置的多条拉线的同步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解锁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具有用于旋转驱动输出的驱动轴;所述电动解锁装置中层叠设置有若干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所述驱动轴贯穿各所述拉线解锁机构的壳体,而与各所述拉线解锁机构的拉线盘传动连接,以同步驱使各所述拉线盘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解锁装置,可采用一个驱动部件同步驱动多个拉线解锁机构,且每一个拉线解锁机构可同步带动多根拉线;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解锁装置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特点,可以灵活地组配,具有空间利用率高、通用性良好、解锁驱动高效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动解锁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电动解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下壳体和拉线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下壳体;11、上壳体;12、线盘腔;13、导线槽;14、紧固件;150、固定件穿装孔;151、卡装结构;152、卡台;153、卡扣;154、卡口;16、线盘轴座;160、过孔;17、外套固定槽;170、穿线孔;
2、拉线盘;20、线盘轴;200、主体;201、驱动轴插装孔;21、绕线槽;22、限位槽;
30、限位块;300、固定孔;
4、拉线;40、外套;41、芯线;401、外套固定头;
50、固定螺栓;6、驱动部件;600、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线解锁机构,可使改善解锁机构的集成度和紧凑性,便于机构的装配应用及灵活布置。
整体而言,该拉线解锁机构包括壳体,拉线,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拉线盘。其中,拉线包括外套和穿设于外套内的芯线;芯线的一端经壳体上的穿线孔穿入壳体内,并连接于拉线盘上。穿线孔处设有外套固定槽,外套上位于壳体一侧的外套固定头固设于外套固定槽内。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拉线解锁机构应用于电动解锁装置中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为了达到改善解锁机构结构紧凑性不足的目的,该机构中,结合图3所示,拉线4的芯线41一端经壳体1上的穿线孔170穿入壳体1内,并连接于拉线盘2上。同时,在穿线孔170处设有外套固定槽17,外套40上位于壳体1一侧的外套固定头401固设在外套固定槽17内。采用驱动部件6驱动拉线盘2转动,即可带动芯线41卷收,而固定外套40的外套固定头401则直接固定在壳体1中,减少了固定支架的设置,从而使拉线解锁机构的结构非常紧凑,安装空间占用较少。
对于拉线盘2的设置形式,可以在壳体1的内壁上相对地布置两个线盘轴座16,线盘轴座16开设两个轴腔;同时,拉线盘2包括主体200和线盘轴20,线盘轴20的两端可转动地分设于两线盘轴座16内的轴腔中,从而使拉线盘2在拉线盘2内的线盘腔12中可以往复地转动。而芯线41则缠绕在主体200的周面上,芯线41的端部固定在拉线盘2上即可。
采用拉线盘2的形式,将拉线4的芯线41缠绕在拉线盘2上,可以有效缩减传动结构的外形尺寸,并可提供足够的芯线41拉拽距离;而采用线盘轴20和线盘轴座16的结构形式,可提升拉线盘2的平稳转动运行效果,利于驱动稳定性的提高。例如,通过在线盘轴座16内设置轴承,可以大大降低拉线盘2相对壳体1转动的摩擦阻力。
为降低芯线41从拉线盘2上脱落的风险,以提升拉线解锁机构的使用稳定性;在主体200的周面上成型有沿拉线盘2的周向布置的绕线槽21,这样,缠绕在拉线盘2上的芯线41就可以被约束在绕线槽21内,防止脱出。
仍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驱动拉线盘2旋转,本实施例中,线盘轴20上开设有驱动轴插装孔201,被驱动部件6驱动旋转的驱动轴600可穿装在该驱动轴插装孔201内。为保障拉线盘2随驱动轴600的转动而转动,显然,应在驱动轴插装孔201和驱动轴600之间设置键槽或者花键结构。对应驱动轴插装孔201,在两个线盘轴座16上开设有过孔160,以方便驱动轴600的穿过;当然,可以只在一个线盘轴座16上开设过孔160,驱动轴600通过该过孔160穿入线盘腔12内的拉线盘2中,即可实现对拉线盘2转动的驱使。
在线盘轴20上开设驱动轴插装孔201,可配合驱动轴600的穿装,通过驱动轴600的旋转高效地驱动拉线盘2在一定的角度内旋转,以达到拉拽拉线4的传动目的,整体传动结构紧凑有效;过孔160的设置则便于驱动轴600的穿装通过。
上述的壳体1,可以采用一侧开设组装口的形式,将拉线盘2装配到线盘腔12中去。不过,优选地,壳体1采用上下扣合的分体形式,其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在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之间可设置卡装结构151,以便于两者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卡装结构151包括位于上壳体11侧壁上的多个卡扣153,卡扣153上成型有卡口154;对应各个卡口154,在下壳体10上设有多个卡台152。当下壳体10扣合到上壳体11上时,卡台152卡入卡口154内,从而完成壳体1的装配;同时,拉线盘2也被约束在分设于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上的两个线盘轴座16之间。上述的设计,使拉线盘2在壳体1内的装配以及机构的整体组装非常方便。
此外,在下壳体10和/或上壳体11的内壁上成型有导线槽13,外套固定头401和拉线盘2之间的芯线41被导向约束在导线槽13内。通过导线槽13的设置,对线盘腔12内的芯线41形成良好的引导,进而可以将芯线41在壳体1上的出线口设置在所需的位置,从而能形成对不同出线位置的多条拉线4的同步驱动。
需要指出的是,同一个拉线解锁机构上,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拉线4,由一个拉线盘2同步带动,以实现对多个锁止结构的解锁驱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根拉线4,两拉线4的芯线41均缠绕在主体200的绕线槽21内。
如图3并结合图4所示,壳体1上设有贯通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的固定件穿装孔150。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均设有两个固定件穿装孔150,当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扣合在一起时,分设于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的两个对应的固定件穿装孔150正对,从而形成一个贯通的固定件穿装孔150。采用固定螺栓50等紧固件穿过固定件穿装孔150,再配合螺母即可将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上紧。
而且,通过设置固定件穿装孔150,可采用固定螺栓50将多组拉线解锁机构穿装组合起来,并一体地固装在外部安装基础上,不仅可实现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之间的扣合紧固,且便于对多组拉线解锁机构的同步定位装配。
另外,为了很好地控制拉线4的拉拽驱动长度,在拉线盘2和壳体1之间设有限位结构;由限位结构来限制拉线盘2相对壳体1的转动角度。针对拉线4拉拽长度的要求,在拉线盘2和壳体1之间设置所需的转动角度,将拉线盘2限定在该转动角度内往复转动,可以防止拉拽芯线41过度造成的被解锁部件的损坏。
限位结构可以有多种设计形式,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设在下壳体10上的限位块30,以及成型于拉线盘2上的限位槽22。限位块30被限制于限位槽22内,并且,限位槽22预留有容许拉线盘2相对壳体1转动的余量。限位槽22优选设计为沿着拉线盘2的周向布置的扇形,限位槽22的两端侧边可形成对限位块30的阻挡;当拉线盘2转动时,限位块30离开限位槽22的一端侧边,限位槽22另一端的侧边到达限位块30时,则拉线盘2到达转动的极限角度。
采用限位块30和限位槽22的配合形式,适于壳体1和拉线盘2之间的结构设置,并便于拉线盘2和壳体1构造成型;限位槽22开设在拉线盘2上,也利于降低拉线盘2的自重,从而降低拉线解锁机构对驱动力的要求。
针对壳体1采用分体结构的情况,优选地,限位槽22贯穿拉线盘2设置,并且,对应限位块30,在上壳体11上开设有固定孔300;同时,固定孔300内穿装有螺接在限位块30上的紧固件14。这样,限位块30的底部一体固连在下壳体10上,而紧固件14将限位块30的顶部和下壳体10固连,通过紧固件14在上壳体11一侧紧固连接限位块30,不仅可提高限位块30的自身强度,且利于增加上壳体11和下壳体10之间的扣合紧固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拉线解锁机构,将拉线盘2以及拉线4的外套固定头401均集成设置在壳体1中,避免了外套固定头401的固定支架、芯线41的驱动杆等的分别单独设置,从而使拉线解锁机构的集成度和紧凑性大大改善,便于机构的装配应用及灵活布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解锁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部件6,驱动部件6具有用于旋转驱动输出的驱动轴600。同时,在电动解锁装置中层叠设置有若干个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拉线解锁机构,驱动轴600贯穿拉线解锁机构的壳体1,并与各拉线解锁机构的拉线盘2传动连接,以同步驱使各拉线盘2动作。
而且,借助壳体1上固定件穿装孔150和固定螺栓50的配置,可以通过固定螺栓50将驱动部件6固装在壳体1上;进而,通过固定螺栓50,将整个电动解锁装置固装在外部的安装基础件上。
本实施例的电动解锁装置,可采用一个驱动部件6同步驱动多个拉线解锁机构,且每一个拉线解锁机构可同步带动多根拉线4;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解锁装置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特点,可以灵活地组配,具有空间利用率高、通用性良好、解锁驱动高效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拉线解锁机构,包括壳体(1),拉线(4),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拉线盘(2);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线(4)包括外套(40)和穿设于所述外套(40)内的芯线(41);
所述芯线(41)的一端经所述壳体(1)上的穿线孔(170)穿入所述壳体(1)内,并连接于所述拉线盘(2)上;
所述穿线孔(170)处设有外套固定槽(17),所述外套(40)上位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外套固定头(401)固设于所述外套固定槽(1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相对布置有两个线盘轴座(16);
所述拉线盘(2)包括主体(200)和线盘轴(20);
所述线盘轴(20)的两端可转动地分设于两所述线盘轴座(16)内;
所述芯线(41)缠绕于所述主体(200)的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200)的周面上成型有沿所述拉线盘(2)的周向布置的绕线槽(21),缠绕于所述拉线盘(2)上的所述芯线(41)被约束于所述绕线槽(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盘轴(20)上开设有驱动轴插装孔(201);
对应所述驱动轴插装孔(201),于两所述线盘轴座(16)的至少其一上开设有过孔(16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包括相扣合的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
所述下壳体(10)和/或所述上壳体(11)的内壁上成型有导线槽(13),所述外套固定头(401)和所述拉线盘(2)之间的所述芯线(41)被导向约束于所述导线槽(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上设有贯通所述下壳体(10)和所述上壳体(11)的固定件穿装孔(1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线盘(2)和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限位结构(3);
所述限位结构(3)用于限制所述拉线盘(2)相对所述壳体(1)的转动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3)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10)上的限位块(30),以及成型于所述拉线盘(2)上的限位槽(22);
所述限位块(30)被限制于所述限位槽(22)内,且所述限位槽(22)预留有容许所述拉线盘(2)相对所述壳体(1)转动的余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槽(22)贯穿所述拉线盘(2)设置;
对应所述限位块(30),所述上壳体(11)上开设有固定孔(300),并于所述固定孔(300)内穿装有螺接于所述限位块(30)上的紧固件(14)。
10.一种电动解锁装置,包括驱动部件(6),所述驱动部件(6)具有用于旋转驱动输出的驱动轴(6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解锁装置中层叠设置有若干个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线解锁机构;
所述驱动轴(600)贯穿各所述拉线解锁机构的壳体(1),而与各所述拉线解锁机构的拉线盘(2)传动连接,以同步驱使各所述拉线盘(2)动作。
CN202121869468.6U 2021-08-10 2021-08-10 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 Active CN215565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9468.6U CN215565172U (zh) 2021-08-10 2021-08-10 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9468.6U CN215565172U (zh) 2021-08-10 2021-08-10 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5172U true CN215565172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4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69468.6U Active CN215565172U (zh) 2021-08-10 2021-08-10 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5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65172U (zh) 拉线解锁机构及电动解锁装置
EP4350959A1 (en) Direct drive motor and intelligent apparatus
CN103741998A (zh) 电子锁具
CN216724501U (zh) 内窥镜拉线轮、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110957691A (zh) 引出线组件、电机及压缩机
CN216489940U (zh) 无刷电机
CN214254941U (zh) 一种拉线盒
CN205725408U (zh) 一种新型直线电机动子结构
CN213656506U (zh) 筒灯吊灯两用灯具
CN210048341U (zh) 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
CN215889674U (zh) 一种用于门锁的软拉线驱动结构
CN214192090U (zh) 一种线轮
CN208855612U (zh) 开关式驻车制动总成及车辆
CN210502689U (zh) 一种灯罩挂绳伸缩器
CN114271211B (zh) 具有固定及加速双锁止结构的宠物牵引器
CN220998781U (zh) 卷线器
CN218708268U (zh) 一种收线盘及自动收线机构
CN219086961U (zh) 一种用于水泵电机定子线圈的理线机构
JP4013587B2 (ja) 埋込型コンセント
CN219864517U (zh) 一种螺旋式隐藏锁扣结构
JP2933587B1 (ja) ケーブル延線用副次的索状体留具
CN214280118U (zh) 一种电池盒及高性能电动无人直升机
CN213341867U (zh) 一种内置驱动的无刷马达接线结构
CN203569980U (zh) 配备重锁机构的电子锁具
CN218581729U (zh) 一种带有储能易起动装置的手电一体起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