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1879U - 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1879U
CN215561879U CN202121066137.9U CN202121066137U CN215561879U CN 215561879 U CN215561879 U CN 215561879U CN 202121066137 U CN202121066137 U CN 202121066137U CN 215561879 U CN215561879 U CN 215561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rame
bottom plate
bridge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61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ansu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10661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1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1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18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包括墩座和限位框,墩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限位框固定在凹槽的顶端,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固定框和压力块,压力块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固定筒、支撑杆和第一强力弹簧,墩座顶端四周边缘处的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卡框和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压力块,在压力块的底部并排设有两个减震机构,同时在底板顶部的两端均设有弧形减震板,在底板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和底端的中部均设有第二强力弹簧,当压力块受到桥梁给的压力时,减震机构会对压力块进行减震,将桥梁给压力块施加的压力抵消掉,从而对桥梁进行抗震。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常会因受力不平衡而发生震动,从而降低了桥梁使用时的舒适感,所以桥梁在使用时对其进行减震是必要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包括墩座和限位框,所述墩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框固定在凹槽的顶端,所述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固定框和压力块,所述压力块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筒、支撑杆和第一强力弹簧,所述墩座顶端四周边缘处的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框和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底板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底板顶端的边缘处与限位框底端的边缘处紧密贴合,所述固定框固定在底板的顶端,所述压力块活动插接在固定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固定在固定框的顶端,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贯穿固定筒并与压力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强力弹簧位于固定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强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的底端和固定框的顶端抵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杆、通孔和固定轴,所述卡框固定在墩座上,所述限位杆固定在压力块底部的一端,所述限位杆的底端活动插接在卡框的内部,所述固定块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块两两并排固定在卡框内腔的顶端和中部,且四个所述固定块分别位于限位杆两侧的中部和底端。
优选的,所述通孔开设在限位杆的一侧,所述固定轴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分别固定插接在其中两个固定块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均活动贯穿通孔并分别与另外两个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弧形减震板,两个所述弧形减震板的顶端分别与压力块底部的两端抵触,所述底板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和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第二强力弹簧,五个所述第二强力弹簧均与凹槽内腔的底端抵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压力块,在压力块的底部并排设有两个减震机构,同时在底板顶部的两端均设有弧形减震板,在底板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和底端的中部均设有第二强力弹簧,当压力块受到桥梁给的压力时,减震机构会对压力块进行减震,同时弧形减震板配合减震机构对压力块进行减震,接着第二强力弹簧会对底板进行减震,并间接对压力块进行减震,这样在减震机构、弧形减震板和第二强力弹簧的相互配合下即可将桥梁给压力块施加的压力抵消掉,从而对桥梁进行抗震;
2、通过设有四个卡框,在四个卡框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限位杆,同时四个卡框固定的八个固定块之间设有的固定轴会对限位杆进行限位,这样在卡框、限位杆和固定轴的相互配合下可对压力块进行限位,使得压力块受压后只能竖直向下移动,这样可以对压力块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使得压力块可以更平稳的与桥梁接触,并均衡受压,从而发挥更好的抗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墩座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墩座;2、限位框;301、底板;302、固定框;303、压力块;401、固定筒;402、支撑杆;403、第一强力弹簧;501、卡框;502、固定块;503、限位杆;504、通孔;505、固定轴;6、弧形减震板;7、第二强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包括墩座1和限位框2,墩座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限位框2固定在凹槽的顶端,限位框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301、固定框302和压力块303,压力块303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固定筒401、支撑杆402和第一强力弹簧403,墩座1顶端四周边缘处的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卡框501和固定块50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底板301位于凹槽的内部,底板301顶端的边缘处与限位框2底端的边缘处紧密贴合,固定框302固定在底板301的顶端,压力块303活动插接在固定框302的内部,通过设有底板301可以对固定框302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设有固定框302可以对压力块303起到限位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筒401固定在固定框302的顶端,支撑杆402的顶端活动贯穿固定筒401并与压力块303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强力弹簧403位于固定筒401的内部,第一强力弹簧40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402的底端和固定框302的顶端抵触,通过设有固定筒401可以对支撑杆402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支撑杆402不仅可以对压力块303祈祷着支撑的作用,同时可以将压力块303受到的压力传输给第一强力弹簧403,并依靠第一强力弹簧403自身的弹力作用将压力块303受到的压力抵消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杆503、通孔504和固定轴505,卡框501固定在墩座1上,限位杆503固定在压力块303底部的一端,限位杆503的底端活动插接在卡框501的内部,固定块502有四个,四个固定块502两两并排固定在卡框501内腔的顶端和中部,且四个固定块502分别位于限位杆503两侧的中部和底端,通过设有卡框501和固定块502可以对限位杆503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设有限位杆503可以对压力块303起到再次支撑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通孔504开设在限位杆503的一侧,固定轴505有两个,两个固定轴505的一端分别固定插接在其中两个固定块502的一侧,两个固定轴505的另一端均活动贯穿通孔504并分别与另外两个固定块502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将两个固定轴505贯穿通孔504,这样在固定轴505和限位杆503的相互配合下即可对压力块303进行限位,使得压力块303受力只能竖直向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底板30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弧形减震板6,两个弧形减震板6的顶端分别与压力块303底部的两端抵触,底板30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和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第二强力弹簧7,五个第二强力弹簧7均与凹槽内腔的底端抵触,通过设有弧形减震板6可以辅助减震机构起到再次减震的作用,通过设有第二强力弹簧7可对底板301启动减震的作用,进而对压力块303起到间接减震的作用。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固定在桥梁的桥墩上,并且使压力块303的顶端能与桥梁的底端抵触,当桥梁受压向下移动时,会将压力传输给压力块303,此时压力块303会将压力分散传输给两个弧形减震板6和两个减震机构,此外压力块303受压同时会带动固定框302和底板301向下移动,底板301会将压力传输给五个第二强力弹簧7,这样在两个弧形减震板6、两个减震机构和五个第二强力弹簧7的相互配合下,即可将桥梁给压力块303施加的压力抵消掉,从而对桥梁进行抗震,而压力块303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四个限位杆503会同时在四个卡框501的内部向下滑动,而四个卡框501固定的八个固定块502之间设有的固定轴505会对限位杆503进行限位,在卡框501、限位杆503和固定轴505的相互配合下对压力块303进行限位,使得压力块303受压后只能竖直向下移动,这样不仅可以对压力块303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使得压力块303可以更平稳的与桥梁接触并均衡受压,从而使得装置发挥更好的抗震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包括墩座(1)和限位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座(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框(2)固定在凹槽的顶端,所述限位框(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301)、固定框(302)和压力块(303),所述压力块(303)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筒(401)、支撑杆(402)和第一强力弹簧(403),所述墩座(1)顶端四周边缘处的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框(501)和固定块(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1)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底板(301)顶端的边缘处与限位框(2)底端的边缘处紧密贴合,所述固定框(302)固定在底板(301)的顶端,所述压力块(303)活动插接在固定框(30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401)固定在固定框(302)的顶端,所述支撑杆(402)的顶端活动贯穿固定筒(401)并与压力块(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强力弹簧(403)位于固定筒(401)的内部,所述第一强力弹簧(40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402)的底端和固定框(302)的顶端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杆(503)、通孔(504)和固定轴(505),所述卡框(501)固定在墩座(1)上,所述限位杆(503)固定在压力块(303)底部的一端,所述限位杆(503)的底端活动插接在卡框(501)的内部,所述固定块(502)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块(502)两两并排固定在卡框(501)内腔的顶端和中部,且四个所述固定块(502)分别位于限位杆(503)两侧的中部和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04) 开设在限位杆(503)的一侧,所述固定轴(505)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轴(505)的一端分别固定插接在其中两个固定块(502)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轴(505)的另一端均活动贯穿通孔(504)并分别与另外两个固定块(502)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弧形减震板(6),两个所述弧形减震板(6)的顶端分别与压力块(303)底部的两端抵触,所述底板(30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和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第二强力弹簧(7),五个所述第二强力弹簧(7)均与凹槽内腔的底端抵触。
CN202121066137.9U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61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6137.9U CN215561879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6137.9U CN215561879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1879U true CN21556187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6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613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61879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18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7295A (zh) * 2022-01-24 2022-03-18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高强度的用于钢桥的抗震缓冲结构及设计方法
CN114703744A (zh) * 2022-03-29 2022-07-05 温州益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桥梁抗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7295A (zh) * 2022-01-24 2022-03-18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高强度的用于钢桥的抗震缓冲结构及设计方法
CN114703744A (zh) * 2022-03-29 2022-07-05 温州益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桥梁抗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CN114703744B (zh) * 2022-03-29 2024-05-14 温州益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桥梁抗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61879U (zh) 一种道路桥梁抗震支座
CN207944469U (zh) 一种具有抗震效果的建筑桩基
CN211368359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CN210529477U (zh) 一种摇摆式桥墩支座
CN213145799U (zh) 一种机械结构底座
CN215926087U (zh)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预制建筑基桩
CN109372283B (zh) 一种具有抗震加固性能的建筑墙体
CN213418131U (zh) 一种建筑物抗震结构
CN218149031U (zh) 一种墙式粘弹性阻尼器
CN211472872U (zh) 一种防震的钢结构连接装置
CN210658714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抗震支座
CN209585328U (zh) 一种具有抗拉拔性能的仿生多维隔减震装置
CN215629276U (zh) 一种抗震能力好的钢混凝土组合梁
CN216201917U (zh) 一种减振型缩水率试验机
CN209760679U (zh) 一种拐臂支撑的隔震地板
CN211143322U (zh) 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
CN112459584B (zh) 一种墙板拼接且地基减震的装配式框架结构
CN212375912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基
CN211547304U (zh) 一种桥梁支座
CN212153474U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CN111809763A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抗震支座
CN211863677U (zh) 一种平衡式游乐设备的支撑结构
CN214573299U (zh) 一种自复位减震支座
CN112853951A (zh) 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
CN213745265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