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8359U -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68359U CN211368359U CN201921936079.3U CN201921936079U CN211368359U CN 211368359 U CN211368359 U CN 211368359U CN 201921936079 U CN201921936079 U CN 201921936079U CN 211368359 U CN211368359 U CN 2113683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thquake
- seat
- support seat
- support
- rub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底部支撑座,所述底部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顶部支撑座,所述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橡胶柱,四个橡胶柱的顶端均与顶部支撑座固定连接,四个橡胶柱上均活动套设有减震弹簧,四个减震弹簧的顶端均与顶部支撑座固定连接,四个减震弹簧的底端均与底部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卡槽。本实用新型实用性高,结构简单,对地震纵波、横波的缓冲效果都较好,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高,有着在遭遇较强地震横波时不易发生倾倒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建筑物常用的抗震方法一种是加强支撑体的强度,另一种是通过在地基与柱子之间加抗震支座,目前,抗震支座在建筑中隔离抗震方法中越来越广泛。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座多侧重于纵向缓冲,水平方向上的支撑强度不足,在面对地震横波时,容易因水平方向支撑件断裂而发生倾倒,为此,提出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底部支撑座,所述底部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顶部支撑座,所述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橡胶柱,四个橡胶柱的顶端均与顶部支撑座固定连接,四个橡胶柱上均活动套设有减震弹簧,四个减震弹簧的顶端均与顶部支撑座固定连接,四个减震弹簧的底端均与底部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卡槽,所述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立柱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框内,所述固定框的四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板,四个弧形板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卡块,四个卡块远离相对应的弧形板的一侧均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立柱的底部活动镶嵌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均与橡胶垫相接。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橡胶垫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半球槽,且半球槽与滚珠相适配,多个滚珠的底部均延伸至相对应的半球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顶部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橡胶柱的外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环形缓冲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底部支撑座、顶部支撑座、橡胶柱、减震弹簧、立柱、卡槽、固定框、弧形板、卡块、橡胶垫、滚珠和安装槽相配合,四个橡胶柱和四个减震弹簧可对顶部支撑座形成支撑,并且四个弧形板上的卡块分别卡入到立柱上四个卡槽中,也对支撑座形成支撑,保证了负载强度;同时,立柱在水平方向上也得到了固定,保证常态下立柱不会发生水平移动或晃动;在遭遇地震时,在四个橡胶柱、四个减震弹簧以及橡胶垫的缓冲下,可缓冲掉大部分的掉地震纵波,而由于立柱在水平方向上也被四个弧形板限定,所以在遭受地震横波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四个弧形板和橡胶垫相配合也能缓冲掉大部分的地震横波;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高,结构简单,对地震纵波、横波的缓冲效果都较好,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高,有着在遭遇较强地震横波时不易发生倾倒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俯视剖视图。
图中:1、底部支撑座;2、顶部支撑座;3、橡胶柱;4、减震弹簧;5、立柱;6、卡槽;7、固定框;8、弧形板;9、卡块;10、橡胶垫;11、滚珠;12、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底部支撑座1,底部支撑座1的上方设置有顶部支撑座2,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橡胶柱3,四个橡胶柱3的顶端均与顶部支撑座2固定连接,四个橡胶柱3上均活动套设有减震弹簧4,四个减震弹簧4的顶端均与顶部支撑座2固定连接,四个减震弹簧4的底端均与底部支撑座1固定连接,顶部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5,立柱5的外壁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卡槽6,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7,立柱5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框7内,固定框7的四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板8,四个弧形板8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卡块9,四个卡块9远离相对应的弧形板8的一侧均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6内;
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0,立柱5的底部活动镶嵌有多个滚珠11,多个滚珠11均与橡胶垫10相接,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2,橡胶垫10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2内,橡胶垫1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半球槽,且半球槽与滚珠11相适配,多个滚珠11的底部均延伸至相对应的半球槽内,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安装孔,顶部支撑座2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孔,橡胶柱3的外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环形缓冲槽;通过底部支撑座1、顶部支撑座2、橡胶柱3、减震弹簧4、立柱5、卡槽6、固定框7、弧形板8、卡块9、橡胶垫10、滚珠11和安装槽12相配合,四个橡胶柱3和四个减震弹簧4可对顶部支撑座2形成支撑,并且四个弧形板8上的卡块9分别卡入到立柱5上四个卡槽6中,也对支撑座2形成支撑,保证了负载强度;同时,立柱5在水平方向上也得到了固定,保证常态下立柱5不会发生水平移动或晃动;在遭遇地震时,在四个橡胶柱3、四个减震弹簧4以及橡胶垫10的缓冲下,可缓冲掉大部分的掉地震纵波,而由于立柱5在水平方向上也被四个弧形板8限定,所以在遭受地震横波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四个弧形板8和橡胶垫10相配合也能缓冲掉大部分的地震横波;本实用新型实用性高,结构简单,对地震纵波、横波的缓冲效果都较好,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高,有着在遭遇较强地震横波时不易发生倾倒的优点。
工作原理:四个橡胶柱3和四个减震弹簧4可对顶部支撑座2形成支撑,并且四个弧形板8上的卡块9分别卡入到立柱5上四个卡槽6中,也能对顶部支撑座2形成支撑,保证了负载强度;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立柱5也得到了固定,保证常态下立柱5不会发生水平移动或晃动;
弧形板8具有弹性形变强的特点,在遭遇地震时,弧形板8会发生形变,在四个橡胶柱3、四个减震弹簧4以及橡胶垫10的缓冲下,可缓冲掉大部分的掉地震纵波,减小上层物体所受的纵波强度,而由于立柱5在水平方向上也被四个弧形板8限定,所以在遭受地震横波的过程中虽会发生水平偏移,但由于有四个卡块9进行卡持,在四个弧形板8断裂前,不易发生倾倒,弧形板8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可缓冲掉部分的地震横波,橡胶垫10会给多个滚珠11一定阻力,进一步提高缓冲地震横波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底部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上方设置有顶部支撑座(2),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橡胶柱(3),四个橡胶柱(3)的顶端均与顶部支撑座(2)固定连接,四个橡胶柱(3)上均活动套设有减震弹簧(4),四个减震弹簧(4)的顶端均与顶部支撑座(2)固定连接,四个减震弹簧(4)的底端均与底部支撑座(1)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5),所述立柱(5)的外壁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卡槽(6),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7),所述立柱(5)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框(7)内,所述固定框(7)的四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板(8),四个弧形板(8)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卡块(9),四个卡块(9)远离相对应的弧形板(8)的一侧均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0),所述立柱(5)的底部活动镶嵌有多个滚珠(11),多个滚珠(11)均与橡胶垫(10)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橡胶垫(10)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1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半球槽,且半球槽与滚珠(11)相适配,多个滚珠(11)的底部均延伸至相对应的半球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顶部支撑座(2)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柱(3)的外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环形缓冲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6079.3U CN211368359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6079.3U CN211368359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68359U true CN211368359U (zh) | 2020-08-28 |
Family
ID=7217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36079.3U Active CN211368359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6835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0781A (zh) * | 2020-09-07 | 2020-11-10 | 溧阳市顺达钢结构有限公司 | 建筑用钢结构支座 |
CN112049501A (zh) * | 2020-09-11 | 2020-12-08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
CN112962426A (zh) * | 2021-03-18 | 2021-06-15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桥梁用缓震减速机构 |
-
2019
- 2019-11-11 CN CN201921936079.3U patent/CN2113683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0781A (zh) * | 2020-09-07 | 2020-11-10 | 溧阳市顺达钢结构有限公司 | 建筑用钢结构支座 |
CN112049501A (zh) * | 2020-09-11 | 2020-12-08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
CN112049501B (zh) * | 2020-09-11 | 2021-04-30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
CN112962426A (zh) * | 2021-03-18 | 2021-06-15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桥梁用缓震减速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68359U (zh) |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 |
CN215977411U (zh) | 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 | |
CN111455825A (zh) | 一种具有多重限位功能的桥梁减隔震支座 | |
CN210262674U (zh) | 一种桥墩与桥梁之间的桥梁减震装置 | |
CN201330515Y (zh) | 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 | |
CN212506864U (zh) | 一种仿古建筑柱石互联抗震结构 | |
CN103088906A (zh) | 用于提高火电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支承式煤斗减震结构 | |
CN214574090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型建筑桩 | |
CN213773920U (zh) |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 |
CN210341618U (zh) | 一种可转换抗震模式的减震支座及减震桥梁装置 | |
CN111809763A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抗震支座 | |
CN112392315A (zh) | 一种新型建筑用抗震底座 | |
CN209816904U (zh) | 一种地下结构抗震围护墙体 | |
CN206941367U (zh) | 一种用于限制桥梁横向位移的阻尼弹簧减隔震装置 | |
CN203160759U (zh) | 用于提高火电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支承式煤斗减震结构 | |
CN107939134B (zh) | 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 | |
CN218061706U (zh) | 一种抗震能力强的隔震支座 | |
CN215211123U (zh) |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 |
CN214573299U (zh) | 一种自复位减震支座 | |
CN210263473U (zh) | 建筑用抗震支座 | |
CN110295714B (zh) | 一种圆柱形石材干挂饰面 | |
CN212867069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的隔震装置 | |
CN213626138U (zh) |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 | |
CN213177382U (zh) | 一种土建机械防震支撑装置 | |
CN216692002U (zh) |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架脚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