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3723U - 一种空气烤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烤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3723U
CN215533723U CN202121089067.9U CN202121089067U CN215533723U CN 215533723 U CN215533723 U CN 215533723U CN 202121089067 U CN202121089067 U CN 202121089067U CN 215533723 U CN215533723 U CN 215533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andle
window
ai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90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挺
陈锡雁
梁郁庆
刘君君
蒋方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90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3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3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3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烤箱,包括:壳体组件,设置有窗口,窗口可用于取放食物;门体组件,可开启或闭合地设置于壳体组件的窗口的外部,且门体组件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把手;以及炸篮组件,包括炸篮本体和固定设置在炸篮本体外部的第二把手,炸篮本体用于盛放食物,并可从窗口放入至壳体组件的内部;其中,第二把手被构造为:在炸篮本体放入至壳体组件的内部且门体组件相对于窗口闭合时,从门体组件与壳体组件之间伸出至壳体组件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食物盛放容器的结构,便于用户取放食物,并且能够使食物烹饪腔室中的空气流动更加均匀、充分,从而在整体上改进空气烤箱在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的制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烤箱。
背景技术
电烤箱和空气炸锅都是厨房中广泛存在且备受用户喜爱的厨用电器。从烹饪原理和效果上区分:电烤箱利用密闭空间中的高温对食物进行烤制,其制成品外焦里嫩,具有烧烤的风味和口感;而空气炸锅则是利用高速循环的热空气吹送至食物的表面进行炸制,其制成品的表皮脱油脱水后变得酥脆,具有类似于油炸的风味和口感。而从加热原理上,电烤箱和空气炸锅都多以电热管作为主要的发热元件进行食物烹饪,两者的主要区别集中在:如何组织食物烹饪腔室内的空气流动状态,以及如何设置食物盛放的容器。
随着厨房电器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厨用电器走向功能合并的道路,这其中,电烤箱与空气炸锅因为工作原理相近而被较多地一体化设计并制造为空气烤箱,以兼顾电烤箱与空气炸锅的功能,节省产品所占用的厨房空间并提高产品的使用率,从而尽可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的空气烤箱主要沿用电烤箱的外形结构与内部布置,并通过加装热风风扇来实现空气炸锅的功能。然而这类空气烤箱的外形结构与内部布置不适于空气炸锅功能,其食物烹饪腔室的空气流动不够均匀、充分,其食物盛放容器的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不便于用户取放食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烤箱,通过合理设置食物盛放容器的结构,便于用户取放食物,并且能够使食物烹饪腔室中的空气流动更加均匀、充分,从而在整体上改进空气烤箱在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的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烤箱,包括:
壳体组件,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可用于取放食物;
门体组件,可开启或闭合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窗口的外部,且所述门体组件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把手;以及
炸篮组件,包括炸篮本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炸篮本体外部的第二把手,所述炸篮本体用于盛放食物,并可从所述窗口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二把手被构造为:在所述炸篮本体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且所述门体组件相对于所述窗口闭合时,从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互相铰接,且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的铰接轴位于所述窗口的外侧,所述第二把手被构造为:从所述门体组件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的外侧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把手包括:
手柄;以及
连接板,连接在所述手柄与所述炸篮本体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把手从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外部的状态下,所述连接板从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窗口之间缝隙中穿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门体组件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所述连接板被构造为:呈弯折板结构,以使所述第二把手从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外部的状态下,所述手柄位于所述第一把手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窗口的下侧,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窗口的上部区域且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铰接轴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把手位于所述窗口的上侧且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方向。
优选地,呈弯折板结构的所述连接板从连接所述手柄的一端至连接所述炸篮本体的一端依次分布有弧形连接段、第一直角连接段和第二直角连接段,所述门体组件和所述壳体组件在对应所述第一直角连接段的区域以直角折弯结构相互配合且具有容纳所述第一直角连接段的间隙;所述门体组件在对应所述弧形连接段的区域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壳体组件在对应所述弧形连接段的区域设有槽体,并在所述槽体的两侧设有第二弧形面,以使所述第一弧形面配合于所述弧形连接段和所述第二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门体组件包括第一透明视窗,所述炸篮组件包括第二透明视窗,所述第二透明视窗位于所述炸篮本体上设置所述第二把手的同一侧,并且,在所述炸篮本体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且所述门体组件相对于所述窗口闭合时,所述第一透明视窗和所述第二透明视窗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合。
优选地,所述空气烤箱还包括:
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并在所述炸篮本体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时位于所述炸篮本体的下方;
所述炸篮组件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位于所述炸篮本体的下侧,在所述炸篮本体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时,所述支腿支撑于所述下加热管的上方,并且,所述支腿的高度被构造为:在所述炸篮组件支撑在所述下加热管时,所述第二把手能够从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空气烤箱还包括:
空炸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并在所述炸篮本体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时位于所述炸篮本体的上方,所述空炸组件包括上加热管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加热管上方的热风风扇。
优选地,所述热风风扇为离心式风扇,所述空炸组件还包括:
蜗壳,罩设于所述热风风扇的上方与四周,并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送风道和第二送风道,所述第一送风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道的出口向下设置,以引导热风从所述第一送风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道向下吹送至所述炸篮组件。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食物盛放容器的结构,提供方便用户拉拽的把手,便于用户取放食物,并且通过设置蜗壳结构,使空炸组件产生的热风在食物烹饪腔室中的流动更加均匀、充分,从而在整体上改进空气烤箱在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烤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烤箱的门体组件在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烤箱中空炸组件的样式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烤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烤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组件;11-窗口;12-槽体;13-第二弧形面;2-门体组件;21-第一把手;22-第一弧形面;23-第一透明视窗;3-炸篮组件;31-炸篮本体;32-第二把手;321-手柄;322-连接板;322a-弧形连接段;322b-第一直角连接段;322c-第二直角连接段;33-第二透明视窗;34-支腿;4-下加热管;5-空炸组件;51-上加热管;52-热风风扇;53-蜗壳;531-第一送风道;532-第二送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在如图1-5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烤箱,包括壳体组件1和门体组件2。其中的壳体组件1设置有窗口11,窗口11可用于取放食物,而门体组件2可开启或闭合地设置于壳体组件1的窗口11的外部,以使壳体组件1内部形成相对密封的烹饪腔室,且门体组件2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把手21,能够方便用户开启或闭合门体组件2的操作。由于空气烤箱需要承担烤箱和空气炸锅的功能,就需要合理设置自身结构与食物盛放容器,使之能够满足两种不同功能下对食物的加热需求,具体而言:
对于空气烤箱的烤箱功能而言,由于烤制食物的过程不需要食物均匀接收热风,因此用户可以用无孔的平板烤盘盛放食物,再通过将平板烤盘插入至壳体组件1内壁上设置的水平插槽,即可实现对食物盛放容器的固定。由此,平板烤盘中食物在烤制过程中所析出的油脂和水分将保留在烤盘内,使食物具有烤制的风味和口感。
而对于空气烤箱的空气炸锅功能而言,由于炸制食物的过程需要使食物四周均匀承受热风,因此食物盛放容器需要采用四周具有漏风孔的炸篮。对于炸篮而言,为了提高其盛放食物的容量,其边缘通常较高,然而过高的边缘不便于用户拿取炸篮,因此,炸篮组件3包括炸篮本体31和固定设置在炸篮本体31外部的第二把手32,炸篮本体31用于盛放食物,并可从窗口11放入至壳体组件1的内部,而第二把手32则便于用户对炸篮组件3进行取出和放回的操作。
在此基础上,如果在烹饪过程中将炸篮本体31和第二把手32都容纳在壳体组件1的内部,就会导致第二把手32在炸制过程中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容易烫伤用户。针对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把手32构造为在炸篮本体31放入至壳体组件1的内部且门体组件2相对于窗口11闭合时,从门体组件2与壳体组件1之间伸出至壳体组件1的外部,从而一方面防止第二把手32吸收过多炸制过程的热量而温度过高烫伤用户,另一方面方便用户从壳体组件1的外部直接抓握第二把手32而对炸篮组件3进行抽拉和推入操作,避免用户将手伸入至壳体组件1的内部,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如图2所示,优选地,门体组件2与壳体组件1之间互相铰接,铰接的连接关系能够使门体组件2在相对于壳体组件1的窗口11处于打开状态时,门体组件2与壳体组件1继续相连,防止门体组件2因操作不当掉落而对自身结构完整性与用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在铰接连接的基础上,门体组件2与壳体组件1之间的铰接轴位于窗口11的外侧,从而尽可能地扩大窗口11的可操作范围,提升壳体组件1内部的有效容量。
在此结构基础上,第二把手32被构造为:从门体组件2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的外侧伸出至壳体组件1的外部,从而不但能够避免第二把手32与铰接轴产生结构干涉,而且还能使第二把手32位于门体组件2相对于窗口11打开幅度最大的一侧,方便用户的操作。
由于空气烤箱无论在空气炸锅模式还是烤箱模式都需要保证壳体组件1与门体组件2之间的密封连接,而空气烤箱在空气炸锅模式下需要使用炸篮组件3,且使炸篮组件3的第二把手32伸出至壳体组件1以外,在烤箱模式下则不需要使用炸篮组件3盛放食物。因此,优选地,第二把手32包括手柄321和连接板322,手柄321用于满足用户的抓握要求,而连接板322则连接在手柄321与炸篮本体31之间,用以实现手柄321与炸篮本体31之间的连接要求:在第二把手32从门体组件2与壳体组件1之间伸出至壳体组件1的外部的状态下,连接板322从门体组件2与窗口11之间缝隙中穿过,从而实现位于壳体组件1外部的手柄321与位于壳体组件1内部的炸篮本体31之间的连接。
连接板322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使其兼具较薄的厚度、足够的强度刚度与足够的耐高温能力,由薄金属片制成的连接板322,可以最大幅度地减少门体组件2与窗口11之间缝隙的宽度,提高壳体组件1与门体组件2之间的气密性。
优选地,第一把手21至少部分地位于门体组件2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从而能够使用户开关门体组件2的过程更加省力。类似地,连接板322被构造呈弯折板结构,以使第二把手32从门体组件2与壳体组件1之间伸出至壳体组件1的外部的状态下,手柄321位于第一把手21远离铰接轴的一侧,使门体组件2处于开启状态时,用户抓握手柄321时不至触碰到门体组件2。此外,第一把手21和手柄321并排设置还能使壳体组件1从外观上更具整体性。
优选地,铰接轴位于窗口11的下侧,使门体组件2在开启状态时由第一把手21支撑而平放在台面上,由此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在将炸篮组件3从壳体组件1的内部抽出的过程中使炸篮组件3沿门体组件2的内表面滑动。
而为了使第一把手21和第二把手32的设置方式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第一把手21位于窗口11的上部区域且第一把手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铰接轴的长度方向,第二把手32位于窗口11的上侧且第二把手3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把手21的长度方向。
如图5所示,优选地,为了提高壳体组件1与门体组件2在空气炸锅模式和烤箱模式下的气密性,呈弯折板结构的连接板322从连接手柄321的一端至连接炸篮本体31的一端依次分布有弧形连接段322a、第一直角连接段322b和第二直角连接段322c,门体组件2和壳体组件1在对应第一直角连接段322b的区域以直角折弯结构相互配合且具有容纳第一直角连接段322b的间隙;门体组件2在对应弧形连接段322a的区域设有第一弧形面22,壳体组件1在对应弧形连接段322a的区域设有槽体12,并在槽体12的两侧设有第二弧形面13,以使第一弧形面22配合于弧形连接段322a和第二弧形面13。
具体而言,对于连接板322的第一直角连接段322b,门体组件2和壳体组件1在对应的区域以直角折弯结构相互配合,并在直角折弯结构处设有容纳连接板322的间隙。通过直角折弯结构的设置,能够形成类似于迷宫密封的效果,在空气炸锅模式与烤箱模式下都保证箱体组件与门体组件2之间的密封效果。
而对于连接板322的弧形连接段322a,门体组件2在对应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弧形面22,壳体组件1在对应的区域设置有槽体12,并在槽体12的两侧设有第二弧形面13。由此,通过在槽体12内容纳连接板322的弧形连接段322a,弧形连接段322a将与第二弧形面13串联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弧形面,并与第一弧形面22相接触配合,进一步提高门体组件2与壳体组件1在有连接板322穿过时的气密性。
为了方便用户在空气烤箱的空气炸锅状态与烤箱状态都能实时观察食物烹饪进度,优选地,门体组件2包括第一透明视窗23,炸篮组件3包括第二透明视窗33,第二透明视窗33位于炸篮本体31上设置第二把手32的同一侧,并且,在炸篮本体31放入至壳体组件1的内部且门体组件2相对于窗口11闭合时,第一透明视窗23和第二透明视窗33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合。
如图3、4所示:
为了实现空气烤箱的烤箱功能,优选地,空气烤箱还包括下加热管4,下加热管4设置于壳体组件1的下部,并在炸篮本体31放入至壳体组件1的内部时位于炸篮本体31的下方。而由于空炸过程中炸篮需要放置于壳体组件1的内部,为防止炸篮组件3磕伤下加热管4,炸篮组件3还包括支腿34,支腿34位于炸篮本体31的下侧,在炸篮本体31放入至壳体组件1的内部时,支腿34支撑于下加热管4的上方,并且,支腿34的高度被构造为:在炸篮组件3支撑在下加热管4时,第二把手32能够从门体组件2与壳体组件1之间伸出至壳体组件1的外部。
优选地,为了实现空气烤箱的空气炸锅功能,空气烤箱还包括空炸组件5,空炸组件5设置于壳体组件1的内部,并在炸篮本体31放入至壳体组件1的内部时位于炸篮本体31的上方,空炸组件5包括上加热管51以及设置于上加热管51上方的热风风扇52。
当空气烤箱处于空气炸锅模式时,空炸组件5中的热风风扇52在电机的带动下源源不断地将空气吹经加热管加热后吹送至炸篮组件3的内部,完成对食物的炸制烹饪过程。而当空气烤箱处于烤箱状态时,上加热管51和下加热管4共同发热,对壳体组件1内的食物进行烘烤,此时热风组件可以被选择性地开启而促进空气循环,以使壳体组件1内的温度更加均匀。
由于空气烤箱基本沿用了烤箱的结构特征,其壳体组件1的内部基本呈六面体结构,不利用热风的循环。针对于此,优选地,热风风扇52为离心式风扇,空炸组件5还包括罩设于热风风扇52的上方与四周的蜗壳53,蜗壳53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送风道531和第二送风道532,第一送风道531和第二送风道532的出口向下设置,以引导热风从第一送风道531和第二送风道532向下吹送至炸篮组件3。
第一送风道531和第二送风道532分别位于壳体组件上方的左右两侧,由此,在热风风扇52从壳体组件1中心位置进风的情况下,在壳体组件1的内部形成一左一右两个空气循环,使热空气更好地覆盖六面体结构的壳体组件1的长度方向,进而使食物的受热更加均匀。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食物盛放容器的结构,提供方便用户拉拽的把手,便于用户取放食物,并且通过设置蜗壳结构,使空炸组件产生的热风在食物烹饪腔室中的流动更加均匀、充分,从而在整体上改进空气烤箱在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的用户体验。
至此,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设置有窗口(11),所述窗口(11)可用于取放食物;
门体组件(2),可开启或闭合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所述窗口(11)的外部,且所述门体组件(2)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把手(21);以及
炸篮组件(3),包括炸篮本体(3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炸篮本体(31)外部的第二把手(32),所述炸篮本体(31)用于盛放食物,并可从所述窗口(11)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二把手(32)被构造为:在所述炸篮本体(31)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且所述门体组件(2)相对于所述窗口(11)闭合时,从所述门体组件(2)与所述壳体组件(1)之间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组件(2)与所述壳体组件(1)之间互相铰接,且所述门体组件(2)与所述壳体组件(1)之间的铰接轴位于所述窗口(11)的外侧,所述第二把手(32)被构造为:从所述门体组件(2)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的外侧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32)包括:
手柄(321);以及
连接板(322),连接在所述手柄(321)与所述炸篮本体(31)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把手(32)从所述门体组件(2)与所述壳体组件(1)之间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外部的状态下,所述连接板(322)从所述门体组件(2)与所述窗口(11)之间缝隙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21)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门体组件(2)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所述连接板(322)被构造为:呈弯折板结构,以使所述第二把手(32)从所述门体组件(2)与所述壳体组件(1)之间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外部的状态下,所述手柄(321)位于所述第一把手(21)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窗口(11)的下侧,所述第一把手(21)位于所述窗口(11)的上部区域且所述第一把手(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铰接轴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把手(32)位于所述窗口(11)的上侧且所述第二把手(3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把手(21)的长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呈弯折板结构的所述连接板(322)从连接所述手柄(321)的一端至连接所述炸篮本体(31)的一端依次分布有弧形连接段(322a)、第一直角连接段(322b)和第二直角连接段(322c),所述门体组件(2)和所述壳体组件(1)在对应所述第一直角连接段(322b)的区域以直角折弯结构相互配合且具有容纳所述第一直角连接段(322b)的间隙;所述门体组件(2)在对应所述弧形连接段(322a)的区域设有第一弧形面(22),所述壳体组件(1)在对应所述弧形连接段(322a)的区域设有槽体(12),并在所述槽体(12)的两侧设有第二弧形面(13),以使所述第一弧形面(22)配合于所述弧形连接段(322a)和所述第二弧形面(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组件(2)包括第一透明视窗(23),所述炸篮组件(3)包括第二透明视窗(33),所述第二透明视窗(33)位于所述炸篮本体(31)上设置所述第二把手(32)的同一侧,并且,在所述炸篮本体(31)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且所述门体组件(2)相对于所述窗口(11)闭合时,所述第一透明视窗(23)和所述第二透明视窗(33)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加热管(4),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并在所述炸篮本体(31)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时位于所述炸篮本体(31)的下方;
所述炸篮组件(3)还包括支腿(34),所述支腿(34)位于所述炸篮本体(31)的下侧,在所述炸篮本体(31)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时,所述支腿(34)支撑于所述下加热管(4)的上方,并且,所述支腿(34)的高度被构造为:在所述炸篮组件(3)支撑在所述下加热管(4)时,所述第二把手(32)能够从所述门体组件(2)与所述壳体组件(1)之间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炸组件(5),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并在所述炸篮本体(31)放入至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时位于所述炸篮本体(31)的上方,所述空炸组件(5)包括上加热管(5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加热管(51)上方的热风风扇(5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风扇(52)为离心式风扇,所述空炸组件(5)还包括:
蜗壳(53),罩设于所述热风风扇(52)的上方与四周,并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送风道(531)和第二送风道(532),所述第一送风道(531)和所述第二送风道(532)的出口向下设置,以引导热风从所述第一送风道(531)和所述第二送风道(532)向下吹送至所述炸篮组件(3)。
CN202121089067.9U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空气烤箱 Active CN215533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9067.9U CN215533723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空气烤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9067.9U CN215533723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空气烤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3723U true CN21553372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62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9067.9U Active CN215533723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空气烤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3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58423U (zh) 一种烤盘升降式微蒸烤箱及使用其的集成灶
CN207520040U (zh) 一种两用电饼铛
CN107559904A (zh) 具有温度显示、防位移的双开门厨房用电烤箱
CN108742113A (zh) 一种多功能烤涮一体锅
CN215127567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5533723U (zh) 一种空气烤箱
CN216293802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5993690U (zh) 一种多功能的烹饪电器
CN210989820U (zh) 一种煎烤器
CN211911274U (zh) 烹饪器具
CN109744850B (zh) 用于糕点制品的烹饪设备
CN209951088U (zh) 一种披萨烤盘
CN219782357U (zh) 一种多功能烤箱
CN212089219U (zh) 烹饪器具
CN213248300U (zh) 烹饪器具
CN216797352U (zh) 烹饪器具
CN114073421B (zh) 烹饪器具
CN215605100U (zh) 一种可收纳式空气炸锅
CN215650668U (zh) 蒸汽空气炸锅
CN219397014U (zh) 具有煎牛排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20713709U (zh) 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6602565U (zh) 电烤箱加湿结构
CN213524876U (zh) 一种家用小型电、炭两用烤串机
CN215687005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650657U (zh) 多功能烹饪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