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3586U - 一种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3586U
CN215533586U CN202120679878.8U CN202120679878U CN215533586U CN 215533586 U CN215533586 U CN 215533586U CN 202120679878 U CN202120679878 U CN 202120679878U CN 215533586 U CN215533586 U CN 215533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tank
steam
coo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98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钮一浩
马强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98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3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3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3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所述内胆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净水箱、废水箱和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净水箱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内胆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内凹设有冷凝水槽,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水口、所述内胆的排水口及所述冷凝水槽分别与所述废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能够提高烹饪装置的清理便利性和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烤箱是一种利用高温蒸汽实现对食品加工的烹饪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蒸汽发生器将饮用水加热至沸腾并产生水蒸气,通过管路将高温水蒸气导入蒸汽烤箱的内胆内以加热食品。
常规的蒸汽烤箱设置有净水箱和蒸汽发生器,净水箱用于放置饮用水,当烹饪开始时,水泵将净水箱内部的水抽至蒸汽发生器内部以蒸发,在烹饪结束后,蒸汽发生器内部会残留一部分的水。为保证每次烹饪时,蒸汽发生器内部的水都是干净的饮用水,现有的蒸汽烤箱在烹饪结束后,会通过水泵将蒸汽发生器内部的水抽回至净水箱。
现有的蒸汽烤箱,由于蒸汽发生器内部的水抽回至净水箱内会对净化盒内的饮用水造成污染,导致每次烹饪结束后,都需要对净水箱进行清理和重新注水,造成清理成本增加和用水增加;且废水重新注入水盒,长时间污染净水箱,造成净水箱容易产生异味及滋生细菌,影响烹饪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且现有的蒸汽烤箱的设置,难以对内胆内部中冷凝水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装置,以提高烹饪装置的废水和冷凝水回收便利性,提高烹饪装置的清理便利性和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所述内胆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净水箱、废水箱和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净水箱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内胆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内凹设有冷凝水槽,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水口、所述内胆的排水口及所述冷凝水槽分别与所述废水箱连通。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前面板,所述内胆的开口正对所述前面板,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废水箱分别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左右两侧并位于所述前面板的后侧,所述前面板对应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废水箱均开设有水盒取放口,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废水箱能够通过所述水盒取放口取放。通过将净水箱和废水箱分别设置于内胆的左右两侧,能够提高结构紧凑性和空间布局合理性;通过设置水盒取放口,能够提高净水箱和废水箱的取放便利性,提高废水箱的清理便捷性。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开口正对对应侧的所述水盒取放口,所述安装盒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面板的背侧,且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废水箱能够抽拉地设置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盒中。通过设置安装盒,能够提高净水箱和废水箱的安装和取放可靠性。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净水箱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进水管包括插接连接的内接管和外接管,所述内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净水箱内部,所述内接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净水箱外部并与所述外接管的第一端插接,所述外接管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该种设置,可以使内接管相对净水箱固定,且内接管和外接管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或脱离,从而当净水箱从安装盒内取出时,内接管与外接管脱离,当净水箱插入安装盒内时,内接管和外接管插接到位,进水管自动导通。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接管包括相连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位于所述净水箱内部且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管部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净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部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管部远离所述第一管部的一端伸出所述净水箱并与所述外接管插接。该种设置,能够使内接管的下端尽可能靠近净水箱的底部,以尽可能地排出净水箱内部的水,提高净水的利用率;且通过设置水平的第二管部,能够避免第二管部的设置干扰净水箱在安装盒的取放,且方便第二管部与外接管的插接。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接管包括外接软管和外接硬管,所述内接管的上端插入所述外接软管的第一端内,所述外接硬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外接软管的第二端内,所述外接硬管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处。通过设置外接软管连接内接管,可以保证内接管与外接管的对接密封性,且能够降低插接时的摩擦损耗,进一步地保证密封性。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接软管包括相连的变径段和等径段,所述变径段的内径沿朝向所述等径段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内接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变径段的最小内径且小于所述变径段的最大内径,所述等径段的内径等于所述变径段的最小内径,所述内接管插接于所述变径段,所述外接硬管过盈插接于所述等径段。变径段的设置,能够方便内接管插入到外接软管中,提高插接便利性,且通过设置等径段,能够提高外接软管和外接硬管之间的插接便利性和插接密封性能。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道设置于所述内胆的顶部。该种设置,能够提高散热效果,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烹饪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蒸汽发生器,两个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均与所述净水箱连通,两个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均与所述内胆连通,两个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水口均与所述废水箱连通。通过设置两个蒸汽发生器,能够提高内胆蒸汽的含量,提高内胆升温速度和食品加热效率。
作为一种烹饪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接水盒,所述内胆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水口和所述冷凝水槽均通过接水盒与所述废水箱连通。通过设置接水盒,能够减少与废水箱对接的管路个数,提高废水盒的取放便利性,同时,能够减少废水箱的清理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通过设置废水箱,能够使蒸汽发生器中在每次使用完成后,内部残留的水均能够排放至废水箱中,保证每次使用烹饪装置时,通入到内胆中的水均是净水箱内新鲜的水,避免水在蒸汽发生器内部滞留而产生污染或变质,提高食物烹饪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将蒸汽发生器中的废水通入废水箱中,不会对净水箱造成污染,净水箱内的水不需要每次都进行倾倒和重新注水,节省了水资源的使用,且提高了净水箱的使用安全性;再者,通过将内胆中的水排放至废水箱中,有利于对内胆内部进行清洁;通过将散热风道中的冷凝水排放至废水箱中,有利于对散热风道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部分结构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部分结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结构去掉安装顶板和安装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软管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
1、蒸汽供给单元;11、净水箱;111、主箱体;1111、凹槽;112、箱盖;113、握持部;12、蒸汽发生器;13、内接管;131、第一管部;132、第二管部;14、外接管;141、外接软管;1411、变径段;1412、等径段;142、外接硬管;1421、第一硬管;1422、第二硬管;143、三通接头;15、进水泵;16、蒸汽管;
2、废水回收单元;21、废水箱;22、接水盒;23、出水管;24、回收水泵;25、回收管;26、汇流管;27、控制阀;28、排水管;
3、内胆;31、内胆底板;311、排水口;32、内胆后板;321、蒸汽进口;
4、前面板;41、出风口;42、延伸板部;5、安装盒;51、盒体;52、凸缘部;53、卡扣;
6、散热组件;61、风道罩板;62、风道底板;63、散热风机;
7、加热组件;8、安装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其包括机壳、内胆3、加热装置及蒸汽发生系统,机壳用于形成烹饪装置的整体外形,内胆3设置于机壳内部且内胆3内腔形成食物的加热腔;蒸汽发生系统用于向内胆3中提供热蒸汽,以对内胆3中的食物进行加热;加热装置设置在内胆3内部,用于对内胆3中的空气或水蒸气进行加热。
即,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可以为蒸箱,能够利用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蒸煮;或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也可以为蒸烤箱,不仅能够利用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蒸煮,还可以利用加热装置产生的高温空气对食物进行烘烤。
具体地,机壳包括前面板4、背板(未示出)及围设在前面板4和背板之间的多个侧板(未示出),前面板4、背板及多个侧板合围形成容纳腔,内胆3设置于容纳腔内,且内胆3的开口朝向前面板4,前面板4对应内胆3开口的位置开设有食物取放口。烹饪装置还包括铰接于前面板4处的机门,机门能够选择性地封闭或开启食物取放口。
蒸汽发生系统设置于内胆3和机壳之间,蒸汽发生系统包括设置在内胆3外部的净水箱11和蒸汽发生器12,净水箱11可取放地设置于机壳内部并通过进水管与蒸汽发生器12的进水口连通,蒸汽发生器12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16与内胆3连通。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泵15,以驱动水从净水箱11流动至蒸汽发生器12中。即,当烹饪装置工作时,进水泵15抽取净水箱11内的干净用水至蒸汽发生器12中,水在蒸汽发生器12中被加热至沸腾,并产生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通过蒸汽出口及蒸汽管16进入内胆3中以对内胆3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当烹饪装置使用完毕后,内胆3中的水蒸气降温冷凝形成冷凝废水,且蒸汽发生器12中由于蒸发冷凝或者内部水未完全使用完同样会产生废水,为避免蒸汽发生器12和内胆3中的残留废水对下一次烹饪装置的使用产生污染,烹饪装置还包括废水回收系统。废水回收系统包括设置于内胆3外部的废水箱21,内胆3的排水口311及蒸汽发生器12的出水口均与废水箱21连通。
通过设置废水箱21,能够使蒸汽发生器12中在每次使用完成后,内部残留的水均能够排放至废水箱21中,保证每次使用烹饪装置时,通入到内胆3中的水均是净水箱11内新鲜的水,避免水在蒸汽发生器12内部滞留而产生污染或变质,提高食物烹饪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将蒸汽发生器12中的废水通入废水箱21中,不会对净水箱11造成污染,净水箱11内的水不需要每次都进行倾倒和重新注水,节省了水资源的使用,且提高了净水箱11的使用安全性;再者,通过将内胆3中的水排放至废水箱21中,有利于对内胆3内部进行清洁。
净水箱11和废水箱21分别设置于内胆3的左右两侧,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内部布局合理性。前面板4对应净水箱11和废水箱21分别开设有水盒取放口,净水箱11和废水箱21正对水盒取放口设置并与前面板4可拆卸连接,净水箱11和废水箱21可以通过对应的水盒取放口进行取放。
水盒取放口处设置有安装盒5,安装盒5具有正对水盒取放口的开口,净水箱11和废水箱21可抽拉地设置于安装盒5中,提高净水箱11和废水箱21的取放便利性。
为方便安装盒5的安装,安装盒5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51,盒体51的开口边缘向外延伸有凸缘部52,凸缘部52位于前面板4的外侧并与前面板4贴合,盒体51穿过水盒取放口并伸入前面板4的内侧。通过设置凸缘部52,能够实现安装盒5的安装限位,提高安装便利性。
如图3所示,水盒取放口的边缘向内垂直延伸有延伸板部42,延伸板部42与盒体51的侧面贴合,以提高安装盒5的设置稳定性,防止安装盒5晃动。进一步地,盒体51与延伸板部42卡接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安装盒5的设置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地,盒体51的左右侧壁上凸设有卡扣53,卡扣53与延伸板部42卡接。但可以理解的是,盒体51与延伸板部42的卡接结构可以参考现有卡接结构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安装盒5的深度大于对应的净水箱11或废水箱21的长度,以使净水箱11或废水箱21插入到安装盒5内时,净水箱11或废水箱21能够内陷于安装盒5的内部,提高烹饪装置的外形美观性。废水箱21和净水箱11朝向水盒取放口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握持部113,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抓取握持部113将净水箱11或废水箱21取出。
以净水箱11的结构为例,参照图5,净水箱11靠近水盒取放口的一端端面上凹设有凹槽1111,握持部113为竖直设置的竖筋,竖筋的两端分别与凹槽1111的上下槽壁连接,且竖筋与凹槽1111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即握持部113与凹槽1111的槽底之间能够供操作者的手部伸入的空间,方便操作人员对握持部113进行握持。在其他实施例中,握持部113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废水箱21上的握持部的设置可以参照净水箱11,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净水箱11包括上端开口的主箱体111以及盖设在主箱体111开口处的箱盖112,箱盖112与主箱体111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操作人员通过上端开口向净水箱11内注水。箱盖112与主箱体111的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4-6所示,进水管包括插接连接的内接管13和外接管14,内接管13的第一端伸入净水箱11的内部,第二端位于净水箱11的外部并与外接管14的第一端插接,外接管14的第二端与蒸汽发生器12的进水口插接。该种设置,可以使内接管13相对净水箱11固定,且内接管13和外接管14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或脱离,从而当净水箱11从安装盒5内取出时,内接管13与外接管14脱离,当净水箱11插入安装盒5内时,内接管13和外接管14插接到位,进水管自动导通。
内接管13包括相连呈L型的第一管部131和第二管部132,第一管部131位于净水箱11内部且竖直设置,其下端延伸至净水箱11的底部,上端延伸至靠近净水箱11的顶部位置。第二管部132水平设置,且第二管部132的一端与第一管部131的上端连接,第二管部132的另一端伸出净水箱11外部。安装盒5对应第二管部132的位置开设有避让通孔,第二管部132的第二端能够通过避让通孔伸出安装盒5外部。内接管13的上述设置,能够使内接管13的下端尽可能靠近净水箱11的底部,以尽可能地排出净水箱11内部的水,提高净水的利用率。且通过设置水平的第二管部132,能够避免第二管部132的设置干扰净水箱11在安装盒5的取放,且方便第二管部132与外接管14的插接。
外接管14包括相连的外接软管141和外接硬管142,内接管13的第二端插接至外接软管141的第一端内,外接软管141的第二端与外接硬管142的第一端连接,外接硬管142的第二端与蒸汽发生器12连接。通过设置外接软管141连接内接管13,可以保证内接管13与外接管14的对接密封性,能够降低插接时的摩擦损耗,进一步地保证密封性。
如图4和7所示,为方便将内接管13插入到外接软管141中,外接软管141包括沿其轴向设置的变径段1411和等径段1412,变径段1411的内径沿外接软管14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且内接管13的内径小于变径段1411的最大内径且大于变径段1411的最小内径;等径段1412的内径沿轴向相等且等于变径段1411的最小内径,内接管13插接于变径段1411内,外接硬管142过盈插接于等径段1412内。变径段1411的设置,能够方便内接管13插入到外接软管141中,提高插接便利性,且通过设置等径段1412,能够提高外接软管141和外接硬管142之间的插接便利性和插接密封性能。
优选地,内接管13为硬管,且内接管13和外接硬管142优选采用不锈钢等常用硬管用材质,外接软管141可采用橡胶等采用软管用材质。
如图4所示,为保证内胆3具有足够的蒸汽量以及提高内胆3内部的蒸汽均匀度,优选地,蒸汽发生器12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每个蒸汽发生器12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净水箱11连通,每个蒸汽发生器12分别通过一蒸汽管16与内胆3连通,且两个蒸汽管16的蒸汽出口分别位于内胆3底部的左右两侧。
通过将蒸汽出口设置在内胆3底部,由于蒸汽温度高且密封小,蒸汽进入内胆3中后会迅速向上升,从而使蒸汽能够由下至上加热食物,提高蒸汽的利用率,避免蒸汽的热量被内胆3中的结构件或者冷空气消耗;通过设置两个蒸汽发生器12,且将两个蒸汽管16的出口分别设置在内胆3底部的左右两侧,可以提高内胆3内部的蒸汽量,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且能够使内胆3内的蒸汽更加均匀。
优选地,内胆3的内胆后板32上开设有两个蒸汽进口321,两个蒸汽进口321分别位于后板的左右两侧,两个蒸汽管16远离蒸汽发生器12的一端分别插接至两个蒸汽进口321中。通过在内胆后板32上设置蒸汽进口321,有利于蒸汽管16的连接和安装,且更加有利于蒸汽管16的扩散。
为提高空间布置合理性,两个蒸汽发生器12优选分别设置于内胆3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对应侧净水箱11或废水箱21的后侧。该种设置,能够更加合理利用净水箱11和废水箱21的后侧空间,提高结构紧凑性,且能够使蒸汽发生器12的位置与蒸汽进口321的位置对应,缩短蒸汽管16的长度。
优选地,两个蒸汽管16的长度和内径相同,以在两个蒸汽发生器12同时供给蒸汽时,通入两个蒸汽进口321的蒸汽量相同,从而能够使得内胆3内部的蒸汽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为降低蒸汽在输送过程中的热损耗,位于内胆3外部的蒸汽管16部分包覆有保温层,保温层由石棉、玻璃纤维等隔热材料制成。或还可以在蒸汽管16外部缠绕电加热丝,通过对电加热丝加热的方式实现对蒸汽的保温。
两个进水管共用同一内接管13及外接软管141,以降低成本,简化结构。两个外接硬管142的第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头143,三通接头143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两个外接硬管142的第一端连接,三通接头143的另一端口与外接软管141的第二端连接。三通接头143与外接硬管142的连接可以为焊接,也可以为螺纹连接,或可采用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每个外接硬管142上均连接有进水泵15,外接硬管142包括第一硬管1421和第二硬管1422,第一硬管1421连接于三通接头143及进水泵15的进水口之间,第二硬管1422段连通于进水泵15的出水口及蒸汽发生器12之间。进水泵15优选设置于内胆3的顶部,以提高管路布局合理性,且避免结构干涉。
在食物加热完毕后,内胆3中的蒸汽冷凝产生冷凝水,对内胆3内部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内胆3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311,内胆3的后侧或底部设置有接水盒22,排水口311与接水盒22通过排水管28连通,接水盒22通过回收管25与废水箱21连通。
接水盒22的设置,能够使内胆3中的水或者杂质首先汇聚至接水盒22中,当接水盒22内水位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回收至废水箱21中,从而能够对内胆3内的冷凝水进行回收的同时,减少回收水泵24的运行频次,从而降低烹饪装置的运行成本。且在食物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食物残渣或者油脂掉落,若不设置接水盒22,则由于废水箱21的高度高于内胆3底部的高度,连接废水箱21和排水口311的管路在排水口311处较低且在废水箱21连接处较高,从而导致残渣容易对管路造成堵塞,当设置接水盒22时,食物残渣或油脂可以在接水盒22中沉淀聚集,减小管路堵塞的情况发生,提高管路清洁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排水管28的第一端与排水口311连通,第二端与接水盒22连通,排水管28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由此,可以使内胆3中的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排水口311流向至进水口,提高废水收集顺畅性。
进一步地,排水口311设置于内胆底板31的最低处,内胆底板31由排水口311至内胆底板31的底面周缘逐渐抬高,以使内胆底板31于排水口311处凹陷形成内胆3底部最低点,有利于内胆3中废水的汇集和排出。
优选地,排水口311处设置有过滤网,以对食品残渣进行过滤,减小管路堵塞的情况发生。
蒸汽发生器1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23与接水盒22连通,即,蒸汽发生器12中的废水先汇聚至接水盒22中后,再由接水盒22回收至废水箱21。该种设置方式,能够减少与废水箱21对接的管道的个数,从而减小管路接口的数量,方便废水箱21的取放和清洁。
接水盒22通过回收管25与废水箱21连通,且回收管25上设置有回收水泵24,以驱动废水由接水盒22向废水箱21处流动。且为控制废水回收的时机,接水盒22内设置有第一水位检测装置,烹饪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水位检测装置及回收水泵24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回收水泵24工作,将接水盒22中水排放至废水箱21中。
进一步地,每个出水管23中均设置有控制阀27,控制阀27用于控制出水管23的通断,且控制阀27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液位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控制阀27关闭,当蒸汽发生器12使用完毕且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液位低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控制阀27开启,以导通出水管23,使蒸汽发生器12中的水流入至接水盒22中。第二预设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通过设置控制阀27,能够避免接水盒22中的水溢出,提高烹饪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控制阀27可以但不限定为电磁阀。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废水箱21取出时,水从废水箱21与回收管25插接的回收水口溢出,废水箱21内部设置有第二水位检测装置,第二水位检测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当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高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回收水泵24停止向废水箱21排水。第三预设值低于废水箱21的回收水口的高度。
优选地,烹饪装置还设置有报警模块,报警模块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当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废水箱21内的水位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模块报警,以提醒用户将废水箱21取出进行废水倾倒。报警模块可以采用蜂鸣器、声光报警等现有报警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为使烹饪装置在食品加工完成后尽快散热,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6,散热组件6包括散热风机63以及散热风道,内胆3开设有散热风口,散热风口与散热风道连通。散热组件6的设置,能够将内胆3中的热空气抽出至散热风道中冷凝散热,提高内胆3内散热效率。
由于热空气在散热风道中冷凝产生冷凝水,为对散热风道中的冷凝水进行回收,散热风道的底部凹设有冷凝水槽,冷凝水槽通过汇流管26与接水盒22连通。冷凝水槽的设置,能够汇集散热风道中的冷凝水,且通过设置汇流管26连通冷凝水槽和接水盒22,可以使冷凝水槽中的水汇集至接水盒22中,再由接水盒22回收至废水箱21中,从而避免冷凝水在散热风道中滞留,提高散热风道的清洁便利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凝水槽也可以通过汇流管26直接与废水箱21连通。
如图2所示,散热风道和散热风机63均设置于内胆3的顶部,且为方便散热组件6的安装,内胆3上方设置有安装顶板8,安装顶板8与内胆3的顶板平行且间隔设置,安装顶板8与机壳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散热组件6设置于安装顶板8上。
散热风道由风道底板62和风道罩板61合围形成,风道底板62与安装顶板8可拆卸连接,风道罩板61与风道底板62扣合连接。散热风道沿烹饪装置的前后方向延伸,风道底板62和风道罩板61的前端均与前面板4抵接,风道底板62的前端和风道罩板61的前端合围形成风道出口,前面板4对应风道出口的位置开设有出风口41,以使被散热风道冷凝的风从出风口41中排出。
散热风机63设置于散热风道的后端,且散热风机63封闭散热风道的后端。散热风机63可以但不限定为贯流风机。散热组件6的设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进行,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由于蒸汽的温度有限,为提高食物加热的速度及丰富烹饪装置的功能,内胆3中还设置有加热组件7,加热组件7包括加热管。优选地,内胆3的左右侧壁及顶壁上均设置有加热管,以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温度,从而实现烹饪装置的烘烤功能。加热组件7的设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进行,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本实用新型对加热组件7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具体限制。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净水箱(11)、废水箱(21)和蒸汽发生器(12),所述蒸汽发生器(12)的进水口与所述净水箱(11)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12)的蒸汽出口与所述内胆(3)连通,所述内胆(3)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内凹设有冷凝水槽,所述蒸汽发生器(12)的出水口、所述内胆(3)的排水口(311)及所述冷凝水槽分别与所述废水箱(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前面板(4),所述内胆(3)的开口正对所述前面板(4),所述净水箱(11)和所述废水箱(21)分别设置在所述内胆(3)的左右两侧并位于所述前面板(4)的后侧,所述前面板(4)对应所述净水箱(11)和所述废水箱(21)均开设有水盒取放口,所述净水箱(11)和所述废水箱(21)能够通过所述水盒取放口取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盒(5),所述安装盒(5)的开口正对对应侧的所述水盒取放口,所述安装盒(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面板(4)的背侧,且所述净水箱(11)和所述废水箱(21)能够抽拉地设置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盒(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11)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12)连通,所述进水管包括插接连接的内接管(13)和外接管(14),所述内接管(13)的一端位于所述净水箱(11)内部,所述内接管(1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净水箱(11)外部并与所述外接管(14)的第一端插接,所述外接管(14)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蒸汽发生器(12)的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管(13)包括相连的第一管部(131)和第二管部(132),所述第一管部(131)位于所述净水箱(11)内部且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管部(13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净水箱(11)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部(132)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管部(132)远离所述第一管部(131)的一端伸出所述净水箱(11)并与所述外接管(14)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管(14)包括外接软管(141)和外接硬管(142),所述内接管(13)的上端插入所述外接软管(141)的第一端内,所述外接硬管(142)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外接软管(141)的第二端内,所述外接硬管(142)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蒸汽发生器(12)的进水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软管(141)包括相连的变径段(1411)和等径段(1412),所述变径段(1411)的内径沿朝向所述等径段(1412)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内接管(13)的内径大于所述变径段(1411)的最小内径且小于所述变径段(1411)的最大内径,所述等径段(1412)的内径等于所述变径段(1411)的最小内径,所述内接管(13)插接于所述变径段(1411),所述外接硬管(142)过盈插接于所述等径段(141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设置于所述内胆(3)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蒸汽发生器(12),两个蒸汽发生器(12)的进水口均与所述净水箱(11)连通,两个所述蒸汽发生器(12)的蒸汽出口均与所述内胆(3)连通,两个所述蒸汽发生器(12)的出水口均与所述废水箱(2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接水盒(22),所述内胆(3)底部设置有排水口(311),所述排水口(311)、所述蒸汽发生器(12)的出水口和所述冷凝水槽均通过接水盒(22)与所述废水箱(21)连通。
CN202120679878.8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烹饪装置 Active CN215533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9878.8U CN21553358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9878.8U CN21553358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3586U true CN215533586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9878.8U Active CN21553358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3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0849B (zh) 蒸箱水循环利用装置
CN108158391A (zh) 一种电蒸箱
WO2024082429A1 (zh) 换热设备
CN21553358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1553371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15533587U (zh) 一种烹饪装置
KR101991688B1 (ko) 온풍 발생 기능을 갖는 저탕식 전기 온수기
CN109247831B (zh) 烹饪器具
CN212390437U (zh) 一种配气式集成灶
CN211358163U (zh) 一种真空管道防堵装置
CN212815908U (zh) 一种烹饪设备用的水路系统及烹饪设备
CN220675936U (zh) 家用电器
CN217243752U (zh) 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环保蒸柜
CN111588331A (zh) 干燥装置及洗碗机
CN217141472U (zh) 用于清洁设备上加热洗涤液的装置
CN215127200U (zh) 排水组件、蒸制结构及蒸烤一体箱
CN211632789U (zh) 一种蒸汽锅
CN209825100U (zh) 一种红外加热的循环加热炉
CN220937977U (zh) 家用电器
CN215951529U (zh) 一种利用消毒柜回收水清洁集成灶叶轮的装置及集成灶
CN2419514Y (zh) 自清洁无漏多功能抽油烟机
CN216557242U (zh) 一种吸油烟机及厨房余热回收系统
CN216745593U (zh) 节能型锅炉排气导热装置
CN210902610U (zh) 一种储水式双温型饮水器
CN218954988U (zh) 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