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5933U -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5933U
CN215525933U CN202121824261.7U CN202121824261U CN215525933U CN 215525933 U CN215525933 U CN 215525933U CN 202121824261 U CN202121824261 U CN 202121824261U CN 215525933 U CN215525933 U CN 215525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cquisition module
guide
rod
voltage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242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志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uixi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uixi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uixi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uixi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242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5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5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5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包括采集模块本体,所述采集模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进线接口,另一端设置有出线接口,还包括活动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中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中壳相对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用于供所述进线接口和所述出线接口通过,所述下壳的下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下壳的内侧固定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扇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风扇,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有利于将风更大范围的导向至采集模块本体上,带走采集模块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设置第二导风板,有利于将风导出。

Description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背景技术
VI-12系列远程模拟量采集模块,可以用于采集电压输出型变送器、电压输出型传感器等设备的信号,主要用于机房监控、工业控制或其它分布式数据的采集。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978998U公开的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设有凸轮,且所述凸轮与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防尘罩的顶壁内部活动设有滑板,所述防尘罩的顶壁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滑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散热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的凸部转动至滑板处,推动滑板左移,滑板左移使第二散热孔与第一散热孔错位,此时防尘罩为模块本体做防尘处理,模块本体运行时,凸轮的凸部旋离滑板,弹簧不受力通过自身弹性带动滑板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第二散热孔与第一散热孔重合,防护罩为模块本体做散热处理。
该电压采集模块虽然通过设置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是这样散热方式的效率比较低,散热的效果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通过设置散热风扇,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有利于将风更大范围的导向至采集模块本体上,带走采集模块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设置第二导风板,有利于将风导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包括采集模块本体,所述采集模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进线接口,另一端设置有出线接口,还包括活动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中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中壳相对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用于供所述进线接口和所述出线接口通过,所述下壳的下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下壳的内侧固定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扇叶,所述上壳与所述中壳相对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壳内设置有第一导风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壳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导风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口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联动机构,以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往复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固定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并且位于所述扇叶的下方,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往复槽,所述下壳上固定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滑动连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贯穿进所述往复槽中,所述往复杆的另一端贯穿有可以纵向滑动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上部固定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上固定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拉杆,所述第三拉杆上固定有导向框,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上部贯穿进所述导向框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马达、扇叶、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扇叶的转动,带走采集模块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开设散热孔的方式,散热效果提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机构、第二导风机构和联动机构,在马达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导风板往复转动,有利于将风更大范围的导向至采集模块本体上,实现更好的更均匀的散热效果,同时能够带动第二导风板往复转动,将热流分散导出,避免热流从进风口回流进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壳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沿着图6中A-A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集模块本体;2、进线接口;3、出线接口;4、上壳;5、中壳;6、下壳;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进风口;10、马达;11、扇叶;12、出风口;13、第一导风机构;14、第一导风板;15、第二导风机构;16、第二导风板;17、联动机构;18、转动板;19、往复槽;20、保持架;21、往复杆;22、导轮;23、第一导向杆;24、第一拉杆;25、第二拉杆;26、第二导向杆;27、第三拉杆;28、导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9,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包括采集模块本体1,采集模块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线接口2,另一端设置有出线接口3,该采集模块本体1是现有技术,为VI-12系列,本实施例中不涉及对其改进,故不详述。
还包括活动连接在一起的上壳4、中壳5以及下壳6,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磁吸连接、螺丝连接、卡接等;上壳4与中壳5相对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分别用于供进线接口2和出线接口3通过,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的大小分别与进线接口2和出线接口3吻合,在将上壳4和中壳5安装在一起后,采集模块本体1即可限位束缚在上壳4和中壳5之间的空间内,两端由于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对进线接口2和出线接口3的限位束缚,采集模块本体1无法移动,所以安装很牢固。
下壳6的下部开设有进风口9,下壳6的内侧固定有马达10,马达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扇叶11,上壳4与中壳5相对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12,马达10与采集模块本体1连接,在启动后带动扇叶11转动,从进风口9处鼓风进入,带走集模块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热流从出风口12流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开设散热孔的方式,散热效果提升。
中壳5内设置有第一导风机构13,具体的,第一导风机构13包括若干个第一导风板14,第一导风板14转动连接在中壳5的内侧,第一导风板14摆动时,有利于将风更大范围的导向至采集模块本体1上,实现更好的更均匀的散热效果,摆动驱动的原理参见下文。
出风口12处设置有第二导风机构15,具体的,第二导风机构15包括若干个第二导风板16,第二导风板16转动连接在出风口12的内侧,第二导风板16摆动时,将热流分散导出,避免更多的热流从进风口9回流进来,摆动驱动的原理参见下文。
马达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联动机构17,以带动第一导风板14和第二导风板16往复摆动。
具体的,联动机构17包括转动板18,转动板18固定在马达10的输出轴上,并且位于扇叶11的下方,转动板18上开设有往复槽19,下壳6上固定有保持架20,保持架20上滑动连接有往复杆21,保持架20限制往复杆21的滑动方向;往复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22,导轮22贯穿进往复槽19中,往复槽19距转动板18的中心距离时而变大时而变小,呈规律的波浪型曲线,在马达10启动后,能够转动板18转动,通过导轮22与往复槽19的相抵,最终能够带动往复杆21做往复直线运动;
往复杆21的另一端贯穿有可以纵向滑动的第一导向杆23,第一导向杆23的上部固定有第一拉杆24,第一拉杆24与第一导风板14的下部转动连接,第一导风板14摆动时,第一拉杆24的高度有轻微变化,所以要设计第一导向杆23与往复杆21的另一端纵向滑动连接,进而在往复杆21往复移动期间,推动第一导向杆23来回移动,推动第一拉杆24来回移动,最终带动第一导风板14往复摆动;第一导风板14的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拉杆25,第二拉杆25上固定有第二导向杆26,第二导风板16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拉杆27,第三拉杆27上固定有导向框28,第二导向杆26的上部贯穿进导向框28中,第一导风板14摆动期间,第二拉杆25的高度轻微变化,第二导风板16摆动期间,第三拉杆27的高度也有轻微变化,遂设置导向框28与第二导向杆26,既能满足于第二导向杆26的高度变化,也能在第二拉杆25左右移动时,推动导向框28,导向框28带动第三拉杆27移动,第三拉杆27带动第二导风板16往复摆动,因此在马达10转动时,能够同时地带动第二导风板16和第一导风板14往复摆动导流。
值得一提的是,转动板18与下壳6之间具有间隙,而且转动板18上开设有密密麻麻的孔(图中未示出),都是用于气流通过的。
工作原理:该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使用时,首先马达10启动后带动扇叶11转动,从进风口9处鼓风进入,带走集模块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热流从出风口12流出,在此期间,转动板18转动,通过导轮22与往复槽19的相抵,能够带动往复杆21做往复直线运动,推动第一导向杆23往复移动,带动第一导风板14往复摆动,有利于将风更大范围的导向至采集模块本体1上,实现更好的更均匀的散热效果,同时在第一导风板14往复摆动时,带动上部的第二拉杆25也来回移动,推动第二导向杆26来回移动,带动导向框28来回移动,带动第三拉杆27来回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导风板16往复摆动,将热流分散导出,避免更多的热流从进风口9回流进来,在停机时,带动第一导风板14和第二导风板16转动到最左侧或最右侧,使得每片第一导风板14和第二导风板16覆盖,覆盖后的第一导风板14可以挡住中壳5的内侧区域,防止灰尘从进风口9进入到采集模块本体1区域积留,覆盖后第二导风板16可以挡住出风口12区域,防止灰尘从出风口12进入到采集模块本体1区域积留看,起到防尘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包括采集模块本体(1),所述采集模块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线接口(2),另一端设置有出线接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连接在一起的上壳(4)、中壳(5)以及下壳(6),所述上壳(4)与所述中壳(5)相对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分别用于供所述进线接口(2)和所述出线接口(3)通过,所述下壳(6)的下部开设有进风口(9),所述下壳(6)的内侧固定有马达(10),所述马达(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扇叶(11),所述上壳(4)与所述中壳(5)相对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5)内设置有第一导风机构(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3)包括若干个第一导风板(14),所述第一导风板(14)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壳(5)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2)处设置有第二导风机构(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机构(15)包括若干个第二导风板(16),所述第二导风板(16)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口(1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联动机构(17),以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14)和所述第二导风板(16)往复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7)包括转动板(18),所述转动板(18)固定在所述马达(10)的输出轴上,并且位于所述扇叶(11)的下方,所述转动板(18)上开设有往复槽(19),所述下壳(6)上固定有保持架(20),所述保持架(20)上滑动连接有往复杆(21),所述往复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22),所述导轮(22)贯穿进所述往复槽(19)中,所述往复杆(21)的另一端贯穿有可以纵向滑动的第一导向杆(23),所述第一导向杆(23)的上部固定有第一拉杆(24),所述第一拉杆(24)与所述第一导风板(14)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14)的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拉杆(25),所述第二拉杆(25)上固定有第二导向杆(26),所述第二导风板(16)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拉杆(27),所述第三拉杆(27)上固定有导向框(28),所述第二导向杆(26)的上部贯穿进所述导向框(28)中。
CN202121824261.7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Active CN215525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4261.7U CN215525933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4261.7U CN215525933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5933U true CN215525933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24261.7U Active CN215525933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5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0573B (zh) 一种利用高速气流用于辅助散热的电池组外壳组件
CN216522058U (zh) 风机和空调器
CN113597226A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供冷节能装置
CN215525933U (zh)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电压采集模块
CN114336381B (zh) 一种散热低压开关柜
CN214092367U (zh) 低噪声轴流风机
CN112253552B (zh) 一种香蕉型射流风机结构
CN212028124U (zh) 一种风机支架
CN218325362U (zh) 一种畜牧风机用复合材料扇叶
CN112888259B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用网线安装盒
CN115792320A (zh) 一种电力能耗采集装置
CN213684628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的通风装置
CN113708284B (zh) 一种充电式环网开关设备
CN214314871U (zh)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性能的无刷电机
CN211710817U (zh) 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
CN114704493A (zh) 一种具有可调叶片的节能型风机
CN205172988U (zh) 磁助力排风扇
CN217817169U (zh) 一种智能调节风量的冷风机出口装置
CN110560266A (zh) 一种摆动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17007507U (zh) 一种新型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CN221058641U (zh) 一种电气设备散热机构
CN218743345U (zh) 风电齿轮箱散热器除尘装置
CN215782318U (zh) 一种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CN219697710U (zh) 一种用于数码复合机的内部清扫结构
CN215486405U (zh) 一种风机变流器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