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4877U - 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4877U
CN215524877U CN202122263770.3U CN202122263770U CN215524877U CN 215524877 U CN215524877 U CN 215524877U CN 202122263770 U CN202122263770 U CN 202122263770U CN 215524877 U CN215524877 U CN 215524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head
temperature probe
temperature
pot cover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37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士军
凤舞宏
温中意
李彬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 On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 On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 On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 On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37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4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4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4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2207/00Application of thermometer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 G01K2207/02Application of thermometer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for measuring food temperature
    • G01K2207/06Application of thermometer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for measuring food temperature for preparation purpos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其包括用于传递热量的金属头以及用于能够固定于锅盖的固定件,固定件设置有固定孔,金属头穿设于固定孔,固定孔内侧设置有能够抵触金属头的摩擦部;金属头与固定件能够发生相对移动,且当金属头与固定件发生相对移动时,摩擦部和金属头之间能够产生摩擦。在实际烹饪时,使用者可推动金属头来调节金属头与食材原料之间的距离,使金属头的端部能够与食材原料直接接触,从而提高温度探针对食材原料的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本申请具有测温准确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烹饪系统及其配套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在烹饪料理时,尤其是在蒸煮食材时,通常依靠人的经验判断食材的烹饪温度和食材是否已经煮熟,容易造成食材不熟或者蒸煮过度的情况,为此很多餐厅或家庭中会使用智能烹饪设备。智能烹饪设备可以实时检测食材的烹饪温度,使食材原料在不同的烹饪时间内均能够处于预设的温度,最后将食材原料煮熟,其中,实时获取食材原料的温度是智能烹饪设备的核心功能之一。
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51307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锅盖智能测温装置,其包括有锅盖手柄和底座,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锅盖本体上,锅盖手柄和底座可分离可拆卸;锅盖手柄内置有智能探针和PCB板,两者电信号连接。智能探针由不锈钢管和软胶复合而成,不锈钢管包括针尖部、连接部和温度传感器,其中针尖部由末端往顶端方向的管径分段式逐渐缩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锅盖智能测温装置需要进行工作时,针尖部几乎只能与蒸煮锅内部的气体或蒸汽接触,导致在烹饪食材时温度测量的准确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温度探针,具有提高测温准确性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温度探针,能够安装于锅盖,所述温度探针包括用于传递热量的金属头以及用于能够固定于所述锅盖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金属头穿设于所述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侧设置有能够抵触所述金属头的摩擦部;所述金属头与所述固定件能够发生相对移动,且当所述金属头与所述固定件发生相对移动时,所述摩擦部和所述金属头之间能够产生摩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头通过固定件安装于锅盖上,使用者可通过推动金属头,使金属头与固定件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改变固定件与金属头端部之间距离,由于金属头与固定件发生相对移动时摩擦部与金属头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因此金属头在非人力的作用下难以自行发生滑移。在实际烹饪时,使用者可推动金属头来调节金属头与食材原料之间的距离,使金属头的端部能够与食材原料直接接触,从而提高温度探针对食材原料的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锅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外侧设置有供所述金属头端部容纳的收纳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探针不需要进行温度测量时,使用者可将固定件从锅盖中取出,将固定件从金属头上取出,并将金属头的端部插进收纳孔中,固定件对金属头的端部进行保护,减少金属头与外部硬物之间发生磕碰所造成的损伤。
可选的,还包括外壳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保护筒,所述金属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保护筒设置有供所述金属头容纳的容置腔;当所述保护筒与所述外壳相对固定时,所述金属头能够容纳于所述容置腔中;当所述保护筒与所述外壳分离时,所述金属头能够外露于所述保护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探针不需要进行温度测量时,使用者可将金属头从固定件中取出,并将金属头插进容置腔中,保护筒对金属头的进行保护,减少金属头与外部硬物之间发生磕碰所造成的损伤,并且减少金属头受外部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可选的,所述保护筒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一端相对固定于所述保护筒,所述夹持件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保护筒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能够通过夹持方式固定于固定物,如使用者的口袋边缘处,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可选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固定所述金属头的支架,所述金属头穿设于所述外壳并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外壳接近所述金属头的一端设置有收缩部,所述收缩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收缩部、所述支架和所述金属头均抵触于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收缩部末端收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缩部、金属头和支架之间配合对第二密封圈进行挤压,提高温度探针的密封性,减少气体或蒸汽通过外壳与金属头之间的间隙进入温度探针内部的风险。收缩部的收窄设置,可增大第二密封圈和收缩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抵触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抵触密封部,所述抵触密封部围绕所述金属头呈圆周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密封部抵触第二密封圈时,第二密封圈可填充抵触密封部与金属头之间的间隙,提高增强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所述金属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调节槽,所述摩擦部能够容纳于所述调节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头与固定件相对固定时,摩擦部容纳于其中一个调节槽中形成卡接配合,进一步减少金属头与固定件在非人力作用情况下发生自行移动的风险。
本申请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厨具,具有提高测温准确性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厨具,包括锅盖和上述任一种温度探针,所述锅盖设置有供所述固定件安装的安装孔;当所述金属头和所述固定件发生相对移动时,能够改变所述金属头底端和所述锅盖之间的最大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烹饪时,使用者可对金属头施力,调整金属头与锅盖之间的距离,使金属头能够接触锅盖下方的食材原料。
可选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锅盖的手柄,所述手柄设置有供所述金属头容纳的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非烹饪时,使用者可将金属头从固定件中取出,并将金属头收纳于手柄的容置槽中。
本申请目的三是提供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具有提高测温准确性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智能烹饪系统,炉具和上述任一种温度探针;
所述炉具包括加热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温度探针还包括感温元件、无线通讯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感温元件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感温元件能够根据所述金属头传递的热量发送温度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温度信号,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向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发送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基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接收的检测信号,调节所述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头能够将食材原料的热量传递给感温元件,感温元件测得食材原料的温度后,温度探针得到食材原料的实时温度。温度探针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食材原料的实时温度发送给炉具,炉具则根据食材原料的实时温度而改变火力大小或维持火力大小,从而使食材原料能够在预设的时间内保持预设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温度探针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外壳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温度探针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温度探针安装于锅盖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金属头与固定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温度探针的金属头插接于收纳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温度探针的金属头收纳于保护筒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温度探针的主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厨具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厨具的主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厨具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五的厨具中的金属头收纳于容置槽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智能烹饪系统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智能烹饪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11、安装腔;12、后盖;121、挂环;13、第一密封圈;14、功能按键;15、指示灯组;16、收缩部;161、卡环;17、第二密封圈;2、金属头;21、调节段;22、调节槽;3、支架;31、主控电路板;32、充电电池;33、支撑片;34、无线充电线圈;35、微处理器;36、无线通讯模块;37、抵触密封部;4、固定件;41、固定孔;42、摩擦部;43、卡槽;44、收纳孔;5、保护筒;51、容置腔;52、卡块;53、夹持件;6、锅盖;61、透气孔;62、安装孔;63、手柄;631、容置槽;64、支撑柄;65、连接孔;7、锅体;8、炉具;81、加热模块;82、无线收发模块;83、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14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温度探针。参照图1和图2,温度探针包括有外壳1和金属头2,金属头2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一端。外壳1整体呈圆管状,外壳1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11,安装腔11远离金属头2的一端形成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后盖12。后盖12能够对安装腔11内的部件进行遮挡,减少杂物进入外壳1内部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后盖12通过卡接方式固定于安装口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2也可以通过栓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外壳1。进一步的,为了减少水汽或油烟从安装口与后盖12之间的间隙进入外壳1内,后盖12与安装口内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3围绕后盖12设置,且第一密封圈13与后盖12通过卡接方式固定。
参照图1,进一步的,后盖12铰接有挂环121,使用者在不需要温度探针进行温度测量时,可掰开挂环121,将温度探针通过挂环121吊挂于预先安装好的挂钩上,以方便使用者放置温度探针。
参照图2,为了对金属头2和外壳1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支撑固定,外壳1内安装有支架3,金属头2进入外壳1的一端通过卡接固定于支架3远离后盖12的一端。支架3的一面设置有安装面,安装面固定安装有主控电路板31;支架3呈中空设置,支架3的内部设置有感温元件和充电电池32,感温元件的测温部与金属头2固定于支架3的一端连接;支架3接近后盖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片33,支撑片33上固定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34。无线充电线圈34、充电电池32和感温元件均电性连接于主控电路板31,主控电路板31和感温元件均电性连接于充电电池32的供电回路。
参照图2,其中,金属头2远离外壳1的一端能够接触食材原料并传递热量,感温元件能够测量食材原料的温度,感温元件固定安装于金属头2内。在本实施例中,感温元件的数量为2,其中一个感温元件固定于在金属头2的端部,另外一个感温元件固定于在金属头2的中部,两个感温元件可以对锅体7内的食材原料进行温度检测。
参照图2,充电电池32能够为感温元件和主控电路板31上的电子元件提供电能。当充电电池32电量耗尽或电量较少时,使用者可通过将温度探针放置于预先配置好的无线充电座上,利用无线充电线圈34向充电电池32进行充电。
参照图3,进一步的,主控电路板31设置有微处理器35和无线通讯模块36,感温元件和无线通讯模块36分别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35。其中,无线通讯模块36能够与远程智能终端进行无线配对后建立通信;在实际使用时,感温元件能够根据食材原料测得的温度向微处理器35发送温度信号,微处理器35对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6向远程智能终端发送检测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远程智能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可以为平板电脑,也可以为其他智能设备如智能炉具。
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的,外壳1安装有功能按键14和指示灯组15,功能按键14和指示灯组15(参照图1)均电性连接于主控电路板31。其中,功能按键14能够基于使用者的触按,向微处理器35发送控制信号,以改变温度探针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当功能按键14被长按时为切换温度探针的开机状态或关机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长按指的是持续触按的时间保持在3秒以上;当温度探针开机后功能按键14被点按时,温度探针处于配对状态,温度探针向远程智能终端发送配对码,在本实施例中,短按指的是持续触按的时间少于3秒;当温度探针配对成功后功能按键14被点按时,温度探针会切换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输出检测信号的时间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时间间隔具有3个模式,分别是每1秒输出一组数据、每60秒输出一组数据以及每600秒输出一组数据。指示灯组15由若干个灯珠组成,在本实施例中,灯珠的数量为3,各个灯珠能够根据温度探针的当前工作状态发光。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由注塑工艺成型,外壳1的外侧还通过二次注塑工艺成型有一层呈半透明的硅胶件,硅胶件一方面方便使用者触按功能按键14和观察指示灯组15,另一方面可以在外壳1表面形成一层密封防水层,进一步提高温度探针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参照图2,外壳1接近金属头2的一端设置有收缩部16,收缩部16超朝远离安装口的方向逐渐收窄。收缩部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7套设于位于收缩部16内的金属头2,且第二密封圈17的外周壁设置有与收缩部16相对应的收窄面。支架3的端部一体成型有抵触密封部37。抵触密封圈部、收缩部16和金属头2均抵触于第二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7受三者的挤压而发生形变,并填充收缩部16和金属头2之间的间隙,从而阻止油烟、蒸汽或气体通过收缩部16进入外壳1,提高温度探针的密封性。
参照图2,进一步的,抵触密封部37设置为圆环状,抵触密封部37围绕金属头2呈圆周分布,一方面可增大第二密封圈17的受力效果,使第二密封圈17的形变范围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可使第二密封圈17形变后填充抵触密封部37与金属头2之间的间隙,提高增强第二密封圈17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4和图5,为了使温度探针能够安装固定于锅盖6,温度探针还包括有固定件4。固定件4由弹性材料制成,固定件4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41;金属头2外露于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段21,调节段21穿设于固定孔41。在调节段21的长度范围内,金属头2与固定件4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41的内径小于调节段21的外径,固定孔41的内壁抵触于调节段21,以使固定孔41的内壁形成摩擦部42。
参照图5,当固定件4套设于调节段21上,且使用者不对金属头2进行施力时,摩擦部42与调节段21之间具有静摩擦力的作用,以使金属头2与固定件4相对固定;当使用者推动金属头2,使固定件4与调节段21发生相对移动时,摩擦部42与调节段21之间具有动摩擦力的作用。
参照图4和图5,在正式烹饪之前,使用者可以将固定件4安装固定于锅盖6,然后将金属头2穿设于固定孔41,使金属头2的一端接触食材原料。由于金属头2与固定件4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因此使用者可通过推动外壳1的方式,将金属头2移动至能够与食材原料保持直接接触的位置。
参照图4和图5,具体的,固定件4的外周壁凹设有卡槽43,使用者将固定件4安装固定于锅盖6时,可以将固定件4安装于锅盖6的通孔结构,如锅盖6的透气孔61中,使透气孔61的侧壁卡进卡槽43内,从而使固定件4固定在锅盖6上,并且使金属头2在穿设于固定孔41的同时能够穿设于锅盖6。
参照图4和图6,当使用者不需要温度探针进行温度测量时,可以将金属头2从固定孔41中取出,并将固定件4从锅盖6上取出。在本实施例中,卡槽43的槽底还设置有收纳孔44,收纳孔44连通固定孔41。使用者在分离调节段21和固定件4之后,可以将金属头2用于接触食材原料的一端插进收纳孔44中,从而对金属头2的端部进行保护,减少金属头2与外部硬物之间发生磕碰所造成的损伤。
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金属头2通过固定件4安装于锅盖6上,使用者可通过推动金属头2,使金属头2与固定件4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改变固定件4与金属头2端部之间距离,由于金属头2与固定件4发生相对移动时摩擦部42与金属头2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因此金属头2在非人力的作用下难以自行发生滑移。在实际烹饪时,使用者可推动金属头2来调节金属头2与食材原料之间的距离,使金属头2的端部能够与食材原料直接接触,从而提高温度探针对食材原料的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温度探针。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温度探针还包括有保护筒5,保护筒5的内部形成供金属头2容纳的容置腔51。使用者在不需要温度探针进行温度测量时,可以将保护筒5套设于金属头2,以减少外部环境对金属头2的污染,而在需要温度探针进行温度测量时,则将金属头2从保护筒5中取出。
参照图7,为了使保护筒5能够在金属头2容纳于容置腔51时与外壳1相对固定,保护筒5的筒口设置有卡块52,卡块52由保护筒5的内壁向内凸出;收缩部16的外侧凸设有能够与卡块52形成卡接配合的卡环161。当使用者需要将保护筒5安装至外壳1上时,可将金属头2和收缩部16依次插入容置腔51中,并使卡块52与卡环161卡接,待需要使用时再取出。
参照图7,具体的,保护筒5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夹持件53,夹持件53的一端粘接于保护筒5,夹持件53的另一端能够与保护筒5分离。使用者可通过夹持件53,将保护筒5夹持于较薄的固定物,如口袋处,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温度探针。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头2凹设有若干个调节槽22,各个调节槽22沿调节段21的长度方向间隔,摩擦部42能够容纳于调节槽22中。当金属头2与固定件4相对固定时,摩擦部42容纳于其中一个调节槽22中形成卡接配合,进一步减少金属头2与固定件4在非人力作用情况下发生自行移动的风险。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厨具。参照图9,厨具包括有锅盖6、锅体7和温度探针。其中,锅体7用于放置食材原来进行烹饪;锅盖6能够盖设于锅体7的顶部。锅盖6开设有安装孔62,安装孔62内卡接安装有固定件4,温度探针的金属头2穿设于固定件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62也可以为锅盖6本身自带的透气孔61。
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实施原理为:在实际烹饪时,使用者可对金属头2施力,调整金属头2与锅盖6之间的距离,使金属头2能够接触锅盖6下方的食材原料。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厨具。参照图10和图11,厨具包括有锅盖6、锅体7和温度探针。其中,锅体7用于放置食材原来进行烹饪;锅盖6能够盖设于锅体7的顶部。锅盖6栓接有手柄63,手柄6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柄64,支撑柄64的长度大于锅盖6的厚度。支撑柄64以竖直方向开设安装孔62,安装孔62贯通支撑柄64的上下两端。锅盖6开设有连接孔65,支撑柄64的底端穿设于连接孔65。固定件4粘接固定于安装孔62内,金属头2穿设于安装孔并进入锅体7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实施原理与实施例三的实施原理一致。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厨具。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手柄63远离支撑柄64一端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槽631,容置槽631以水平方向延伸,在非烹饪时,使用者可将金属头2从固定件4中取出,并将金属头2收纳于手柄63的容置槽631中。
实施例七: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参照图13和图14,智能烹饪系统包括有炉具8和温度探针。炉具8内置有加热模块81、无线收发模块82和控制模块83,加热模块81和无线收发模块82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83。
参照图13和图14,其中,加热模块81能够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对位于炉具8加热区的锅体7进行加热,从而烹饪锅体7内的食材原料。无线收发模块82用于与温度探针的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通信。控制模块83用于调节加热模块81的加热温度,从而调节锅体7内的食材原料的温度。
参照图1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温度探针的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发送身份配对信息给炉具8的无线收发模块82进行身份配对,当配对完成后,温度探针与炉具8能够进行无线通信。
参照图14,在烹饪厨具内的食材原料时,感温元件能够根据金属头2传递的热量向微处理器35发送温度信号,微处理器35对温度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按照设置好的时间间隔向无线收发模块82发送检测信号;无线收发模块82将检测信号转发至控制模块83,而控制模块83能够基于无线收发模块82接收的检测信号,调节加热模块81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七的实施原理为:金属头2能够将食材原料的热量传递给感温元件,感温元件测得食材原料的温度后,温度探针得到食材原料的实时温度。温度探针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食材原料的实时温度发送给炉具8,炉具8则根据食材原料的实时温度而改变火力大小或维持火力大小,从而使食材原料能够在预设的时间内保持预设的温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温度探针,能够安装于锅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探针包括用于传递热量的金属头(2)以及用于能够固定于所述锅盖(6)的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设置有固定孔(41),所述金属头(2)穿设于所述固定孔(41),所述固定孔(41)内侧设置有能够抵触所述金属头(2)的摩擦部(42);所述金属头(2)与所述固定件(4)能够发生相对移动,且当所述金属头(2)与所述固定件(4)发生相对移动时,所述摩擦部(42)和所述金属头(2)之间能够产生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与所述锅盖(6)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件(4)的外侧设置有供所述金属头(2)端部容纳的收纳孔(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1)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壳(1)的保护筒(5),所述金属头(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1),所述保护筒(5)设置有供所述金属头(2)容纳的容置腔(51);当所述保护筒(5)与所述外壳(1)相对固定时,所述金属头(2)能够容纳于所述容置腔(51)中;当所述保护筒(5)与所述外壳(1)分离时,所述金属头(2)能够外露于所述保护筒(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筒(5)设置有夹持件(53);所述夹持件(53)的一端相对固定于所述保护筒(5),所述夹持件(53)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保护筒(5)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固定所述金属头(2)的支架(3),所述金属头(2)穿设于所述外壳(1)并与所述支架(3)连接;所述外壳(1)接近所述金属头(2)的一端设置有收缩部(16),所述收缩部(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7),所述收缩部(16)、所述支架(3)和所述金属头(2)均抵触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7);所述收缩部(16)末端收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设置有用于抵触所述第二密封圈(17)的抵触密封部(37),所述抵触密封部(37)围绕所述金属头(2)呈圆周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头(2)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调节槽(22),所述摩擦部(42)能够容纳于所述调节槽(22)中。
8.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6)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探针,所述锅盖(6)设置有供所述固定件(4)安装的安装孔(62);当所述金属头(2)和所述固定件(4)发生相对移动时,能够改变所述金属头(2)底端和所述锅盖(6)之间的最大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锅盖(6)的手柄(63),所述手柄(63)设置有供所述金属头(2)容纳的容置槽(631)。
10.智能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炉具(8)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探针;
所述炉具(8)包括加热模块(81)、无线收发模块(82)和控制模块(83),所述加热模块(81)和所述无线收发模块(82)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83);
所述温度探针还包括感温元件、无线通讯模块(36)和微处理器(35),所述感温元件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36)分别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35),所述无线收发模块(82)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36)通信连接;
所述感温元件能够根据所述金属头(2)传递的热量发送温度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83)能够根据温度信号,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36)向所述无线收发模块(82)发送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83)能够基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82)接收的检测信号,调节所述加热模块(81)的工作状态。
CN202122263770.3U 2021-09-17 2021-09-17 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Active CN215524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3770.3U CN215524877U (zh) 2021-09-17 2021-09-17 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3770.3U CN215524877U (zh) 2021-09-17 2021-09-17 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4877U true CN215524877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3770.3U Active CN215524877U (zh) 2021-09-17 2021-09-17 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4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53056A1 (zh) 温度探针、烹饪器具及加热控制方法
US20100222938A1 (en) Wireless food temperature detecting device
US11920984B2 (en) Wireless temperature probe
WO2019012324A1 (en) WIRELESS TEMPERATURE PROBE
CN108720550A (zh) 烹饪用锅具及烹饪控制方法
CN215524878U (zh) 温度探针及具有其的智能厨具
CN215524877U (zh) 温度探针、厨具及智能烹饪系统
CN208909688U (zh) 智能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CN216797356U (zh) 旋钮装置、检测装置、锅具构件及烹饪器具
US4125752A (en) Cooking vessel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microwave ovens
WO2023039818A1 (zh) 温度探针及具有其的智能厨具
CN216797355U (zh) 检测装置、锅具构件及烹饪器具
CN212261169U (zh) 智能锅盖
CN209899109U (zh) 锅具及电磁炉炊具
CN213786900U (zh) 一种旋钮装置和烹饪装置
CN208957623U (zh) 烹饪用锅具
CN211205567U (zh) 一种带蓝牙的温度探针
CN210300603U (zh) 烹调器
CN210485813U (zh) 一种电磁炉或电陶炉用底座结构
CN216702311U (zh) 检测装置、锅具构件及烹饪器具
KR102438930B1 (ko) 푸드 워머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212408759U (zh) 烹煮器具
CN211551712U (zh) 具有感温结构的电磁炉
CN212546571U (zh) 烹煮器具
CN210573441U (zh) 信号传输模块、锅具及烹饪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