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1266U -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包括该旋转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包括该旋转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1266U
CN215521266U CN202122067356.5U CN202122067356U CN215521266U CN 215521266 U CN215521266 U CN 215521266U CN 202122067356 U CN202122067356 U CN 202122067356U CN 215521266 U CN215521266 U CN 215521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oll compressor
weight
rotor
stopper
balanc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73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睿康
王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l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73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1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1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1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涡旋压缩机。旋转组件限定有旋转轴线并且包括:转子;旋转轴,旋转轴插入穿过转子而固定至转子;平衡块,平衡块具有重心并且包括呈大致圆环状的基部和从基部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平衡块通过使基部附接至转子的端面而装配至转子,平衡块的重心位于配重部处,其中,旋转组件设置有止挡结构,止挡结构相对旋转轴线设置在重心的对面,止挡结构包括设置在基部的内周壁处的第一止挡部和/或设置在旋转轴的外周壁处的第二止挡部,止挡结构能够限制或阻止平衡块的径向滑移。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平衡块的径向滑移,将平衡块尽可能地保持在初始位置,从而将涡旋压缩机的振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包括该旋转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地,涉及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涡旋压缩机通常包括由定涡旋部件和动涡旋部件构成的压缩机构。动涡旋部件由主轴承座/止推板支承以提供轴向约束,并且在偏心部件、例如偏心轴的驱动下相对于定涡旋部件进行平动转动。在涡旋压缩机运行期间,由于动涡旋的平动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和离心力矩会导致压缩机的振动。通常在旋转组件上、例如转子上设置平衡块以提供反向离心力和离心力矩来平衡由于动涡旋的运动所产生的不平衡量。
图1a和图1b从不同角度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旋转组件的转子、旋转轴(偏心轴)和分别设置在转子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图1a是从旋转组件100的上部进行观察时的视图,其中,主要示出了上平衡块。在图1a中,示出了旋转组件100的转子110、插入穿过转子110而固定至转子110的旋转轴120和设置在转子的上端部上的上平衡块130。图1b是从旋转组件100的底部进行观察时的视图,其中,主要示出了下平衡块。在图1b中,示出了旋转组件100的转子110、旋转轴120和设置在转子的下端部上的下平衡块140。如图所示,上平衡块130和下平衡块140通过多个螺钉或铆钉150装配在转子110上。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截面图,而图3示出了图2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上平衡块130和下平衡块140通过贯穿上平衡块130、转子110和下平衡块140的铆钉或螺钉150装配到转子上。而如图3更加清晰地示出,当使用铆钉或螺钉150来将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安装在转子上时,由于装配制造工艺等的限制,在铆钉或螺钉与供该铆钉或螺钉穿过的装配孔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例如单侧间隙g为0.1mm-0.3mm左右。当涡旋压缩机运行时,特别是在高速工况下,铆钉或螺钉对平衡块的保持力可能小于平衡块的离心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铆钉或螺钉与装配孔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平衡块会沿径向方向沿离心力的方向滑移,直到平衡块抵靠铆钉或螺钉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平衡块的重心将偏离初始位置,从而使涡旋压缩机的动平衡水平变差,造成涡旋压缩机的严重振动,对系统管路造成破坏。
因此,存在对一种改进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需要,该旋转组件的结构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平衡块在涡旋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的径向滑移,将平衡块尽可能地保持在初始位置,从而将涡旋压缩机的振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在本部分中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总概要,而不是本实用新型完全范围或本实用新型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改进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具有止挡结构,该止挡结构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平衡块在涡旋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的径向滑移,将平衡块尽可能地保持在初始位置,从而将涡旋压缩机的振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旋转组件限定有旋转轴线并且包括:转子;旋转轴,旋转轴插入穿过转子而固定至转子;平衡块,平衡块具有重心并且包括呈大致圆环状的基部和从基部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平衡块通过使基部附接至转子的端面而装配至转子,平衡块的重心位于配重部处,其中,旋转组件设置有止挡结构,止挡结构相对旋转轴线设置在重心的对面,止挡结构包括设置在基部的内周壁处的第一止挡部和/或设置在旋转轴的外周壁处的第二止挡部,止挡结构能够限制或阻止平衡块的径向滑移。
在上述旋转组件中,在止挡结构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的情况下,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在止挡结构仅包括第一止挡部的情况下,第一止挡部与旋转轴的外周壁本身的一部分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在止挡结构仅包括第二止挡部的情况下,第二止挡部与基部的内周壁本身的一部分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
在上述旋转组件中,第一止挡部为一体式凸部或分体式凸部,一体式凸部从基部的内周壁延伸,或分体式凸部安装至基部的内周壁;并且/或者第二止挡部为一体式凸部或分体式凸部,一体式凸部从旋转轴的外周壁延伸,或分体式凸部安装至旋转轴的外周壁。
在上述旋转组件中,分体式凸部为销头部或螺纹紧固件的头部;或者分体式凸部为利用螺纹紧固件安装至基部的内周壁或旋转轴的外周壁的止挡块。
在上述旋转组件中,平衡块限定有当从轴向观察平衡块时穿过平衡块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的圆心的横向轴线,并且,止挡结构有一个或多个,其中,当止挡结构有一个时,止挡结构设置在横向轴线上,而当止挡结构有多个时,止挡结构关于横向轴线对称地布置。
在上述旋转组件中,平衡块通过铆接或螺纹连接而装配至转子。
在上述旋转组件中,平衡块设置有供铆钉或螺钉穿过的装配孔,装配孔的内径大于铆钉或螺钉的外径达0.2mm至0.6mm。
在上述旋转组件中,平衡块包括装配至转子的上端面的上平衡块和装配至转子的下端面的下平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该涡旋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旋转组件。
在上述涡旋压缩机中,涡旋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优点例如如下所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中,由于在平衡块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止挡结构,并且该止挡结构关于旋转组件的旋转轴线设置在平衡块的重心对面,因此在涡旋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当平衡块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具有在径向上朝向平衡块的配重部的方向滑移的趋势时,止挡结构能够阻挡减少甚至消除平衡块在径向上朝向平衡块的配重部的方向的滑移,将平衡块尽可能地保持在初始位置中,以将涡旋压缩机的振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示出了现有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从不同角度示出的现有技术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旋转组件的转子、旋转轴和设置在转子上端部上的上平衡块和设置在转子下端部上的下平衡块;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4a和4b图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是从不同角度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旋转轴,其中,示出了设置在旋转轴上并且与旋转轴成一体的凸部;
图8a和图8b是从不同角度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旋转轴和待安装到旋转轴上的凸部的分解图;
图10a和图10b是从不同角度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的立体图;
图12a和图12b是从不同角度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13a和图13b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具有设置在旋转轴与平衡块之间并且位于平衡块的重心的对面的止挡结构,以减少甚至消除平衡块在涡旋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的径向滑移。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中的各个视图概要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图4a-图6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例如变频压缩机的旋转组件。
图4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的立体图。如图4a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13(对应于平衡块)包括呈大致圆环状的基部131和从基部131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132。上平衡块13通过使基部131附接至转子的上端面而装配至转子。上平衡块13的基部131包括供旋转轴穿过的中心孔。在上平衡块13的配重部132的顶部形成有阶梯结构并且在该阶梯结构上设置有供螺钉或铆钉穿过的装配孔,并且在上平衡块13的基部131上同样设置有供螺钉或铆钉穿过的装配孔,该螺钉或铆钉用于将上平衡块13装配到转子上。该装配孔的内径例如大于螺钉或铆钉的外径达约0.2mm至0.6mm左右。在上平衡块13的基部131的内周壁131c上设置有作为第一止挡部的一个凸部133,该凸部133与上平衡块13的基部131成一体。如图所示,凸部133位于上平衡块13的重心(可以理解,上平衡块13的重心位于配重部132所在的一侧)的对面(即,凸部133与配重部132相对)并且从内周壁131c向基部131的中心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并且,当从顶侧(轴向方向)观察上平衡块13时,凸部133位于上平衡块13的穿过上平衡块13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13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上(如在图6a中示出的)。
图4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下平衡块的立体图。如图4b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下平衡块14(对应于平衡块)包括呈大致圆环状的基部141和从基部141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142。下平衡块14通过使基部141附接至转子的下端面而装配至转子。下平衡块14的基部141包括供旋转轴穿过的中心孔。在下平衡块14的基部141上和配重部142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供螺钉或铆钉穿过的装配孔,该螺钉或铆钉用于将下平衡块14装配到转子上。设置在下平衡块14上的装配孔的直径与设置在上平衡块13上的装配孔的直径相同并且位置是相对应的,使得螺钉或铆钉可以贯穿上平衡块13、转子和下平衡块14,从而将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装配到转子上。在下平衡块14的基部141的内周壁141c上设置有作为第一止挡部的一个凸部143,并且该凸部143与下平衡块14的基部141成一体。如图所示,凸部143位于下平衡块14的重心(可以理解,下平衡块14的重心位于配重部142所在的一侧)的对面(即,凸部143与配重部142相对)并且从内周壁141c向基部141的中心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并且,当从底侧(轴向方向)观察下平衡块14时,凸部143位于下平衡块14的穿过下平衡块14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14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上(如在图6b中示出的)。
图5a是从上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安装到转子的上端部上的上平衡块。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10包括转子11、旋转轴12、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并且旋转组件10限定有旋转轴线,其中,旋转组件10围绕该旋转轴线旋转。旋转组件10的转子11呈中空的圆筒状,其中,在转子11中设置有供螺钉或铆钉15穿过的装配孔,该装配孔的位置与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中的装配孔的位置相对应,使得螺钉或铆钉15可以贯穿上平衡块13、转子11和下平衡块14中的相应的装配孔以将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装配到转子11上。旋转轴12插入穿过转子11而固定至转子11,并且穿过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的中心孔。上平衡块13通过上述螺钉或铆钉15装配到转子11的上端部上,并且螺钉或铆钉15与上平衡块13、转子11和下平衡块14的装配孔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例如单侧间隙为约0.1mm-0.3mm左右。如图5a所示,当转子11、旋转轴12、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10时,止挡结构SM包括作为第一止挡部的上平衡块13的凸部133并且关于旋转组件10的旋转轴线设置在上平衡块13的重心的对面,其中,上平衡块13的凸部133可以抵靠接触旋转轴12的外周壁12c或者上平衡块13的凸部133与旋转轴12的外周壁12c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例如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这将在以下参照图6a的描述中更详细地描述。
图5b是从下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安装到转子的下端部上的下平衡块。如图5b所示,下平衡块14通过螺钉或铆钉15装配到转子11的下端部上,并且当转子11、旋转轴12、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10时,止挡结构包括作为第一止挡部的下平衡块14的凸部143并且关于旋转组件10的旋转轴线设置在下平衡块14的重心的对面,其中,下平衡块14的凸部143可以抵靠接触旋转轴12的外周壁12c或者下平衡块14的凸部143与旋转轴12的外周壁12c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例如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这将在以下参照图6b的描述中更详细地描述。
图6a和图6b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并且更清楚地示出了旋转组件的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a主要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组件的设置在转子11的上端部上的上平衡块13。如图所示,包括上平衡块13的凸部133的止挡结构SM定位成位于上平衡块13的穿过上平衡块13的重心G1并且穿过基部13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X1上。
图6b主要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组件的设置在转子11的下端部上的下平衡块14。如图所示,包括下平衡块14的凸部143的止挡结构定位成位于下平衡块14的穿过下平衡块14的重心G2并且穿过基部14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X2上。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工作原理和所带来的有利效果。当安装有旋转组件10的涡旋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特别是高速工况下时,由于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的非对称结构,因此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会分别受到在径向上朝向上平衡块13的配重部132的方向和在径向上朝向下平衡块14的配重部142的方向的离心力的作用,并且在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所受到的离心力大于螺钉或铆钉15的保持力的情况下,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分别存在在径向上朝向其配重部的方向滑移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旋转部件10中设置有分别包括上平衡块13的凸部133以及下平衡块14的凸部143的上述止挡结构,因此能够阻止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的滑移或者使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仅滑移很小的距离。这样,上平衡块13和下平衡块14可以在涡旋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下保持在初始装配位置处或仅偏离初始装配位置很小的距离,从而将涡旋压缩机的振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图7-图8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主要区别在于止挡结构的构造不同,而其他部件基本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止挡结构,而对其他部件仅作简要描述。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旋转轴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旋转轴22具有设置在旋转轴22的外周壁上并且与旋转轴22成一体的两个凸部221和222。旋转轴22的凸部221和222分别设置在旋转轴2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并且彼此相对于旋转轴22的中心轴线相反。更具体地,旋转轴22的凸部221和222定位成当包括旋转轴22的旋转组件处于组装状态时,旋转轴22的凸部221和222分别处于与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的基部和下平衡块的基部基本平行的位置处(如以下参照图8a和图8b所描述的)。
图8a是从上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安装到转子的上端部上的上平衡块。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20包括转子21、旋转轴22、上平衡块23和下平衡块24。旋转组件20的转子21、旋转轴22、上平衡块23和下平衡块24的结构和位置关系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详细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不同的是,在旋转组件20中,止挡结构包括作为第二止挡部的位于旋转轴22上并且与旋转轴22成一体的凸部221和222。如图8a所示,当转子21、旋转轴22、上平衡块23和下平衡块24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20时,旋转轴22的凸部221可以抵靠接触上平衡块23的基部231的内周壁或者,旋转轴22的凸部221与上平衡块23的基部231的内周壁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例如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并且,在旋转组件20的组装状态下,当从顶侧(轴向方向)观察旋转组件20时,包括旋转轴22的凸部221的止挡结构位于上平衡块23的穿过上平衡块23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23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上。
图8b是从下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安装到转子的下端部上的下平衡块。如图8b所示,当转子21、旋转轴22、上平衡块23和下平衡块24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20时,旋转轴22的凸部222可以抵靠接触下平衡块24的基部241的内周壁或者,旋转轴22的凸部222与下平衡块24的基部241的内周壁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例如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并且,在旋转组件20的组装状态下,当从底侧(轴向方向)观察旋转组件20时,包括旋转轴22的凸部222的止挡结构位于下平衡块24的穿过下平衡块24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24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上。
根据以上参照图7-图8b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描述,可以看出当旋转组件20的各部件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旋转组件20时,旋转组件20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为旋转组件20的止挡结构包括实现为位于旋转轴上并且与旋转轴成一体的凸部的第二止挡部,而不包括设置在平衡块上的第一止挡部。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工作原理和所带来的有利效果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图9-图10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主要区别在于止挡结构的构造不同,而其他部件基本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止挡结构,而对其他部件仅作简要描述。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旋转轴和待安装到旋转轴上的凸部的分解图。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旋转轴32具有固定到旋转轴32的外周壁上的两个单独的凸部321和322(在图9中仅示出一个凸部321)。凸部321和322例如可以是通过螺钉固定到旋转轴32的外周壁上的止挡块。在旋转轴3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外周壁上可以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并且在凸部321和322上也可以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凸部321和322可以分别通过将螺钉穿过凸部321和322中的螺纹孔并旋拧到旋转轴32的外周壁上的相应的螺纹孔中而固定到旋转轴32的外周壁上。在凸部321和322已经固定至旋转轴32的情况下,凸部321和322彼此相对于旋转轴32的中心轴线相反。更具体地,旋转轴32的凸部321和322定位成当包括旋转轴32的旋转组件处于组装状态时,旋转轴32的凸部321和322分别处于与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的基部和下平衡块的基部基本平行的位置处(如以下参照图10a和图10b所描述的)。
图10a是从上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安装到转子的上端部上的上平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30包括转子31、旋转轴32、上平衡块33和下平衡块34。旋转组件30的转子31、旋转轴32、上平衡块33和下平衡块34的结构和位置关系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详细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不同的是,在旋转组件30中,止挡结构包括作为第二止挡部的可以固定到旋转轴32的外周壁上的分体式凸部321和322,例如所示的止挡块。如图10a所示,当转子31、旋转轴32、上平衡块33和下平衡块34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30时,分体式凸部321可以抵靠接触上平衡块33的基部331的内周壁或者,分体式凸部321与上平衡块33的基部331的内周壁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例如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并且,在旋转组件30的组装状态下,当从顶侧(轴向方向)观察旋转组件30时,包括分体式凸部321的止挡结构位于上平衡块33的穿过上平衡块33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33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上。
图10b是从下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安装到转子的下端部上的下平衡块。如图10b所示,当转子31、旋转轴32、上平衡块33和下平衡块34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30时,分体式凸部322可以抵靠接触下平衡块34的基部341的内周壁或者,分体式凸部322与下平衡块34的基部341的内周壁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例如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并且,在旋转组件30的组装状态下,当从底侧(轴向方向)观察旋转组件30时,包括分体式凸部322的止挡结构位于下平衡块34的穿过下平衡块34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34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上。
根据以上参照图9-图10b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描述,可以看出当旋转组件30的各部件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旋转组件30时,旋转组件30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为旋转组件30的止挡结构包括实现为固定到旋转轴上的分体式凸部的第二止挡部,而不包括设置在平衡块上的第一止挡部。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工作原理和所带来的有利效果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此外,由于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中,第二止挡部实现为通过螺钉固定到旋转轴上的分体式凸部,因此不需要在平衡块或旋转轴上加工出一体式凸部,从而使平衡块和旋转轴的加工更为容易。
图11a-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于每个平衡块均具有多个止挡结构,而其他部件基本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止挡结构的构造,而对其他部件仅作简要描述。
图11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的立体图。如图11a所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43包括基部431和从基部431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432。在上平衡块43的基部43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分别作为三个止挡结构的第一止挡部的三个凸部433、434和435,并且这三个凸部433、434和435与上平衡块43的基部431成一体。如图所示,三个凸部433、434和435位于上平衡块43的重心的对面(即,三个凸部433、434和435与配重部432相对)并且从基部431的内周壁向基部431的中心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图11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下平衡块的立体图。如图11b所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下平衡块44包括基部441和从基部441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442。在下平衡块44的基部44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分别作为三个止挡结构的第一止挡部的三个凸部443、444和445,并且这三个凸部443与下平衡块44的基部441成一体。如图所示,三个凸部443、444和445位于下平衡块44的重心的对面(即,三个凸部443、444和445与配重部442相对)并且从基部441的内周壁向基部441的中心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图12a是从上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安装到转子的上端部上的上平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40包括转子41、旋转轴42、上平衡块43和下平衡块44。旋转组件40的转子41、旋转轴42、上平衡块43和下平衡块44的结构和位置关系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详细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不同的是,对于旋转组件40的每个平衡块而言均设置有三个止挡结构,并且这三个止挡结构的第一止挡部分别为位于上平衡块43的基部431的内周壁上的三个凸部433、434和435和位于下平衡块44的基部441的内周壁上的三个凸部443、444和445。如图12a所示,当转子41、旋转轴42、上平衡块43和下平衡块44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40时,上平衡块43的三个凸部443、444和445可以均抵靠接触旋转轴42的外周壁或者上平衡块43的三个凸部443、444和445均与旋转轴42的外周壁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例如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并且,在旋转组件40的组装状态下,当从顶侧(轴向方向)观察旋转组件40时,分别包括上平衡块43的三个凸部443、444和445的三个止挡结构中的位于中间的止挡结构位于上平衡块43的穿过上平衡块43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43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上,而其余两个止挡结构定位成关于该横向轴线对称。
图12b是从下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安装到转子的下端部上的下平衡块。如图12b所示,当转子41、旋转轴42、上平衡块43和下平衡块44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40时,下平衡块44的三个凸部443、444和445可以均抵靠接触旋转轴42的外周壁或者下平衡块44的三个凸部443、444和445均与旋转轴42的外周壁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例如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并且,在旋转组件40的组装状态下,当从底侧(轴向方向)观察旋转组件40时,分别包括下平衡块44的三个凸部443、444和445的三个止挡结构中的位于中间的止挡结构位于下平衡块44的穿过下平衡块44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44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上,而其余两个止挡结构定位成关于该横向轴线对称。
根据以上参照11a-图12b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描述,可以看出当旋转组件40的各部件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旋转组件40时,旋转组件40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对于每个平衡块均具有多个止挡结构。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工作原理和所带来的有利效果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此外,由于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相比,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具有更多的止挡结构,因此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对平衡块的滑移趋势的抵抗,因此可以更为稳固地将平衡块保持在初始位置,从而更好地将涡旋压缩机的振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需要注意的是,该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与上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于每个平衡块均具有两个止挡结构而不是三个止挡结构,而其他部件基本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该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的止挡结构的构造,而省略了对其他部件的描述。
图13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的立体图。如图13a所示,该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上平衡块53包括基部531和从基部531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532。在上平衡块53的基部53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作为两个止挡结构的第一止挡部的两个凸部533和534,并且这两个凸部533和534与上平衡块53的基部531成一体。如图所示,两个凸部533和534位于上平衡块53的重心的对面(即,两个凸部533和534与配重部532相对)并且从基部531的内周壁向基部531的中心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并且,当从顶侧(轴向方向)观察上平衡块53时,上平衡块53的基部531上的两个凸部533和534定位成相对于上平衡块53的穿过上平衡块53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53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对称。
图13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下平衡块的立体图。如图13b所示,该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下平衡块54包括基部541和从基部541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542。在下平衡块54的基部54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作为两个止挡结构的第一止挡部的两个凸部543和544,并且这两个凸部543和544与下平衡块54的基部541成一体。如图所示,两个凸部543和544位于下平衡块54的重心的对面(即,两个凸部543和544与配重部542相对)并且从基部541的内周壁向基部541的中心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当从底侧(轴向方向)观察下平衡块54时,下平衡块54的基部541上的两个凸部543和544定位成相对于下平衡块54的穿过下平衡块54的重心并且穿过基部541的圆心的横向轴线对称。
如上所述,在参照图13a和13b所描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与前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相比,区别对于每个平衡块均具有两个止挡结构,因此工作原理和所带来的有利效果基本相同,在此不再具体描述。此外,与上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相比,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在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上的凸部数量减少,因此可以降低平衡块的加工难度。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的不同技术方案,但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采取各种变型。例如,尽管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在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中均设置止挡结构,但可以理解,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仅在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的仅一者中设置止挡结构,而不必在上平衡块和下平衡块中均设置止挡结构。并且,尽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止挡结构的第一止挡部为与平衡块的基部成一体的凸部,但也可以采用分体式凸部,例如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至平衡块的基部的止挡块。此外,尽管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分体式凸部为通过螺钉固定到旋转轴上的止挡块,但分体式凸部也可以实现为能够固定到旋转轴上的销的销头部或螺纹紧固件的头部。此外,尽管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止挡结构仅包括设置在平衡块上的第一止挡部或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第二止挡部,但止挡结构也可以同时包括设置在平衡块上的第一止挡部和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第二止挡部,并且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可以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10)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限定有旋转轴线并且包括:
转子;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插入穿过所述转子而固定至所述转子;
平衡块,所述平衡块具有重心并且包括呈大致圆环状的基部和从所述基部轴向地延伸的配重部,所述平衡块通过使所述基部附接至所述转子的端面而装配至所述转子,所述平衡块的重心位于所述配重部处,
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设置有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相对所述旋转轴线设置在所述重心的对面,所述止挡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部的内周壁处的第一止挡部和/或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壁处的第二止挡部,所述止挡结构能够限制或阻止所述平衡块的径向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止挡结构包括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
在所述止挡结构仅包括所述第一止挡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壁本身的一部分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
在所述止挡结构仅包括所述第二止挡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基部的内周壁本身的一部分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小于等于0.1mm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挡部为一体式凸部或分体式凸部,所述一体式凸部从所述基部的内周壁延伸,或所述分体式凸部安装至所述基部的内周壁;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止挡部为一体式凸部或分体式凸部,所述一体式凸部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壁延伸,或所述分体式凸部安装至所述旋转轴的外周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体式凸部为销头部或螺纹紧固件的头部;或者
所述分体式凸部为利用螺纹紧固件安装至所述基部的内周壁或所述旋转轴的外周壁的止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限定有当从轴向观察所述平衡块时穿过所述平衡块的重心并且穿过所述基部的圆心的横向轴线,并且,所述止挡结构有一个或多个,其中,当所述止挡结构有一个时,所述止挡结构设置在所述横向轴线上,而当所述止挡结构有多个时,所述止挡结构关于所述横向轴线对称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通过铆接或螺纹连接而装配至所述转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设置有供铆钉或螺钉穿过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铆钉或所述螺钉的外径达0.2mm至0.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包括装配至所述转子的上端面的上平衡块和装配至所述转子的下端面的下平衡块。
9.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
CN202122067356.5U 2021-08-30 2021-08-30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包括该旋转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15521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7356.5U CN215521266U (zh) 2021-08-30 2021-08-30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包括该旋转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7356.5U CN215521266U (zh) 2021-08-30 2021-08-30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包括该旋转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1266U true CN215521266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4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7356.5U Active CN215521266U (zh) 2021-08-30 2021-08-30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包括该旋转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1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60021B2 (ja) スクロール型機械
US5681155A (en) Scroll type compressor having an elastic body in the driven crank mechanism
KR890000628B1 (ko) 스크롤 유체기계
US11326593B2 (en) Scroll compressor orbital path balancing mass
JP2012251427A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H01170350A (ja) 釣合い重り、及び釣合い重りを備えた回転子
CN215521266U (zh)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组件和包括该旋转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US4761122A (en) Scroll-type fluid transferring machine with slanted thrust bearing
JPH03179192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EP2088324A1 (en) Scroll compressor
JP6742484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2308990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KR20190029145A (ko) 레디얼 포일베어링
US6273692B1 (en) Scroll-type compressor
CN114183353A (zh) 一种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支架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CN209875464U (zh) 涡旋压缩机
KR20180093692A (ko) 터보 압축기
JPH08338376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EP4310333A2 (en) Rotary shaft support assembly and scroll compressor
KR20200037964A (ko) 유체압축기
JPH1089274A (ja) 電動式流体機械
JPS62126203A (ja) スクロ−ル流体機械
CN113790156B (zh) 一种动涡盘、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7761308U (zh) 旋转驱动组件以及旋转式压缩机
CN219344963U (zh) 涡旋压缩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9 Suhong West Road,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1

Patentee after: Gul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Emerson R & D and overall solution center, No. 35, Suhong West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215101

Patentee befor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