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9423U - 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19423U CN215519423U CN202121014972.8U CN202121014972U CN215519423U CN 215519423 U CN215519423 U CN 215519423U CN 202121014972 U CN202121014972 U CN 202121014972U CN 215519423 U CN215519423 U CN 2155194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bar
- bar truss
- bottom plate
- nut
- steel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其中,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包括底板及连接在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至少一个连接螺母,连接螺母位于U型连接件内并与底板焊接固定,连接螺母的螺孔与连接孔对应贯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连接螺母配合紧固件实现连接组件与压型钢板之间的连接,可提高连接组件与紧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度,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可拆卸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逐渐被应用在各种建筑物中,如居住类建筑物中。可拆卸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施工用临时支撑,可实现快速安装,模板重复利用。
传统技术中,可拆卸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在使用时,用于连接钢筋桁架与底模的连接件通常采用注塑材料,其与螺钉存在脱扣的可能性,影响整个楼承板的使用。同时,可拆卸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通常选用竹胶板作为可拆底模,从楼板上拆除后,需要返回工程进行大量的清理、二次加工与检测工作,大大增加了生产人员的投入及生产工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包括:
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底板及连接在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至少一个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位于所述U型连接件内并与所述底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螺母的螺孔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贯通。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U型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孔上对应设有所述连接螺母。
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者钝角。
可选地,两个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设有折边。
可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折边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者钝角。
可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折边之间的连接处为圆滑的弧形结构。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
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上具有间隔设置的凸肋;
多排连接组件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凸肋上;其中,每排所述连接组件组中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及至少一个连接螺母;
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底板及连接在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母位于所述U型连接件内并与所述底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螺母的螺孔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贯通;紧固件的一端可穿过所述压型钢板及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螺母连接;
多个钢筋桁架,位于同一个所述连接组件组内的多个所述U型连接件至少与一个所述钢筋桁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位于所述上弦筋下方两侧的两个下弦筋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弦筋及所述下弦筋固定连接的腹杆筋;
每个所述下弦筋分别连接在不同的所述连接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U型连接件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U型连接件之间为焊接固定。
另外,可选地,所述压型钢板的边缘设置有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与相邻的所述压型钢板上的所述搭接结构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连接组件可用于将钢筋桁架连接在压型钢板上,连接组件可通过连接螺母配合紧固件与压型钢板连接,可保证紧固件与连接螺母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发生脱扣情况,可提高连接组件与紧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度,减少安全隐患。
同时,采用压型钢板作为可拆底模,可一次性使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底模拆除后仍有原材料成本的部分残值,相对于竹胶板可拆底模或其他类型的可拆底模,在经济上有市场竞争力。而且压型钢板不需返回工厂做大量的清理、二次加工与检测等工作,大大减轻了生产人员的投入,减少了生产工序,加快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陈本。
另外,通长的压型钢板,以及压型钢板通过U型连接件与钢筋桁架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增加了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刚度,有更强的抵御施工荷载变形的能力,从而减少了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变形,可有效改善楼板底部的平整度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组件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连接组件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再一种连接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不同实现方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拼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在实践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可拆卸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在使用时,用于连接钢筋桁架与底模的注塑连接件存在与螺钉脱扣的情形,影响整个楼承板的使用。同时,可拆卸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通常选用竹胶板作为可拆底模,从楼板上拆除后,需要返回工程进行大量的清理、二次加工及检测等工作,大大增加了生产人员的投入及生产工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用以解决连接件与螺钉之间发生脱扣的问题,同时可降低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或名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组件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连接组件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10及连接螺母20。其中,U型连接件10包括底板11及连接在底板11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12,底板11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3。至少一个连接螺母20,连接螺母20位于U型连接件10内并与底板11焊接固定,连接螺母20的螺孔21与连接孔13对应贯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合图1至图4,参见图5至图7,连接组件可用于将钢筋桁架40连接在压型钢板30上,连接组件可通过连接螺母20配合紧固件50与压型钢板30连接,可保证紧固件50与连接螺母20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发生脱扣情况,可提高连接组件与紧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度,减少安全隐患。
同时,采用压型钢板30作为可拆底模,可一次性使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底模拆除后仍有原材料成本的部分残值,相对于竹胶板可拆底模或其他类型的底模,在经济上有市场竞争力。而且压型钢板30不需返回工厂做大量的清理、二次加工与检测等工作,大大减轻了生产人员的投入,减少了生产工序,加快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陈本。
另外,通长的压型钢板30,以及压型钢板30通过U型连接件10与钢筋桁架40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增加了应用该连接组件的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刚度,有更强的抵御施工荷载变形的能力,从而减少了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变形,可有效改善楼板底部的平整度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U型连接件10为金属材料制成,钢筋桁架40与U型连接件10之间为焊接固定。U型连接件10包括但不限于为不锈钢、镀锌板、镀锌合金板等金属材料制成。钢筋桁架40通过下弦钢筋42与U型连接件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得钢筋桁架40与U型连接件10之间不会发生滑动,使得钢筋桁架40与压型钢板30形成一个整体,钢筋桁架40与压型钢板3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位移,其会共同受力与变形,增加了钢筋桁架40楼承板在楼板施工阶段的刚度,减少压型钢板30的变形量,更好地保障楼板底部的平整度。
参见图1、图3及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连接组件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种,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参见图1及图8,连接孔13为多个,多个连接孔13沿U型连接件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一部分连接孔13上对应设有连接螺母20。例如,参见图1,U型连接件10的底板11上设有三个连接孔13,位于两侧的连接孔13的位置,对应设置有连接螺母20,参见图5,此种设置方式下的一个连接组件可连接于一个钢筋桁架40上的两个下弦钢筋42。
再例如,参见图3,U型连接件10的底板11上设有一个连接孔13,与该连接孔13的位置对应,设置有一个连接螺母20,参见图6,此种设置方式下的一个连接组件可连接于一个钢筋桁架40上的一个下弦钢筋42。连接组件可预先连接在钢筋桁架40上,每个下弦钢筋42上分别单独设有多个连接组件,这样使得两个下弦钢筋42之间的空间没有被阻挡,多个钢筋桁架40组件在进行存放时,钢筋桁架40组件的上弦钢筋41可伸入另一个钢筋桁架40组件的两个下弦钢筋42的空间中,实现层叠存放,减少了所占空间。相应地,在运输过程中,也可减少所占车厢的空间,便于钢筋桁架40组件的叠放与包装,可在施工现场(或就近的工厂)与底模板进行组装,叠放包装后高效率地运输,节约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使用时,可在工地现场实现钢筋桁架40楼承板成品的装配,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楼承板,不能在现场加工的难题。
进一步地,参见图8至图10,连接组件再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U型连接件10的底板1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3,多个连接孔13沿U型连接件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一部分连接孔13上对应设有连接螺母20。相较于上述的实现方式,连接组件的长度加长,从而可通过一个连接组件与多个钢筋桁架40进行连接。例如,参见图9,可以两个钢筋桁架40对应连接在一个连接组件上,即连接组件与两个钢筋桁架40共同固定连接。再例如,参见图10,可以三个或者多个钢筋桁架40对应连接在一个连接组件上,即连接组件100与多个钢筋桁架40共同固定连接。通过将连接组件加长,可有效提高此种方式下的连接组件的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刚度,有更强的抵御施工荷载变形的能力,从而减少了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变形,可有效改善楼板底部的平整度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9及图10中所示方式,也可结合如图5中所示的一个连接组件与一个钢筋桁架40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结合如图6中所示的每个下弦钢筋42单独与连接组件连接的方式,进行混合式的设置。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多个连接孔13,可根据需求将连接螺母20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例如,需要的连接强度较高时,可在U型连接件10上多设置连接螺母20,当需要的连接强度较低时,可在U型连接件10上少设置连接螺母20,设置方式灵活多样,可满足不同的工况需求。当有一部分连接孔13上没有连接连接螺母20时,可通过没有设置连接螺母20的连接孔13作为漏浆孔使用,连接组件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可穿过U型连接件10上的漏浆孔(即连接孔13)进入U型连接件10的底部,混凝土凝固后,U型连接件10上下两侧的混凝土通过漏浆孔形成一体,提高混凝土与U型连接件10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可有效减少了混凝土中气泡的产生,提高了浇筑的效果。
继续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可通过紧固件50连接在压型钢板30上,紧固件50穿过压型钢板30及连接孔13与连接螺母20螺纹连接。紧固件50包括但不限于为螺杆、螺栓等,螺杆及螺栓包括但不限于为全螺纹、半螺纹。螺杆及螺栓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为铁材料及不锈钢材料。螺栓包括但不限于为内六方螺栓、外六方螺栓、十字螺栓及一字螺栓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方便紧固件50与连接螺母20的连接,压型钢板30上具有与连接螺母20的螺孔21贯通的通孔。在进行连接时,紧固件50可依次穿过压型钢板30上的通孔及底板11上的连接孔13,与连接螺母20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选用不同规格的钢筋桁架40,不同规格的钢筋桁架40的上弦钢筋41、下弦钢筋42及腹杆钢筋43的规格也可不同,例如,下弦钢筋42的直径的范围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用范围在6-14mm之间不同的尺寸。不同规格的钢筋桁架40的上弦钢筋41、下弦钢筋42及腹杆钢筋43的种类也可不同,同一个钢筋桁架40的上弦钢筋41、下弦钢筋42及腹杆钢筋43的种类也可不同。例如,钢筋可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等。
钢筋桁架40与压型钢板3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连接在压型钢板30的凸肋31上,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可包裹住连接组件,通过固定座将连接螺母20包裹住,防止混凝土与紧固件50的接触,当混凝土凝固成楼承板,从楼承板上拆卸下压型钢板30时,以减少楼板上U型连接件10的露出。混凝土在压型钢板30上凝固后,去除压型钢板30的楼承板上,连接U型连接件10的位置为向上凹陷的结构,可在凹陷的结构处填充密封材料,从而通过密封材料将U型连接件10的底部覆盖,避免U型连接件10露出。
举例来说,压型钢板30包括但不限于采用镀锌板、冷轧板等薄板压制成型。相邻的两个压型钢板30可通过位于边缘处的多个凸肋31及多个凹肋相互嵌合搭接,相互嵌合在一起的凸肋31及凹肋可使得两个压型钢板30搭接可靠,且可有效避免漏浆。多个压型钢板30搭接后形成一整体结构,从而可提高连续的支撑力。U型连接件10通过连接螺母20配合紧固件50与压型钢板30连接,U型连接件10与钢筋桁架40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压型钢板30在施工阶段能参与受力,减少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变形,因此,可有效改善楼承板底部的平整度效果。楼承板上向上凹陷的部分,可填充弹性粘结砂浆或墙泥材料、或类似性能的封堵材料。
为进一步地提高压型钢板30的刚度,压型钢板30上还设有横向压筋,以便能增强压型钢板30的刚度,减少变形量,改善楼承板的平整度效果。
采用压型钢板30为压型钢板30时,压型钢板30作为可拆底模,一次性使用,可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压型钢板30拆除后仍有原材料成本40%左右的残值,相对于竹胶板可拆底模或其他类型的可拆底模,压型钢板30在经济上具有市场竞争力。而且,压型钢板30不需返回工厂做大量的清理、检测与二次加工等工作,大大减轻了生产人员的投入,减少了生产工序,加快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采用压型钢板30作为底模,底模不存在拼接,压型钢板30为通长布置,钢筋桁架40与连接组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因此压型钢板30在施工阶段能参与受力,在施工阶段相比其它类型可拆桁架板具有更好的刚度,有更强的抵御施工荷载变形的能力,能够大大改善楼承板底部的平整度效果。
参见图1、图3及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型连接件10通过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与钢筋桁架40连接,如U型连接件10通过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与钢筋桁架40焊接。两个侧板12可对钢筋桁架40形成多点支撑,防止钢筋桁架40位置发生偏移,提高钢筋桁架40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底板11与侧板12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者钝角。以图11中右侧的侧板12为例,从底板11到侧板12的顺时针方向,底板11与侧板12之间的夹角可为45度,90度,135度等。当然,根据不同的需求,底板11与侧板12之间的夹角也可设置为其他度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底板11与侧板12之间的夹角范围不做具体限定,任意角度均可满足需求。
通过设置底板11与侧板12之间的夹角角度,可提高侧板12与钢筋桁架4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可将底板11与侧板12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设置为90度,这样两个侧板12与钢筋桁架40之间接触点的传力路径最直接,从而使得两个侧板12支撑钢筋桁架40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为提高侧板12的支撑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均设有折边14。折边14可向U型连接件10的槽外弯折,也可以向U型连接件10的槽内弯折。通过折边14可提高侧板12的支撑强度,防止侧板12在钢筋桁架40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同时,U型连接件10与钢筋桁架40连接时,折边14可进一步加大U型连接件10与钢筋桁架4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连接强度及稳定性。
折边14的弯折程度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地调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板12与折边14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者钝角。例如,折边14与侧板12之间的夹角可为30度、15度、60度、135度等。当然,根据不同的需求,侧板12与折边14之间的夹角也可设置为其他度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侧板12与折边14之间的夹角范围不做具体限定,任意角度均可满足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折边14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板12与折边14之间的连接处为圆滑的弧形结构。折边14在相对侧板12弯折时,可进行圆滑的弯折,这样可增加折边14与钢筋桁架40之间连接位置处的长度,从而可提高折边14与钢筋桁架40之间的连接面积,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可避免折边14被穿透,提高焊点的连接稳定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如何使用进行介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使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1:先在U型连接件10焊接连接螺母20,以形成连接组件;
步骤S102:再将多个连接组件安装预定位置,每个压型钢板30上可设置至少一排连接组件;
步骤S103:通过紧固件50配合连接螺母20,将连接组件与压型钢板30的连接,紧固件50包括但不限于为螺钉,螺钉穿过压型钢板30,穿过连接孔13与连接螺母20连接,以将连接组件连接在压型钢板30上;
步骤S104:将钢筋桁架40放置在对应的连接组件上,通过焊接方式,将钢筋桁架40的下弦钢筋42焊接固定在U型连接件10上,避免钢筋桁架40与U型连接件10之间发生滑动;
步骤S105:重复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4,完成钢筋桁架40楼承板的制作;
制成可拆卸式钢筋桁架40楼承板后,使用可拆卸式钢筋桁架40楼承板的方式如下:
步骤S201:将多个钢筋桁架40楼承板安装在预定位置,在压型钢板30上浇筑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包裹钢筋桁架40及连接组件;
步骤S202:混凝土凝固形成一定的强度后,从压型钢板30的底部将用于固定的紧固件50拆卸下来;
步骤S203:从楼承板上拆卸下压型钢板30,用密封材料将楼板的凹陷部分封堵,避免U型连接件10露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可用于将钢筋桁架40连接在压型钢板30上,连接组件可通过连接螺母20配合紧固件50与压型钢板30连接,可保证紧固件50与连接螺母20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发生脱扣情况,可提高连接组件与紧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度,减少安全隐患。
同时,采用压型钢板30作为可拆底模,可一次性使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底模拆除后仍有原材料成本的部分残值,相对于竹胶板可拆底模或其他类型的可拆底模,在经济上有市场竞争力。而且压型钢板30不需返回工厂做大量的清理、二次加工与检测等工作,大大减轻了生产人员的投入,减少了生产工序,加快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陈本。
另外,通长的压型钢板,以及压型钢板通过U型连接件与钢筋桁架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增加了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刚度,有更强的抵御施工荷载变形的能力,从而减少了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变形,可有效改善楼板底部的平整度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图5及图6,参见图9及图10,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钢筋桁架40楼承板,包括:压型钢板30、多排连接组件组及钢筋桁架40。其中,每排连接组件组中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可通过实施例1中所述的连接组件实现。
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下:结合图5及图6,参见图9及图10,压型钢板30上具有间隔设置的凸肋31。连接组件连接于凸肋31上。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10及至少一个连接螺母20。U型连接件10包括底板11及连接在底板11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12,底板11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3。连接螺母20位于U型连接件10内并与底板11焊接固定,连接螺母20的螺孔21与连接孔13对应贯通。紧固件50的一端可穿过压型钢板30及连接孔13,并与连接螺母20连接。
位于同一个连接组件组内的多个U型连接件10至少与一个钢筋桁架4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连接组件可用于将钢筋桁架40连接在压型钢板30上,连接组件可通过连接螺母20配合紧固件50与压型钢板30连接,可保证紧固件50与连接螺母20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发生脱扣情况,可提高连接组件与紧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度,减少安全隐患。同时,采用压型钢板30作为可拆底模,可一次性使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底模拆除后仍有原材料成本的部分残值,相对于竹胶板可拆底模或其他类型的底模,在经济上有市场竞争力。而且压型钢板30不需返回工厂做大量的清理、二次加工与检测等工作,大大减轻了生产人员的投入,减少了生产工序,加快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陈本。
另外,通长的压型钢板30,以及压型钢板30通过U型连接件10与钢筋桁架40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增加了应用该连接组件的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刚度,有更强的抵御施工荷载变形的能力,从而减少了楼承板在施工阶段的变形,可有效改善楼板底部的平整度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钢筋桁架40包括上弦筋、位于上弦筋下方两侧的两个下弦筋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弦筋及下弦筋固定连接的腹杆筋,根据不同的需求,每个下弦筋分别连接在不同的连接组件上,从而使得连接组件与钢筋桁架40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多种。例如,参见图5,一个连接组件可连接于一个钢筋桁架40上的两个下弦钢筋42。参见图6,一个连接组件可连接于一个钢筋桁架40上的一个下弦钢筋42。便于实现钢筋桁架40的层叠存放,减少了所占空间,在运输过程中,叠放包装后高效率地运输,节约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参见图9,可以两个钢筋桁架40对应连接在一个连接组件上,即连接组件与两个钢筋桁架40共同固定连接。参见图10,可以三个或者多个钢筋桁架40对应连接在一个连接组件上,即连接组件100与多个钢筋桁架40共同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连接方式,可单独实现也可混合式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在楼承板铺装时,压型钢板30需要与相邻的的压型钢板30拼接使用,为防止两个压型钢板30之间的拼接缝漏浆,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结合图5,参见图12,压型钢板30的边缘设置有搭接结构32,搭接结构32与相邻的压型钢板30上的搭接结构32配合连接。搭接结构32的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位于压型钢板30边缘的凸肋31及凹肋形成搭接结构32,例如,参见图12,位于左侧的压型钢板30通过搭接结构32a,配合右侧的压型钢板30上的搭接结构32b,使得相邻的两个压型钢板30之间相互嵌合搭接,相互嵌合在一起的凸肋31及凹肋可使得两个压型钢板30搭接可靠,且可有效避免漏浆。多个压型钢板30搭接后形成一整体结构,从而可提高连续的支撑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一种布置方式是,参见图5及图6,U型连接件10的长度方向与压型钢板30的宽度方向相同,U型连接件10的宽度方向与压型钢板30的长度方向相同,同一个U型连接件10组内的多个U型连接件10沿着压型钢板3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根据不同的设置需求,位于同一个连接组件组内的多个U型连接件10可与一个钢筋桁架40固定连接,也可同时与多个钢筋桁架40进行连接。如参见图5及图6,图5及图6中沿垂直于直面的方向为钢筋桁架40的长度延伸方向。
图5中,每个钢筋桁架40对应连接在一个连接组件组上,每个连接组件组沿钢筋桁架4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连接组件,即位于同一个连接组件组内的多个连接组件与一个钢筋桁架40固定连接。
参见图6,一个连接组件可连接于一个钢筋桁架40上的一个下弦钢筋42。当然,也可结合同一个连接组件组与一个钢筋桁架40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混合式的设置。
图9中,可以两个钢筋桁架40对应连接在一个连接组件组上,即位于同一个连接组件组内的多个连接组件与两个钢筋桁架40共同固定连接。当然,也可结合同一个连接组件组与一个钢筋桁架40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混合式的设置。
图10中,可以三个或者多个钢筋桁架40对应连接在一个连接组件组上,即位于同一个连接组件组内的多个连接组件与多个钢筋桁架40共同固定连接。当然,也可结合同一个连接组件组与一个钢筋桁架40固定连接的方式,及结合同一个连接组件组与两个钢筋桁架40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混合式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连接组件与钢筋桁架40的连接方式均可单独实现,也可混合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将连接组件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设置。如,位于不同连接组件组内的U型连接件10,相互之间可相对设置,或交错设置。位于不同连接组件组内的U型连接件10,一部分的U型连接件10相互之间可相对设置,此种设置方式下,各U型连接件10的位置相对固定,便于标准化施工,可提高施工效率。位于不同U型连接件10组内的U型连接件10,相互之间可交错设置。此种设置方式下,U型连接件10布置更加均匀,紧固件50对压型钢板30的支撑也更加均衡,这样有利于压型钢板30的平整度,从而有利于保障楼板底部的平整度。进一步地,位于不同连接组件组内的U型连接件10,至少一部分U型连接件10之间相对设置,至少一部分U型连接件10之间交错设置。即对应位置设置及交错位置设置可混合式使用,从而满足不同的设置需求。根据U型连接件10的不同实现方式,位于不同连接组件组内的U型连接件10,也可相对设置及交错设置混合式使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布置还包括,沿钢筋桁架40的宽度方向,位于不同排内的多个连接组件,全部或者其中一部分连接组件的位置一一对应布置。例如,间隔一排的两个连接扣组中的多个连接组件的位置一一对应布置,相邻的两排连接扣组中的多个连接组件的交错布置。再例如,相邻的两排连接扣组中的一部分的连接组件的交错布置,一部分的连接组件的相对布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筋桁架40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为两个、三个及其他数量,压型钢板30上设置钢筋桁架40的数量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中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中的技术特征可相互参考,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底板及连接在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至少一个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位于所述U型连接件内并与所述底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螺母的螺孔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U型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孔上对应设有所述连接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者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设有折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折边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者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折边之间的连接处为圆滑的弧形结构。
7.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上具有间隔设置的凸肋;
多排连接组件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凸肋上;其中,每排所述连接组件组中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及至少一个连接螺母;
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底板及连接在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母位于所述U型连接件内并与所述底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螺母的螺孔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贯通;紧固件的一端可穿过所述压型钢板及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螺母连接;
多个钢筋桁架,位于同一个所述连接组件组内的多个所述U型连接件至少与一个所述钢筋桁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位于所述上弦筋下方两侧的两个下弦筋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弦筋及所述下弦筋固定连接的腹杆筋;
每个所述下弦筋分别连接在不同的所述连接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件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U型连接件之间为焊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的边缘设置有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与相邻的所述压型钢板上的所述搭接结构配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14972.8U CN215519423U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14972.8U CN215519423U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19423U true CN215519423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80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14972.8U Active CN215519423U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19423U (zh) |
-
2021
- 2021-05-12 CN CN202121014972.8U patent/CN2155194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78381B1 (ko) | 각형강관을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합성기둥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 |
CN101824908A (zh) | 剪力墙大模板和剪力墙大模板体系 | |
CN215631661U (zh) | 一种铝合金背楞体系 | |
CN214884748U (zh) | 一种注塑式的钢筋桁架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0658818U (zh) | 一种由波形钢板与钢管混凝土构件组成的剪力墙 | |
JP2020518745A (ja) | 補強ビームシステム | |
CN215519423U (zh) | 一种带螺母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113374168A (zh) | 一种新型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 |
CN218205241U (zh) | 一种快捷拼接型波纹钢管混凝土构件 | |
CN214884753U (zh) | 一种钢筋桁架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4833898U (zh) | 一种防错位免拆楼承板 | |
CN212773060U (zh) | 一种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01635386U (zh) | 剪力墙大模板和剪力墙大模板体系 | |
CN217299364U (zh) | 肋条横向布置型轻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
CN113123510A (zh) | 一种搭接注塑式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113123513A (zh) | 一种搭接式的包底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4884746U (zh) | 一种卡接式的钢筋桁架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4884752U (zh) | 一种搭接的卡接式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4833889U (zh) | 一种卡接式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109386071B (zh) | 由z型钢组成的工业化钢板剪力墙 | |
CN214884749U (zh) | 一种搭接注塑式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6075813U (zh) | 一种包底钢筋桁架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111364660A (zh) | 一种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2896825U (zh) | 一种大跨度设计钢筋桁架安装结构 | |
CN214833888U (zh) | 一种注塑式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