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8786U - 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8786U
CN215518786U CN202120874969.7U CN202120874969U CN215518786U CN 215518786 U CN215518786 U CN 215518786U CN 202120874969 U CN202120874969 U CN 202120874969U CN 215518786 U CN215518786 U CN 215518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ubway tunnel
road
supporting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49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星
孙小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749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8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8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8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道路本体、地铁隧道本体和基坑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设有地铁隧道本体,所述道路本体与地铁隧道本体之间挖设有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与地铁隧道本体之间设有第一钢筋网,所述基坑本体的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支护咬合桩,所述支护咬合桩的内部设有工字钢和冠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护咬合桩的内部设有工字钢和冠梁,冠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管支撑,混凝土浇筑层A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管支撑,通过在原有的支护结构上,加设工字钢,进行支护咬合桩的加固强度,且提高承载强度,同时,第一钢管支撑和第二钢管支撑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基坑本体的支护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道路的建设日益增多,当前城市道路的建设面临着环境复杂、制约因素多等问题,道路基坑大多不具备放坡和锚拉的条件,为此基坑只能采用“围护结构+内支撑”的支护体系,同时,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不断重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出现道路基坑上跨既有地铁隧道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基坑支护结构需要进行重新设计更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现有的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存在的缺陷是:
1、现有的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大多支护结构较为的单一,导致支护效果并不明显;
2、现有的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大多难以满足基坑自身的稳定性,对运营地铁隧道的耐久性产生了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道路本体、地铁隧道本体和基坑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设有地铁隧道本体,所述道路本体与地铁隧道本体之间挖设有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与地铁隧道本体之间设有第一钢筋网,所述基坑本体的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支护咬合桩,所述支护咬合桩的内部设有工字钢和冠梁,所述冠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管支撑,所述支护咬合桩之间设有钢筋笼,且钢筋笼内部浇筑安装有混凝土浇筑层A,所述混凝土浇筑层A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管支撑,所述基坑本体的内壁两侧挖设有斜坡,且斜坡的内部设有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二钢筋网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土钉,所述第二钢筋网的内部浇筑安装有混凝土浇筑层B。
优选的,所述基坑本体的内壁四周设有止水帷幕。
优选的,所述冠梁的内部等间距设有钢筋条。
优选的,所述冠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预埋钢板,所述第一预埋钢板与第一钢管支撑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浇筑层A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预埋钢板,所述第二预埋钢板与第二钢管支撑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护咬合桩的内部设有工字钢和冠梁,冠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管支撑,混凝土浇筑层A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管支撑,通过在原有的支护结构上,加设工字钢,进行支护咬合桩的加固强度,且提高承载强度,同时,第一钢管支撑和第二钢管支撑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基坑本体的支护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坑本体与地铁隧道本体之间设有第一钢筋网,基坑本体的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支护咬合桩,通过第一钢筋网和多组支护咬合桩的使用,增大了接触面积,实现对水土压力进行均匀分散,既满足了基坑本体支护的稳定性,又保证了地铁隧道本体的耐久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坑本体的内壁两侧挖设有斜坡,且斜坡的内部设有第二钢筋网,第二钢筋网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土钉,第二钢筋网的内部浇筑安装有混凝土浇筑层B,利用土钉进行第二钢筋网的安装,实现了土钉墙的形成,既起到了基坑本体支护的作用,又保证施工的快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的内部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道路本体;2、地铁隧道本体;3、基坑本体;301、第一钢筋网;4、止水帷幕;5、支护咬合桩;501、工字钢;6、冠梁;601、钢筋条;7、第一预埋钢板;701、第一紧固螺栓;8、第一钢管支撑;9、钢筋笼;901、混凝土浇筑层A;10、第二预埋钢板;1001、第一紧固螺栓;11、第二钢管支撑;12、斜坡;1201、第二钢筋网;1202、土钉;1203、混凝土浇筑层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地铁隧道本体2和基坑本体3,道路本体1的内部设有地铁隧道本体2,道路本体1与地铁隧道本体2之间挖设有基坑本体3,基坑本体3的内壁四周设有止水帷幕4,防止了地下水的渗透,支护咬合桩5的内部设有工字钢501和冠梁6,冠梁6的内部等间距设有钢筋条601,冠梁6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管支撑8,支护咬合桩5之间设有钢筋笼9,且钢筋笼9内部浇筑安装有混凝土浇筑层A901,混凝土浇筑层A90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管支撑11,通过在原有的支护结构上,加设工字钢501,进行支护咬合桩5的加固强度,且提高承载强度,同时,第一钢管支撑8和第二钢管支撑11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基坑本体3的支护能力。
具体的,通过在冠梁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预埋钢板7,第一预埋钢板7与第一钢管支撑8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701,方便第一钢管支撑8的安装,混凝土浇筑层A9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预埋钢板10,第二预埋钢板10与第二钢管支撑11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001,第二预埋钢板10的使用方便第二钢管支撑11的安装。
具体的,通过在基坑本体3与地铁隧道本体2之间设有第一钢筋网301,基坑本体3的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支护咬合桩5,通过第一钢筋网301和多组支护咬合桩5的使用,增大了接触面积,实现对水土压力进行均匀分散,既满足了基坑本体3支护的稳定性,又保证了地铁隧道本体2的耐久性。
具体的,通过在基坑本体3的内壁两侧挖设有斜坡12,且斜坡12的内部设有第二钢筋网1201,第二钢筋网1201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土钉1202,第二钢筋网1201的内部浇筑安装有混凝土浇筑层B1203,利用土钉1202进行第二钢筋网1201的安装,实现了土钉1202墙的形成,既起到了基坑本体3支护的作用,又保证施工的快捷性。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前,使用人员先对装置进行检测,确认没有问题后使用,通过基坑本体3的形成,且在基坑本体3底部设第一钢筋网301,通过第一钢筋网301和多组支护咬合桩5的使用,增大了接触面积,实现对水土压力进行均匀分散,既满足了基坑本体3支护的稳定性,又保证了地铁隧道本体2的耐久性,同时,在原有的支护结构上,加设工字钢501,进行支护咬合桩5的加固强度,且提高承载强度,同时,第一钢管支撑8和第二钢管支撑11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基坑本体3的支护能力,由基坑本体3的内壁两侧挖设有斜坡12,同时铺设第二钢筋网1201,利用土钉1202进行第二钢筋网1201的安装,实现了土钉1202墙的形成,既起到了基坑本体3支护的作用,又保证施工的快捷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地铁隧道本体(2)和基坑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设有地铁隧道本体(2),所述道路本体(1)与地铁隧道本体(2)之间挖设有基坑本体(3),所述基坑本体(3)与地铁隧道本体(2)之间设有第一钢筋网(301),所述基坑本体(3)的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支护咬合桩(5),所述支护咬合桩(5)的内部设有工字钢(501)和冠梁(6),所述冠梁(6)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管支撑(8),所述支护咬合桩(5)之间设有钢筋笼(9),且钢筋笼(9)内部浇筑安装有混凝土浇筑层A(901),所述混凝土浇筑层A(90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管支撑(11),所述基坑本体(3)的内壁两侧挖设有斜坡(12),且斜坡(12)的内部设有第二钢筋网(1201),所述第二钢筋网(1201)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土钉(1202),所述第二钢筋网(1201)的内部浇筑安装有混凝土浇筑层B(1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3)的内壁四周设有止水帷幕(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6)的内部等间距设有钢筋条(6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预埋钢板(7),所述第一预埋钢板(7)与第一钢管支撑(8)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层A(9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预埋钢板(10),所述第二预埋钢板(10)与第二钢管支撑(11)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001)。
CN202120874969.7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15518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969.7U CN21551878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969.7U CN21551878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8786U true CN215518786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4969.7U Active CN21551878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8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3258U (zh) 一种应用于悬索桥的葫芦形地下连续墙锚碇基础
CN102966119A (zh) 土工格栅加筋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3485363A (zh) 立体连续框架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
CN109024662A (zh) 锚杆静压桩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方法
CN108468341A (zh) 抗滑桩-波纹钢拱-拉锚组合边坡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441343A (zh) 一种山地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基础系统、施工方法及应用
CN105064711A (zh) 一种在居民楼间施工地下车库的方法
JP3600214B2 (ja) 道路造成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上部工版
CN110387889A (zh) 一种用于长条形深基坑的连拱式基坑支护方法
CN215518786U (zh) 一种上跨地铁隧道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CN110904992B (zh) 整体装配式加装电梯的电梯基础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81376A (zh) 一种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施工方法
CN112031119A (zh) 一种用于山区地形的大断面排洪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728018U (zh)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216739669U (zh) 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
CN206337566U (zh) 基坑竖向预应力锚杆支撑结构
CN215483004U (zh) 一种膨胀土地层超深竖井支护结构
CN214302989U (zh) 加建地上装配式停车库
CN107916798A (zh)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210857264U (zh) 一种公路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
CN210684725U (zh) 山地城区超深基坑桩撑体系支护桩悬臂区段地面高差处理结构
CN112095665A (zh) 一种应用于地铁上盖的水浮力平衡施工方法
CN219772981U (zh) 一种地下空间逆作顶板的围护结构
CN215252039U (zh) 一种复合路基结构
CN221052662U (zh) 一种复合式面板多级加筋土挡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