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7409U -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7409U
CN215517409U CN202023054449.6U CN202023054449U CN215517409U CN 215517409 U CN215517409 U CN 215517409U CN 202023054449 U CN202023054449 U CN 202023054449U CN 215517409 U CN215517409 U CN 215517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ipeline
tank
conduit
ferment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544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泽华
王志江
谢永辉
戴恩
李龙
詹莜国
周莲萍
何明川
吴国星
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Company of Yunnan Tobacco Co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Company of Yunnan Tobacco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Company of Yunnan Tobacco Co filed Critical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0544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7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7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7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包括一级种子罐,一级种子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种管道,第一移种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种管道,第二移种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料罐,第二移种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酵液储罐,一级种子罐包括罐体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罐体的顶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该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解决了中和剂加入不均匀,导致PH值不易控制的问题,且解决了氢氧化钙等中和剂转化为碳酸钙而在管道中结垢堵塞管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细胞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
发酵工程的应用范围医药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农业:改造植物基因、生物固氮、工程杀虫菌生物农药、微生物养料、环境保护等方面;微生物发酵过程根据发酵条件要求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法有液体表面培养发酵、在多孔或颗粒状固体培养基表面上发酵和通氧深层发酵几种方法。厌氧发酵采用不通氧的深层发酵。因此,无论好氧与厌氧发酵都可以通过深层培养来实现,这种培养均在具有一定径高比的圆柱形发酵罐内完成。
目前,现有的微生物发酵系统采用氢氧化钙作为中和剂,而氢氧化钙有两种添加方式,一种是以液体形式流加,另一种是以固体粉末形式加入;以液体形式加入存在氢氧化钙容易结垢、堵塞管道的问题;而以固体粉末形式加入会导致pH值控制的延迟和不均匀,pH值不易控制,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包括一级种子罐,所述一级种子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种管道,所述第一移种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级种子罐,所述二级种子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种管道,所述第二移种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料罐,所述第二移种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级发酵罐,所述三级发酵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酵液储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种子罐包括罐体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罐体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环,所述套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中和剂分布器,所述中和剂分布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和剂储存箱,所述中和剂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连通第二导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PH电极头,所述PH电极头的一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所述控制机的一侧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二导管的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H电极头、水泵和电磁阀均电性连接控制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接头,所述罐体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该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通过设置PH电极头监测罐体内PH值的浓度,然后将监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机,如PH值产生波动,控制机会使电磁阀打开,并使水泵运转,让水泵从中和剂储存箱中抽取中和剂,并使其通过第二导管和第一导管,最终通过中和剂分布器将中和剂均匀的注入罐体内,解决了中和剂加入不均匀,导致PH值不易控制的问题。
二、该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通过设置的第三导管连通第二导管,而第三导管连通中和剂储存箱,中和剂储存箱又连通水泵的输入端,进而使中和剂循环流动,解决了氢氧化钙等中和剂转化为碳酸钙而在管道中结垢堵塞管道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流程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的种子罐结构平面图。
图中:1、一级种子罐;2、第一移种管道;3、二级种子罐;4、第二移种管道;5、配料罐;6、第一管道;7、三级发酵罐;8、第二管道;9、发酵液储罐;10、罐体;11、搅拌叶;12、套环;13、进气管;14、转轴;15、伺服电机;16、进料接头;17、出气管;18、第一导管;19、电磁阀;20、第三导管;21、第二导管;22、水泵;23、中和剂储存箱;24、控制机;25、PH电极头;26、中和剂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包括一级种子罐1,一级种子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种管道2,第一移种管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级种子罐3,二级种子罐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种管道4,第二移种管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料罐5,第二移种管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级发酵罐7,三级发酵罐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8,第二管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酵液储罐9,经过选育的菌株接种在一级种子罐1内进行培养,当达到培养指标后,通过第一移种管道2移种至二级种子罐3中继续培养,单细胞微生物在二级种子罐3中不断分裂生长,待发酵液达到培养密度后,通过第二移种管道4移种到三级发酵罐7中继续放大培养,培养完成后通过第二管道8将发酵液放入发酵液储罐9中暂存,发酵液在输送至三级发酵罐7前,需通过配料罐5调配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通过第一管道6注入三级发酵罐7中进行灭菌。
其中,一级种子罐1包括罐体10和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固定连接在罐体10的顶部,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环12,套环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1,一级种子罐1与二级种子罐3的结构完全相同,仅容量大小不同。
其中,罐体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中和剂分布器26,中和剂分布器2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18,第一导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21,第二导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2,水泵2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和剂储存箱23,中和剂储存箱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20,第三导管20的一端连通第二导管21,中和剂储存箱23中储存的中和剂为碳酸钠、醋酸、氢氧化钠或浓硝酸。
其中,罐体10的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PH电极头25,PH电极头25的一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控制机24,控制机24的一侧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9,PH电极头25可监测罐体内PH值的浓度,然后将监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机24,如PH值产生波动,控制机24会使电磁阀19打开,并使水泵22运转,让水泵22从中和剂储存箱23中抽取中和剂,并使其通过第二导管21和第一导管18,最终通过中和剂分布器26将中和剂均匀的注入罐体10的内部。
其中,电磁阀19固定安装在第二导管21的外壁上。
其中,PH电极头25、水泵22和电磁阀19均电性连接控制机24。
其中,罐体10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接头16,罐体10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3和出气管17。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种子罐(1),所述一级种子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种管道(2),所述第一移种管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级种子罐(3),所述二级种子罐(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种管道(4),所述第二移种管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6),所述第一管道(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料罐(5),所述第二移种管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级发酵罐(7),所述三级发酵罐(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8),所述第二管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酵液储罐(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罐(1)包括罐体(10)和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固定连接在罐体(10)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环(12),所述套环(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中和剂分布器(26),所述中和剂分布器(2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18),所述第一导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21),所述第二导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和剂储存箱(23),所述中和剂储存箱(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20),所述第三导管(20)的一端连通第二导管(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的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PH电极头(25),所述PH电极头(25)的一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控制机(24),所述控制机(24)的一侧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19)固定安装在第二导管(21)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电极头(25)、水泵(22)和电磁阀(19)均电性连接控制机(2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接头(16),所述罐体(10)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3)和出气管(17)。
CN202023054449.6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Active CN215517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4449.6U CN215517409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4449.6U CN215517409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7409U true CN215517409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54449.6U Active CN215517409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7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7125B1 (ko) 펌핑가능한 유기물로부터 바이오가스를 생성하기 위한 발효기
CN101613664B (zh) 一种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CN101798562A (zh) 一种强化固态发酵的装置与方法
CN201442951U (zh) 一种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CN112625873A (zh) 一种两相干法厌氧消化发酵系统
CN101748054A (zh) 微藻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
CN110656043A (zh) 液体饲料添加剂生产用微生物发酵罐
CN102311922A (zh) 一种微藻高效培养的方法
CN103224882A (zh) 带有曝气装置的一次性波浪式生物反应器
CN215517409U (zh)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
CN102127505A (zh) 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
CN101787348B (zh) 一种强化传质传热的仿生生物反应器
CN211921507U (zh) 一种微生物聚合物发酵装置
CN203373351U (zh) 一种程序化控制的驯化筛选培养设备
CN109439535A (zh) 一种微藻培养装置
CN203057904U (zh) 一种液体菌种深层培养简易发酵装置
CN102776120B (zh) 中空纤维膜给氧自循环式微生物培养装置及方法
CN102311923B (zh) 一种微藻培养方法
CN201506790U (zh) 发酵罐
CN101182454A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的生物反应器
CN209685742U (zh) 一种用于分批发酵的移种装置
CN201116297Y (zh) 变压控温秸秆分解装置
CN102268375B (zh) 单胞藻培养的藻液连续收集方法和系统
CN111592974A (zh) 一种三相一体推流式沼气发酵系统及发酵方法
CN101886032B (zh) 一种利用微管系统强化传质传热的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