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3594U - 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3594U
CN215513594U CN202121742953.7U CN202121742953U CN215513594U CN 215513594 U CN215513594 U CN 215513594U CN 202121742953 U CN202121742953 U CN 202121742953U CN 215513594 U CN215513594 U CN 215513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wire
housing
movable part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29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静
王建胜
李永军
金宇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Automotive Passive Safety System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f Automotive Passive Safety Syste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Automotive Passive Safety System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f Automotive Passive Safety Syste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29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3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3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3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安全带锁舌的插入状态。该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和活动部件(7),在壳体中接纳相互配合的接触件(2)以及导线保持构件。活动部件构造成,在安全带锁舌插入到安全带锁的插孔中的过程中,活动部件被安全带锁舌从第一位置驱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具有接触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中的一种状态,在第二位置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通过活动部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而转变到接触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中的另一种状态。接触件与导线(4)电连接。导线保持构件保持所述导线。该检测装置零件少,易于组装,结构稳定,工作持久可靠,可以避免使用线束插头来将导线与检测装置连接。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安全带锁舌的插入状态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广泛地配备安全带总成,作为车辆乘员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带总成可以包括织带、与织带连接的安全带锁舌和安装在车辆中的与安全带锁舌相配的安全带锁。在安全带锁舌插入到安全带锁的插孔中时,织带可以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在一些情况下,车辆乘员可能有意地或者无意地忽视安全带总成的佩戴,并且因此可能产生安全风险。安全带锁可以配设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安全带锁舌到安全带锁的插孔中的插入状态,以便在车辆乘员坐在车辆座椅上、但是未佩戴安全带时可以指示这种不符合规定的情形,例如发出声学和/或光学报警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检测安全带锁舌的插入状态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可以避免使用将线束与检测装置连接的线束插头以及与之相关的缺陷。
所述目的可以通过一种检测装置达到,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安全带锁舌的插入状态,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相对于壳体活动地引导的活动部件,在壳体中接纳相互配合的接触件以及导线保持构件,所述活动部件构造成,在安全带锁舌插入到安全带锁的插孔中的过程中,活动部件被安全带锁舌从第一位置驱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具有接触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中的一种状态,在第二位置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通过活动部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而转变到接触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中的另一种状态,相互配合的接触件构造成用于与导线电连接,导线保持构件构造成用于保持所述导线。
按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检测装置零部件少,易于组装,结构稳定,工作持久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可以构造成两件式的,优选地包括一个壳体主体和一个壳体盖,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动部件和所述接触件以及导线保持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中,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将导线引入到壳体中的端侧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所述导线。
替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也可以不包括所述导线,并且所述导线可以在将检测装置安装至安全带锁时才被安装到检测装置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可以与相配的导线的金属导体机械地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钉将导线的去皮的末端固定在接触件上,和/或可以将导线的去皮的末端钎焊在接触件上,和/或可以将导线的去皮的末端压合在接触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导线可以配设有多个(例如2、3或4个)彼此相继的夹持元件作为导线保持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可以是弹性的金属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可以在活动部件的第一位置中接触导通,并且在活动部件的第二位置中被活动部件分离。
也可能的是,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可以在活动部件的第二位置中接触导通,并且在活动部件的第一位置中被活动部件分离。
也可能的是,活动部件可以包括导电连接件,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可以在活动部件的第一位置中被该导电连接件接触导通,并且在活动部件的第二位置中由于该导电连接件的离开而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金属片可以具有导线连接口,相配的导线的金属导体能直接地连接在导线连接口处。例如,所述导线连接口可以是方形、棱形或圆形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金属片和相配的导线保持构件可以一体地制成,例如可以由不锈钢片或铜片通过冲压制成。因此,检测装置的零件数量可以较少。
也可能的是,金属片和导线保持构件可以是分开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片可以相同地构成并且镜像对称地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片连同相配的导线保持构件可以相同地构成并且镜像对称地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部件可以是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能由安全带锁舌作用的锁舌作用部以及能作用于相互配合的接触件之中的至少一个接触件的接触件作用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可以具有在活动部件的第一位置中接触导通的接触部,所述接触件作用部在活动部件的第一位置中处于相互配合的接触件之间的空间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活动部件的第二位置中,所述接触件作用部可以迫使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弹性变形,处于接触部之间,并且因此将相互配合的接触件电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舌作用部可以从壳体伸出,所述壳体具有允许滑动件的滑动运动的空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将活动部件朝第一位置预紧。所述弹性元件例如可以是机械弹簧或者软弹性的橡胶件。
替选地,所述活动部件也可以通过磁吸力保持在第一位置中,并且可以在克服磁吸力的情况下离开第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可以是弹簧,所述弹簧一方面支撑在壳体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在活动部件上。所述弹簧例如可以是螺旋弹簧、扭力弹簧或者片式弹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部件和壳体可以分别具有销状部,所述弹簧是螺旋压力弹簧并且以两个端部套在相应的销状部上。
在本申请中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只要组合的技术特征不是相互矛盾的。所有可行的特征组合都是在本文中记载的技术内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检测装置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检测装置的壳体1的壳体盖1b在大约一半长度上被除去,以便可以在图1中观察到检测装置的内部的一部分。图2是图1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壳体1的壳体盖1b被除去,以便可以在图2中观察到检测装置的内部的细节。图3是图1的检测装置的纵剖视图。该检测装置可以配设于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机动车、例如用于轿车的安全带锁,用于检测安全带锁舌到安全带锁的插孔中的插入状态。
检测装置的壳体1可以构造成两件式的,包括一个壳体主体1a和一个壳体盖1b。所述壳体1可以具有用于将导线4引入到壳体1中的端侧的开口。两个导线4可以具有共同的外皮3,以作为一根线束整合到线路中。壳体1例如可以由塑料制成,例如可以通过注塑制成。
相互配合的两个接触件2可以接纳在壳体1中,更具体地,可以接纳在壳体主体1a中。在壳体1中还接纳与接触件2一体地制成的导线保持构件,该导线保持构件可以包括三个彼此相继的夹持元件11a、11b、11c,导线4可以夹持在这些夹持元件中。导线4的末端可以被去皮,露出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可以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在接触件2的导线连接口处,所述导线连接口例如可以是方形的或者圆形的开口。典型地,接触件2可以构成为弹性的金属片。接触件2连同与之一体地连接的导线保持构件可以由金属片例如铜片制成,例如通过冲压工艺制成。两个接触件2连同各自的导线保持构件可以相同地构成并且镜像对称地布置,这可以是在结构方面特别简单的措施,并且有利于检测装置的零件数量的最小化。此外,通过将导线4集成在检测装置中,可以避免检测装置通过插头-插座连接结构与单独的线束连接的复杂且不利的结构,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良率。
所述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相对于壳体1活动地引导的活动部件7。所述活动部件7可以由塑料制成,例如可以通过注塑制成。所述活动部件可以单件式地或多件式地构成。所述活动部件7例如可转动地和/或可平移地被引导。在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部件7可以构成为滑动件,尤其是可平移地被引导的滑动件。活动部件7可以配设有弹性元件5。典型地,弹性元件5可以是螺旋压力弹簧,其可以以一个端部套在活动部件7的销状部10上,并且以另一个端部套在壳体的销状部上。活动部件7可以被弹性元件5朝如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预紧。在安全带锁舌插入到安全带锁的插孔中的过程中,安全带锁舌作用于活动部件7的从壳体1伸出的锁舌作用部8,因此,活动部件7可以在克服弹性元件5的复位力的情况下被安全带锁舌从第一位置驱动到第二位置。通过活动部件7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相互配合的接触件2的接触部6被活动部件7、更具体地被活动部件7的接触件作用部9分开,并且因此,相互配合的接触件2从接触导通状态转变到断开状态。通过接触件2的状态变化,可以检测出,安全带锁舌是否按规定插入到安全带锁的插孔中。当安全带锁舌从安全带锁的插孔中拔出时,活动部件7可以通过弹性元件5的复位力从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
在活动部件7的第一位置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2在各自的接触部6处接触导通,或者说两个接触部6相互搭接,接触件作用部9处于相互配合的接触件2之间的空间中。在活动部件7的第二位置中,接触件作用部9移动到接触部6之间,迫使相互配合的接触件2弹性变形,将相互配合的接触件2电断开。不言而喻,壳体1具有允许活动部件7运动的空隙。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活动部件7的接触件作用部9能够迫使两个接触件2弹性变形。也可能的是,仅其中一个接触件2被活动部件7操纵,而另一个接触件2保持不动。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接触件2相同地构成。也可能的是,两个接触件2不同地构成。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接触件2弹性地构成。也可能的是,至少一个接触件刚性地构成并且可转动地被支撑并且通过弹簧的弹簧力与相应的另一个接触件保持接触导通。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活动部件7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可以实现接触件2从接触导通到断开的状态变化。也可能的是,通过活动部件7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可以实现接触件2从断开到接触导通的状态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是仅用于说明具体方面的目的,而不用于限制公开内容。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所述一个”应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表述。可以理解到,术语“包括”和“包含”以及其他类似术语,在申请文件中使用时,具体说明所陈述的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列举的项目的所有的任意的组合。在对附图的说明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总是表示类似的元件。
在附图中的元件的厚度可以为了清楚性起见而被夸张。另外可以理解到,如果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与另一个元件耦合或者与另一个元件连接,那么所述一个元件可以直接地在所述另一个元件上形成、与之耦合或者与之连接,或者在它们之间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介于中间的元件。相反,如果在此使用表述“直接在……上”、“直接与……耦合”和“直接与……连接”,那么表示没有介于中间的元件。用来说明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被类似地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附着”和“直接附着”、“相邻”和“直接相邻”等等。
可以理解到,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在此用来说明不同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因此,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
最后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修改,这些修改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安全带锁舌的插入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和相对于壳体活动地引导的活动部件(7),在壳体中接纳相互配合的接触件(2)以及导线保持构件,所述活动部件构造成,在安全带锁舌插入到安全带锁的插孔中的过程中,活动部件被安全带锁舌从第一位置驱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具有接触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中的一种状态,在第二位置中,相互配合的接触件通过活动部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而转变到接触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中的另一种状态,相互配合的接触件构造成用于与导线(4)电连接,导线保持构件构造成用于保持所述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造成两件式的,包括一个壳体主体(1a)和一个壳体盖(1b),所述活动部件和所述接触件以及导线保持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中,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将导线引入到壳体中的端侧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所述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与相配的导线的金属导体机械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线配设有多个彼此相继的夹持元件(11a、11b、11c)作为导线保持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配合的接触件是弹性的金属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在活动部件的第一位置中接触导通,并且在活动部件的第二位置中被活动部件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金属片具有导线连接口,相配的导线的金属导体能直接地连接在导线连接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金属片和相配的导线保持构件一体地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相同地构成并且镜像对称地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是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能由安全带锁舌作用的锁舌作用部(8)以及能作用于相互配合的接触件之中的至少一个接触件的接触件作用部(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具有在活动部件的第一位置中接触导通的接触部(6),所述接触件作用部在活动部件的第一位置中处于相互配合的接触件之间的空间中,在活动部件的第二位置中,所述接触件作用部迫使相互配合的接触件弹性变形,处于接触部之间,并且因此将相互配合的接触件电断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作用部从壳体伸出,所述壳体具有允许滑动件的滑动运动的空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弹性元件(5),所述弹性元件将活动部件朝第一位置预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弹簧,所述弹簧一方面支撑在壳体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在活动部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和壳体分别具有销状部,所述弹簧是螺旋压力弹簧并且以两个端部套在相应的销状部上。
CN202121742953.7U 2021-07-29 2021-07-29 检测装置 Active CN215513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2953.7U CN215513594U (zh) 2021-07-29 2021-07-29 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2953.7U CN215513594U (zh) 2021-07-29 2021-07-29 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3594U true CN215513594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8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2953.7U Active CN215513594U (zh) 2021-07-29 2021-07-29 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3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2328B2 (en) Coupl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s with holder
EP2577809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plug-in connector, electrical plug-in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ed electric cable
US9039438B2 (en) Airbag connector system
EP2822107B1 (en) Squib connection device
US8327512B2 (en) Slide switch for buckle apparatus
US9711902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for a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EP2966735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dual secondary lock
US6081124A (en) Testing unit for connector testing
US2012025862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connect to a flex cable
MX2007015451A (es) Ensamble conector con dispositivo que asegura la posicion de terminal.
WO2012111571A1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端子半挿入検査方法
JP4464898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CN106953214B (zh) 兼具两组不同电流插针组的连接器插头
CN215513594U (zh) 检测装置
CN108879173B (zh) 插头和将振动保护附加于插头的方法
US5712569A (en) Tester for testing correct assembly of terminals in connector housings
JP3794608B2 (ja) コネクタ導通検査具
JP2014127318A (ja) 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US10439300B1 (en) Connection element
CN112038815B (zh) 连接器
JP6492042B2 (ja) コネクタ
CN110476303B (zh) 电插接连接器
CN112599992B (zh) 连接器组件
EP3868246B1 (en) Seatbelt buckle device and seatbelt device
CN109565130B (zh) 具有集成的短路桥接元件的多重接触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