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1918U -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1918U
CN215511918U CN202121274833.9U CN202121274833U CN215511918U CN 215511918 U CN215511918 U CN 215511918U CN 202121274833 U CN202121274833 U CN 202121274833U CN 215511918 U CN215511918 U CN 215511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template
communicated
fixedly connecte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48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亚东
伦鸣
李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ound Med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sound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ound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sound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748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1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1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1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包括机架和箱体,箱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柱,两个滑柱之间滑动连接有上模板,上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上模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上凹槽,上模板下方的箱体内安装有下模板,下模板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下模板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热风机通过连接管连通有集风箱,集风箱靠近箱体一侧连接有上风管和下风管,上风管穿过箱体并与上模板相连通,下风管与下模板相连通,箱体顶部的另一侧连通有排风管。通过液压缸和驱动装置分别带动上模板和下模板移动,将待硫化的手套放置在上凹槽和下凹槽组成的空腔中,进而对手套进行硫化,这种硫化方式使得手套受热更加均匀,硫化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耗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背景技术
乳胶手套是手套中的一种,其是由乳胶加工而成的,由于橡胶手套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使得其在佩戴过程中非常舒适,因此其在家庭、工业、医疗、美术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乳胶手套在生产过程中传送带上安装有手套模型,手套模型先经酸碱清洁、水清洗,洗净的模型浸入热水加热后浸渍凝固剂并干燥、浸胶,然后烘干、冲热水并送至烘箱硫化、烘干成型。目前,乳胶手套经烘箱硫化时用时往往较长,这是由于手套在烘箱中受热不均匀,从而使得其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以解决目前乳胶手套后硫化过程中硫化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包括机架,该装置还包括箱体,箱体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箱体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传送装置相适配的开口,箱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滑柱,两个滑柱之间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模板,上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箱体上;上模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凹槽,上模板下方的箱体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下模板,下模板的顶部开设有与上凹槽相对应的下凹槽,下模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模板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热风机通过连接管连通有集风箱,集风箱固定连接在机架上,集风箱靠近箱体一侧的上部连通有上风管,上风管穿过箱体并与上模板相连通,集风箱靠近箱体一侧的下部连通有下风管,下风管从箱体底部穿过箱体并与下模板相连通,上模板和下模板内部均为空腔结构;箱体顶部的另一侧连通有排风管,上风管和下风管均为金属软管。
优选地,箱体具有夹层结构,夹层为空腔结构,集风箱靠近箱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中风管,中风管的一端与集风箱相连通,中风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夹层相连通,排风管与箱体的夹层相连通。
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柱,连接柱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的底壁上且其顶部与上模板间隔设置,连接柱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齿板,齿板顶部固定连接在下模板底部,齿板远离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齿牙,两个齿板之间的箱体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位于下模板下方,安装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第一齿轮和与其靠近的齿板啮合设置,第二齿轮也和与其靠近的齿板相啮合设置,安装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板并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上模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套设在滑柱上且与滑柱滑动连接,即上模板通过滑套与滑柱滑动连接;下模板位于两个滑柱之间且与滑柱间隔设置。
优选地,排风管远离箱体的一端与排风箱连通设置,排风箱与箱体之间的排风管上安装有排风扇,排风箱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排风箱底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排风箱内安装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过滤板。
优选地,上凹槽与下凹槽的结构相同,上凹槽与下凹槽的结构相同,下凹槽包括弧形槽,弧形槽与下模板的前侧相连通,下凹槽还包括与乳胶手套相适配的手形槽,手形槽位于弧形槽的后部且与弧形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带上方设置上模板并在上模板上开设上凹槽,同时在传送带下方设置下模板并在下模板上开设下凹槽,通过液压缸和驱动装置分别带动上模板和下模板在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便于将待硫化的手套放置在上凹槽和下凹槽组成的空腔中,进而对待硫化的手套进行硫化,这种硫化方式使得手套受热更加均匀,硫化效率更高;同时,通过将集风箱外喷涂保温材料,减少了集风箱中热量的损耗,而通过中风管向箱体的夹层通入热风,减少了上模板和下模板向箱体内部的热传导,保证了上模板与下模板温度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硫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与下凹槽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轴与手套模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该装置还包括箱体2,箱体2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箱体2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传送装置相适配的开口(图中未示出),以乳胶手套传送带3前进的方向作为前侧,其反向记为后侧,箱体2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滑柱4,两个滑柱4之间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模板5,上模板5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液压缸6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箱体2顶部;上模板5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凹槽7,上模板5下方的箱体2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下模板8,下模板8的顶部开设有与上凹槽7相对应的下凹槽9,下模板8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模板8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选自气缸、电动伸缩杆等,在此处不作具体限制。用于输送手套模型14的传送带3从上模板5与下模板8之间经过,传送带3上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传送轴12,传送轴12的后侧安装有安装轴13,安装轴13远离传送轴12的一端安装有手套模型14,待硫化的手套套设在手套模型14上,该传送带3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使用时,当手套模型14到达下模板8上方时,驱动装置启动,使得下模板8向上移动,进而使得待硫化的手套下部置于下凹槽9中,同时,启动液压缸6,液压缸6带动上模板5向下移动,待硫化的手套上部置于上凹槽7中,同时,上模板5抵触下模板8,通过这样的设置,将待硫化的手套封闭进上凹槽7和下凹槽9组成的空腔中,使得待硫化的手套受热更加均匀,从而加快了其硫化效率,提高生产的效率。具体地,如图2所示,上凹槽7与下凹槽9的结构相同,下凹槽9包括弧形槽10,弧形槽10与下模板8的前侧相连通,下凹槽9还包括与乳胶手套相适配的手形槽11,手形槽11位于弧形槽10的后部且与弧形槽10相连通。通过启动驱动装置和液压缸6,使得上模板5和下模板8相互靠近并抵触,从而将待硫化的手套置于上凹槽7与下凹槽9组成的空腔中,安装轴13靠近手套模型14的一端置于弧形槽10中,提高了乳胶手套硫化时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其硫化效率。
如图1所示,箱体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5,热风机15通过连接管连通有集风箱16,集风箱16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集风箱16靠近箱体2一侧的上部连通有上风管17,上风管17穿过箱体2并与上模板5相连通,集风箱16靠近箱体2一侧的下部连通有下风管18,下风管18从箱体2底部穿过箱体2并与下模板8相连通,上模板5和下模板8内部均为空腔结构;箱体2顶部的另一侧连通有排风管19,上风管17和下风管18均为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长度足够长,以便于其适应于上模板5和下模板8的升降。通过热风机15向集风箱16中输送热风,然后集风箱16将热风经上风管17输送至上模板5中,并经下风管18将热风输送至下模板8中,从而实现了对上模板5和下模板8的加热,进而实现了对乳胶手套的硫化,保证了乳胶手套硫化过程中受热的均匀性。为了减少热风在集风箱16中热量的损失,集风箱16的外壁上均喷涂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优选自聚氨基甲酸酯。
可选地,箱体2具有夹层结构,夹层为空腔结构,集风箱16靠近箱体2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中风管20,本实施例中中风管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中风管20的一端与集风箱16相连通,中风管20的另一端与箱体2的夹层相连通,排风管19与箱体2的夹层相连通。使用时,热风机15将风输送至集风箱16后经中风管20将热风输送至箱体2的夹层内,从而实现对整个箱体2的加热,减少了上模板5和下模板8向箱体2内部的热传导,进而进一步提高了乳胶手套硫化过程中受热的均匀性,排风管19与夹层和箱体2内部均连通,具体地,排风管19靠近箱体2的一端延伸至箱体2内且排风管19位于夹层的部分开设有开孔,便于夹层中的气体从开孔处经排风管19排出,进而使得箱体2和夹层中的废气均经排风管19排出。
可选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柱21,连接柱21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部的底壁上且连接柱21的顶部与上模板5间隔设置,连接柱21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齿板22,齿板22顶部固定连接在下模板8底部,齿板22远离连接柱21的一侧开设有齿牙,两个齿板22之间的箱体2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3,安装板23位于下模板8下方,安装板2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5,第一齿轮24与第二齿轮25啮合设置,第一齿轮24和与其靠近的齿板22啮合设置,第二齿轮25也和与其靠近的齿板22相啮合设置,安装板2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板23并与第一齿轮24传动连接。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24转动,第一齿轮24带动和其啮合的齿板22沿着连接柱21向上滑动,第一齿轮24同时带动第二齿轮25转动,第二齿轮25带动和其啮合的齿板22向上滑动,从而使得下模板8向靠近上模板5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上模板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套26,滑套26套设在滑柱4上且与滑柱4滑动连接,即上模板5通过滑套26与滑柱4滑动连接;上模板5通过滑套26来滑动连接在滑柱4上,使得上模板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下模板8位于两个滑柱4之间且与滑柱4间隔设置。
可选地,上凹槽7的手形槽11上均匀开设有上通气孔(图中未示出),上通气孔与上模板5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下凹槽9的手形槽11上均匀开设有下通气孔(图中未示出),下通气孔与下模板8的内部空腔相连通,经热风机15、集风箱16、上风管17输送至上模板5中的热风经上通气孔排出并吹至待硫化的橡胶手套上,经下风管18输送至下模板8中的热风经下通气孔排出并吹至待硫化的橡胶手套上。通过设置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来提高硫化的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排风管19远离箱体2的一端与排风箱27连通设置,排风箱27与箱体2之间的排风管19上安装有排风扇28,排风箱27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29,排风箱27底部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排风箱27内安装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过滤板(图中未示出)。在排风扇28的作用下,加快箱体2内空气的流通,使得废气经排风管19、排风扇28输送至排风箱27中,而排风箱27中设置的过滤板对废气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使用时,启动热风机15,热风机15将热风输送至集风箱16中,然后经上风管17输送至上模板5中,同时经下风管18输送至下模板8中,当传送带3将待硫化的手套输送至下模板8上方时,同时启动电机和液压缸6,液压缸6带动上模板5向下移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24转动,第一齿轮24带动第二齿轮25转动并带动与第一齿轮24啮合的齿板22向上滑动,第二齿轮25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向上滑动,从而实现下模板8的向上移动,进而将待硫化的手套置于上凹槽7和下凹槽9组成的空腔结构中,热风对其进行硫化。
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箱体,箱体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箱体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开口,箱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滑柱,两个滑柱之间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模板,上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箱体上;上模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凹槽,上模板下方的箱体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下模板,下模板的顶部开设有与上凹槽相对应的下凹槽,下模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模板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热风机通过连接管连通有集风箱,集风箱固定连接在机架上,集风箱靠近箱体一侧的上部连通有上风管,上风管穿过箱体并与上模板相连通,集风箱靠近箱体一侧的下部连通有下风管,下风管从箱体底部穿过箱体并与下模板相连通,上模板和下模板内部均为空腔结构;箱体顶部的另一侧连通有排风管,上风管和下风管均为金属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具有夹层结构,夹层为空腔结构,集风箱靠近箱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中风管,中风管的一端与集风箱相连通,中风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夹层相连通,排风管与箱体的夹层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柱,连接柱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的底壁上且其顶部与上模板间隔设置,连接柱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齿板,齿板顶部固定连接在下模板底部,齿板远离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齿牙,两个齿板之间的箱体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位于下模板下方,安装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第一齿轮和与其靠近的齿板啮合设置,第二齿轮也和与其靠近的齿板相啮合设置,安装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板并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套设在滑柱上且与滑柱滑动连接,即上模板通过滑套与滑柱滑动连接;下模板位于两个滑柱之间且与滑柱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排风管远离箱体的一端与排风箱连通设置,排风箱与箱体之间的排风管上安装有排风扇,排风箱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排风箱底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排风箱内安装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过滤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凹槽与下凹槽的结构相同,上凹槽与下凹槽的结构相同,下凹槽包括弧形槽,弧形槽与下模板的前侧相连通,下凹槽还包括与乳胶手套相适配的手形槽,手形槽位于弧形槽的后部且与弧形槽相连通。
CN202121274833.9U 2021-06-08 2021-06-08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Active CN215511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4833.9U CN215511918U (zh) 2021-06-08 2021-06-08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4833.9U CN215511918U (zh) 2021-06-08 2021-06-08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1918U true CN215511918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7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4833.9U Active CN215511918U (zh) 2021-06-08 2021-06-08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1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4038B (zh) 一种新式车灯防雾漆自动喷涂生产线
CN215511918U (zh) 乳胶手套后硫化自动装置
CN212692411U (zh) 一种针织烘干机
CN214056083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清洗装置
CN113560120A (zh) 木质家具产品用纳米抗菌涂层浸渍装置及浸渍方法
CN213198464U (zh) 一种用于手套生产的节能烤箱
CN215100641U (zh) 一种玻璃清洗机用送料装置
CN205522160U (zh) 一种输送除粉的乳胶手套脱粉硫化机
CN113578638B (zh) 一种无人机外壳高效喷涂系统
CN213261186U (zh) 一种成品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
CN210062419U (zh) 一种陶瓷喷绘装置
CN111361807A (zh) 一种口罩生产加工用热合封口设备
CN106882618A (zh) 转印设备的输送装置及转印设备
CN219294507U (zh) 手套生产加工用干燥装置
CN211307110U (zh) 一种手套生产线门架装置
CN116037436B (zh) 硅橡胶手感油脉冲式自动浸涂工艺
CN210477531U (zh) 一种硅橡胶产品二次硫化装置
CN219551087U (zh) 一种司机室地板生产用烘干除尘装置
CN219752702U (zh) 一种除味箱
CN219880743U (zh) 一种生产用清洗干燥装置
CN220349303U (zh) 一种塑料印刷机的加热装置
CN216453270U (zh) 一种提香机的送风装置
CN116765041B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焊接工序预处理系统
CN214289098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用点胶装置
CN217103579U (zh)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