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6581U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6581U
CN215496581U CN202122155799.XU CN202122155799U CN215496581U CN 215496581 U CN215496581 U CN 215496581U CN 202122155799 U CN202122155799 U CN 202122155799U CN 215496581 U CN215496581 U CN 215496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ircuit breaker
shell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57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荣
徐高明
左浩
王炳钊
洪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t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et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et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et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57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6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6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6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断点小型断路器结构复杂、布局繁琐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包括壳体;动触头组件,位于壳体下部,动触架转动安装在壳体上,两个动触头分别安装在动触架的左右两侧;静触头,设有两个且适于与动触头配合以实现断路器通断,静触头固定于壳体内且位于动触头远离动触架的一侧;接线端子,设有两个且皆固定于壳体上,接线端子位于静触头远离动触头的一侧且与静触头相接;灭弧机构,固定于壳体内,灭弧机构设有两个且位于动触架与接线端子之间;操作机构,适于驱动动触架转动且位于壳体上部;热磁保护机构,适于带动操作机构动作且位于操作机构一侧。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小型断路器,又名微型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至125A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小型断路器一般由操作机构、触头机构、灭弧机构、热磁保护机构及接线端子组成。现有小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一般在15KA以下,分断能力弱严重制约小型断路器的发展。所以,部分企业为提高小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将断点设为两个,例如公布号为CN104217906A等专利所述,但这些断路器结构都存在结构复杂、布局臃肿的缺陷,不能较好的满足小型断路器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断点小型断路器结构复杂、布局繁琐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双触点的小型断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
壳体;
动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下部,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架和两个动触头,所述动触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所述动触头分别安装在所述动触架的左右两侧;
静触头,设有两个且适于与所述动触头配合以实现断路器通断,所述静触头固定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动触头远离所述动触架的一侧;
接线端子,设有两个且皆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静触头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侧且与所述静触头相接;
灭弧机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灭弧机构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动触架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
操作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动触架转动且位于所述壳体上部;
热磁保护机构,适于带动操作机构动作且位于所述操作机构一侧。
可选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
连杆组件,适于带动所述动触架旋转并使所述动触架在分闸位置与合闸位置之间切换;
手柄,适于绕所述壳体转动;
拉簧,其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
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拉簧带动所述连杆组件动作。
可选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凸耳,所述动触架上固定有适于跟随所述动触架转动的挡块,当所述触头组件处于异常合闸状态时,所述挡块阻挡所述凸耳移动以限制所述手柄由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移动,并在所述拉簧的带动下使所述手柄复位至合闸位置。
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
U型支架,卡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U型支架两端皆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凸耳固定于所述U型支架的其中一个翼部;
推拉件,安装于所述U型支架的腹部外侧,所述推拉件与所述拉簧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热磁保护机构包括:
跳杆,其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其中部与所述连杆组件端部转动连接;
卡扣,转动安装在壳体内,适于被双金属片驱动旋转,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跳杆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动触头转动安装在所述动触架上且转动轴与所述动触架转动轴重合,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适于驱使所述动触头向靠近所述静触头的方向旋转。
可选的,所述热磁保护机构包括:
双金属片,其下端为固定端,上端为自由端;
固定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第一端与所述静触头/接线端子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接线端子/静触头连接,所述固定件适于引导电流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流动,所述固定件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有第一安装片;
所述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与所述双金属片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一端的部位与所述双金属片中部区域相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适于避让所述双金属片变形且可通过热辐射传热。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片与所述双金属片平行设置,所述双金属片由所述中部区域至所述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片相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片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固定件第一端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片,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一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二安装片,适于安装静触头,所述第二安装片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第二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片,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三安装片,适于安装接线端子,所述第三安装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第二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采用双断点结构,使得触点间的开距变大,能更快的阻止电弧间的吸附,将断路器的分段能力提升至150KA左右,并且将两个动触头分别设置在动触架的两侧,将静触头、灭弧机构及接线端子设置在动触头旁侧,将操作机构设在动触头组件上侧,将电磁保护机构设在操作机构旁侧,结构紧凑,能够适应小型断路器体积小的特点,布局合理,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通过在动触架上设置挡块,在手柄上设置凸耳,使得断路器正常时挡块随着动触架旋转而不会干涉手柄动作,而在断路器存在动静触头粘结的故障时,凸耳会通过旋转抵接挡块,从而阻挡手柄旋转,使手柄无法扳动至分闸位置,这样保障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动静触头之间肯定存在间隙,具有隔离功能,进而保证了维修人员维修安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手柄包括U型支架和推拉件,U型支架卡于壳体外侧,凸耳固定于U型支架的其中一个翼部,因为实际结构中手柄与动触头组件一般相距较远,本结构为凸耳与挡块的配合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结构较为简单,且在壳体外进行安装,安装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双金属片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二端的部位,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一端的部位与双金属片的中部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这样热量伴随电流的流动方向最先接触双金属片的部位即是双金属片的中部,缩短了热量向双金属片工作区域传递的距离,减少了热损失,保证了双金属片的受热充足;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热量从第一端向第二端传递时,只有通过第一安装片这一条路径,不会从其他路径散失,减少了热损失,保证了双金属片的受热量;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第一安装片的截面积小于固定件第一端截面积,增大了电阻,提高了发热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双金属片的受热充足;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还设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二安装片及第三安装片,静触头安装在第二安装片上,接线端子安装在第三安装片上,可通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结构设计更好的满足断路器内部结构布局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小型断路器的结构布局图;
图2为本申请小型断路器在异常合闸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小型断路器在分闸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小型断路器在分闸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小型断路器动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小型断路器动触头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小型断路器双金属片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动触头组件;21、动触架;211、挡块;22、动触头;23、弹性件;3、静触头;4、接线端子;5、灭弧机构;6、操作机构;61、连杆组件;62、拉簧;63、手柄;631、U型支架;632、推拉件;633、凸耳;7、热磁保护机构;71、跳杆;72、卡扣;721、锁扣;722、压紧件;73、双金属片;74、固定件;741、第一安装片;742、第一连接片;743、第二安装片;744、第二连接片;745、第三安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包括:
壳体1,适于为整个结构提供支撑,在工作时壳体1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
动触头组件2,位于所述壳体1下部,所述动触头组件2包括动触架21和两个动触头22,所述动触架21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两个所述动触头22分别安装在所述动触架21的左右两侧;
静触头3,设有两个且适于与所述动触头22配合以实现断路器通断,所述静触头3固定于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动触头22远离所述动触架21的一侧;
接线端子4,设有两个且皆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接线端子4位于所述静触头3远离所述动触头22的一侧且与所述静触头3相接;
灭弧机构5,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灭弧机构5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动触架21与所述接线端子4之间;
操作机构6,适于驱动所述动触架21转动且位于所述壳体1上部;
热磁保护机构7,适于带动操作机构6动作且位于所述操作机构6一侧。
在断路器结构中,动触头22、静触头3、接线端子4、灭弧结构、操作机构6及热磁保护机构7皆为成熟结构,具体结构设计这里不再赘述。本申请的主要实用新型点在双触点结构的设计以及整体结构的布局。
本申请的小型断路器,首先将实现双触点的两个动触头22分别设在动触架21的左右两侧,静触头3、灭弧机构5及接线端子4对应动触头22设在旁侧,将操作机构6设在动触头组件2的上方,将热磁保护机构7设在操作机构6的旁侧,相对于现有双触点的结构而言,空间利用率高,结构布局较为合理,能够较好的适应小型断路器体积小的结构特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机构6的优选结构,参照图2-图4,具体包括:
连杆组件61,适于带动所述动触架21旋转并使所述动触架21在分闸位置与合闸位置之间切换;连杆组件61为本领域成熟组件,具体设置何种连杆组件61能够带动动触头组件2的旋转属于本领域人员容易设计的,例如将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动触架21铰接,拉簧62连接在连杆机构的中部即可;
手柄63,适于绕所述壳体1转动;这里并不一定非得采用铰接的结构,采用如图2所示的卡接结构,配合拉簧62拉紧在壳体1上亦可,或采用其他常用可实现转动的结构皆可;
拉簧62,其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61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手柄63转动连接;拉簧62为本领域成熟结构,其两端一般设有钩,通过两端的钩与其他部件钩接完成连接,这属于本领域人员公知的;但是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将拉簧62两端的钩通过本领域常用手段进行代替,例如设为两个环,其也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且其具体连接结构对于本领域人员也是容易设计的;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拉簧62采用何种结构,其两端皆应与被连接件存在转动余量,使得拉簧62能够相对被连接件旋转,即所述的“转动连接”;
所述手柄63通过所述拉簧62带动所述连杆组件61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手柄63通过拉簧62带动连杆组件61动作,从而带动动触架21的旋转,进而实现分闸状态与合闸状态的切换。该结构从合闸-分闸状态,拉簧62长度变化为先变长后变短,所以在分闸/合闸位置,手柄63皆能实现自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参照图2,所述手柄63上设置有凸耳633,所述动触架21上固定有适于跟随所述动触架21转动的挡块211,当所述触头组件处于异常合闸状态时,所述挡块211阻挡所述凸耳633移动以限制所述手柄63由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移动,并在所述拉簧62的带动下使所述手柄63复位至合闸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正常状态下分闸时,挡块211跟随动触架21旋转,不会阻挡凸耳633的动作,从而使手柄63能够顺利扳至分闸位置;在异常状态(断路器出现动静触头3粘结故障)分闸时,由于动触架21不会转动,所以挡块211也不会转动,会阻挡凸耳633的移动,从而使得手柄63无法扳至分闸位置,并且在拉簧62的拉力带动下手柄63能够复位至合闸位置。如此,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如果发生动静触头3粘结的故障,手柄63无法扳至分闸位置,提醒维修人员断路器的动静触头3仍然处于接通状态,需采用其他手段断电后进行维修,这样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参照图2,所述手柄63包括:
U型支架631,卡于所述壳体1外侧,所述U型支架631两端皆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
所述凸耳633固定于所述U型支架631的其中一个翼部;
推拉件632,安装于所述U型支架631的腹部外侧,所述推拉件632与所述拉簧6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具体的,U型支架631两端设有卡槽,壳体1上固定有销轴,销轴置于卡槽中实现U型支架631在壳体1上的转动安装,并且通过拉簧62的拉力作用防止U型支架631脱落,这样的结构安装更加方便。
其他实施例中,手柄63也可通过连接件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凸耳633安装在壳体1内部,将挡块211安装在与凸耳633适配的位置亦可。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手柄63包括U型支架631和推拉件632两部分,人工操作手柄63时通过推拉件632进行,操作方便,且能适用于U型支架631和推拉件632材料不一的场景;U型支架631与推拉件632分体设置,且U型支架631卡在壳体1外侧,推拉件632设于U型支架631外侧,安装更加方便;凸耳633设置在U型支架631的一个翼部,更靠近动触架21,便于与挡块211配合。
基于上述操作机构6的优选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相配合的热磁保护机构7,参照图4,具体包括:
跳杆71,其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其中部与所述连杆组件61端部转动连接;
卡扣72,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适于被双金属片73驱动旋转,所述卡扣72卡接于所述跳杆71第二端。
具体的,所述卡扣72包括:
锁扣721,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且适于卡接于所述跳杆71第二端;
压紧件722,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且一端压于所述锁扣721上,具体可配合扭簧实现压紧,适于被双金属片73驱动旋转。
当未发生过载或短路等异常情况时,跳杆71第一端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第二段被卡扣72卡接,实现相对壳体1的固定;当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双金属片73会驱动卡扣72旋转,脱离跳杆71的第二端,跳杆71在拉簧62的作用下会向靠近手柄63的位置转动,带动连杆组件61动作,从而带动动触架21的旋转,实现动静触头3的分离。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触头组件2的优选结构,参照图5-图6,所述动触头22转动安装在所述动触架21上且转动轴与所述动触架21转动轴重合,所述动触头组件2还包括:
弹性件23,适于驱使所述动触头22向靠近所述静触头3的方向旋转,弹性件23为弹簧或扭簧等常用弹力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动触头22通过弹性件23压紧在静触头3上,能够保证在合闸时动静触头3的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磁保护机构7的优选结构,参照图7,具体包括:
双金属片73,其下端为固定端,上端为自由端;
固定件74,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第一端与所述静触头3/接线端子4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接线端子4/静触头3连接,所述固定件74适于引导电流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流动,所述固定件74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有第一安装片741;
所述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与所述双金属片73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一端的部位与所述双金属片73中部区域相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适于避让所述双金属片73变形且可通过热辐射传热。
上述方案中,“贴合”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行传热,“预设间隙”能够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进行传热。当双金属片73向远离第一安装片741的方向折弯时,优选采用贴合的方式;当双金属片73向靠近第一安装片741的方向折弯时,如果第一安装片741紧贴双金属片73,双金属片73下部的弯折会受到干涉,影响双金属片73折弯效果,所以优选采用预留间隙的方式。当然,实际操作中无论双金属片73向哪个方向弯曲变形,都可采用“贴合”和“预留间隙”两种方式,前述只是优选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预留间隙,间隙过小会造成对双金属片1折弯工作的干涉,间隙过大无法实现热辐射传热,具体设置多大既能避让双金属片1折弯动作,也能实现热辐射传热,是本领域人员容易设计或可以通过有限次实验得出的。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热量从第一端流向第二端,首先传递至双金属片73的中部,然后热量向双金属片73的两端传递,热量只需经过双金属片73的一半长度即可到达工作区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热量从双金属片73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而言,缩短了热量传递的路程,减少了热量散失,从而保证了双金属片73的受热充足。并且本结构是将双金属片73的下端与第一安装片741固定连接,并没有减少双金属片73的有效变形长度,不会影响双金属片73的受热弯曲变形。另外,当双金属片73向远离第一安装片741的方向折弯时,双金属片73从其中部向下端逐步脱离第一安装片741,但第一安装片741始终与双金属片73第一端接触,也并不会影响变形过程中的导热。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参照图7,所述第一安装片741与所述双金属片73平行设置,所述双金属片73由所述中部区域至所述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片741相贴合或形成预留间隙。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片741也可只有靠近第一端的部位和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与双金属片73接触或形成预留间隙,即第一安装片741中间位置与双金属片73相隔。本实施例相对于其他实施例而言,增大了第一安装片741与双金属片73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大了双金属片73的受热面积,进一步保证双金属片73受热充足。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参照图7,所述第一安装片741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固定件74第一端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当热量从第一端向第一安装片741传递时,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变小,电阻增大,发热量增大,进一步保证双金属片73受热充足。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参照图7,所述固定件74还包括:
第一连接片742,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一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二安装片743,适于安装静触头3,所述第二安装片743与所述第一连接片742的第二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片744,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三安装片745,适于安装接线端子4,所述第三安装片745与所述第二连接片744第二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742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一端的部位焊接相连,所述第二安装片743与所述第一连接片742的第二端一体成型,第一安装片741、第二连接片744及第三安装片745一体成型,加工更加方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第一连接片742和第二连接片744的结构来更好的适应断路器内部结构的分布。例如在图1中,接线端子4位于双金属片73的右下方,则第一安装片741依次通过横板、竖板与第三安装片745连接,然后在第三安装片745上固定接线端子4。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动触头组件(2),位于所述壳体(1)下部,所述动触头组件(2)包括动触架(21)和两个动触头(22),所述动触架(21)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两个所述动触头(22)分别安装在所述动触架(21)的左右两侧;
静触头(3),设有两个且适于与所述动触头(22)配合以实现断路器通断,所述静触头(3)固定于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动触头(22)远离所述动触架(21)的一侧;
接线端子(4),设有两个且皆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接线端子(4)位于所述静触头(3)远离所述动触头(22)的一侧且与所述静触头(3)相接;
灭弧机构(5),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灭弧机构(5)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动触架(21)与所述接线端子(4)之间;
操作机构(6),适于驱动所述动触架(21)转动且位于所述壳体(1)上部;
热磁保护机构(7),适于带动操作机构(6)动作且位于所述操作机构(6)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6)包括:
连杆组件(61),适于带动所述动触架(21)旋转并使所述动触架(21)在分闸位置与合闸位置之间切换;
手柄(63),适于绕所述壳体(1)转动;
拉簧(62),其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61)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手柄(63)转动连接;
所述手柄(63)通过所述拉簧(62)带动所述连杆组件(61)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3)上设置有凸耳(633),所述动触架(21)上固定有适于跟随所述动触架(21)转动的挡块(211),当所述触头组件处于异常合闸状态时,所述挡块(211)阻挡所述凸耳(633)移动以限制所述手柄(63)由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移动,并在所述拉簧(62)的带动下使所述手柄(63)复位至合闸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3)包括:
U型支架(631),卡于所述壳体(1)外侧,所述U型支架(631)两端皆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
所述凸耳(633)固定于所述U型支架(631)的其中一个翼部;
推拉件(632),安装于所述U型支架(631)的腹部外侧,所述推拉件(632)与所述拉簧(6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磁保护机构(7)包括:
跳杆(71),其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其中部与所述连杆组件(61)端部转动连接;
卡扣(72),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适于被双金属片(73)驱动旋转,所述卡扣(72)卡接于所述跳杆(71)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22)转动安装在所述动触架(21)上且转动轴与所述动触架(21)转动轴重合,所述动触头组件(2)还包括:
弹性件(23),适于驱使所述动触头(22)向靠近所述静触头(3)的方向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磁保护机构(7)包括:
双金属片(73),其下端为固定端,上端为自由端;
固定件(74),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第一端与所述静触头(3)/接线端子(4)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接线端子(4)/静触头(3)连接,所述固定件(74)适于引导电流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流动,所述固定件(74)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有第一安装片(741);
所述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与所述双金属片(73)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一端的部位与所述双金属片(73)中部区域相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适于避让所述双金属片(73)变形且可通过热辐射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片(741)与所述双金属片(73)平行设置,所述双金属片(73)由所述中部区域至所述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片(741)相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片(741)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固定件(74)第一端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74)还包括:
第一连接片(742),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一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二安装片(743),适于安装静触头(3),所述第二安装片(743)与所述第一连接片(742)的第二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片(744),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片(741)靠近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三安装片(745),适于安装接线端子(4),所述第三安装片(745)与所述第二连接片(744)第二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CN202122155799.X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小型断路器 Active CN215496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5799.XU CN215496581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小型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5799.XU CN215496581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小型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6581U true CN215496581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5799.XU Active CN215496581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小型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6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3270A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latch preventing rebound of blow open contact arm
CN109637907B (zh) 小型断路器
CN101416264B (zh) 对于异常电流具有复位功能和断开功能的断路器
CN215496581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113611580A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WO2024078418A1 (zh) 一种继电器
CN212907587U (zh) 一种新型断路器
CN107887236B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8351318U (zh) 断路器的锁定结构及断路器
CA2158963C (en) Latch mechanism for a circuit breaker
CN217333981U (zh) 脱扣机构
EP4131314B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CN108054064A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112053920B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的线路板断电机构
CN215496582U (zh) 一种断路器隔离结构及断路器
CN2457727Y (zh) 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CN207587664U (zh) 多极联动的小型断路器
CN106571271B (zh) 一种联锁机构、具备该联锁机构的电控设备以及断路器
CN211479966U (zh) 一种上引弧片卡装式新型断路器
CN113593981A (zh) 一种断路器隔离结构及断路器
CN208208697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电磁脱扣机构
CN217691031U (zh) 一种断路器脱扣装置
CN210925864U (zh) 一种分闸结构
CN217822634U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热磁调节结构及断路器
CN216054542U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