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5961U -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5961U
CN215495961U CN202120418134.0U CN202120418134U CN215495961U CN 215495961 U CN215495961 U CN 215495961U CN 202120418134 U CN202120418134 U CN 202120418134U CN 215495961 U CN215495961 U CN 215495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gate
drain
source
g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181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建峰
熊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uajiac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ajiac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ajiac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ajiac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181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5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5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5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GIP驱动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晶体管T12、晶体管T13、晶体管T14、晶体管T15、晶体管T16、晶体管T17、晶体管T18、晶体管T19、晶体管T20、晶体管T21和电容C1,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这样能够提高显示屏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IP驱动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显示屏的GIP(即Gate In Panel)驱动电路的输出波形由于受TFT漏电的影响,从而导致GIP输出波形会失真,GIP波形的失真会使得显示屏内显示区域的TFT开启和关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显示屏的显示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使得GIP的输出波形不失真,从而使得显示屏显示效果不失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 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晶体管T12、晶体管T13、晶体管T14、晶体管T15、晶体管T16、晶体管T17、晶体管T18、晶体管T19、晶体管T20、晶体管T21 和电容C1,所述晶体管T1的栅极与晶体管T13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的栅极和晶体管T13的栅极均接第一栅极走线,所述晶体管T1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 T13的源极、晶体管T14的源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17的源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3的源极、晶体管T15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漏极、晶体管T16的源极和晶体管T9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3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漏极、晶体管T15的栅极、晶体管T12的栅极、晶体管T8的漏极和晶体管T6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 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15的源极、晶体管T12的源极、晶体管T8的源极、晶体管T16的源极、晶体管T10的源极和晶体管T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1 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19的源极和晶体管T20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8 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T9的栅极、晶体管T16的栅极和晶体管T10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0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 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0的漏极、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均接第二栅极走线,所述晶体管T14的栅极与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4的栅极和晶体管T7 的栅极均接第三栅极走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晶体管T1的栅极与晶体管T13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的栅极和晶体管T13的栅极均接第一栅极走线,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晶体管 T10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0的漏极、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均接第二栅极走线,晶体管T14的栅极与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4的栅极和晶体管T7的栅极均接第三栅极走线,让GIP驱动电路的Q点(即晶体管T1的源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源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源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的公共端点处)电压变得稳定,使得下拉的 TFT没有漏电产生,改善GIP的输出波形,节约了改善GIP材料的成本,提高显示屏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时序波形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时序波形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时序波形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的时序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 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晶体管T12、晶体管T13、晶体管T14、晶体管T15、晶体管T16、晶体管T17、晶体管T18、晶体管T19、晶体管T20、晶体管T21 和电容C1,所述晶体管T1的栅极与晶体管T13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的栅极和晶体管T13的栅极均接第一栅极走线,所述晶体管T1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 T13的源极、晶体管T14的源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17的源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3的源极、晶体管T15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漏极、晶体管T16的源极和晶体管T9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3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漏极、晶体管T15的栅极、晶体管T12的栅极、晶体管T8的漏极和晶体管T6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 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15的源极、晶体管T12的源极、晶体管T8的源极、晶体管T16的源极、晶体管T10的源极和晶体管T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1 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19的源极和晶体管T20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8 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T9的栅极、晶体管T16的栅极和晶体管T10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0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 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0的漏极、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均接第二栅极走线,所述晶体管T14的栅极与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4的栅极和晶体管T7 的栅极均接第三栅极走线。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晶体管T1的栅极与晶体管T13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的栅极和晶体管T13的栅极均接第一栅极走线,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晶体管 T10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0的漏极、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均接第二栅极走线,晶体管T14的栅极与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4的栅极和晶体管T7的栅极均接第三栅极走线,让GIP驱动电路的Q点(即晶体管T1的源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源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源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的公共端点处)电压变得稳定,使得下拉的 TFT没有漏电产生,改善GIP的输出波形,节约了改善GIP材料的成本,提高显示屏的显示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接时钟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晶体管T11的栅极与晶体管T11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1 的栅极和晶体管T11的漏极均接第一电压,所述晶体管T12的栅极接第二电压,所述晶体管T19的栅极与晶体管T19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9的栅极和晶体管T19的漏极均接第一电压,所述晶体管T20的栅极与晶体管T20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20的栅极和晶体管T20的漏极均接第二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晶体管T17的漏极接电源的负极,所述晶体管T2的源极、晶体管T15的源极、晶体管T12的源极、晶体管T8的源极、晶体管T16的源极、晶体管T10的源极和晶体管T6的源极均接电源的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晶体管T12、晶体管T13、晶体管T14、晶体管T15、晶体管T16、晶体管T17、晶体管T18、晶体管T19、晶体管T20和晶体管T21均为N沟道MOS管。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N沟道的MOS管能够进一步稳定GIP驱动电路的输出波形,节约了改善GIP制程的成本,优化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至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请参照图1,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 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晶体管T12、晶体管T13、晶体管T14、晶体管T15、晶体管T16、晶体管T17、晶体管T18、晶体管T19、晶体管T20、晶体管T21和电容C1,所述晶体管T1的栅极与晶体管T13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的栅极和晶体管T13的栅极均接第一栅极走线,所述晶体管T1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13的源极、晶体管T14的源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17 的源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3的源极、晶体管T15的漏极、晶体管 T21的漏极、晶体管T16的源极和晶体管T9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 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 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3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漏极、晶体管T15 的栅极、晶体管T12的栅极、晶体管T8的漏极和晶体管T6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15的源极、晶体管T12的源极、晶体管T8 的源极、晶体管T16的源极、晶体管T10的源极和晶体管T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19的源极和晶体管T20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8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T9的栅极、晶体管T16的栅极和晶体管T10 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0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0的漏极、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均接第二栅极走线,所述晶体管T14的栅极与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4 的栅极和晶体管T7的栅极均接第三栅极走线。
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接时钟信号。
所述晶体管T11的栅极与晶体管T11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1的栅极和晶体管T11的漏极均接第一电压,所述晶体管T12的栅极接第二电压,所述晶体管T19的栅极与晶体管T19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9的栅极和晶体管T19 的漏极均接第一电压,所述晶体管T20的栅极与晶体管T20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20的栅极和晶体管T20的漏极均接第二电压。
所述晶体管T17的漏极接电源的负极,所述晶体管T2的源极、晶体管T15 的源极、晶体管T12的源极、晶体管T8的源极、晶体管T16的源极、晶体管 T10的源极和晶体管T6的源极均接电源的正极。
所述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 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晶体管T12、晶体管T13、晶体管T14、晶体管T15、晶体管T16、晶体管T17、晶体管T18、晶体管T19、晶体管T20和晶体管T21均为N沟道MOS管。
本方案的每一级GIP电路共有21颗TFT,1个电容C1,FW是直流高电压,设为15V,BW和VGL均是直流低电压,设为-10V,在本方案中,CK(n)的高电位是FW电位,CK(n)的低电位是-10V,CK(n)的高电位和低电位在数值上和FW、VGL相等。对Q点来说,将电压上拉的TFT有晶体管T1、晶体管 T4和晶体管T13,将电压下拉的TFT有晶体管T3、晶体管T9、晶体管T15和晶体管T16。本方案通过控制QB节点的电压,使得晶体管T3和晶体管T9没有漏电产生,从而Q点没有了漏电路径,Q点没有漏电产生,G(n)的波形才不会失真。
对21T1C电路进行举例说明本方案的电路连接关系,本方案中以4个STV (GIP动作的开启电压波形)单侧的GIP为例,STV1作为G[1]和G[3]的开启电压,STV3作为G[5]和G[7]的开启电压。
请参照图2,当n=1时,GIP输出波形是第一条Gate Line波形,记为G[1]。P[3]是当n=3时的GIP电路的P点电压,即G[1]的GIP电路中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T18的栅极与G[3]的P[3]连接。另外,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2,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1信号。
请参照图3,当n=3时,GIP输出波形是第三条Gate Line波形,记为G[3]。 P[1]是当n=1时的GIP电路的P点电压,即G[3]的GIP电路中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T18的栅极与G[1]的P[1]连接。另外,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1,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2信号。
请参照图4,当n=5时,GIP输出波形是第五条Gate Line波形,记为G[5]。 P[3]是当n=3时的GIP电路的P点电压,即G[5]的GIP电路中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T18的栅极与G[3]的P[3]连接。另外,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2,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1信号。
请参照图5,当n=7时,GIP输出波形是第七条Gate Line波形,记为G[7]。 P[5]是当n=5时的GIP电路的P点电压,即G[7]的GIP电路中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T18的栅极与G[5]的P[5]连接。另外,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1,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2信号。
综上所述,单侧奇数GIP的晶体管T12与晶体管T11的栅极信号上下级GIP 给的信号是不同的,在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奇数侧GIP电路又划分为奇数和偶数级GIP,相当于G[1]为奇数级,那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2,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1信号。G[3]是偶数级,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1,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2信号。G[5]为奇数级,那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2,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1信号。G[7]是偶数级,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1,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2信号。依次反复给晶体管T12和晶体管T11的栅极传输对应的V1,V2信号。
请参照图6,当n=4i+5(i≥1)时,GIP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 T18的栅极连接关系是从第9级开始。G[7]的P点,P[7]与G[9]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T18的栅极连接,G[11]的P点,P[11]与G[13]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T18的栅极连接,依次按照G[n-2]的P点,P[n-2]与G[n] 的GIP电路中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T18的栅极连接的原则往下循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n=4i+5(i≥1)时,所有GIP电路中的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2,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1信号。
请参照图7,当n=4i+7(i≥1)时,GIP的晶体管T5、晶体管T17、晶体管T18的栅极连接关系是从第11级开始。此电路的连接关系与图1一样,但须注意的是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1,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2 信号。
以下介绍第一帧GIP的驱动过程(请结合图8和图9分析):
在图8中,第一帧时,V1为高电压,记为V1=H,V2为低电压,记为V2=L。当n=4i+1,i≥0时,可参考图7的GIP电路图,此时所有GIP电路中的晶体管 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2,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1信号。
在图6的GIP电路图中,参考图8(n=4i+1,i≥0)的时序图。在t1时刻, Vg[n-8](即G(n-8))为高电位,晶体管T1、晶体管T13、晶体管T2、晶体管 T4、晶体管T21打开,Q点充电到FW高电位,此时CK(n)为低电位状态, G[n]输出低电位。QB节点电位充到一个高电位(小于FW),P[n]节点由于晶体管T2的打开,此节点被VGL拉到电位VGL状态。V1在一帧内一直为高电位, T11打开,但由于晶体管T2比晶体管T11的拉电压能力更强,因此P[n]依然是被晶体管T2拉到低电位VGL。V2在一帧内一直是低电位,此时晶体管T12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在t2时刻,CK(n)为高电位,Q[n]为高电位,晶体管T4保持打开状态, CK(n)通过晶体管T4将电压传给G[n],G[n]电压由低电位转变为高电位的同时,由于电容C1的电容耦合作用,此时Q点电位由FW转变为FW+FW,这样晶体管T4又会打开得更好。也由于Q[n]节点电位此时达到最高,晶体管T21 打开得最好,此时QB[n]节点充电充到FW准位。
在t2时刻,晶体管T3和晶体管T9是关闭的,晶体管T3和晶体管T9的 Gate电压为低电位VGL,此时由于QB[n]节点的电位为FW,则晶体管T3和晶体管T9的Vgs=VGL-FW=-25V,根据TFT的特性曲线Vgs-Ids可知,在Vgs=-25V 电压情况下,Ids特别小,可忽略不计,则Q点没有了漏电路径。
在t3时刻,Vg[n+8](即G(n+8))为高电位,晶体管T14、晶体管T7打开,Q[n]和QB[n]节点电压被拉到BW低电压准位,晶体管T2、晶体管T4、晶体管T21处于关闭状态。在此时,由于晶体管T2的关闭,V1一直处于高电位状态,晶体管T11也一直处于打开状态,P[n]此时充电到高电位。P[n]充电到高电位,晶体管T6打开,晶体管T6将G[n]拉到低电位状态。
当n=4i+3时,i≥0时,可参考图7的GIP电路,此时所有GIP电路中的晶体管T12的栅极连接的信号是V1,晶体管T11的栅极连接的是V2信号。由于此时V1与T12连接,晶体管T12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晶体管T11一直处于关闭状态,P[n]电压一直被晶体管T2和晶体管T12拉到VGL电位。此时Q[n]可靠P[n-2]将电压拉到VGL电位,将Q[n]节点电荷放掉。
以下介绍第二帧GIP的驱动过程(请结合图10和图11分析):
第二帧与第一帧有区别的是,此时V1为低电压准位,V2为高电压准位。在第二帧中,当n=4i+1时(i≥0),依旧参考图6的电路,与第一帧相比,由于此时V1与晶体管T11的栅极相接,则晶体管T11处于关闭状态,V2与晶体管T12 相接,晶体管T12处于打开状态,使得P[n]一直被拉到VGL低电位。此时的 P[n-2]可将Q[n]点拉到VGL低电位。在第二帧中,当n=4i+3时(i≥0),参考图7 的电路,与第一帧相比,由于V2为高电位,晶体管T11在第二帧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当晶体管T2关闭时,P[n]充电到高电位,可将晶体管T6打开,晶体管 T6再下拉G[n]到VGL低电位,G[n]关闭得更好。由于V1为低电位,晶体管 T12在第二帧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其他的时序驱动过程与第一帧一样,在此不做累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通过将晶体管T1的栅极与晶体管T13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的栅极和晶体管T13的栅极均接第一栅极走线,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3 的漏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 的漏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晶体管T10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0的漏极、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 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均接第二栅极走线,晶体管T14的栅极与晶体管T7 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4的栅极和晶体管T7的栅极均接第三栅极走线,让 GIP驱动电路的Q点(即晶体管T1的源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源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源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的公共端点处)电压变得稳定,使得下拉的TFT没有漏电产生,改善GIP的输出波形,节约了改善GIP材料的成本,提高显示屏的显示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晶体管T12、晶体管T13、晶体管T14、晶体管T15、晶体管T16、晶体管T17、晶体管T18、晶体管T19、晶体管T20、晶体管T21和电容C1,所述晶体管T1的栅极与晶体管T13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的栅极和晶体管T13的栅极均接第一栅极走线,所述晶体管T1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13的源极、晶体管T14的源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17的源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3的源极、晶体管T15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漏极、晶体管T16的源极和晶体管T9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3的漏极、晶体管T7的漏极、晶体管T21的栅极、晶体管T9的漏极、晶体管T18的漏极、晶体管T4的栅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3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漏极、晶体管T15的栅极、晶体管T12的栅极、晶体管T8的漏极和晶体管T6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15的源极、晶体管T12的源极、晶体管T8的源极、晶体管T16的源极、晶体管T10的源极和晶体管T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19的源极和晶体管T20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8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T9的栅极、晶体管T16的栅极和晶体管T10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0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0的漏极、晶体管T6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均接第二栅极走线,所述晶体管T14的栅极与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4的栅极和晶体管T7的栅极均接第三栅极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接时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T11的栅极与晶体管T11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1的栅极和晶体管T11的漏极均接第一电压,所述晶体管T12的栅极接第二电压,所述晶体管T19的栅极与晶体管T19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19的栅极和晶体管T19的漏极均接第一电压,所述晶体管T20的栅极与晶体管T20的漏极电连接且晶体管T20的栅极和晶体管T20的漏极均接第二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T17的漏极接电源的负极,所述晶体管T2的源极、晶体管T15的源极、晶体管T12的源极、晶体管T8的源极、晶体管T16的源极、晶体管T10的源极和晶体管T6的源极均接电源的正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晶体管T6、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晶体管T10、晶体管T11、晶体管T12、晶体管T13、晶体管T14、晶体管T15、晶体管T16、晶体管T17、晶体管T18、晶体管T19、晶体管T20和晶体管T21均为N沟道MOS管。
CN202120418134.0U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Active CN215495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8134.0U CN215495961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8134.0U CN215495961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5961U true CN215495961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1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18134.0U Active CN215495961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5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5109A (zh) * 2021-02-25 2021-06-25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5109A (zh) * 2021-02-25 2021-06-25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35109B (zh) * 2021-02-25 2024-05-17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9087B (zh) 一种goa电路及显示装置
EP3614369A1 (en) Scan drive circuit
KR101994369B1 (ko) 스캔 구동회로
JP2017528749A (ja) ブーストラップ機能を具えるゲート電極駆動回路
CN107221299B (zh) 一种goa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JP2018503852A (ja) 走査駆動回路
CN110335572B (zh) 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单元与其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9671385B (zh) 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427786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单元及栅极驱动电路
CN111326096A (zh) 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09243351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0148382B (zh) 一种goa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61758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3035109B (zh)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120449A1 (zh) Goa器件及显示面板
CN215495961U (zh) 一种内嵌式显示屏的gip驱动电路
CN215265527U (zh) 一种gip驱动电路
CN112365855B (zh) Goa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12102768B (zh) 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2885286B (zh) 一种减少显示缺陷的gip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6053836U (zh) 一种新型闸极驱动电路
CN215265522U (zh) 一种适用于高分辨率显示屏的gip电路
CN112885282B (zh) 一种适用于高分辨率显示屏的gip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5265525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的gip电路
CN112885285B (zh) 一种gip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