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4272U -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4272U
CN215494272U CN202122048001.1U CN202122048001U CN215494272U CN 215494272 U CN215494272 U CN 215494272U CN 202122048001 U CN202122048001 U CN 202122048001U CN 215494272 U CN215494272 U CN 215494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baffle
optical fiber
fiber containing
arc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480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嵚
张明熙
朱发强
黄红兵
毛秀伟
张传甡
黄更佳
章毅
秦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480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4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4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4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包括矩形结构的容纤盘,落于矩形盘板面上的容纤槽,容纤槽内设有对光纤进行导向的直线段和弧线段,以及设于容纤槽中部,对接续后的光纤进行定位的嵌装部。接续的两条光纤送入容纤盘内,经直线段和弧线段在容纤槽内进行卷绕,两条光纤接续后的连接端位于容纤槽的中部,由嵌装部对光纤进行定位,通过容纤盘内的容纤槽,以及位于容纤槽中部的嵌装部,以及光纤自身的弹性张力进行张紧限位,整体上提高对光纤的定位稳定,保证光纤的连接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接续盒。

Description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光缆在多元融合的高弹性电网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光缆承载各级通信网光路、城域网光路、外部系统互联光路等,承载保护安控业务、电力调度数据网、调度电话、电视电话会议等重要业务。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力通信光缆运行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问题的严重性在加剧、发生缺陷(事件)的频度也在增加,其中由于接续盒问题导致的故障也在逐年递增,为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
目前,国内接续盒延用的标准仍为邮电行业标准,与电力实际应用场景有偏差。与国外传统的接续盒相比,目前电力接续盒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各参数指标偏低等问题,在30年的长时间使用周期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以提高光纤在接续盒内的工作性能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包括矩形结构的容纤盘,落于所述矩形盘板面上的容纤槽,所述容纤槽内设有对光纤进行导向的直线段和弧线段,以及设于所述容纤槽中部,对接续后的所述光纤进行定位的嵌装部。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所述直线段包括沿所述容纤盘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和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
所述弧线段包括设于所述容纤盘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一圆弧过渡挡板,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挡板圆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和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
和设于所述容纤盘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圆弧过渡挡板,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挡板相对布置;
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与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之间围成第一光纤进线口,
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与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之间围成第二光纤进线口。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所述容纤盘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挡板和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的曲率半径均不小于30mm。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所述嵌装部包括对称设置两个光纤接头卡框,所述光纤接头卡框内设置多个容置接续后所述光纤的光纤接头嵌槽。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所述光纤接头卡框上伸出多个光纤接头卡片,所述光纤接头嵌槽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光纤接头卡片围成。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每个所述光纤接头卡片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弧进线段,所述圆弧进线段与其对应侧的第一圆弧过渡挡板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的折弯方向同向。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两个所述光纤接头卡框上均布置光纤导向卡片,两个所述光纤导向卡片与其对应侧的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和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围成两个光纤通过腔。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挡板、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以及所述光纤导向卡片上均布置有限位翅片,所述限位翅片的限位面与所述容纤盘的底面相对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与其对应侧的所述光纤导向卡片之间交错布置有多个第一组直线段限位翅片;
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与其对应侧的所述光纤导向卡片之间交错布置有多个第二组直线段限位翅片。
优选地,在上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中,所述第一光纤进线口和所述第二光纤进线口上均布置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进线导向卡片。
一种接续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容纤盘,所述容纤盘具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包括矩形结构的容纤盘,落于矩形盘板面上的容纤槽,容纤槽内设有对光纤进行导向的直线段和弧线段,以及设于容纤槽中部,对接续后的光纤进行定位的嵌装部。接续的两条光纤送入容纤盘内,经直线段和弧线段在容纤槽内进行卷绕,两条光纤接续后的连接端位于容纤槽的中部,由嵌装部对光纤进行定位,通过容纤盘内的容纤槽,以及位于容纤槽中部的嵌装部,以及光纤自身的弹性张力进行张紧限位,整体上提高对光纤的定位稳定,保证光纤的连接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接续盒内容纤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纤盘的布线结构,提高了光纤在接续盒内的工作性能稳定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接续盒内容纤盘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包括矩形结构的容纤盘6,落于矩形盘板面上的容纤槽,容纤槽内设有对光纤进行导向的直线段和弧线段,以及设于容纤槽中部,对接续后的光纤进行定位的嵌装部。接续的两条光纤送入容纤盘内,经直线段和弧线段在容纤槽内进行卷绕,两条光纤接续后的连接端位于容纤槽的中部,由嵌装部对光纤进行定位,通过容纤盘内的容纤槽,以及位于容纤槽中部的嵌装部,以及光纤自身的弹性张力进行张紧限位,整体上提高对光纤的定位稳定,保证光纤的连接安全性。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直线段包括沿容纤盘6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和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弧线段包括设于容纤盘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圆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和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和设于容纤盘6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与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相对布置;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5与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之间围成第一光纤进线口601,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与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之间围成第二光纤进线口602。
容纤盘6用于容纳和保护光纤接头,并需要容纳满足光纤接头工艺所要求的余留的光纤长度。光纤不可折叠,需要在容纤盘6内同时满足空间要求和光纤折弯的弯曲半径要求,以使余留光纤存放而不受各种应力影响。
容纤盘6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光纤进线口,包括第一光纤进线口601和第二光纤进线口602,光纤进线口包括两个,分别于容纤盘6宽度方向的两端,两个光纤进线口601/602分别通入需要接线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
沿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的进线方向,容纤盘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布置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和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二者沿容纤盘6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并行并对称布置,容纤盘6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对第一光纤和和第二光纤进行导向和变向,实现光纤在容纤盘6内的卷绕。
第一光纤进线口601和第二光纤进线口602之间还设置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相对布置,经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的变向,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可变向至相向伸出,满足光纤的接头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容纤盘6的嵌装部,相对布置有两个对光纤接头进行承托的光纤接头卡框607,每个光纤接头卡框607上伸出有多个光纤接头卡片608,相邻的两个光纤接头卡片608之间围成有对光纤接头进行限位的光纤接头嵌槽,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在接线过程中会包含多条,多条光纤的纤芯连接后形成多个光纤接头,通过设置两个光纤接头卡框607,并由光纤接头卡片608围成多个光纤接头嵌槽,使得光纤接头可分布于不同的光纤接头嵌槽内,提高光纤接头的规整度和稳定性。
适应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的圆弧接头,每个光纤接头卡片608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弧进线段,圆弧进线段的折弯方向与对应端光纤的伸入方向,减少光纤与光纤接头卡片的硬性接触,提高光纤纤芯的安全性。
优选地,每个光纤接头卡框607上形成6个光纤接头嵌槽,每个光纤接头嵌槽沿容纤盘6厚度方向,可层叠布置多个光纤接头。具体地,每两个相邻的光纤接头卡片608之间围成光纤接头嵌槽,光纤接头卡片608包括6片,靠近容纤盘6边缘的光纤接头卡片608与其对应侧的光纤导向卡片609之间,同样围成光纤接头嵌槽。容纤盘6用于光缆中光纤的接续,适应光缆多芯结构,以72芯光缆为例,在一个容纤盘内需要接续的光纤有72条,每个光纤接头卡框607可容纳36条接续后的光纤,对应6个光纤接头嵌槽,每个光纤接头嵌槽在厚度方向层叠布置3条接续后的光纤,并对接续后的光纤稳定卡紧。当然,光纤接头卡框内光纤接头嵌槽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不同芯数的光缆进行调整。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光纤接头卡框607各自与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和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相对的端部,布置光纤导向卡片609,光纤导向卡片609与其对应侧的光纤防溢出挡板之间围成光纤通过腔610,光纤由第一光纤进线口601和第二光纤进线口602通入后,环绕布置在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和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形成的环形卷绕通道内,并由光纤导向卡片609,对光纤进行限位收紧,保证光纤卷绕结构稳定。
为了避免光纤卷绕过程中,由容纤盘6的厚度方向脱出或跳动,在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以及两个光纤导向卡片609上分别布置多个限位翅片,限位翅片与容纤盘6的底面共同对光纤进行容纤盘厚度方向的限位,进一步保证光纤卷绕布置的稳定性。具体地,限位翅片包括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上的第一限位翅片6110、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的第二限位翅片6111、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上的第三限位翅片6112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上的第四限位翅片6113,以及两个光纤导向卡片609上的第五限位翅片6114
具体地,第三限位翅片6112和第四限位翅片6113为布置于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的圆弧两端,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的圆弧两端的圆弧段限位翅片,圆弧段限位翅片包括四个,当然可以根据圆弧结构的长度进行增加或减少布置。
第一限位翅片6110和第二限位翅片6111、第五限位翅片6114为位于光纤导向卡片609、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和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上的直线段限位翅片,位于容纤盘6宽度方向一端的直线段限位翅片交错布置。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光纤进线口601和第二光纤进线口602均布置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进线导向卡片612。优选地,每个光纤进线口的进线导向卡片包括两个。
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5还包括位于第一光纤进线口601和第二光纤进线口602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与进线导向卡片612之间可设置减材通道,可作为光纤进入通道。
优选地,容纤盘6为在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结构。第一圆弧过渡挡板605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606的曲率半径均不小于30mm。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603与其对应侧的光纤导向卡片之间交错布置有多个第一组直线段限位翅片;
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604与其对应侧的光纤导向卡片之间交错布置有多个第二组直线段限位翅片。通过交错布置的直线段限位翅片结构,光纤可通过折弯的方式卡入第一组直线段限位翅片和第二组直线段限位翅片内,在由于容纤盘的振动导致光纤窜动时,限位翅片在容纤盘6厚度方向上实现稳定的限位。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接续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容纤盘,该接续盒上设有的容纤盘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由于该接续盒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所以该接续盒由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结构的容纤盘,落于所述矩形盘板面上的容纤槽,所述容纤槽内设有对光纤进行导向的直线段和弧线段,以及设于所述容纤槽中部,对接续后的所述光纤进行定位的嵌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包括沿所述容纤盘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和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
所述弧线段包括设于所述容纤盘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一圆弧过渡挡板,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挡板圆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和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
和设于所述容纤盘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圆弧过渡挡板,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挡板相对布置;
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与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之间围成第一光纤进线口,
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与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之间围成第二光纤进线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纤盘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挡板和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的曲率半径均不小于3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装部包括对称设置两个光纤接头卡框,所述光纤接头卡框内设置多个容置接续后所述光纤的光纤接头嵌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接头卡框上伸出多个光纤接头卡片,所述光纤接头嵌槽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光纤接头卡片围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纤接头卡片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弧进线段,所述圆弧进线段与其对应侧的第一圆弧过渡挡板和第二圆弧过渡挡板的折弯方向同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光纤接头卡框上均布置光纤导向卡片,两个所述光纤导向卡片与其对应侧的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和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围成两个光纤通过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挡板、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挡板以及所述光纤导向卡片上均布置有限位翅片,所述限位翅片的限位面与所述容纤盘的底面相对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防溢出挡板与其对应侧的所述光纤导向卡片之间交错布置有多个第一组直线段限位翅片;
所述第二光纤防溢出挡板与其对应侧的所述光纤导向卡片之间交错布置有多个第二组直线段限位翅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进线口和所述第二光纤进线口上均布置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进线导向卡片。
11.一种接续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容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纤盘具有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CN202122048001.1U 2021-08-27 2021-08-27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Active CN215494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8001.1U CN215494272U (zh) 2021-08-27 2021-08-27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8001.1U CN215494272U (zh) 2021-08-27 2021-08-27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4272U true CN215494272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48001.1U Active CN215494272U (zh) 2021-08-27 2021-08-27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42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9711A (zh) * 2023-08-30 2023-09-29 武汉恩达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长度光纤接头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9711A (zh) * 2023-08-30 2023-09-29 武汉恩达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长度光纤接头盒
CN116819711B (zh) * 2023-08-30 2023-12-12 武汉恩达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长度光纤接头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2694B2 (en) Optical fiber ribbon and optical fiber cable housing optical fiber ribbon
US8005333B2 (en) Tap-off closur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US20050276562A1 (en) Fiber optic closure with integral cable management and sealing features
AU2007223869A1 (en) Fiber optic cable breakout configuration with "Y" block
WO2007103438A2 (en) Fiber optic cable breakout configuration with retention block
CN215494272U (zh)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WO2019040742A1 (en) FIBER MANAGEMENT PLATE FOR CONNECTION TERMINAL
AU2014323519A1 (en) Fiber cable and drop wire organizer
CN113608311A (zh) 接续盒及容纤盘的布线结构
KR200456289Y1 (ko) 광케이블 접속함체용 트레이
US20230261451A1 (en) Management device for hybrid cable
CN114019633A (zh) 一种抗拉抗侧压的多功能光缆
CN116420102A (zh) 光纤带芯线
CN212623236U (zh) 一种用于放置光纤的新型光纤盒
JP2007041380A (ja) 光ファイバホルダ
CN216387504U (zh) 接续盒及容纤盘总成
CN218446115U (zh) 一种多路光纤分散式固定接线盒
CN219971488U (zh) 一种束状尾纤盘卷装置
CN211180324U (zh) 一种双芯预制成端蝶形光缆分支器结构
KR20000045498A (ko) 적층형 리본광섬유 분리형 광코드
EP3971627A1 (en) Optical cable splicing apparatus
CN117826350A (zh) 一种插接式蝶形光缆及光电缆
JPH11264910A (ja) 浸水検知用光ファイバ心線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3885153A (zh) 接续盒及容纤盘总成
JP3242509B2 (ja) 光ケーブルの布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