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0985U - 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 Google Patents

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0985U
CN215490985U CN202121308615.2U CN202121308615U CN215490985U CN 215490985 U CN215490985 U CN 215490985U CN 202121308615 U CN202121308615 U CN 202121308615U CN 215490985 U CN215490985 U CN 215490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iding wheel
rotary kiln
bear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86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理想
王秀娟
李晓平
贲道春
李刚
丁同华
韩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engfe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engfe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engfe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engfe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086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0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0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0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通过在油池内部设置冷却装置,使得润滑油能持续稳定的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在润滑的同时对轴瓦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在托轮轴外侧设置的循环润滑装置通过油泵机组持续不断地从油池中抽取润滑油,配合油勺的使用对轴瓦进行双重强制润滑,经过上述改进后运行的回转窑不会发生轴瓦因温度过高出现烧毁以及润滑不够导致的轴瓦与轴抱死等的严重事故,使窑体能稳定持续的运行;改进设备占用空间小,改进成本较低,且不会影响原有装置的运行,整体布局更为合理。

Description

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带冷却和循环润滑装置的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背景技术
托轮轴承组作为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筒体、内衬、物料等的全部重量,对窑体还起到定位作用,使回转窑能安全平稳地运转。托轮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载摩擦需要对内腔轴承部位进行润滑,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润滑方式是利用托轮转动时油勺从油池中舀起的油进行自然润滑。
但是,由于回转窑通常是在高温低速状态下运行的,油勺舀油的频率较低,这就直接导致润滑效率低下的问题,不能起到应有的润滑效果,另外高温状态下运动的回转窑会带动油池中的润滑油的温度也同步升高,轴瓦和润滑油均处在高温状态会导致运行中的回转窑出现轴瓦烧毁或轴瓦与轴抱死的严重事故,为窑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做过相应的改进工作,如中国专利CN102537628 A公开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轴瓦集中润滑装置,其放弃了油勺的使用而是另设稀油站,通过润滑油泵主动供油完成轴瓦的润滑,且其在稀油站的油池外设置了冷却润滑油的冷却水套以能集中向回转窑所有的托轮轴瓦随时提供温度适宜的润滑油。该润滑装置相比于传统托轮轴承组件而言在润滑降温效果上虽有明显提升,但是对初始设备的改动较大,改造成本比较高,另设稀油站的设计会加大设备占地,对场地要求较高,另外冷却装置是呈环抱状态设置在润滑油的外围,冷却水与润滑油的接触面小且会出现外冷内热的情况,冷却均一程度差,该装置的整体润滑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冷却和循环润滑装置的回转窑托轮轴承组,不仅可对轴瓦进行强制润滑,还可对润滑油进行高效均一的降温操作,有助于回转窑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包括托轮、托轮轴和端盖,托轮轴一端与托轮连接、另一端设于端盖内,托轮轴的一侧依次设有衬瓦和球面瓦,球面瓦安装在轴承座上,在托轮轴上方设有用于密封衬瓦和球面瓦的轴承盖,油盘支架一端固定在球面瓦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有导油盘,油勺通过螺栓固定在托轮轴上,导油盘倾斜设置且靠近油勺的一侧高,轴承座的底部为油池,油池中储有润滑油,在油池底部设有放油管路;
在油池中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贯通连接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冷却腔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分别密封固定于冷却腔体的两端,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外侧端分别通过一个密封压板与轴承座外壁面固定相接;
在进水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控制阀门;
冷却腔体包括主腔体和数个小腔体,主腔体两端分别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连通,小腔体沿主腔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主腔体外周环周等角度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小腔体的内部与主腔体内部贯通。
进一步地,在油池内安装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的输出信号连接到回转窑的温度控制模块的一个输入信号端上,将温度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冷却水控制阀门连接。
进一步地,在密封压板与轴承座侧壁的配合面间设有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在托轮轴外侧设有循环润滑装置,所述循环润滑装置包括进油管道、支座、油泵机组和出油管道,支座固定于轴承座上,油泵机组安装在支座上,进油管道上设有二通阀,进油管道通过二通阀分别与油池和油泵机组连接,出油管道顶部通过弯头与出油弯管连接。
进一步地,出油弯管固定连接在轴承盖上,出油弯管的出油口位于导油盘靠近油勺一侧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出油弯管上靠近出油管道的一侧设有玻璃管视镜。
进一步地,导油盘上靠近油勺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新型公开的设置在油池内部的冷却装置因带有数个小腔体,使得冷却水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可有效提升热传导冷却的效果,使得润滑油能持续稳定的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在润滑的同时对轴瓦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避免轴瓦因温度过高出现烧毁之类的严重事故,保证回转窑能安全生产;
2. 本申请除利用油勺舀油润滑外还另外增设了循环润滑装置,其通过油泵机组持续不断地从油池中抽取润滑油,配合油勺的使用对轴瓦进行双重强制润滑,可避免因润滑不够导致的轴瓦与轴抱死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使窑体能稳定持续的运行;
3. 本申请公开的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仅需在现有的回转窑托轮上进行简单改进即可完成,占用空间小,改进成本较低,且不会影响原有装置的运行,布局更为合理;
4. 本申请通过在导油盘一侧增加过滤网使得循环使用的润滑油在流入轴瓦上进行润滑前可得到前置过滤,可避免循环过程中掺入的杂质掉入轴瓦以影响轴承组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托轮轴部分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设置的冷却装置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导油盘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托轮,2-托轮轴,3-端盖,4-衬瓦,5-球面瓦,6-轴承座,7-轴承盖,8-油盘支架,9-导油盘,10-油勺,11-油池,12-润滑油,13-冷却装置,14-循环润滑装置;
91-过滤网;
131-进水管道,132-出水管道,133-冷却腔体,134-密封压板,135-密封垫板,136-测温装置;
1331-主腔体,1332-小腔体;
141-进油管道,142-支座,143-油泵机组,144-出油管道,145-出油弯管,146-玻璃管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为了能在回转窑工作过程中提升轴瓦自润滑效果,避免出现轴瓦烧毁或轴瓦与轴抱死的严重事故,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新型的带冷却和循环润滑装置的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常规的回转窑托轮轴承组通常包括托轮1、托轮轴2和端盖3,托轮轴2一端与托轮1连接、另一端设于端盖3内,托轮轴2的一侧依次设有衬瓦4和球面瓦5,球面瓦5安装在轴承座6上,在托轮轴2上方设有用于密封衬瓦4和球面瓦5的轴承盖7,油盘支架8一端固定在球面瓦5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有导油盘9,油勺10通过螺栓固定在托轮轴2上,导油盘9倾斜设置且靠近油勺10的一侧高,轴承座6的底部为油池11,油池11中储有润滑油12,在油池11底部设有放油管路。
回转窑通常是在高温低速状态下运行的,因此会使润滑油12的温度也得到相应的升高,而高温状态下的润滑油12滴至轴瓦上后会加剧轴瓦温度的升高,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润滑效果,还会加剧轴瓦烧毁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润滑油12进行降温操作,在对轴瓦润滑的同时能起到对轴瓦降温的效果。
而为了达到该目的、使润滑油12的温度可持续的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油池中设有冷却装置13,冷却装置13包括贯通连接的进水管道131、出水管道132和冷却腔体133,进水管道131和出水管道132分别密封固定于冷却腔体133的两端,进水管道131和出水管道132的外侧端分别通过一个密封压板134与轴承座6外壁面固定相接,在进水管道131上设有冷却水控制阀门,冷却腔体133包括主腔体1331和数个小腔体1332,主腔体1331用于与进水管道131和出水管道132连通,本实施例中共设计了8个小腔体1332,小腔体1332沿主腔体133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主腔体1331外周环周等角度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小腔体1332的内部与主腔体1331内部贯通,发射状外扩的数个小腔体1332可增大冷却水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辅助提升降温效果。
在密封压板134与轴承座6侧壁的配合面间设有密封垫片135以增强连接密封性。
为了更为精准的控制润滑油12的温度,在油池11内安装有测温装置136,所述测温装置136可以是温度检测热敏电阻或其他测温组件,具体不做限定,只要能进行测温和信号传导工作即可,测温装置136的输出信号连接到回转窑的温度控制模块的一个输入信号端上,将温度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冷却水控制阀门连接,使温度控制模块可根据测温装置136的输入信号控制冷却水控制阀门的启闭,当检测到润滑油12的温度过高时,温度控制模块就会发出信号使冷却水控制阀门打开,循环冷却水进入冷却装置13给油池11中的润滑油12降温,进而控制油池中润滑油12的温度,使润滑油12的温度能控制在适于工作的45℃左右,以最终达到给托轮轴2和轴瓦降温的目的,当降到设定温度值之后,温度控制模块会发出控制信号使冷却水控制阀门关闭,停止冷却水的循环。
另外,由于回转窑通常都是在低速状态下运行的,所以仅是通过托轮1转动时油勺10从油池中舀起的油来进行自然润滑可能会出现润滑不及时、润滑效率低的问题,难以起到应有的润滑效果,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保证窑体能安全稳定的运行,本实施方式中还设计了循环润滑装置14,所述循环润滑装置14包括进油管道141、支座142、油泵机组143和出油管道144,支座142固定于轴承座6上,油泵机组143安装在支座142上,进油管道141通过二通阀分别与油池11和油泵机组143连接,出油管道144顶部通过弯头与出油弯管145连接,出油弯管145的出油口位于导油盘9靠近油勺10一侧的上方,出油弯管145固定连接在轴承盖7上。
利用该循环润滑装置可通过油泵机组143持续不断地从油池11中抽取润滑油12,润滑油12输送到出油弯管145后滴落至导油盘9上进行强制润滑,配合油勺10的使用可实现对轴瓦的双重润滑效果,润滑效率明显提升,可有效避免出现轴瓦烧毁或轴瓦与轴抱死等安全事故。
在出油弯管145上靠近出油管道144的一侧设有玻璃管视镜146,便于巡检时检查油路是否畅通。
回转窑运行过程中托轮1、托轮轴2是转动的,油勺10随托轮轴2转动,油勺10在转动中把润滑油12舀上来,倒入导油盘9较高的一端后流向低处的过程中完成送油,但是润滑油12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有掺入杂质的可能,带有杂质的润滑油12直接使用不仅会影响润滑效果,还有可能造成器械故障,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导油盘9上靠近油勺10的一侧设有过滤网91,可对从油勺10上和从出油弯管145上接收到的润滑油进行前期过滤,避免带有杂质的润滑油12流到轴瓦上而影响托轮轴2的正常运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包括托轮、托轮轴和端盖,托轮轴一端与托轮连接、另一端设于端盖内,托轮轴的一侧依次设有衬瓦和球面瓦,球面瓦安装在轴承座上,在托轮轴上方设有用于密封衬瓦和球面瓦的轴承盖,油盘支架一端固定在球面瓦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有导油盘,油勺通过螺栓固定在托轮轴上,导油盘倾斜设置且靠近油勺的一侧高,轴承座的底部为油池,油池中储有润滑油,在油池底部设有放油管路,其特征在于,
在油池中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贯通连接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冷却腔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分别密封固定于冷却腔体的两端,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外侧端分别通过一个密封压板与轴承座外壁面固定相接;
在进水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控制阀门;
冷却腔体包括主腔体和数个小腔体,主腔体两端分别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连通,小腔体沿主腔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主腔体外周环周等角度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小腔体的内部与主腔体内部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其特征在于,在油池内安装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的输出信号连接到回转窑的温度控制模块的一个输入信号端上,将温度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冷却水控制阀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压板与轴承座侧壁的配合面间设有密封垫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其特征在于,在托轮轴外侧设有循环润滑装置,所述循环润滑装置包括进油管道、支座、油泵机组和出油管道,支座固定于轴承座上,油泵机组安装在支座上,进油管道上设有二通阀,进油管道通过二通阀分别与油池和油泵机组连接,出油管道顶部通过弯头与出油弯管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其特征在于,出油弯管固定连接在轴承盖上,出油弯管的出油口位于导油盘靠近油勺一侧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其特征在于,在出油弯管上靠近出油管道的一侧设有玻璃管视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其特征在于,导油盘上靠近油勺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CN202121308615.2U 2021-06-11 2021-06-11 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Active CN215490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8615.2U CN215490985U (zh) 2021-06-11 2021-06-11 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8615.2U CN215490985U (zh) 2021-06-11 2021-06-11 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0985U true CN215490985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84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8615.2U Active CN215490985U (zh) 2021-06-11 2021-06-11 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09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0830A (zh) * 2022-05-06 2022-07-29 宜兴市环宇轴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万吨回转窑支撑轴承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0830A (zh) * 2022-05-06 2022-07-29 宜兴市环宇轴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万吨回转窑支撑轴承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90985U (zh) 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RU2544318C1 (ru) Лотковый распредилитель колошника доменной печи
CN101761648A (zh) 旋转轴的密封装置
CN107178400A (zh) 三缸发动机润滑系统
CN110608283B (zh) 一种滚针轴承润滑装置及润滑油供给调控方法
CN203796741U (zh) 径向滑动轴承
CN103736419B (zh) 一种机械搅拌主轴
CN110000354A (zh) 新型板坯连铸辊轴承座
CN202560621U (zh) 具有两种冷却方式的风机滚动轴承组
CN207583990U (zh) 一种行星减速器的润滑结构
US20070154256A1 (en) Spline lubrication apparatus for lubricating a spline
CN105618683B (zh) 一种用于铁型覆砂生产线加热装置的水冷辊道
CN209510917U (zh) 回转窑托轮轴瓦集中润滑装置
JPH0639162Y2 (ja) 油圧ショベルの旋回減速機の潤滑油循環装置
CN205207421U (zh) 加强轴承散热装置
CN205464192U (zh) 用于铁型覆砂生产线加热装置的水冷辊道
CN210566162U (zh) 高温环境下转轴总成自冷却装置
CN209196513U (zh) 一种大型泵站立式异步电机上油缸内润滑油自循环装置
US20040256177A1 (en) Spline lubrication apparatus for lubricating a spline
US3178103A (en) Rotary compressor
CN200943698Y (zh) 粉碎机旋转主轴油润滑密封装置
CN208778506U (zh) 一种轴承结构
CN205908329U (zh) 单缸风冷柴油机高效润滑系统
CN201339581Y (zh) 罗茨鼓风机用水夹层油箱
CN208244856U (zh) Arm17磨辊循环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