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1858U - 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1858U
CN215481858U CN202023173711.9U CN202023173711U CN215481858U CN 215481858 U CN215481858 U CN 215481858U CN 202023173711 U CN202023173711 U CN 202023173711U CN 215481858 U CN215481858 U CN 215481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ir duct
air
cover plate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37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曙光
邴进东
王健
刘秀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37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1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1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1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风道组件包括风道盖板,限定有风道,热泵系统处理后的气体经风道排入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其中,风道盖板沿风道的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上设有加热件,加热件适于对流经风道的气流加热。热泵系统工作产生的热气流进入风道内,并在自进风口至出风口的途中被加热件进一步加热,这样通过热泵系统和加热件的形成两级加热,提升了进入筒体内的气流的温度,缩短了烘干时长。且加热件是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设置,既避免了加热件对气流的流动形成阻碍,又相应增加了加热件的可布置区域,使得气流自进风口至出风口均受加热件加热,增加了气流的二次加热面积以及二次加热的时长,从而进一步保证气流的温度。

Description

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精致生活,干衣机走进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中,成为了高品质生活必不可少的家电。其中,热泵干衣机因为节能烘干衣物方便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热泵干衣机存在低温烘干性能差的问题,当冬季温度较低时,空气温度较低,携带热量较少。详细地,在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热泵的制热量衰减达到40%,在这种情况下,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导致烘干的时间加长、衣物烘不干的情况,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如何改善低温下机器的使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衣物处理装置低温烘干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用于具有热泵系统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风道盖板,限定有风道,所述热泵系统处理后的气体经所述风道排入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其中,所述风道盖板沿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上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适于对流经所述风道的气流加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件为加热丝或加热管,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附设于所述风道盖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构造成弧形、螺旋形和/或蛇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之间并联;和/或多个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分别构造成环状,且多个环状的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之间由内向外逐层嵌套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之间间隔地分布,且相邻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之间的距离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的宽度自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道组件还包括导热膜,所述导热膜覆盖所述风道盖板的侧壁上,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通过所述导热膜附设于所述风道盖板上;或者所述导热膜覆盖所述风道盖板和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盖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槽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件不凸出于所述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热泵系统;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与所述热泵系统相通,所述热泵系统处理后的气体经所述风道排入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热泵系统工作产生的热气流进入风道内,并在自进风口至出风口的途中被加热件进一步加热,这样,通过热泵系统和加热件的形成两级加热,提升了进入筒体内的气流的温度,缩短了烘干时长,进而缩短了压缩机工作时长,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施例中,加热件是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设置,一方面避免了加热件对气流的流动形成阻碍,保证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且也对加热件形成防护,避免加热件长时间受气流推力而受损,延长加热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相应增加了加热件的可布置区域,从而延长及增加了加热件,使得气流自进风口至出风口均受加热件加热,增加了气流的二次加热面积以及二次加热的时长,从而进一步保证气流的温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加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风道组件;110、风道盖板;111、安装槽;120、风道;121、进风口;122、出风口;130、加热丝;140、风机;150、导热膜;
200、衣物处理装置;210、热泵系统;211、压缩机;212、冷凝器;213、蒸发器;220、筒体;230、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100,风道组件100用于具有热泵系统210的衣物处理装置200。举例地,衣物处理装置200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等。风道组件100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200的外壳内,与热泵系统210换热后的气流经风道120排入衣物处理装置200的筒体220,从而对筒体220内的待烘干物烘干。
具体地,风道组件100包括风道盖板110,风道盖板110限定有风道120。更具体地,风道盖板110合围成筒状以限定出风道120,风道120的一端形成有进风口121并与热泵系统210的换热器相对,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122并与筒体220相通,热泵系统210处理后的气体经风道120排入衣物处理装置200的筒体220,其中,风道盖板110沿风道120的进风口121至出风口122的方向上设有加热件,加热件适于对流经风道120的气流加热。
可以理解的,热泵系统210至少包括蒸发器213、压缩机211和冷凝器212,在低温工况下,空气经过蒸发器213降温除湿后,通过冷凝器212加热,加热后的空气排入风道120后流经加热件,温度继续升高,形成高温低湿的空气,高温低湿的空气与筒体220内的负载进行热湿交换,从桶内排出高温高湿的湿空气,湿空气进蒸发器213降温除湿,完成一次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热泵系统210工作产生的热气流进入风道120内,并在自进风口121至出风口122的途中被加热件进一步加热,这样,通过热泵系统210和加热件的形成两级加热,提升了进入筒体220内的气流的温度,缩短了烘干时长,进而缩短了压缩机211工作时长,延长压缩机211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施例中,加热件是沿进风口121至出风口122的方向设置,一方面避免了加热件对气流的流动形成阻碍,保证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且也对加热件形成防护,避免加热件长时间受气流推力而受损、松脱,延长加热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相应增加了加热件的可布置区域,从而延长及增加了加热件,使得气流自进风口121至出风口122均受加热件加热,增加了气流的二次加热面积以及二次加热的时长,从而进一步保证气流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风道盖板110呈长条状。详细地,风道盖板110延筒体220的侧壁延伸。更详细地,风道盖板110的一端适于延伸至筒体220的底部(或后部),另一端适于延伸至筒体220的顶部(或前部)。从而延长风道盖板110的长度,进一步增加加热件的可布置区域,延长及增加加热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00还包括风机140,风机140设置于所述风道120内,且位于进风口121的位置。通过风机140驱动气流自进风口121流向出风口122,效率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加热件为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加热丝130或加热管附设于风道盖板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加热丝130或加热管附设于风道盖板110上。更详细地,加热丝130或加热管附设于风道盖板110的内壁上。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将加热丝130或加热管附设于风道盖板110上,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避免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对气流形成阻碍,保证气流流畅性,且也有利于避免加热丝130或加热管长期收气流吹动,导致松脱,提升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的安装牢靠性,另一方面由于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直接接触风道盖板110,这样,风道盖板110受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的加热升温,风道盖板110整体形成为加热部件,部分气流也可以通过与风道盖板110换热实现升温,进一步增加了二次加热的加热面积,提升二次加热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加热件为电热膜等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沿进风口121至出风口122的方向延伸。这样,加热丝130或加热管顺着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既避免了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对气流形成阻碍,又避免了气流长期作用于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上,导致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松脱,提升气流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构造成弧形、螺旋形和/或蛇形。从而在相同面积的风道盖板110上延长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的长度,更充分地利用风道盖板110,增加气流的受热面积,提升气流二次加热的效率,保证流入筒体220内的气流的温度,进而保证烘干效果。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构造成其他的形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并联。这样能够对每个加热丝130或加热管进行分别控制,从而实现根据具体环境温度选择开启相应数量的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满足气流加热温度的同时,实现节能,且并联设计的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在个别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损坏后,不影响其他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工作,保证烘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分别构造成环状,且多个环状的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由内向外逐层嵌套设置。例如,如图4所示,多个环状的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形成类似年轮的形状,更详细地,风道组件100至少包括第一加热丝130、第二加热丝130、第三加热丝130、第四加热丝130和第五加热丝130,其中,从第一加热丝130至第五加热丝130其所围成的环状逐渐增加,第二加热丝130套设在第一加热丝130的外侧,第三加热丝130套设在第二加热丝130的外侧,以此类推,从而形成相互嵌套的结构。这样,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的安装更简单,并且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排布更均匀,避免局部加热温度过高的情形,即有利于保障气流温度的均匀性,也有利于避免风道盖板110局部过热而受损、变形,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间隔地分布,且相邻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的距离自内向外逐渐增大。详细地,相邻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的距离自中间区域向周边区域逐渐增大。这样,多个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在靠近中间区域更紧凑,且在靠近周边区域更疏远,实现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排布设计依据温度分布,保证温度的均匀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每个环状的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以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曲边和第二曲边,第一曲边衔接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的一端,第一曲边衔接第一支边和第二直边的另一端,使得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第一曲边和第二曲边合围出环状。
其中,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之间的距离自进风口121向出风口122的方向逐渐增大。相邻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的第一直边(第二直边)之间距离自内向外逐渐增大。多个加热丝130或加热管的第一曲边(第二曲边)的曲率自内向外逐渐减小。从而实现加热丝130或加热管排布设计依据温度分布,保证温度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120的宽度自进风口121至出风口122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风道120形成一端较窄、一端较宽的结构,详细地,设计风道120形成下窄上宽的结构。这样,气流自进风口121至出风口122流速逐渐减小,当气流流至出风口122附近,由于风道120的宽度增加,出风口122附近形成缓冲区,气流在缓冲区相互冲撞并传热,使得排入筒体220内的气流温度更均匀。
进一步地,相邻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在靠近进风口121的区域相紧凑,相邻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在靠近出风口122的区域相疏远。这样,在靠近进风口、风机的区域,风道宽度较窄,气流速度较高,换热系数较高,较为密集的热丝130或加热管有利于保证气体二次加热后的温度。而在在靠近出风口122,远离风机的区域,风道宽度较宽,气流速度放缓,换热系数相应降低,此处加热丝布置相应疏远,有利于保持加热丝表面温度均匀防止表面温度过高。
更进一步地,若风机故障,导致加热丝表面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自动切断加热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00还包括导热膜150,举例地,导热膜150为铝箔膜。本实施例利用导热膜150使得加热丝130或加热管对风道盖板110导热更迅速,且使得风道盖板110的整体温度更均匀,进而气流与风道盖板110的换热也更均匀,提升气流的温度均匀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热膜150覆盖风道盖板110的侧壁上,加热丝130或加热管通过导热膜150附设于风道盖板110上。这样导热膜150位于风道盖板110和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之间,避免加热丝130或加热管与风道盖板110直接接触导致风道盖板110局部过热而损伤,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热膜150覆盖风道盖板110和加热丝130或加热管,这样风道盖板110的表面相对更平滑,有利于减小风阻,提升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盖板110的内侧壁覆盖有导热膜150,风道盖板110的外侧壁设有保温层,这样风道盖板110内利用导热膜150传热,提升起气流的受热均匀性,风道盖板110外利用保温层保温,降低热量的损耗,实现节能减排,同时也避免风道120内的热量辐射至衣物处理装置200的外壳,导致外壳过热、变形的情形,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盖板110上设有安装槽111,加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安装槽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加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安装槽111内,这样有利于提升加热件的安装牢靠性,避免加热件松脱的情形,同时,安装槽111还有导向、定位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依照安装槽111的形状弯折、布置加热件,降低了加热件的安装难度,保证加热件造型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件不凸出于安装槽111。这样嵌装有加热件的风道盖板110的表面较为平整,进一步避免加热件对气流形成阻碍,降低气流的流动阻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200,包括:热泵系统210;如上述任一项的风道组件100,风道组件100的风道120与热泵系统210相通,热泵系统210处理后的气体经风道120排入衣物处理装置200的筒体220。
更详细地,热泵系统210包括压缩机211、冷凝器212和蒸发器213,蒸发器213与压缩机211相连,冷凝器212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211和蒸发器213相连。
进一步地,筒体上设有传动带,电机230适于驱动传动带运动,传动带运动带动筒体旋转,这样在烘干过程中,筒体旋转使得筒内的衣物翻动,衣物与热气流更充分地接触,提升烘干效率。
衣物处理装置200还包括适于盛装待烘干衣物的筒体220,热泵系统210位于筒体220的下侧,风道120位于筒体220的侧部。当衣物处理装置200执行烘干程序时,在低温工况下,空气经过蒸发器213降温除湿后,通过冷凝器212加热,加热后的空气排入风道120后流经加热件,温度继续升高,形成高温低湿的空气,高温低湿的空气与筒体220内的负载进行热湿交换,从桶内排出高温高湿的湿空气,湿空气进蒸发器213降温除湿,完成一次循环。通过加热件对风道120内的空气进一步加热,大大地缩短了衣物的烘干周期,从而缩短了压缩机211的升温时间,延长压缩机211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组件,用于具有热泵系统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盖板,限定有风道,所述热泵系统处理后的气体经所述风道排入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其中,所述风道盖板沿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上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适于对流经所述风道的气流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为加热丝或加热管,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附设于所述风道盖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构造成弧形、螺旋形和/或蛇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其中,
多个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之间并联;和/或
多个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分别构造成环状,且多个环状的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之间由内向外逐层嵌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之间间隔地分布,且相邻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之间的距离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宽度自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膜,所述导热膜覆盖所述风道盖板的侧壁上,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通过所述导热膜附设于所述风道盖板上;或者所述导热膜覆盖所述风道盖板和所述加热丝或加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盖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不凸出于所述安装槽。
10.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泵系统;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与所述热泵系统相通,所述热泵系统处理后的气体经所述风道排入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
CN202023173711.9U 2020-12-25 2020-12-25 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215481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3711.9U CN215481858U (zh) 2020-12-25 2020-12-25 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3711.9U CN215481858U (zh) 2020-12-25 2020-12-25 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1858U true CN21548185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17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3711.9U Active CN215481858U (zh) 2020-12-25 2020-12-25 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1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891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KR20180074764A (ko) 의류 건조기
CN215481858U (zh) 风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KR101313591B1 (ko) 건조기
CN204909294U (zh) 利用风机热能的吸尘器和具有熨烫功能的吸尘器
CN218500180U (zh) 加热器及吹风机
CN218065182U (zh) 除湿机
CN114209141B (zh)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CN213740191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08018690A (zh) 一种干衣机
CN214258264U (zh) 一种自动散热吹风机
CN215925346U (zh) 一种烘道组件及洗烘一体机
CN217460013U (zh) 用于干衣机的加热器件和干衣机
CN218115927U (zh) 用于晾衣机的烘干装置及晾衣机
CN217460011U (zh) 用于干衣机的加热器件和干衣机
CN215812975U (zh) 一种户外电表箱
CN218090214U (zh) 衣物护理设备的烘道组件和具有其的衣物护理设备
CN210946173U (zh) 晾衣机
CN219385710U (zh) 一种衣物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设备
CN219690128U (zh) 烘干装置及滚筒洗烘一体机
CN219218482U (zh) 底座及干衣设备
CN22002437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浴室吹风机
CN219908331U (zh) 烘干设备的冷凝装置及烘干设备
CN218059616U (zh) 一种热泵式衣物处理设备辅助烘干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0403326A (zh) 一种干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