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7996U - 变角度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变角度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7996U
CN215477996U CN202121257825.3U CN202121257825U CN215477996U CN 215477996 U CN215477996 U CN 215477996U CN 202121257825 U CN202121257825 U CN 202121257825U CN 215477996 U CN215477996 U CN 215477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riving
driver
drive
r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578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伟凯
唐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ongche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ongche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ongche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ongche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578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7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7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7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角度传动机构,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驱动杆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在所述安装座内旋转;所述旋转轴与产品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轴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实现自转,跟随所述转动盘的转动实现公转。该变角度传动机构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还能够展现出产品的各个面,方便对产品进行加工。

Description

变角度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加工技术领域中的传动方面,具体涉及一种变角度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流水线式的传输,一般传输线为直线型,然而直线型的流水线占用面积大,对场地的空间利用率不高。另外,对产品进行加工时,需要对产品的各个面进行加工,因此需要对产品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产品进行加工。对于上述两个实际问题需要对传动机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角度传动机构,该变角度传动机构能够对产品进行圆周型的运输,有效地提高了面积利用率,还能够对产品进行旋转,以便能够展现产品的各个面,方便对其进行加工。
该一种变角度传动机构,包括: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
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
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驱动杆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在所述安装座内旋转;
所述旋转轴与产品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轴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实现自转,跟随所述转动盘的转动实现公转。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杆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盘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连接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铰接处位于所述从动轮圆心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相连接的端部分别套设有一套杆,所述套杆具有一通孔,一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驱动杆上套杆的通孔和所述第二驱动杆上套杆的通孔将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铰接。
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的为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具有凹底,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杆上的为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具有凸头,当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连接成一条直线时,所述第二套杆的凸头抵接至所述第一套杆的凹底,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能够同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分别有四根,并且一一对应铰接,四根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呈两行两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变角度传动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驱动轮、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从而驱动所述传动轴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为第一齿轮,所述从动轮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从动轮的两侧,所述从动轮设置有延伸出所述从动轮外周的指针杆,所述指针杆能够与所述限位柱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变角度传动机构通过第一驱动器驱动转动盘转动,使得安装在转动盘上的安装座内的旋转轴能够转动,从而带动安装至旋转轴上的产品能够随转动盘一同转动,实现其公转。另外,通过第二驱动器驱动该旋转轴在安装座内旋转,从而带动安装至该旋转轴上的产品能够旋转,以实现其自转。
该变角度传动机构通过转动盘实现产品在位置上的传动,绕该转动盘的圆周运动,实现产品从上料到加工再至下料的过程,将传统的直线型传输线变成圆周型传输线,从而能够避免直线传动所造成的传动线长,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场地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另外,该变角度传动机构还能够实现对产品进行自转,因此能够展现出产品的各个面,方便对产品进行加工。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角度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角度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铰接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底板-1;主动盘-21;从动盘-22;第二驱动器-3;安装座-41;固定座-42;旋转轴-51;传动轴-52;第一驱动杆-61;第二驱动杆-62;第一套杆-71;凹底-711;第二套杆-72;凸头-721;开口-722;连接杆-73;限位柱-81;指针杆-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角度传动机构,包括: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41;
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
旋转轴51,所述旋转轴51设置在所述安装座41内;
第二驱动器3;所述第二驱动器3通过驱动杆与所述旋转轴5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51在所述安装座41内旋转;
所述旋转轴51与产品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轴51在所述第二驱动器3的驱动下实现自转,跟随所述转动盘的转动实现公转。
该变角度传动机构通过第一驱动器驱动转动盘转动,使得安装在转动盘上的安装座41内的旋转轴51能够转动,从而带动安装至旋转轴51上的产品能够随转动盘一同转动,实现其公转。另外,通过第二驱动器3驱动该旋转轴51在安装座41内旋转,从而带动安装至该旋转轴51上的产品能够旋转,以实现其自转。
该变角度传动机构通过转动盘实现产品在位置上的传动,绕该转动盘的圆周运动,实现产品从上料到加工再至下料的过程,将传统的直线型传输线变成圆周型传输线,从而能够避免直线传动所造成的传动线长,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场地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另外,该变角度传动机构还能够实现对产品进行自转,因此能够展现出产品的各个面,方便对产品进行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角度传动机构还包括底板1,所述转动盘、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第一驱动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底板1的下表面,其他部件均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
所述转动盘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连接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所述安装座41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轮上。
具体的,所述驱动轮为第一齿轮,所述从动轮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的齿数。
沿着该从动盘22的转动方向,依次具有上料位、加工位和下料位。从动盘22上的安装座41对应转动至该上料位时,产品上料,即产品安装至旋转轴51上;然后产品跟随从动盘22转动运动至加工位,对产品进行加工处理,接着产品跟随从动盘22继续转动至下料位,产品下料,即产品从旋转轴51上拆卸。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柱81,两个所述限位柱81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从动轮的两侧,所述从动轮设置有延伸出所述从动轮外周的指针杆82,所述指针杆82能够与所述限位柱81相抵触。
该两个限位柱81的连线将从动盘22分为两半,其中一半区域为后方区域,另一半区域为工作区域,并且安装座41始终位于工作区域内。后方区域对应底板1上设置有第二驱动器3、主动盘21等。工作区域有具体划分为上述的上料位、加工位和下料位。第一驱动器采用电机。当第一驱动器驱动从动盘22依次转动过上料位、加工位和下料位后,再反转复位。指针杆82用于防止具有安装座41的从动盘22部分转动越位,以确保安装座41内的旋转轴51始终在工作区域内。
所述底板1上,且对应于后方区域还设置有固定座42,所述固定座42内设置有传动轴52。所述第二驱动器3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52连接从而驱动所述传动轴52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第二驱动器3传动旋转轴51的问题,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驱动杆61和第二驱动杆62,所述第二驱动杆62与所述第一驱动杆61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6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轴51,所述第二驱动杆62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52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杆61和所述第二驱动杆62的铰接处位于所述从动轮圆心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驱动杆61与所述第二驱动杆62相连接的端部分别套设有一套杆,所述套杆具有一通孔,一连接杆7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驱动杆61上套杆的通孔和所述第二驱动杆62上套杆的通孔将所述第一驱动杆61与所述第二驱动杆62铰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杆61上的为第一套杆71,所述第一套杆71具有凹底711,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杆62上的为第二套杆72,所述第二套杆72具有凸头721。该第二套杆72的凸头721还具有开口722,使得第一套杆71能够伸入至该开口722中。
当所述第一驱动杆61与所述第二驱动杆62连接成一条直线时,所述第二套杆72的凸头721抵接至所述第一套杆71的凹底711,第一套杆71也抵接住第二套杆72的开口722的底部,第一套杆71和第二套杆72相互抵触,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杆61与所述第二驱动杆62形成一体,进而能够同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旋转轴51旋转。即此刻从动盘22处于加工位,能够实现对产品的自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杆61和所述第二驱动杆62分别有四根,并且一一对应铰接,四根所述第一驱动杆61和所述第二驱动杆62呈两行两列排布,从而提高传动动力。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
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
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驱动杆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在所述安装座内旋转;
所述旋转轴与产品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轴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实现自转,跟随所述转动盘的转动实现公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杆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连接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铰接处位于所述从动轮圆心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相连接的端部分别套设有一套杆,所述套杆具有一通孔,一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驱动杆上套杆的通孔和所述第二驱动杆上套杆的通孔将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的为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具有凹底,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杆上的为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具有凸头,当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连接成一条直线时,所述第二套杆的凸头抵接至所述第一套杆的凹底,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能够同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分别有四根,并且一一对应铰接,四根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呈两行两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角度传动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驱动轮、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从而驱动所述传动轴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为第一齿轮,所述从动轮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角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从动轮的两侧,所述从动轮设置有延伸出所述从动轮外周的指针杆,所述指针杆能够与所述限位柱相抵触。
CN202121257825.3U 2021-06-07 2021-06-07 变角度传动机构 Active CN215477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7825.3U CN215477996U (zh) 2021-06-07 2021-06-07 变角度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7825.3U CN215477996U (zh) 2021-06-07 2021-06-07 变角度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7996U true CN21547799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83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57825.3U Active CN215477996U (zh) 2021-06-07 2021-06-07 变角度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7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7237U (zh) 预拧紧装置
CN106693799A (zh) 一种溶剂搅拌机
CN215477996U (zh) 变角度传动机构
CN205600600U (zh) 一种电动扳手的传动结构
CN106041504B (zh) 一种螺丝分料机构
CN207416722U (zh) 一种车室内可调节角度的信息显示器
CN101305871A (zh) 万向摇摆椅
CN202666918U (zh) 一种同步缓释型水稻专用bb肥生产装置
CN212917495U (zh) 一种多点旋铆组件及使用其的旋铆机构
CN208669957U (zh) 一种旋转牙箱
CN209496504U (zh) 一种汽车驾驶模拟方向盘回力定位装置
CN205154982U (zh)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动力总成传动机构
CN201211014Y (zh) 一种万向摇摆椅
CN108082251A (zh) 一种双槽轮机构驱动多级晃动式婴儿车
CN206520097U (zh) 一种全封闭式齿轮传动的高效低噪螺旋搅拌机
CN208070687U (zh) 一种螺旋机
JPS5950899U (ja) 回転翼のピッチ変換装置
CN109147464A (zh) 一种汽车驾驶模拟方向盘回力定位装置
CN206604438U (zh) 一种溶剂搅拌机
CN212584211U (zh) 一种增扭装置
CN218962349U (zh) 一种浆料制备装置
CN212937602U (zh) 一种新型的揉面机驱动机构
CN216165086U (zh) 一种制作汤圆用的伞形手工搓圆机
CN206939082U (zh) 带炮台的飞行器
CN216956341U (zh) 一种双轴转台及雷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