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6266U -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6266U
CN215476266U CN202121196082.3U CN202121196082U CN215476266U CN 215476266 U CN215476266 U CN 215476266U CN 202121196082 U CN202121196082 U CN 202121196082U CN 215476266 U CN215476266 U CN 215476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film
air suction
negative pressure
opening device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960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忠
李传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960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6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6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6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包括两上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机架,机架相互靠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吸住塑料膜的吸膜组件,吸膜组件包括两平行且间隔布设的吸盘,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吸盘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两吸盘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塑料膜的工作位。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开设有多个吸气孔,可以使塑料膜更牢固地吸附在吸盘上,不会发生掉落的情况,而且负压吸气面为光滑面,克服了塑料膜破裂或易脱落的情况发生,有效克服了在生产过程中开口不稳定的现象,提高工作稳定性,另外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膜开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膜的生产工艺中,是将已经吹塑完成的塑料膜压平,然后对已经压平的塑料膜进行开口裁切处理,然后才可以使用。
在塑料膜开口的这个工艺中,如何将塑料膜分离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目前对塑料膜进行开口的方式一种是通过圆形的吸盘分别吸附在塑料膜的两侧,通过移动吸盘来将塑料膜拉开,但是这种方法弊端是易发生塑料膜和吸盘位置的偏移或吸附不牢,开口成功率低,还需通过人工调节进行开口,费时费力,另一种方法就是将塑料膜的一端人为的打开一个开口,将一支撑杆机构从开口处伸入到塑料膜内,通过支撑架将两层贴合在一起的塑料膜分离,进行塑料膜的开口操作,由于塑料膜在设备上易向一侧滑动,这样支撑杆会在塑料膜发生滑动的时候将塑料膜刮破,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有效保护塑料膜,并且效率高、省时省力的塑料膜开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吸附更稳定的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包括两上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机架,机架相互靠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吸住塑料膜的吸膜组件,吸膜组件包括两平行且间隔布设的吸盘,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吸盘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两吸盘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塑料膜的工作位。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吸盘靠近工作位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负压吸气面,所述负压吸气面为光滑面。
进一步优化:所述负压吸气面的表面的粗糙度为Ra3.2以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负压吸气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通气的吸气孔。
进一步优化:吸盘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与吸气孔相连通。
进一步优化: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与吸膜组件相连通的负压吸气组件,吸盘上靠近负压吸气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优化:动力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靠近吸盘一侧的气缸,气缸的伸缩端与吸盘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优化:排气组件包括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与通气孔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吸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S1、将待开口的塑料膜放置进工作位内,然后将塑料膜的开口位置处打开一个开口;
S2、启动气缸,用上下两吸膜组件将待加工的塑料膜压紧,使吸膜组件与塑料膜紧密贴合;
S3、启动吸气装置,将空腔内的空气排出,因为吸膜组件与塑料膜紧密贴合,使吸气孔不会进气,吸气孔均吸紧塑料膜。
S4、启动气缸,将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收缩,将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拉开,空气从塑料膜的开口处进入紧密贴合的塑料膜内,进而使使贴合在一起的塑料膜逐渐分离,当塑料膜的开口达到预设尺寸时,气缸停止工作,实现对塑料膜开口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将待开口的塑料膜引入工作位内,然后在塑料膜的开口位置处打开一个开口,该开口用于空气能够进入塑料膜内部。
可以根据不同塑料膜的尺寸,调节吸膜组件的个数,依据开口尺寸大小设计不同的吸盘组件;小开口使用较小的吸膜组件,大开口使用较大的吸膜组件或适当加装吸膜组件的个数。
待开口的塑料膜进入吸膜组件中间后,启动气缸,用上下两个吸膜组件将待加工的塑料膜压紧,使吸膜组件与塑料膜紧密贴合。
启动吸气装置,将空腔内的空气排出,因为吸膜组件与塑料膜紧密压合,此时在吸气孔22处产生负压吸力,该负压吸力用于吸紧塑料膜。
将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收缩,将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拉开,空气从塑料膜的开口处进入紧密贴合的塑料膜内,进而使压合在一起的塑料膜分离,实现开口,并且当塑料膜的开口达到预设尺寸时,气缸停止工作,完成塑料膜开口工作。
相比较以往的塑料膜开口装置,本装置的吸盘表面光滑、面积大及设计有多个吸气孔,可以使塑料膜更牢固地吸附在吸盘表面,解决了开口易掉落的问题。
并且该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其吸盘与塑料膜吸合更加紧密;克服了以往开口过程中塑料膜划伤、划破及易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开口成功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及稳定性;并且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盘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吸膜组件;21-吸盘;22-吸气孔;23-通气孔;24-空腔;25-气缸;26-吸气装置;27-通气管;28-负压吸气面;3-工作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包括两上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机架1,机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吸住塑料膜的吸膜组件2,吸膜组件2包括两平行且间隔布设的吸盘21,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吸盘21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两吸盘2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塑料膜的工作位3。
所述吸膜组件2包括整体形状呈矩形的吸盘21,吸盘21与机架1为平行布设。
在本实施例外,所述吸盘21的整体结构还可以为长方形、椭圆形、圆形、菱形等其他形状。
所述吸盘21靠近工作位3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负压吸气面28,所述负压吸气面28为光滑面。
所述负压吸气面28的表面的粗糙度为Ra3.2以上。
这样设计,能够确保负压吸气面28的表面为光滑面,进而保证负压吸气面28能够与塑料膜紧密吸合,克服了塑料膜破裂或易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使用效果。
所述负压吸气面28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通气的吸气孔22。
所述吸气孔2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其它多种形状,且吸气孔22的大小均匀相等或不等,吸气孔22的轴线与负压吸气面28为垂直布设。
在本实施例外,所述吸气孔22的整体结构还可以为长条状、椭圆、方形等其他形状。
所述该负压吸气面28是采用高精度的平面磨加工制成,使其表面光滑。
在本实施例外,所述负压吸气面28上的光滑面还可以采用其他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制成。
所述吸盘21的内侧设置有空腔24,空腔24通过吸气孔22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空腔24内产生真空负压状态时,此时在吸气孔22位置处可形成负压吸力,并且通过负压吸气面28与塑料膜的紧密贴合,能够使该负压吸力吸住塑料膜。
所述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与吸膜组件2相连通的负压吸气组件,吸盘21上靠近负压吸气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23。
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靠近吸盘21一侧的气缸25,气缸25的伸缩端均朝向靠近吸盘21的一侧。
所述气缸25的伸缩端与相对应的吸盘21可拆卸连接,吸盘21与气缸25伸缩端的连接面为远离吸气孔22的一端面。
所述负压吸气组件包括通气管27,通气管27的一端与通气孔23连接。
所述通气管27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气装置26,吸气装置26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
所述通气管27与吸气装置26、通气孔23之间均为密封连接。
在工作中,将待开口的塑料膜放置进工作位3内,然后将塑料膜的开口位置处打开一个设定要求的开口,该开口用于空气能够进入塑料膜内部。
在本实施例外,可以根据不同塑料膜的尺寸要求,调节吸膜组件2的个数,在待开口的塑料膜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使用较小的吸膜组件2,在待开口的塑料膜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使用较大的吸膜组件2或适当加装吸膜组件2的个数,吸膜组件2可以左右或者前后分别加装。
待开口的塑料膜放置在下方的吸膜组件2上后,启动气缸25,用上下两吸膜组件2将待开口的塑料膜压紧,使吸膜组件2与塑料膜紧密贴合。
启动吸气装置26,将空腔24内的空气排出,进而使空腔24内产生负压真空,因为吸膜组件2与塑料膜紧密贴合,此时在吸气孔22处产生负压吸力,该负压吸力用于吸紧塑料膜。
将气缸25的动力输出端收缩,将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拉开,空气从塑料膜的开口处进入紧密贴合的塑料膜内,进而使贴合在一起的塑料膜分离,当塑料膜的开口达到预设尺寸时,气缸25停止工作,实现对塑料膜开口的工作。
这样设计,相比较以往的塑料膜开口装置,本装置的吸盘上设计有多个吸气孔,可以使塑料膜更牢固地吸附在吸盘上,不会发生掉落的情况,而且表面光滑的吸盘使塑料膜与吸盘贴合更加紧密,进而克服了塑料膜破裂或易脱落的情况发生,有效克服了在生产过程中开口不稳定的现象,提高工作稳定性,另外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包括两上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吸住塑料膜的吸膜组件(2),吸膜组件(2)包括两平行且间隔布设的吸盘(21),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吸盘(21)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两吸盘(2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塑料膜的工作位(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1)靠近工作位(3)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负压吸气面(28),所述负压吸气面(28)为光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面(28)的表面的粗糙度为Ra3.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面(28)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通气的吸气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盘(2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4),空腔(24)与吸气孔(2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与吸膜组件(2)相连通的负压吸气组件,吸盘(21)上靠近负压吸气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靠近吸盘(21)一侧的气缸(25),气缸(25)的伸缩端与吸盘(21)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组件包括通气管(27),通气管(27)的一端与通气孔(23)连接,通气管(27)的另一端连通有吸气装置(26)。
CN202121196082.3U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Active CN215476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6082.3U CN215476266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6082.3U CN215476266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6266U true CN21547626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8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96082.3U Active CN215476266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6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22066A (zh) 自動貼膜設備
CN111730685B (zh) 一种柔性石墨烯膜生产设备
CN211003521U (zh) 一种冲床自动上料机构
CN112517781B (zh)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自动落料装置
CN113618822B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自动化打孔装置
CN108058114B (zh) 一种万能屏幕定位夹具
CN215476266U (zh)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开口装置
CN215589852U (zh) 一种用于模具脱料的机械臂
KR20190072464A (ko) 픽업 유닛
CN113305198A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冲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001171A (zh) 一种用于夹胶玻璃的激光切割设备及方法
CN214621961U (zh) 一种组织切片自动封片组件
CN210084429U (zh) 一种双头成品吸取移载机
CN220094742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集成电路芯片切割装置
CN210557954U (zh) 一种镜片盐水分离装置
CN206172543U (zh) 一种全自动插片机的入篮装置
CN215287025U (zh) 一种防护面罩生产用自动定位上料机构
CN220499170U (zh) 一种集成电路物料抓取结构
CN211161610U (zh) 冲压件流转输送装置
CN218909051U (zh) 一种玻璃深加工用抓取设备
CN218877918U (zh) 一种吸盘治具
CN217551003U (zh) 一种模具排气装置及压模机
CN218488949U (zh) 一种冻存管机器人取出生产设备
CN214652546U (zh) 一种泡棉贴合机
CN219726540U (zh) 一种塑料包装盒冲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