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4258U -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4258U
CN215474258U CN202120536008.5U CN202120536008U CN215474258U CN 215474258 U CN215474258 U CN 215474258U CN 202120536008 U CN202120536008 U CN 202120536008U CN 215474258 U CN215474258 U CN 215474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rive axle
axle structure
driv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60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60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4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4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4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单电机驱动电机利用率低,双电机驱动电机偏置,影响驾驶舒适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驱动桥结构的桥壳,所述桥壳两侧各设有一个轮毂单元,所述驱动桥结构与轮毂单元驱动连接,动力源连接在驱动桥结构上,所述动力源包括与驱动桥结构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对称设置在桥壳中心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在起步、加速时、爬坡时使用双电机驱动,有效提高电机利用率;高速行驶时单电机驱动,充分利用电机扭矩。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地对汽车尾气污染以及能源消耗问题愈来愈重视,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汽车生产商重点研发的车型。整车动力系统也由原来发动机+变速箱+传统车桥变为了现在采用的电机+传动车桥来提供动力。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大都采用单电机的中央驱动结构,单电机驱动由于电机高效区间一定的限制,存在电机利用率低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电机集成两挡AMT双速平行轴二级带轮边减速电驱驱动桥[申请号:201921543137.6],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第一电机、减速器、差速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还包括第二电机、轮边减速器和两组两挡AMT总成;所述的减速器包括两组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二挡一级减速从动齿轮、两组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挡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轮、以及两个同步器,其中,二级减速器主动轮、一挡一级减速从动齿轮、二挡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同步器和两挡AMT总成分两组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与两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与另两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外端部分别与轮边减速器连接。
该实用新型专利虽然采用的双电机结构,提高了电机的利用率,但其存在电机偏置,影响驾驶舒适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利用率高,驾驶舒适度好的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驱动桥结构的桥壳,所述桥壳两侧各设有一个轮毂单元,所述驱动桥结构与轮毂单元驱动连接,动力源连接在驱动桥结构上,所述动力源包括与驱动桥结构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对称设置在桥壳中心线的两侧。
在上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盘式电机。
在上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中,所述驱动桥结构与动力源之间还设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与驱动桥结构和动力源均驱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外设有减速外壳体,所述减速外壳体与桥壳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中,所述驱动桥结构包括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相连接的差速器总成,所述差速器总成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输出半轴,所述输出半轴远离差速器总成的一端上设有行星减速器,所述行星减速器与轮毂单元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中,所述输出半轴外套设有半轴套管,所述半轴套管固定连接在桥壳上。
在上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中,所述行星减速器包括与输出半轴相连接的太阳轮和设置在太阳轮外侧的齿圈,所述太阳轮和齿圈之间啮合有行星轮,行星架一端连接在行星轮的中心,另一端与行星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行星外壳与轮毂单元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中,还包括连接在轮毂单元上且用于制动轮毂单元的盘式制动组件,所述盘式制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桥壳上。
在上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中,所述盘式制动组件包括与轮毂单元相连接的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安装在制动器连接板上,所述制动器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桥壳上。
在上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中,所述盘式制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制动器连接板上的卡钳,所述卡钳远离制动器连接板的一端设有气室。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在起步、加速时、爬坡时使用双电机驱动,有效提高电机利用率;高速行驶时单电机驱动,充分利用电机扭矩。
2、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连接,同时轮毂单元处增加行星减速器进行减速,速比大,可以有效降速增扭。
3、本实用新型采用盘式制动组件进行制动,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中重卡一般采用的鼓式制动结构可大大提高制动效能,降低制动热衰退。
附图说明
图1是驱动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驱动桥结构1、桥壳2、轮毂单元3、第一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5、减速外壳体6、盘式制动组件7、差速器总成11、输出半轴12、行星减速器13、半轴套管14、制动盘71、制动器连接板72、卡钳73、气室74、太阳轮131、齿圈132、行星轮133、行星架134、行星外壳1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驱动桥结构1的桥壳2,所述桥壳2两侧各设有一个轮毂单元3,所述驱动桥结构1与轮毂单元3驱动连接,动力源连接在驱动桥结构1上,所述动力源包括与驱动桥结构1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对称设置在桥壳2中心线的两侧,这样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的整体重心位于整个驱动桥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根据不同使用情况,启闭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从而实现一个电机驱动或两个电机同时驱动驱动桥结构1和轮毂单元3。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在起步、加速时、爬坡时使用双电机驱动,有效提高电机利用率;高速行驶时单电机驱动,充分利用电机扭矩。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均为盘式电机。盘式电机具有较小的厚度,设置两个驱动电机时,使用盘式电机相比于传统电机更易于安装至车辆内。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桥结构1与动力源之间还设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与驱动桥结构1和动力源均驱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外设有减速外壳体6,所述减速外壳体6与桥壳2固定连接。减速机构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减速机构的具体结构,例如可以是平行齿轮减速机构,也可以是行星减速机构。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桥结构1包括与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均相连接的差速器总成11,所述差速器总成11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输出半轴12,所述输出半轴12远离差速器总成11的一端上设有行星减速器13,所述行星减速器13与轮毂单元3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连接,同时轮毂单元3处增加行星减速器13进行减速,速比大,可以有效降速增扭。
具体的说,所述行星减速器13包括与输出半轴12相连接的太阳轮131和设置在太阳轮131外侧的齿圈132,所述太阳轮131和齿圈132之间啮合有行星轮133,行星架134一端连接在行星轮133的中心,另一端与行星外壳135固定连接,所述行星外壳135与轮毂单元3相连接。
使用时,动力通过差速器11和输出半轴12传递至太阳轮131,再依次通过行星轮133、行星架134和行星外壳135,带动轮毂单元3转动。
优选地,所述输出半轴12外套设有半轴套管14,所述半轴套管14固定连接在桥壳2上。半轴套管14可在输出半轴12传动过程中起到防护的作用,传动过程中输出半轴12具有较高的转速,容易被损伤。
如图2所示,还包括连接在轮毂单元3上且用于制动轮毂单元3的盘式制动组件7,所述盘式制动组件7固定设置在桥壳2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盘式制动组件7进行制动,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中重卡一般采用的鼓式制动结构可大大提高制动效能,降低制动热衰退。
具体的说,所述盘式制动组件7包括与轮毂单元3相连接的制动盘71,所述制动盘71安装在制动器连接板72上,所述制动器连接板72固定连接在桥壳2上,所述盘式制动组件7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制动器连接板72上的卡钳73,所述卡钳73远离制动器连接板72的一端设有气室74,气室74主要用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驱动桥结构1、桥壳2、轮毂单元3、第一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5、减速外壳体6、盘式制动组件7、差速器总成11、输出半轴12、行星减速器13、半轴套管14、制动盘71、制动器连接板72、卡钳73、气室74、太阳轮131、齿圈132、行星轮133、行星架134、行星外壳13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驱动桥结构(1)的桥壳(2),所述桥壳(2)两侧各设有一个轮毂单元(3),所述驱动桥结构(1)与轮毂单元(3)驱动连接,动力源连接在驱动桥结构(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与驱动桥结构(1)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对称设置在桥壳(2)中心线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均为盘式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结构(1)与动力源之间还设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与驱动桥结构(1)和动力源均驱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外设有减速外壳体(6),所述减速外壳体(6)与桥壳(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结构(1)包括与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均相连接的差速器总成(11),所述差速器总成(11)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输出半轴(12),所述输出半轴(12)远离差速器总成(11)的一端上设有行星减速器(13),所述行星减速器(13)与轮毂单元(3)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半轴(12)外套设有半轴套管(14),所述半轴套管(14)固定连接在桥壳(2)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器(13)包括与输出半轴(12)相连接的太阳轮(131)和设置在太阳轮(131)外侧的齿圈(132),所述太阳轮(131)和齿圈(132)之间啮合有行星轮(133),行星架(134)一端连接在行星轮(133)的中心,另一端与行星外壳(135)固定连接,所述行星外壳(135)与轮毂单元(3)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轮毂单元(3)上且用于制动轮毂单元(3)的盘式制动组件(7),所述盘式制动组件(7)固定设置在桥壳(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制动组件(7)包括与轮毂单元(3)相连接的制动盘(71),所述制动盘(71)安装在制动器连接板(72)上,所述制动器连接板(72)固定连接在桥壳(2)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制动组件(7)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制动器连接板(72)上的卡钳(73),所述卡钳(73)远离制动器连接板(72)的一端设有气室(74)。
CN202120536008.5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Active CN215474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6008.5U CN21547425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6008.5U CN21547425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4258U true CN21547425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6008.5U Active CN21547425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4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35931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CN106560336B (zh) 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10502248U (zh) 一种低速大扭矩电动轮装置及电动车
CN206067464U (zh) 离合控制型电驱动车桥
CN106347091A (zh) 离合控制型电驱动车桥
WO2021102684A1 (zh)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器
CN108454394A (zh) 一种电驱动后桥总成
CN113696676A (zh) 使用行星排加双联齿轮的转矩定向分配电动驱动桥
CN109080427A (zh) 双电机混合发动机多模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6494216B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前驱动力系统
CN108327530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系统
CN206231217U (zh) 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15474258U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CN211684626U (zh) 一种多主减速器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209909086U (zh) 一种两挡变速式电驱动桥
CN209365877U (zh) 一种同轴双电机电驱驱动桥总成
CN204845388U (zh) 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CN216851530U (zh) 轮毂电机动力总成
CN212332285U (zh) 一种三级行星排减速非轴安装电桥总成
CN209938305U (zh) 双电机混合发动机行星排动力总成
CN210257985U (zh) 一种用于车辆动力系统的机电耦合传动装置
CN208947078U (zh) 双电机混合发动机多模动力系统
CN108032724B (zh) 一种双行星轮系式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CN111114288A (zh) 行星轮同轴式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
CN216451248U (zh) 一种行星架输出的轮毂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