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1891U - 预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预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1891U
CN215471891U CN202120641144.0U CN202120641144U CN215471891U CN 215471891 U CN215471891 U CN 215471891U CN 202120641144 U CN202120641144 U CN 202120641144U CN 215471891 U CN215471891 U CN 215471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height
guide
sliding
track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11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寰宇
余兴胜
彭华春
李波
张宪亮
张德旺
夏文俊
李靖
陈名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11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1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1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1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设备,用于轨道梁,预制设备包括用于预制轨道梁的侧模、导向结构、行走结构、整修结构、第一驱动结构、调高结构以及第二驱动结构,轨道梁的横向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侧模,导向结构包括沿轨道梁的纵向延伸的导轨,两个导轨位于侧模内侧,且两个导轨沿轨道梁的横向相对设置,每个导轨上均设置有行走结构,整修结构的横向两端分别与行走结构连接以跟随行走结构运动,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行走结构沿导轨的纵向运动。调高结构与导轨连接,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调高结构调节导轨的高度,以使整修结构接触轨道梁的顶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设备,整修结构能够修整轨道梁的顶面。

Description

预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设备。
背景技术
轨道梁是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行走轨道,车体骑行在轨道梁上。轨道梁轮廓随着线路变化,每片轨道梁都不尽相同,因此,需采用可调节的预制模板预制轨道梁。轨道梁预制时,轨道梁的顶面往往采用人工抹面,造成了一定的施工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修整轨道梁的顶面的预制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设备,用于轨道梁,包括:
用于预制所述轨道梁的侧模,所述轨道梁的横向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侧模;
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所述轨道梁的纵向延伸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位于所述侧模内侧,且两个所述导轨沿所述轨道梁的横向相对设置;
行走结构,每个所述导轨上均设置有所述行走结构;
整修结构,所述整修结构的横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行走结构连接以跟随所述行走结构运动;
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结构沿所述导轨的纵向运动;
与所述导轨连接的调高结构;以及
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调高结构调节所述导轨的高度,以使所述整修结构接触所述轨道梁的顶面。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行走结构与所述整修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行走结构转动,以使所述整修结构沿所述导轨的纵向平动。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轨形成有沿其纵向延伸的齿条,所述行走结构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和/或,
所述预制设备包括连接杆和转轴,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整修结构的横向两端,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轨道梁的纵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纵向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行走结构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轨的内侧面的部分凹陷以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导轨的纵向延伸,所述行走结构容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与所述导轨连接的升降件,所述调高结构包括与所述升降件一一对应设置的调高螺杆,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调高螺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升降件与所述调高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调高螺杆转动以调节所述升降件的高度。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件包括:
具有刻度的刻度杆,所述刻度杆与所述导轨连接且沿所述轨道梁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
与所述刻度杆连接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调高螺杆螺纹连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和所述调高螺杆均位于所述侧模的顶部,所述刻度杆位于所述侧模的内侧,且所述刻度杆的底部与所述导轨的顶部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刻度杆的顶部。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侧模滑动连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侧模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件,所述导向结构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其中之一为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其中另一为滑块。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滑动件沿所述侧模的纵向间隔分布;和/或,
所述第二滑动件能够从所述侧模的顶侧插入或拔出所述第一滑动件。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滑槽形成有收缩区,以限制所述滑块沿所述轨道梁的横向脱出所述滑槽。
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预制设备的俯视投影中,所述滑槽沿所述轨道梁纵向的尺寸缩小以形成所述收缩区。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整修结构为刮刀,所述导轨的底面与其内侧面之间具有连接线,在所述轨道梁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刮刀的刀尖平齐;和/或,
所述调高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调高结构沿所述导轨的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调高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设备,第二驱动结构驱动调高结构调节导轨的高度,且导轨能够保持在设定高度,以使整修结构接触轨道梁的顶面,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尺寸的轨道梁,实现对轨道梁的顶面线型的控制。在需要修整轨道梁的顶面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结构驱动调高结构调节导轨至设定高度,导轨保持于设定高度,以使整修结构接触轨道梁的顶面;第一驱动结构驱动行走结构沿导轨的纵向运动,整修结构跟随行走结构运动,如此,整修结构沿导轨的纵向平动,以使整修结构能够修整轨道梁的顶面。由于调高结构能够稳定地保持导轨于设定高度,整修结构跟随行走结构沿导的纵向运动的过程中,整修结构在预制设备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不变,能够保证整修结构修整轨道梁的顶面平整性,避免了人工抹平轨道梁的顶面带来的施工误差,满足轨道梁的精度要求,提高了行车平顺性和安全性,提高了乘客的乘坐舒适度。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减小了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预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轨道梁,未示出整修结构;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侧模、导向结构、行走结构、整修结构、第一驱动结构、调高结构、第二驱动结构和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侧模、导向结构、行走结构、整修结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侧模、导向结构、调整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行走结构、整修结构、第一驱动结构、连接杆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侧模和导向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轨道梁10;斜面10a;支承体20;侧模100;导向结构200;导轨210;导轨的底面210a;导向槽210b;齿条211;升降件220;刻度杆221;凸台222;行走结构300;整修结构400;刀尖410;第一驱动结构500;调高结构600;调高螺杆610;第二驱动结构700;连接杆800;底模900;立柱1000;横柱1100;悬挂结构1200;压紧结构1300;台车1400;转轴1500;滑槽1;收缩区1a;扩大区1b;滑块2;膨大部21;缩小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顶”、“底”、“内”、“外”、“纵向”、“横向”以及“高度方向”是指图1至图6中所示的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应当视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设备,用于轨道梁10,预制设备包括用于预制轨道梁10的侧模100、导向结构200、行走结构300、整修结构400、第一驱动结构500、调高结构600以及第二驱动结构700,轨道梁10的横向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侧模100,导向结构200包括沿轨道梁10的纵向延伸的导轨210,两个导轨210位于侧模100内侧,且两个导轨210沿轨道梁10的横向相对设置,也就是说,两个导轨210位于两个侧模100之间。每个导轨210上均设置有行走结构300,整修结构400的横向两端分别与行走结构300连接以跟随行走结构300运动,第一驱动结构500用于驱动行走结构300沿导轨210的纵向运动。调高结构600与导轨210连接,第二驱动结构700用于驱动调高结构600调节导轨210的高度,以使整修结构400接触轨道梁10的顶面。具体的,导轨210可沿轨道梁10的高度方向平动,调高结构600能够调节导轨210至设定高度,且导轨210能够保持在设定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设备,第二驱动结构700驱动调高结构600调节导轨210的高度,且导轨210能够保持在设定高度,以使整修结构400接触轨道梁10的顶面,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尺寸的轨道梁10,实现对轨道梁10的顶面线型的控制,例如,第二驱动结构700用于驱动调高结构600调节导轨210的高度,以使整修结构400抵接轨道梁10的顶面。在需要修整轨道梁10的顶面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结构700驱动调高结构600调节导轨210至设定高度,导轨210保持于设定高度,以使整修结构400接触轨道梁10的顶面;第一驱动结构500驱动行走结构300沿导轨210的纵向运动,整修结构400跟随行走结构300运动,如此,整修结构400沿导轨210的纵向平动,以使整修结构400接触能够修整轨道梁10的顶面。由于调高结构600能够稳定地保持导轨210于设定高度,整修结构400跟随行走结构300沿导轨210的纵向运动的过程中,整修结构400在预制设备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不变,能够保证整修结构400修整轨道梁10的顶面平整性,避免了人工抹平轨道梁10的顶面带来的施工误差,满足轨道梁10的精度要求,提高了行车平顺性和安全性,提高了乘客的乘坐舒适度。第一驱动结构500和第二驱动结构700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减小了施工难度。
第一驱动结构500和第二驱动结构700的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的,第一驱动结构500为电动马达。第二驱动结构700为电动马达。
整修结构400的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至图4,整修结构400为刮刀,第二驱动结构700驱动调高结构600调节导轨210的高度,以使刮刀的刀尖410抵接轨道梁10的顶面。如此,刮刀跟随行走结构300沿导轨210的纵向运动的过程中,刀尖410在预制设备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不变,能够保证刀尖410修整轨道梁10的顶面平整性,避免了人工抹平轨道梁10的顶面带来的施工误差。一实施例中,整修结构400为赶平尺。又一实施例中,整修结构400为压光板。赶平尺和压光板均能够进一步修整轨道梁10的顶面。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至图4,整修结构为刮刀,导轨的底面210a与其内侧面之间具有连接线L,在轨道梁10的高度方向上,连接线L与刮刀的刀尖410平齐。如此,避免导轨210与整修结构400接触处形成台阶,从而避免轨道梁10的顶面形成台阶面,影响轨道梁10的顶面的平整性。
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轨道梁10具有连接其侧面和其顶面的斜面10a,轨道梁10的侧面与侧模100的内侧面抵接。导轨的底面210a呈倾斜状,导轨的底面210a与轨道梁10的斜面10a抵接,刀尖410与轨道梁10的顶面抵接,连接线L与刀尖410平齐。如此,进一步便于轨道梁10成型。
一实施例中,调高结构600为多个,多个调高结构600沿导轨210的纵向间隔设置,第二驱动结构700与调高结构600一一对应设置。多个调高结构600以便更加精确地调整导轨210纵向上不同部位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数量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轨道梁10为跨坐式单轨轨道梁10,轨道梁10的具体结构不限,一实施例中,轨道梁10为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10。
轨道梁10可以是曲线型,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轨道梁10的顶面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调整横向相对的两个导轨210至不同高度,以使刀尖410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这样,便于预制曲线型轨道梁1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同步升降相对的两个导轨210,以便整体调节曲线型轨道梁10的高度。
轨道梁10可以是直线型,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轨道梁10的顶面平行于水平面,调整横向相对的两个导轨210至相同高度,以使刀尖410平行于水平面。这样,便于预制直线型轨道梁1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同步升降横向相对的两个导轨210,以便整体调节直线型轨道梁10的高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预制设备包括位于侧模100底侧的底模900,两个侧模100和底模900共同围设形成顶侧敞开的制造空间,通过制造空间的顶侧敞开处向制造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轨道梁10,整修结构400沿导轨210的纵向平动,以抹平轨道梁10的顶面。如此,利用制造空间形成轨道梁10。
轨道梁10的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在制造空间内设置预应力筋,浇筑混凝土,以便形成预应力轨道梁10。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还可以在制造空间内设置钢筋笼等等,浇筑混凝土,以便形成轨道梁10。利用钢筋笼以进一步提高轨道梁10的结构强度。
为便于装配和调整侧模100、底模900,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预制设备包括位于侧模100外侧的立柱1000、位于侧模100顶侧的横柱1100、悬挂设置于横柱1100上的悬挂结构1200、位于侧模100外侧的压紧结构1300以及位于侧模100底侧的台车1400。两个立柱1000沿轨道梁10的横向相对间隔设置,立柱1000竖直立于支承体20上,例如,支承体20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横柱1100的横向两端固定设置于两个立柱1000的顶部,每个侧模100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悬挂结构1200,悬挂结构1200用于提拉侧模100。每个立柱1000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侧模100连接的压紧结构1300,压紧结构1300对侧模100施力以使侧模100偏移和/或变形,以生产满足不同线型要求的轨道梁10。底模900位于台车1400上。如此,便于两个侧模100和底模900共同围设形成顶侧敞开的制造空间。
行走结构300的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3,行走结构300与整修结构400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结构500驱动行走结构300转动,以使整修结构400沿导轨210的纵向平动。也就是说,行走结构300具有转动和平动的复合运动,如此,行走结构300转动以沿导轨210纵向平动,整修结构400跟随行走结构300平动。
另一实施例中,行走结构300与整修结构400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结构500驱动行走结构300沿导轨210滑动,以使整修结构400沿导轨210的纵向平动。如此,行走结构300沿导轨210滑动,整修结构400跟随行走结构300同步滑动。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至图5,导轨210形成有沿其纵向延伸的齿条211,行走结构300为与齿条211啮合的齿轮。齿轮转动以沿齿条211平动,便于更加精确地控制整修结构400沿导轨210纵向运动。
为进一步保证整修结构400平稳地沿导轨210运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和图5,预制设备包括连接杆800和转轴1500,两个连接杆800分别连接于整修结构400的横向两端,连接杆800沿轨道梁10的纵向延伸,连接杆800的纵向两端连接有转轴1500,行走结构300与转轴1500转动连接。如此,连接杆800的纵向两端均有行走结构300,以便行走结构300更加平稳地沿导轨210运动,进一步避免整修结构400重心变动,导致整修结构400摆动。具体的,连接杆800与整修结构400横向端部固定连接。转轴1500与连接杆800的纵向端部固定连接。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和图5,行走结构300为四个,整修结构400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行走结构300,每个连接杆800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行走结构300。
为便于行走结构300沿导轨210运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和图4,导轨210的内侧面的部分凹陷以形成导向槽210b,导向槽210b沿导轨210的纵向延伸,行走结构300容设于导向槽210b内。导向槽210b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行走结构300限位,以便行走结构300能够更稳定地沿导轨210运动。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和图4,齿条211形成于导向槽210b的内底壁上,齿轮容设于导向槽210b内。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至图4,导向结构200包括与导轨210连接的升降件220,调高结构600包括与升降件220一一对应设置的调高螺杆610,第二驱动结构700与调高螺杆610一一对应设置,升降件220与调高螺杆61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700驱动调高螺杆610转动以调节升降件220的高度。升降件220与调高螺杆610螺纹连接,调高螺杆610转动时,调高螺杆610在轨道梁10的高度方向上不产生位移,升降件220能够沿轨道梁10的高度方向平动,即升降件220沿轨道梁10的高度方向升降,导轨210随同升降件220同步升降,从而调节导轨210的高度。具体的,升降件220与导轨210固定连接。
升降件220的数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升降件220为多个,多个升降件220沿导轨210的纵向间隔分布。如此,多个升降件220对应多个调高结构600,以便更加精确地调整导轨210纵向上不同部位的高度。另一实施例中,升降件220为一个。
升降件220的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至图4,升降件220包括具有刻度的刻度杆221以及与刻度杆221连接的凸台222。刻度杆221与导轨210连接且沿轨道梁10的高度方向延伸;凸台222与调高螺杆610螺纹连接。刻度杆221上的刻度不仅便于按照轨道梁10的参数要求预设导轨210的设定高度,还便于更加准确地调节导轨210的高度,用户可以通过读取刻度直观地获取导轨210的高度值。具体的,刻度杆221与导轨210固定连接。凸台222与刻度杆221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至图4,第二驱动结构700和调高螺杆610均位于侧模100的顶部,刻度杆221位于侧模100的内侧,且刻度杆221的底部与导轨210的顶部连接,凸台222位于刻度杆221的顶部。一方面,侧模100提供支撑第二驱动结构700和调高螺杆610的支撑力,便于装配调高螺杆610、第二驱动结构700和导向结构200。另一方面,在满足导轨210升降行程要求下,刻度杆221在轨道梁10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小。具体的,刻度杆221的底部与导轨210的顶部固定连接,凸台222与刻度杆221的顶部固定连接。
刻度杆221的具体形状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刻度杆221呈六面体的长条形。
为了进一步便于调节导轨210至设定高度,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侧模100形成有基准标记,刻度杆221的起始刻度能够对准基准标记。如此,便于在每次预制轨道梁10之前,通过将刻度杆221的起始刻度对准基准标记以便导轨210设定至其归零高度,再转动调高螺杆610,使得刻度杆221的目标刻度对准基准标记,从而调节导轨210至设定高度。
基准标记的具体位置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基准标记设置于侧模100的顶面上,刻度形成于刻度杆221邻近侧模100的顶面的侧面上。具体的,刻度杆221的侧面连接刻度杆221的顶面和刻度杆221的底面。
刻度杆221的刻度的具体形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刻度包括沿预制设备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刻度线和与刻度线对应设置的刻度值。
基准标记的具体形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基准标记包括但不限于基准线、基准点或其他用于标记的图案、文字等。
轨道梁10的具体制造方法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按照设计要求调节完成侧模100和/或底模900等。转动调高螺杆610升降刻度杆221,以调节导轨210的高度,使刻度杆221的读数与导轨210的设定高度一致;
再向制造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以形成轨道梁10,使轨道梁10的顶面略高于连接线L;
施力使整修结构400沿导轨210纵向平动,从而对轨道梁10的顶面进行修整。
为便于装配导向结构200,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至图4以及图6,导向结构200与侧模100滑动连接。导向结构200与侧模100一一对应设置,将导向结构200滑动地设置于侧模100上,不仅装卸便利,还便于导轨210能够稳定地沿侧模100的高度方向滑动。
另一实施例中,导轨210可升降地设置于横柱1100上。调高结构600也可以设置于横柱1100上。如此,横柱1100提供支撑导轨210和调高结构600的支撑力。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至图4以及图6,侧模100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件,导向结构200形成有与第一滑动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与第一滑动件一一对应设置。如此,第二滑动件沿第一滑动件滑动,以调节导轨210的高度。
一实施例中,侧模100与第一滑动件一体成型。导向结构200与第二滑动件一体成型。
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第一滑动件为滑槽1,第二滑动件为滑块2。滑块2的形状与滑槽1的形状适配,滑槽1沿侧模100的高度方向延伸,滑块2可滑动地容设于滑槽1内,导轨210随同滑块2在滑槽1的导向下同步滑动。
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为滑槽1,第一滑动件为滑块2。滑块2沿侧模100的高度方向延伸,滑块2可滑动地容设于滑槽1内,导轨210在滑块2的导向下滑动,以改变其高度。
第二滑动件的在导向结构200上的具体位置不限,一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形成于刻度杆221上,具体的,第二滑动件形成于刻度杆221朝向侧模100的侧面上。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第二滑动件形成于导轨210上,具体的,第二滑动件形成于导轨210朝向侧模100的侧面上。
第一滑动件的数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滑动件沿侧模100的纵向间隔分布。利用多个第一滑动件和多个第二滑动件之间的配合,使得导轨210更平稳地滑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的数量为一个。
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的具体装配方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至图4,第二滑动件能够从侧模100的顶侧插入或拔出第一滑动件。侧模100的顶侧为开放空间,不仅便于第二滑动件从侧模100的顶侧进入第一滑动件内,还便于导轨210从侧模100的顶侧进入侧模100的内侧。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第一滑动件为滑槽1,第二滑动件为滑块2,滑槽1形成于侧模100的内侧面上,滑槽1延伸至侧模100的顶面。如此,便于滑块2从侧模100的顶侧插入或拔出滑槽1。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滑槽1的内底壁高于侧模100的底面,在导轨210沿侧模100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滑块2支撑于滑槽1的内底壁上,如此,滑槽1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滑块2从侧模100的底侧滑出。
为了进一步避免滑块2脱出滑槽1,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滑槽1形成有收缩区1a,以限制滑块2沿轨道梁10的横向脱出滑槽1。收缩区1a的尺寸减小,滑块2尺寸大于收缩区1a的部位难以脱离收缩区1a,从而限制滑块2沿轨道梁10的横向脱出滑槽1。
收缩区1a的具体形成方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在预制设备的俯视投影中,滑槽1沿轨道梁10纵向的尺寸缩小以形成收缩区1a。一方面,滑块2沿轨道梁10的横向运动的过程中,滑块2尺寸大于收缩区1a的部位不能脱出收缩区1a,从而限制滑块2沿轨道梁10的横向脱出滑槽1。另一方面,还便于滑槽1和滑块2更稳定的配合,避免滑块2在滑槽1内晃动。
滑槽1的具体形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滑槽1具有与收缩区1a连通的扩大区1b,在轨道梁10的纵向上,扩大区1b的尺寸大于收缩区1a的尺寸。扩大区1b位于收缩区1a远离滑块2的一侧,滑块2具有膨大部21、以及与膨大部21连接的缩小部22,在轨道梁10的纵向上,膨大部21的尺寸大于缩小部22的尺寸,膨大部21的尺寸大于收缩区1a的尺寸,缩小部22容设于收缩区1a内,膨大部21容设于扩大区1b内。滑块2沿轨道梁10的横向运动的过程中,膨大部21无法脱出收缩区1a,从而限制滑块2沿轨道梁10的横向脱出滑槽1。
滑槽1的具体形状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在预制设备的俯视投影中,滑槽1的投影图形大致呈T字形。另一实施例中,在预制设备的俯视投影中,滑槽1的投影图形大致呈葫芦形。又一实施例中,滑槽1的投影图形大致呈多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等等。
在以上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一实施例”、“另一实施例”、“一具体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一些实施例中”或“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一实施例”、“另一实施例”、“一具体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预制设备,用于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预制所述轨道梁的侧模,所述轨道梁的横向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侧模;
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所述轨道梁的纵向延伸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位于所述侧模内侧,且两个所述导轨沿所述轨道梁的横向相对设置;
行走结构,每个所述导轨上均设置有所述行走结构;
整修结构,所述整修结构的横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行走结构连接以跟随所述行走结构运动;
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结构沿所述导轨的纵向运动;
与所述导轨连接的调高结构;以及
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调高结构调节所述导轨的高度,以使所述整修结构接触所述轨道梁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结构与所述整修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行走结构转动,以使所述整修结构沿所述导轨的纵向平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形成有沿其纵向延伸的齿条,所述行走结构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和/或,
所述预制设备包括连接杆和转轴,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整修结构的横向两端,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轨道梁的纵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纵向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行走结构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内侧面的部分凹陷以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导轨的纵向延伸,所述行走结构容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与所述导轨连接的升降件,所述调高结构包括与所述升降件一一对应设置的调高螺杆,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调高螺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升降件与所述调高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调高螺杆转动以调节所述升降件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
具有刻度的刻度杆,所述刻度杆与所述导轨连接且沿所述轨道梁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
与所述刻度杆连接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调高螺杆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和所述调高螺杆均位于所述侧模的顶部,所述刻度杆位于所述侧模的内侧,且所述刻度杆的底部与所述导轨的顶部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刻度杆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侧模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件,所述导向结构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其中之一为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其中另一为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滑动件沿所述侧模的纵向间隔分布;和/或,
所述第二滑动件能够从所述侧模的顶侧插入或拔出所述第一滑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形成有收缩区,以限制所述滑块沿所述轨道梁的横向脱出所述滑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设备的俯视投影中,所述滑槽沿所述轨道梁纵向的尺寸缩小以形成所述收缩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修结构为刮刀,所述导轨的底面与其内侧面之间具有连接线,在所述轨道梁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刮刀的刀尖平齐;和/或,
所述调高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调高结构沿所述导轨的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调高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CN202120641144.0U 2021-03-30 2021-03-30 预制设备 Active CN215471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1144.0U CN215471891U (zh) 2021-03-30 2021-03-30 预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1144.0U CN215471891U (zh) 2021-03-30 2021-03-30 预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1891U true CN215471891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3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1144.0U Active CN215471891U (zh) 2021-03-30 2021-03-30 预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18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9473A (zh) * 2021-03-30 2021-06-1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9473A (zh) * 2021-03-30 2021-06-1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52899U (zh) 一种可自动爬升的建筑用3d打印装置
CN107974950B (zh) 模板协同作业的桥梁3d打印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5471891U (zh) 预制设备
CN108638296A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8329596U (zh) 一种半机械有轨式地铁车站侧墙模板施工装备
CN209868939U (zh) 一种直线pc轨道梁预制施工的移动式模板系统
CN210712594U (zh) 一种涵洞台车
CN111037715A (zh) 一种自动调节pc轨道梁模板线型的系统及方法
CN112959473A (zh) 预制设备
CN110847936B (zh) 一种智能隧道断面平整装置
CN208179882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模板系统
CN201358464Y (zh) 陡坡薄壁混凝土衬砌机
CN113103411A (zh)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快速高精度预制的模具结构
CN209816573U (zh) 一种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调节系统
CN216000886U (zh) 轨道梁预制装置
CN106758577A (zh)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CN209851191U (zh) 一种高精度的单轨pc梁模板
CN208748533U (zh) 一种t形刚构桥箱梁浇筑外模移动装置
CN112873505A (zh) 轨道梁预制装置
KR101022323B1 (ko) 교량용 콘크리트 거더 성형을 위한 거푸집 장치
CN114108398B (zh) 轨道梁的制造方法、轨道桥梁以及轨道桥梁的制造方法
CN205276077U (zh) 用于中低速磁浮道岔支墩的安装支撑脚装置
CN206140666U (zh) 用于预制轨道梁的模板的吊装轨道结构及预制模具
CN113550569A (zh) 多维施工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CN112177046A (zh) 一种明洞衬砌外模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