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8804U - 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68804U
CN215468804U CN202120531816.2U CN202120531816U CN215468804U CN 215468804 U CN215468804 U CN 215468804U CN 202120531816 U CN202120531816 U CN 202120531816U CN 215468804 U CN215468804 U CN 215468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welding head
head
laser
dust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18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华钊
潘佐梅
甘伟彪
唐景龙
陈焱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Intelligent Welding Equipment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18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68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68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68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焊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该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包括两个焊接主机、工件夹持装置、激光发生装置和总控制系统;两个焊接主机分别设置在工件夹持装置的两侧,激光发生装置与焊接主机连接,总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焊接主机和激光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焊接主机包括基座轴和焊接机头,所述焊接机头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焊接机头装配于所述基座轴上,所述焊接机头能够沿所述基座轴的轨道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焊接机头安装有保护气罩。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连续高强度的焊接要求,可以对厚板的两面同时进行双面焊接,不需要对工件进行翻面,焊接速度快、形变小。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焊接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到船舶工业领域、制造领域和电子工业领域等。在船舶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大的背景下,焊接工艺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也迎来了新的需求。
传统的手工弧焊焊接方法,由于其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满足高强度的焊接要求,同时为了控制焊接变形,需要多次对工件进行翻转来完成两侧焊接,焊接效率低,大大及影响了工业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焊接方法自动化程度低,焊接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包括:
两个焊接主机、工件夹持装置、激光发生装置和总控制系统;
两个所述焊接主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的两侧,所述激光发生装置与所述焊接主机连接,所述总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焊接主机和激光发生装置连接;
所述焊接主机包括基座轴和焊接机头,所述基座轴和所述焊接机头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焊接机头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连接,所述基座轴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的两侧,所述基座轴沿所述工件夹持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焊接机头装配于所述基座轴上,所述焊接机头能够沿所述基座轴的轨道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焊接机头包括激光焊接头、TIG焊接头和保护气罩,所述保护气罩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保护气罩设置在焊接主机靠近所述工件夹持装置的一侧,所述激光焊接头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连接,所述保护气罩设置在所述TIG焊接头的头部,所述保护气罩用于在焊接机头进行焊接时向焊接区域吹出保护气体;
其中,所述总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和焊接主机工作,所述焊接主机用于对所述工件夹持装置上的工件进行双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主机还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机器人的端部与所述焊接机头转动连接,所述机器人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基座轴上,所述机器人能够带动所述焊接机头沿所述基座轴的轨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机头设置有焊缝跟踪传感器,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焊缝跟踪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焊接机头靠近所述工件夹持装置一侧,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工件的焊缝位置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信息反馈到总控制系统,由所述总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机器人调整姿态。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为六轴自由度装置,所述基座轴为第七轴。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机头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机器人端部连接,所述激光焊接头和所述TIG焊接头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激光焊接头和所述TIG焊接头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主机还包括有防撞系统,所述防撞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机器人端部之间,所述防撞系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机器人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主机还包括辅助支架、弧长控制盒和弧长控制器,所述辅助支架安装在所述基座轴上,所述辅助支架能够沿所述基座轴的轨道滑动,所述弧长控制器与所述弧长控制盒连接,所述弧长控制盒固定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上,所述弧长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弧长控制器与所述TIG焊接头连接,所述弧长控制器用于接收TIG焊接头的起收弧情况并将情况反馈到弧长控制盒,弧长控制盒根据起收弧情况作出调节TIG焊接的起弧、收弧的判定指令,弧长控制器根据判定指令对TIG焊接头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底座、左夹板、右夹板和固定码块;
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左夹板与所述右夹板配合用于向工件施加夹紧力,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的中部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左夹板的开口和所述右夹板的开口用于露出所夹持工件的焊缝;
所述固定码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的顶部,所述固定码块用于固定所述左夹板与所述右夹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还包括除尘净化器和除尘系统,所述除尘净化器和除尘系统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除尘系统装配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上,所述除尘净化器与所述除尘系统连接,所述除尘净化器通过所述除尘系统抽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除尘风管、固定立柱、气缸和封板,所述气缸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除尘风管与所述除尘净化器连通,所述固定立柱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的两端,所述除尘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立柱上并排布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的顶部,位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顶部的除尘风管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封板设置于所述吸风口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封板移动以控制所述吸风口的启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由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向所述焊接机头提供光束,通过所述焊接机头将接收到的光束进行聚焦,再由焊接机头输出光斑直径大小不同的光束从而对工件进行焊接。两个焊接主机分别设在在工件夹持装置的两侧,从而焊接机头能够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两侧沿基座轴的轨道方向往复移动,并在移动的同时对工件夹持装置上的工件进行焊接,该焊接过程在总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完成,可以快速完成工件的双面焊接。保护气罩在焊接过程中持续吹出保护气体,使焊接区域充满保护气体,所述保护气体具体为惰性气体,保护气体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空气进入熔池形成气泡以及空气与焊缝发生氧化产生夹杂,保证了焊接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满足连续高强度的焊接要求,可以对厚板的两面同时进行双面焊接,不需要对工件进行翻面,焊接速度快、形变小,可以避免焊缝形成气孔,提高了工业生产中的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焊接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焊接主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焊接主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焊接机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焊接机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工件夹持装置和除尘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工件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工件夹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工件夹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工件夹持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除尘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焊接主机;110、基座轴;
120、焊接机头;1201、保护气罩;1202、焊缝跟踪传感器;1203、安装支架;1204、激光焊接头;1205、TIG焊接头;1206、拉丝机构;1207、红光系统;1208、快换系统;1209、手动滑台;1210、磁性非接触传感器;
130、机器人;140、防撞系统;150、辅助支架;
1601、送丝机;1602、热丝电源;1603、弧焊电源;
1701、弧长控制盒;1702、弧长控制器;
1801、分线柜;1802、气路系统;1803、制焊接头控制盒;1804、50D焊接头控制盒;1805、焊缝跟踪系统;
200、工件夹持装置;210、底座;220、左夹板;230、右夹板;240、固定码块;250、调整地脚;
300、激光发生装置;400、除尘净化器;
500、除尘系统;510、除尘风管;520、固定立柱;530、气缸;540、封板;550、气路分控柜;560、线槽;
600、光纤;700、冷水机;800、气路集成系统;900、光纤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
如图1至图3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包括:两个焊接主机100、工件夹持装置200、激光发生装置400和总控制系统。
两个所述焊接主机100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两侧,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与所述焊接主机100连接,所述总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焊接主机100和激光发生装置400连接。
所述焊接主机100包括基座轴110和焊接机头120,所述基座轴110和所述焊接机头120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焊接机头120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连接,所述基座轴110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两侧,所述基座轴110沿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焊接机头120装配于所述基座轴110上,所述焊接机头120能够沿所述基座轴110的轨道做往复直线运动。
如图9所示,所述焊接机头120安装有保护气罩1201,所述保护气罩1201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保护气罩1201设置在焊接主机100靠近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一侧,所述保护气罩1201用于在焊接机头120进行焊接时向焊接区域吹出保护气体。
其中,所述总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和焊接主机100工作,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两侧的焊接主机100用于对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上的工件进行双面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总控制系统控制激光发生装置400和焊接主机100工作,具体地,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向所述焊接机头120提供光束,所述焊接机头120将接收到的光束进行聚焦,焊接机头120输出光斑直径大小不同的光束从而对工件进行焊接。焊接主机100能够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两侧沿基座轴110的轨道方向往复移动并同时对工件夹持装置200上的工件进行焊接。保护气罩1201在焊接过程中持续吹出保护气体,使焊接区域充满保护气体,所述保护气体具体为惰性气体,保护气体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空气进入熔池形成气泡以及空气与焊缝发生氧化产生夹杂。
该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满足连续高强度的焊接要求,实现对工件的两面同时进行双面焊接,不需要多次翻转工件,且焊接速度快、焊接形变小,焊接过程吹入保护气体可以避免焊缝形成气孔,提高了工业生产中的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包括机器人130,所述机器人130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机器人130的端部与所述焊接机头120转动连接,所述机器人130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基座轴110上,所述机器人130能够带动所述焊接机头120沿所述基座轴110的轨道移动。
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焊接机头120转动连接在机器人130上,机器人130可以在焊接过程根据总控制系统的指令调整姿态,使焊接机头120对工件焊缝进行精准焊接。具体地,所述焊接机头120能够相对所述机器人130绕轴旋转180°。焊接时,装配于机器人130上的焊接机头120在机器人130的带动下沿基座轴110按一个方向直线移动并同时对工件进行焊接,当机器人130移动到指定距离后,机器人130停止移动,并控制焊接机头120移出焊接区域,此时焊接机头120相对所述机器人130绕轴自行翻转180°,改变焊接方向,机器人130沿基座轴110按反方向移动同时焊接机头120重新进入焊接区域继续对工件进行焊接,直至焊接结束。
焊接机头120在机器人130的带动下能够沿基座轴110移动,且焊接机头120可以相对机器人130旋转以改变焊接方向。机器人130可以根据焊接机头120的位置调整轨迹姿态,使焊接机头120到达工件焊缝的附近,让焊接过程更加流畅,该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对同一工件的往返多次焊接,不需要手动复位或翻转工件。
如图2和图5至图9所示,所述焊接机头120包括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安装在所述焊接机头120靠近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一侧,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用于实时获取工件的焊缝位置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信息反馈到总控制系统,由所述总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机器人130调整姿态,从而保证机器人130的运动轨迹在阈值范围内。机器人130根据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传输的信息进行姿态调整从而调整焊接机头120的焊接位置,使焊接机头120能够保持精准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130具体为六轴自由度装置,基座轴110具体为第七轴,机器人130具有更多自由度,通过调整姿态可以使焊接机头120对准工件焊缝。
如图2和图5至图9所示,所述焊接机头120包括安装支架1203、激光焊接头1204和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接头(TIG焊接头)1205,所述安装支架1203与所述机器人130端部连接,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和所述TIG焊接头120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203上,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和所述TIG焊接头1205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连接,所述保护气罩1201设置在所述TIG焊接头1205的头部。
所述安装支架1203用于承载并固定所述焊接机头120上的各个部件。所述焊接机头120在焊接时既可以采用激光焊接也可以采用激光-TIG复合焊接。具体的,激光焊接头和TIG焊接头同时装配在安装支架1203上,在焊接过程中先启动激光焊接头,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对工件进行焊接,随着焊缝被填充,焊缝的深度逐渐变浅,焊缝宽度越来越宽,当焊接机头120仅靠激光自熔焊接无法满足焊缝填充时,再启动TIG焊接头,此时激光焊接头和TIG焊接头一起工作,从而由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焊)与激光自熔焊同时对工件进行复合焊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还包括光纤600,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通过光纤600连接,所述光纤600作为激光传输的媒介,用于将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所产生的光线传输到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
如图2和图5至图9所示,所述焊接机头120包括有拉丝机构1206,所述拉丝机构1206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203上,所述拉丝机构1206与所述TIG焊接头1205连接,用于调整焊丝的伸缩,保证TIG焊接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5至图9所示,所述焊接机头120包括红光系统1207,红光系统1207装配在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上,所述红光系统1207的出光方向与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的焊接方向一致,所述红光系统1207能够发出用于指示激光焊接头1204焊接位置的红光,方便装置在工作初始时操作人员利用红光的照射位置判断激光焊接头1204与焊缝的距离和激光焊接头1204的位置,并对激光焊接头1204和工件焊缝进行对焦,使焊接效果更佳。
如图2和图5至图9所示,所述焊接机头120还可以包括快换系统1208和手动滑台1209,所述快换系统1208和手动滑台1209为相邻设置,所述快换系统1208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203上,另一端与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连接,所述快换系统1208用于激光焊接头1204的快速更换,拓宽了焊接结构的应用。
所述手动滑台1209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203上,所述拉丝机构1206和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固定设置在所述手动滑台1209上,所述手动滑台1209能够带动所述拉丝机构1206和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相对所述安装支架1203移动。当需要通过快换系统1208更换激光焊接头1204时,可以通过手动滑台1209推动所述拉丝机构1206和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使所述拉丝机构1206和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向远离所述快换系统1208方向滑动,为激光焊接头1204的更换腾出操作空间。
所述焊接机头120还包括磁性非接触传感器1210,所述磁性非接触传感器1210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203上,所述磁性非接触传感器1210用于识别当前所使用的焊接头类型,并对焊接头起监控作用,避免操作员调错程序,造成撞机。
如图1和图8至图9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包括防撞系统140,所述防撞系统140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203与所述机器人130端部之间,所述防撞系统1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1203和所述机器人130端部连接。防撞系统140对焊接机头120起保护作用,用于防止发生撞击时焊接机头120的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包括辅助支架150,所述辅助支架150安装在所述基座轴110上,所述辅助支架150能够沿所述基座轴110的轨道滑动,所述辅助支架150对所述机器人130以及焊接主机100上的各个部件起承载作用。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包括有送丝机1601、热丝电源1602和弧焊电源1603,所述送丝机1601安装在所述机器人130上,所述热丝电源1602和弧焊电源1603均设置在所述辅助支架150上,所述送丝机1601与所述TIG焊接头1205连接,所述送丝机1601用于将焊丝输送到所述TIG焊接头1205的头部,所述热丝电源1602和所述弧焊电源1603均与所述TIG焊接头1205连接,所述热丝电源1602和所述弧焊电源1603用于为所述TIG焊接头1205提供能量转换。
如图1、图5和图8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还包括有弧长控制盒1701和弧长控制器1702,所述弧长控制器1702与所述弧长控制盒1701连接,所述弧长控制盒1701固定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150上,所述弧长控制器170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203上,所述弧长控制器1702与所述TIG焊接头1205连接,所述弧长控制器1702用于接收TIG焊接头1205的起收弧情况并将情况反馈到弧长控制盒1701,弧长控制盒1701根据起收弧情况作出调节TIG焊接的起弧、收弧的判定指令,弧长控制器1702根据判定指令对TIG焊接头1205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焊接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所述辅助支架150上固定设置有光纤支架900,所述光纤支架900上设置有弹簧平衡器,所述光纤支架900用于牵挂光纤600,所述弹簧平衡器用于调节光纤600的位置,避免机器人130在调整姿态时拉扯到光纤600造成光纤600的损坏。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包括有分线柜1801,所述分线柜1801固定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150上,所述分线柜1801用于集合所述焊接主机100的线路,以保持线路统一放置,避免第七轴的线槽560过于冗余,并与后续线路的检修提供了方便。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还包括有气路系统1802,所述气路系统1802分别与所述防撞系统140、快换系统1208和所述保护气罩1201连通,所述气路系统1802为所述防撞系统140和快换系统1208分别提供洁净的压缩空气,为所述保护气罩1201提供横吹、正压吹的保护气体。
如图5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还包括有焊接头控制盒,所述焊接头控制盒设置在所述辅助支架150上,所述焊接头控制盒用于各自焊接头在应用过程中的焊接模式切换以及微小位移的摆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头控制盒为自制焊接头控制盒1803和/或50D焊接头控制盒1804。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焊接主机100还包括焊缝跟踪系统1805,所述焊缝跟踪系统1805设置在所述辅助支架150上,所述焊缝跟踪系统1805与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焊缝跟踪系统1805与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连接,用于监控焊接时焊缝的变化,并将所获取的信息反馈给总控制系统,若出现阈值偏差,总控制将会给出指令调节机器人130的姿态,以保证其运动轨迹在阈值内。
如图10至图14所示,工件夹持装置200包括底座210、左夹板220、右夹板230和固定码块240,所述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210上,所述左夹板220与所述右夹板230配合用于向工件施加夹紧力,所述左夹板220和所述右夹板230的中部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左夹板220的开口和所述右夹板230的开口用于露出所夹持工件的焊缝。
所述固定码块24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的顶部,所述固定码块240用于固定所述左夹板220与所述右夹板230之间的距离。
其中,在工件夹持装置200两侧的焊接机头120可以通过伸入左夹板220的通孔和右夹板230的开口进入焊接区域,并对焊接区域中所露出的工件焊缝进行焊接。
所述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210上。夹持工件的过程具体为:操作人员根据工件的厚度调整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之间的距离,将工件通过吊装放置在左、右夹板230之间,将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210上,使工件被夹紧在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之间,再用固定码块240横跨固定在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之间,使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能够始终对工件保持夹紧力,工件不易发生松动。所述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上可以同时固定有多个固定码块240。
所述底座210还可以安装有调整地脚250,所述调整地脚250垫在所述底座210底部,所述调整地脚250能够将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调平。
如图1、图10和图15所示,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还包括除尘净化器300和除尘系统500,所述除尘净化器300和除尘系统500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除尘系统500装配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上,所述除尘净化器300与所述除尘系统500连接,所述除尘净化器300通过所述除尘系统500抽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
如图1、图10和图15所示,所述除尘系统500包括除尘风管510、固定立柱520、气缸530和封板540,所述气缸530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除尘风管510与所述除尘净化器300连通,所述固定立柱520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两端,所述除尘风管510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立柱520上并排布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顶部,位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顶部的除尘风管510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封板540设置于所述吸风口处,具体的,所述气缸530为有杆气缸,所述有杆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封板540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30带动所述封板540移动以控制所述吸风口的启闭。
所述除尘风管510的吸风口开设在所述除尘风管510的底部和侧面,所述除尘风管510通过所述吸风口能够将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烟尘、焊渣吸走,从而保持焊接车间的空气洁净,被除尘风管吸收的气体经所述除尘净化器300进行净化后形成干净气体再向外排放到环境中,所述除尘净化器300起废气净化处理的作用。
所述吸风口在所述除尘风管510上沿所述除尘风管510的长度方向排列分布,每个吸风口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封板540以及与该封板540连接的气缸5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气缸530可以控制单个或连续多个吸风口启闭可以实现吸风口的分段式吸尘,可以对焊接区域进行分段式地、具有针对性地除尘。
如图1、图10和图15所示,所述除尘系统500还包括有气路分控柜550,所述气路分控柜550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立柱520上,所述气路分控柜550与所述气缸53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缸530的启闭。
所述除尘系统500还包括有线槽560,所述线槽560固定连接在所述除尘风管510的顶部,所述线槽560用于存放所述气缸530的通气管和传感器线路。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还包括冷水机700,所述冷水机700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和所述焊接机头120连接,所述冷水机700用于对激光发生装置400和焊接头提供恒定温度及流量的冷却水,从而对激光发生装置400和焊接机头120其起降温作用,可以确保激光发生装置400和焊接机头120持续高效运作。
如图1至图9所示,该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还包括气路集成系统800,所述气路集成系统800与所述气路系统1802连接,所述气路集成系统800用于向所述气路系统1802提供持续的洁净且恒压的压缩空气以及保护气体,并由所述气路系统1802将压缩空气和保护气体传送到所述防撞系统140和快换系统1208。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焊接主机(100)、工件夹持装置(200)、激光发生装置(400)和总控制系统;
两个所述焊接主机(100)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两侧,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与所述焊接主机(100)连接,所述总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焊接主机(100)和激光发生装置(400)连接;
所述焊接主机(100)包括基座轴(110)和焊接机头(120),所述基座轴(110)和所述焊接机头(120)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焊接机头(120)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连接,所述基座轴(110)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两侧,所述基座轴(110)沿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焊接机头(120)装配于所述基座轴(110)上,所述焊接机头(120)能够沿所述基座轴(110)的轨道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焊接机头(120)包括激光焊接头(1204)、TIG焊接头(1205)和保护气罩(1201),所述保护气罩(1201)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保护气罩(1201)设置在焊接主机(100)靠近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一侧,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连接,所述保护气罩(1201)设置在所述TIG焊接头(1205)的头部,所述保护气罩(1201)用于在焊接机头(120)进行焊接时向焊接区域吹出保护气体;
其中,所述总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激光发生装置(400)和焊接主机(100)工作,所述焊接主机(100)用于对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上的工件进行双面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主机(100)还包括机器人(130),所述机器人(130)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机器人(130)的端部与所述焊接机头(120)转动连接,所述机器人(130)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基座轴(110)上,所述机器人(130)能够带动所述焊接机头(120)沿所述基座轴(110)的轨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头(120)包括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安装在所述焊接机头(120)靠近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一侧,所述焊缝跟踪传感器(1202)用于实时获取工件的焊缝位置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信息反馈到总控制系统,由所述总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机器人(130)调整姿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130)为六轴自由度装置,所述基座轴(110)为第七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头(120)包括安装支架(1203),所述安装支架(1203)与所述机器人(130)端部连接,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和所述TIG焊接头(120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203)上,所述激光焊接头(1204)和所述TIG焊接头(1205)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主机(100)还包括有防撞系统(140),所述防撞系统(140)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203)与所述机器人(130)端部之间,所述防撞系统(1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1203)和所述机器人(130)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主机还包括辅助支架(150)、弧长控制盒(1701)和弧长控制器(1702),所述辅助支架(150)安装在所述基座轴(110)上,所述辅助支架(150)能够沿所述基座轴(110)的轨道滑动,所述弧长控制器(1702)与所述弧长控制盒(1701)连接,所述弧长控制盒(1701)固定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150)上,所述弧长控制器(170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203)上,所述弧长控制器(1702)与所述TIG焊接头(1205)连接,所述弧长控制器(1702)用于接收TIG焊接头(1205)的起收弧情况并将情况反馈到弧长控制盒(1701),弧长控制盒(1701)根据起收弧情况作出调节TIG焊接的起弧、收弧的判定指令,弧长控制器(1702)根据判定指令对TIG焊接头(1205)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包括底座(210)、左夹板(220)、右夹板(230)和固定码块(240);
所述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210)上,所述左夹板(220)与所述右夹板(230)配合用于向工件施加夹紧力,所述左夹板(220)和所述右夹板(230)的中部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左夹板(220)的开口和所述右夹板(230)的开口用于露出所夹持工件的焊缝;
所述固定码块(24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左夹板(220)和右夹板(230)的顶部,所述固定码块(240)用于固定所述左夹板(220)与所述右夹板(230)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还包括除尘净化器(300)和除尘系统(500),所述除尘净化器(300)和除尘系统(500)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除尘系统(500)装配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上,所述除尘净化器(300)与所述除尘系统(500)连接,所述除尘净化器(300)通过所述除尘系统(500)抽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500)包括除尘风管(510)、固定立柱(520)、气缸(530)和封板(540),所述气缸(530)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除尘风管(510)与所述除尘净化器(300)连通,所述固定立柱(520)设置在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两端,所述除尘风管(510)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立柱(520)上并排布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的顶部,位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200)顶部的除尘风管(510)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封板(540)设置于所述吸风口处,所述气缸(530)的活塞杆与所述封板(540)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30)带动所述封板(540)移动以控制所述吸风口的启闭。
CN202120531816.2U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Active CN215468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1816.2U CN215468804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1816.2U CN215468804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68804U true CN215468804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2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1816.2U Active CN215468804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68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9183B (zh) 一种高速铣削-激光切焊复合加工工艺及其可重组多轴数控加工系统
CN202591802U (zh) 冲焊桥壳自动上下料焊接轴管系统
CN203316899U (zh) 多点焊机
CN106271662A (zh) 多轴高能粒子束熔覆及铣削加工复合打印装置
CN104043904A (zh) 一种背面侧吹气体辅助激光切割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97295A (zh) 电机激光焊接机工作台及电机激光焊接机系统
CN202591806U (zh) 冲焊桥壳焊接加强圈系统
CN105414756A (zh) 用于激光焊接机的烟尘净化装置
CN108311788A (zh) 一种多工位汽车零部件激光焊接设备
CN215468804U (zh) 一种双面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CN205290071U (zh) 用于激光焊接机的烟尘净化装置
CN201776566U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
CN201783756U (zh) 抽油烟机机械人激光焊接系统
CN211361032U (zh) 一种板材激光焊接机
CN208772724U (zh) 一种双重防护激光焊接机
CN202240088U (zh) 冲焊桥壳焊接轴管系统
CN208051158U (zh) 一种多工位汽车零部件激光焊接设备
CN214978499U (zh) 一种小型管道智能焊接设备
CN106216828A (zh) 电伺服c型机器人焊钳
CN105364310A (zh) 具有烟尘净化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
CN207757094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
CN207205594U (zh) 一种焊线机
CN215698881U (zh) 一种机器人用激光复合焊接装置
CN202639600U (zh) 冲焊桥壳三工位机器人焊接壳体纵缝系统
CN206105388U (zh) 多轴高能粒子束熔覆及铣削加工复合打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8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9988 Shenn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Intelligent Welding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9988 Shenn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