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3226U -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63226U
CN215463226U CN202120884541.0U CN202120884541U CN215463226U CN 215463226 U CN215463226 U CN 215463226U CN 202120884541 U CN202120884541 U CN 202120884541U CN 215463226 U CN215463226 U CN 215463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ipe
branch pipe
main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45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令欣
苏皓琳
王宇
马先强
赵春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hexin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hexin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hexin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hexin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45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63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63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63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包括输送总管I、工艺水箱、除雾器冲洗水泵、输送总管II、连接管、输送支管I、输送支管II、输送支管III、输送支管IV、吸收塔、浆液池、真空皮带脱水机、管道、输送总管III和设备,输送总管I一端与工艺水箱进水口连通,工业水通过输送总管I另一端流至输送总管I内,输送总管II一端与工艺水箱出水口连通,输送总管II另一端与连接管连通。由于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必须设置工艺水箱和除雾器冲洗水泵,且除雾器冲洗水泵符合各个设备(如真空皮带脱水机)及管道冲洗、其他系统补水(如吸收塔和浆液池)流量压力要求,因此除雾器冲洗水泵能够替代工艺水泵行使冲洗各个设备及管道、为其他系统补水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为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原有的工艺水系统是业主工业水来水通入工艺水箱后通过工艺水泵输送一路作为各个设备冷却水、一路作为各个设备及管道冲洗水、一路作为其他系统补水。此种工艺存在一定的缺点:(1)需增加工艺水泵,系统复杂;(2)增加工艺水泵,采购、安装和运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包括输送总管I、工艺水箱、除雾器冲洗水泵、输送总管II、连接管、输送支管I、输送支管II、输送支管III、输送支管 IV、吸收塔、浆液池、真空皮带脱水机、管道、输送总管III和设备,输送总管I一端与工艺水箱进水口连通,工业水通过输送总管I另一端流至输送总管 I内,输送总管II一端与工艺水箱出水口连通,输送总管II另一端与连接管连通,除雾器冲洗水泵设置在输送总管II上,输送支管I一端与吸收塔连通,输送支管II一端与浆液池连通,输送支管III一端与真空皮带脱水机连通,输送支管IV一端与管道连通,输送支管I另一端、输送支管II另一端、输送支管III另一端以及输送支管IV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输送总管III一端与输送总管I连通,输送总管III另一端与设备连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所述的输送总管I、输送总管II、连接管、输送支管I、输送支管II、输送支管III、输送支管IV以及输送总管III 均采用的是外径为57mm,壁厚为3mm的管材。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所述的输送总管I、输送总管II、连接管、输送支管I、输送支管II、输送支管III、输送支管IV以及输送总管III 均为碳钢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所述的输送总管III上设有蝶阀和球阀,球阀位于蝶阀右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所述的输送总管III上设有轴封。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所述的输送总管I、输送总管II、输送支管I、输送支管II、输送支管III、输送支管IV上均设有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必须设置工艺水箱和除雾器冲洗水泵,且除雾器冲洗水泵符合各个设备(如真空皮带脱水机)及管道冲洗、其他系统补水(如吸收塔和浆液池)流量压力要求,因此除雾器冲洗水泵能够替代工艺水泵行使冲洗各个设备及管道、为其他系统补水的作用;由于各个设备的冷却水根据厂家介绍压力要求为0.1-0.3MPa、流量要求为4-10L/min,且各个设备的冷却水长时间开启不能用间歇工作的除雾器冲洗水泵供水,因此这部分用水可以直接在工业水压力为0.1-0.3MPa、流量大于 10L/min的情况下不经过工艺水箱直接使用;这样在保证原有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又能够节省工艺水泵的投资、降低工程采购成本、安装成本和运行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输送总管I;2、工艺水箱;3、除雾器冲洗水泵;4、输送总管II;5、连接管;6、输送支管I;7、输送支管II;8、输送支管III;9、输送支管IV;10、吸收塔;11、浆液池;12、真空皮带脱水机;13、管道; 14、输送总管III;15、设备;16、蝶阀;17、球阀;18、轴封;19、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包括输送总管I1、工艺水箱 2、除雾器冲洗水泵3、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吸收塔10、浆液池11、真空皮带脱水机12、管道13、输送总管III14和设备15,输送总管I1一端与工艺水箱2进水口连通,工业水通过输送总管I1另一端流至输送总管I1内,输送总管II4一端与工艺水箱2出水口连通,输送总管II4另一端与连接管5连通,除雾器冲洗水泵3设置在输送总管II4上,输送支管I6一端与吸收塔10连通,输送支管II7一端与浆液池11连通,输送支管III8一端与真空皮带脱水机12 连通,输送支管IV9一端与管道13连通,输送支管I6另一端、输送支管II7 另一端、输送支管III8另一端以及输送支管IV9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通,输送总管III14一端与输送总管I1连通,输送总管III14另一端与设备 15连通。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输送总管I1上的截止阀19,并打开输送总管III14上蝶阀16和球阀17,则工业水一部分通过输送总管I1输送至工艺水箱1中,另一部分通过输送总管III输送至设备15内,作为设备的冷却水,当需要对真空皮带脱水机12和管道13进行冲洗、为吸收塔10和浆液池11补水时,打开输送总管II4、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 以及输送支管IV9上的截止阀19,同时除雾器冲洗水泵3工作,工艺水箱2 内的工业水通过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至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以及输送支管IV9,最终通过输送支管I6输送至吸收塔10为其补水,通过输送支管II7输送至浆液池11为其补水,通过输送支管III8 输送至真空皮带脱水机12对其进行冲洗,通过输送支管IV9输送至管道13对其进行冲洗。由于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必须设置工艺水箱和除雾器冲洗水泵,且除雾器冲洗水泵符合各个设备(如真空皮带脱水机)及管道冲洗、其他系统补水(如吸收塔和浆液池)流量压力要求,因此除雾器冲洗水泵能够替代工艺水泵行使冲洗各个设备及管道、为其他系统补水的作用;由于各个设备的冷却水根据厂家介绍压力要求为0.1-0.3MPa、流量要求为4-10L/min,且各个设备的冷却水长时间开启不能用间歇工作的除雾器冲洗水泵供水,因此这部分用水可以直接在工业水压力为0.1-0.3MPa、流量大于10L/min的情况下不经过工艺水箱直接使用;这样在保证原有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又能够节省工艺水泵的投资、降低工程采购成本、安装成本和运行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总管I1、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以及输送总管III14均采用的是外径为57mm,壁厚为3mm的管材。采用外径为57mm,壁厚为3mm的管材,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对输送总管I1、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以及输送总管III14的使用需求。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总管I1、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以及输送总管III14均为碳钢管。采用碳钢管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对输送总管I1、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以及输送管III14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总管III14上设有蝶阀16和球阀17,球阀 17位于蝶阀16右侧。通过设置蝶阀16和球阀17便于控制输送总管III14的开通或关闭。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总管III14上设有轴封18。轴封17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总管I1、输送总管II4、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上均设有截止阀1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总管I(1)、工艺水箱(2)、除雾器冲洗水泵(3)、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吸收塔(10)、浆液池(11)、真空皮带脱水机(12)、管道(13)、输送总管III(14)和设备(15),输送总管I(1)一端与工艺水箱(2)进水口连通,工业水通过输送总管I(1)另一端流至输送总管I(1)内,输送总管II(4)一端与工艺水箱(2)出水口连通,输送总管II(4)另一端与连接管(5)连通,除雾器冲洗水泵(3)设置在输送总管II(4)上,输送支管I(6)一端与吸收塔(10)连通,输送支管II(7)一端与浆液池(11)连通,输送支管III(8)一端与真空皮带脱水机(12)连通,输送支管IV(9)一端与管道(13)连通,输送支管I(6)另一端、输送支管II(7)另一端、输送支管III(8)另一端以及输送支管IV(9)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通,输送总管III(14)一端与输送总管I(1)连通,输送总管III(14)另一端与设备(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总管I(1)、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以及输送总管III(14)均采用的是外径为57mm,壁厚为3mm的管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总管I(1)、输送总管II(4)、连接管(5)、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以及输送总管III(14)均为碳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总管III(14)上设有蝶阀(16)和球阀(17),球阀(17)位于蝶阀(16)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总管III(14)上设有轴封(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总管I(1)、输送总管II(4)、输送支管I(6)、输送支管II(7)、输送支管III(8)、输送支管IV(9)上均设有截止阀(19)。
CN202120884541.0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Active CN215463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4541.0U CN21546322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4541.0U CN21546322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63226U true CN21546322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4541.0U Active CN21546322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63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63226U (zh) 一种节能的脱硫工艺水系统
CN104707457A (zh) 一种电镀废气处理塔
CN114440135A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
CN213655259U (zh) 一种防止渣浆泵抽空喘气装置
CN207654909U (zh) 一种自动化的尾气吸附综合利用系统
CN212974731U (zh)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塔塔底循环池水力搅拌扰动装置
CN211514001U (zh) 一种改进的化工尾气吸收塔
CN108301489B (zh) 一种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26906U (zh) 一种糊树脂干燥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
CN209210943U (zh) 一种离子膜烧碱生产系统
CN208661910U (zh) 一种线路板显影机水洗线循环利用节水系统
CN109022051A (zh) 高炉煤气雾化法脱酸除氯生产工艺系统及其方法
CN205730858U (zh) 一种石灰石浆液输送系统
CN218095463U (zh) 一种设备机封水的节水装置
CN220283723U (zh)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更换填充装置
CN220990320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装置石灰石浆液供给设备
CN107882105B (zh) 一种用于企业办公厂房的节能型供水系统
CN213995461U (zh) 一种海水反渗透清洗阀门替代装置
CN211616283U (zh) 一种硫化罐自动控制系统
CN215031597U (zh) 一种石膏冲洗水系统
CN219907187U (zh) 铝酸钠干燥水幕除尘塔用废水回用生产装置
CN207203845U (zh) 一种浆液循环管路结构
CN216518452U (zh) 一种用于硫磺泡沫泵的防堵装置
CN215161221U (zh) 一种不停机保安过滤系统
CN220417290U (zh) 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