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5401U - 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5401U
CN215455401U CN202121562143.3U CN202121562143U CN215455401U CN 215455401 U CN215455401 U CN 215455401U CN 202121562143 U CN202121562143 U CN 202121562143U CN 215455401 U CN215455401 U CN 215455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ower supply
electrode
limi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21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骞
林盛泓
陈加星
高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621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5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5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5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所述一体式电极,包括:第一部件,设置有沿电极轴向方向贯通所述第一部件的通孔;第二部件,用于传导电流,所述第二部件从所述通孔中贯穿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沿电极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露出所述通孔之外;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抵接,相对的另一端抵紧在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电源装置包括所述一体式电极。所述电子雾化器包括所述电源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电极内部隐藏的杂质影响电极的导电性能。

Description

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器是一种可以将液体加热雾化的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中通常存储有可雾化的液体。由于电子雾化器常常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将可以雾化的液体雾化,因此电子雾化器需要电源装置为其提供加热的能量。电源装置中常常设置了电池和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集成的控制电路控制电池向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装置供电。电池的电能通过PCB电路板传递给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极上,电极再将电能传递给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再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实现对液体加热雾化。目前采用的电极包括了中间的导电针体和套设在导电针体外的导电壳体组成,通电后电流由导电针体的针头部分传导至导电壳体后有导电壳体传导至电极的尾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导电针体与导电壳体接触的地方可能藏有影响电流流通的杂质,导致导电针体和导电壳体之间导电性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用以解决现有的电极由于内部隐藏的杂质使电极的导电性能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电极,包括:
第一部件,设置有沿电极轴向方向贯通所述第一部件的通孔;
第二部件,用于传导电流,所述第二部件从所述通孔中贯穿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沿电极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露出所述通孔之外;
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抵接,相对的另一端抵紧在所述第二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部件为中空的壳体,所述第一部件的内壁和第二部件的外壁之间留有容置所述弹簧的空间,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簧抵紧的台阶,所述第一部件的通孔中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台阶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用于为雾化装置提供电能,包括:
外壳,设置有容置腔;
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电池,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电极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和一体式电极,所述一体式电极通过基座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一体式电极和基座为一整体结构,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一体式电极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座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电路板上与基座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基座通过定位部和定位结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为由基座面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朝电路板方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结构为与所述定位柱外形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一体式电极的轴向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电路板在限位柱延伸方向上的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由相互垂直的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围成,所述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分别用于限制电路板的两个邻边的位置,所述限位槽顶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面,所述第四限位面用于将所述电路板限制在第四限位面以下的位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雾化装置和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源装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利用第一部件上所设置的贯通第一部件的通孔,使第二部件可以从该通孔中穿过,并贯穿该通孔,让第二部件的两端都露出所述通孔之外,这样第二部件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其它导电部件接触。当接通电流后,电流可以直接由第二部件的一端传导至另一端,而不需要经过第二部件。因此即使第二部件的内壁上藏有其它杂质也不会影响电流的传导。此外还通过弹性件将第二部件沿电极的轴向方向将第二部件抵紧,使第二部件可以紧密地和其它导电部件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极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的三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内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极和电路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极和基座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一体式电极100、第一部件110、通孔111、第一限位面112、第二部件120、台阶121、弹性件130、电源装置200、外壳210、电池220、基座230、定位柱231、电路板240、安装架250、第一限位结构260、第二限位面261、第三限位面262、第四限位面2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式电极,该电极应用于电子雾化器中,用于使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装置和电源装置200之间形成电连接,以便电源装置200中的电能通过本实施例的一体式电极传导给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后将液体雾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化电极包括第一部件110、第二部件120和弹性件130。所述第一部件110设置有沿电极轴向方向贯穿通所述第一部件110的通孔111;所述第二部件120用于传导电流,所述第二部件120从所述通孔111中贯穿所述第一部件110,所述第二部件120沿电极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露出所述通孔111之外;所述弹性件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110抵接,相对的另一端抵紧在所述第二部件120上。
由于第一部件110上的设置有贯通第一部件110的通孔111,因此第二部件120可以从该通孔111中穿过,并贯穿该通孔111,使第二部件120的两端都露出所述通孔111之外,这样第二部件12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其它导电部件接触。当接通电流后,电流可以直接由第二部件120的一端传导至另一端,而不需要经过第二部件120。因此即使第二部件120的内壁上藏有其它杂质也不会影响电流的传导。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第二部件120的两端可以露出所述通孔111之外,可以使第二部件120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部件110的轴向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一体化电极的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120之间是以相互伸缩地方式进行连接,当部件与第二部件120之间的距离缩短时,电极整体长度也随之缩短,当第一部件110与第二部件120之间的距离伸长时,电极的整体长度也随之变长。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安装后电极两端所连接的其它部件的电极的距离来使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120进行伸缩,从而使电极整体长度也随着第一部件110与第二部件120之间的相互伸缩来变长或者变短,使电极的整体长度正在满足不同安装距离的情况下也能与导电部件形成可靠的接触。
为了使电极在不同长度的情况下都能与其它导电部件更好地接触,本实施例还通过弹性件130将第二部件120沿电极的轴向方向将第二部件120抵紧,使第二部件120可以紧密地和其它导电部件接触。
其中第一部件110通孔111的内壁的直径可以和第二部件120与通孔111端部向对应部分的外径相匹配,这样第一部件110的通孔111的内壁就可以很好地约束第二部件120相对第一部件110的移动方向,使第二部件120沿着第二部件120通孔111方向即电极的轴向方向准确地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30为弹簧,所述第一部件110为中空的壳体,所述第一部件110的内壁和第二部件120的外壁之间留有容置所述弹簧的空间,所述第二部件120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簧抵紧的台阶121,所述第一部件110的通孔111中设置有第一限位面112,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台阶12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面112抵接。
其中弹簧以第二部件120的轴线为轴心成螺旋状环绕在第二部件120的外壁周围,在所述通孔111用于容置弹簧的部分的内壁的直径大于第二部件120被弹簧环绕的外壁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在第一部件110的内壁和第二部件120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而弹簧便位于该空间中。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台阶121和第一限位面112可以沿电极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并使弹簧位于台阶121和第一限位面112之间的位置。当第一部件110受到使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60朝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方向移动的外力作用时,第二部件120的台阶121向第二部件120的第一限位面112方向压缩弹簧以使弹簧产生使电极第二部件120的前端抵紧被接触物的弹性恢复力。
例如将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装置和电源装置200装配好时,使第二部件120与雾化装置的导电元件接触,雾化装置朝电源装置200方向挤压第二部件120,第二部件120朝所述第一限位面112方向移动,带动第二部件120的台阶121向第一部件110的第一限位面112方向压缩弹簧。被压缩后的弹簧在由于其具有恢复形变的特性,会产生恢复形变趋势,该趋势使弹簧对台阶121产生一个与第二部件120移动方相反的力。这个力驱动第二部件120的前端向雾化装置方向方向紧紧地与雾化装置抵紧,从而使电极能够始终与雾化装置的导电元件保持良好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二部件120不会从第一部件110中脱离,所述第二部件120中台阶121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111的直径。其中通孔111的直径略大于第二部件120中除台阶121部分以外其它部分的直径,这样第二部件120可以在所述通孔111中沿轴向方向自由移动。而第二部件120中台阶121部分的直径大于通孔111的直径,这样第二部件120就不会从通孔111中脱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200,所述电源装置200用于为雾化装置提供电能,该电源装置200包括外壳210、电路板240、电池220和整体整体式一体式电极100安装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外壳210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电路板240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电池220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电池220与所述电路板240电连接;所述整体式一体式电极100安装结构,包括基座230和实施例1中的一体式电极100,所述一体式电极100和基座230为一整体结构,所述基座230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40上,所述一体式电极100与所述电路板24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装置200用于为电子雾化器中的雾化装置提供电能。前述雾化装置用于雾化可雾化的液体。前述可雾化的液体在常温下为液态,可以存储在雾化装置中。当这类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雾化。雾化装置中带有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可雾化的液体雾化的雾化芯。用户在雾化装置的出气口位置吸气,由于气流通道与出气口连通,因此气流通道内产生负压。又由于气流通道与进气口连通,因此雾化装置外部的空气在流通道内负压的作用下由进气口进入到气流通道中。进入气流通道中的气体与经过雾化的可雾化液体混合后由出气口流出并被用户吸入体内。由于可雾化的液体是通过加热的方式雾化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装置200为雾化装置提供电能。雾化装置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可雾化的液体进行加热从而使其雾化后与进入气流通道中的气体混合。
其中电池220用于存储电能,电路板240上可以设置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电池220的供电方式。控制电路可以采用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单片机,ARM,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控制电路控制电池220的供电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如图4所示其中一体式电极10和基座230采用整体结构的形式可以便于安装。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基座230上设置用于安装电极的安装孔,电极的外壁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在基座230的安装孔中。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采用模内注塑的方式使电极和基座230一体成型。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30朝向所述电路板240的一面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电路板240上与基座230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基座230通过定位部和定位结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40上。
具体地,所述定位部为由基座230面向所述电路板240的一侧朝电路板240方向延伸的定位柱231,所述定位结构为与所述定位柱231外形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231插入所述定位孔中。其中定位结构和定位柱231成对设置,即一个定位结构对应一个定位柱23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对定位结构和定位柱231。
所述定位柱231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电极的轴向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前述第一方向可以是电源装置200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则可以是电源装置200的轴向方向。由于定位柱231的方向与电极的轴向方向垂直,因此基座230与电路板240的安装不会对电极造成影响。当基座230安装好后,电极远离雾化装置的一端可以通过焊线和电路板240连接起来。基座230的底面则与电路板240的表面相贴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基座230为长方体结构,两个电极对称设置在基座230上。
为了便于对电池220的固定和安装,所述电源装置200还包括安装架250,所述安装架250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安装架25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电路板240在限位柱延伸方向(即电源装置200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260。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利用安装架250对电池220进行安装和固定。为了便于电池220的安装和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250为半包围结构,例如“C”字形的结构。采用半包围结构可以从三面对电池220进行定位和安装,而未被包围的一侧可以预留安装和拆卸电池220所需要的操作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6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如图7所示,所述限位槽由相互垂直的第二限位面261和第三限位面262围成,所述第二限位面261和第三限位面262分别用于限制电路板240的两个邻边的位置,所述限位槽顶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面263,所述第四限位面263用于将所述电路板240限制在第四限位面263以下的位置。
其中第一限位结构260可以有两个,两个第一限位结成对称设置,分别从电路板240的沿电源装置200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电路板240进行限位。
第二限位面261、第三限位面262和第四限位面263分别用于限制电路板240在电源的宽度、长度和厚方向上的位置。在本文中,电源装置200的长度方向为图6中的x方向,电源装置200的宽度方向为图6中的y方向,电源装置200的厚方向为与x方向和y方向均垂直的方向,雾化装置和整个电子雾化器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与电源装置200一致。
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源装置200还可以设置咪头,咪头内设置负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与电路板240电连接,当用户吸气时咪头内部产生负压,负压传感器检测到咪头的负压后产生电信号,电路板240上的控制电路则根据电信号向雾化装置供电,这样可以使电子雾化器中的加热部件只在用户使用时才工作。
电子雾化器在使用时容易产生冷凝液,对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200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在外壳210内壁和安装架250的端部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以阻止冷凝液由外壳210内壁和安装部外壁之间的间隙流到电路板240上,造成电路板240电路烧坏。
其中密封件可以采用环绕支架外壁至少一周的环状密封件,所述环状密封件的朝向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支架安装部的外壁抵接,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壳210的内壁抵接,以在外壳210内壁和安装部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
其中密封件可以采用硅胶等弹性较好的材料制作,装配好后,密封件可以依靠恢复弹性形变的特性与安装部和外壳210抵紧,避免留出缝隙。由于安装部使是入到外壳210中的,因此在安装部靠近雾化装置的一端,支安装部和外壳210之间的间隙也环绕在安装部的外壁周围。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通过环绕安装部外壁至少一周和安装部以及外壳210共同在烟杆电源装置200的截面上形成一个阻断面,将支安装部中安装电池220和电路板240的部分与其它容易出现冷凝液的部分隔离开来。密封件一侧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抵接,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壳210的内壁抵接,这样密封件可以完全将安装部和外壳210之间的间隙封闭起来,有效避免了冷凝液从安装部和外壳210之间的间隙流到电路板240板和电池220的位置。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该电子雾化器包括雾化装置和实施例2中所述的电源装置200。其中雾化装置用来雾化可雾化的液体,电源装置200为前述雾化装置提高加热所需要的能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200的安装架250上还设置有磁性连接件,所述电源装置200通过所述磁性连接件与雾化装置形成磁性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体式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设置有沿电极轴向方向贯通所述第一部件的通孔;
第二部件,用于传导电流,所述第二部件从所述通孔中贯穿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沿电极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露出所述通孔之外;
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抵接,相对的另一端抵紧在所述第二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部件为中空的壳体,所述第一部件的内壁和第二部件的外壁之间留有容置所述弹簧的空间,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簧抵紧的台阶,所述第一部件的通孔中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台阶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4.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用于为雾化装置提供电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置有容置腔;
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电池,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电极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和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电极,所述一体式电极通过基座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电极和基座为一整体结构,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一体式电极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电路板上与基座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基座通过定位部和定位结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由基座面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朝电路板方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结构为与所述定位柱外形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电路板在定位柱延伸方向上的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由相互垂直的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围成,所述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分别用于限制电路板的两个邻边的位置,所述限位槽顶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面,所述第四限位面用于将所述电路板限制在第四限位面以下的位置。
10.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装置和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
CN202121562143.3U 2021-07-09 2021-07-09 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Active CN215455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2143.3U CN215455401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2143.3U CN215455401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5401U true CN215455401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25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2143.3U Active CN215455401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5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6083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EP3895562A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982521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5455401U (zh) 一体式电极、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US20220240573A1 (en) Vaporization device
CN217364688U (zh)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64227U (zh) 超声雾化组件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6796486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255476U (zh) 夹持结构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25547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KR20230090991A (ko) 전자 무화장치 및 이의 전원공급 어셈블리
CN113892687A (zh) 一种插拔式连接机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2057307A1 (zh) 电子烟主体、雾化设备以及电子烟
CN21553161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74928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2042312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26947U (zh) 主机、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2042313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75510U (zh) 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CN215913306U (zh) 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CN211832821U (zh) 电极、电极组件、电子烟杆和电子烟
CN21534701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1308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1059610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充电模块
CN21835465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