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1546U - 电池包风管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风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51546U CN215451546U CN202122076077.5U CN202122076077U CN215451546U CN 215451546 U CN215451546 U CN 215451546U CN 202122076077 U CN202122076077 U CN 202122076077U CN 215451546 U CN215451546 U CN 2154515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cket
- connecting pipe
- extension
- socket part
- battery p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风管。电池包风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插口部,插口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部;包括中空部的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插接连接设置,第二连接管自身延伸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承插部,承插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第二连接管的中空部连通设置,且由承插部的内表面朝向外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承插部与插口部相匹配,且通过卡槽与卡块部的卡接配合进行锁固;其中,第二连接管还包括外延部,外延部位于承插部的端面;沿承插部至外延部方向,外延部的尺寸逐渐增大,且外延部与插口部的外表面的距离逐渐增大。本申请的电池包风管通过卡块部与卡槽的卡接以及设置外延部,能够降低漏风、振动异响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风管。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增程式汽车发展迅速,上述车辆除了配备发动机,还配备了电池组,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用到热管理风道系统。传统的热管理风道系统,风管连接形式通过两段吹塑风道对接,预留3mm对接间隙,风管搭接位置加装海绵条,这种连接形式对于风压、风量较低的风道适用,当风管内风压差变化大、风量大时,风管连接位置容易出现漏风,有啸叫异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风管,能够提高风管的密封性能,减轻风管的振动噪音。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风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插口部,插口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部;包括中空部的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插接连接设置,第二连接管自身延伸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承插部,承插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第二连接管的中空部连通设置,且由承插部的内表面朝向外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承插部与插口部相匹配,且通过卡槽与卡块部的卡接配合进行锁固;其中,第二连接管还包括外延部,外延部位于承插部的端面;沿承插部至外延部方向,外延部的尺寸逐渐增大,且外延部与插口部的外表面的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第一方面,插口部的外表面与承插部的内表面的尺寸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间隙。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间隙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0.5mm。
根据第一方面,承插部的内表面设有由内表面向外表面的变径结构,插口部的端面与承插部的变径结构抵接。
根据第一方面,卡块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插口部的外表面的周向均布设置。
根据第一方面,沿垂直于插口部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卡块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块部分别位于矩形的一组对边上。
根据第一方面,沿垂直于插口部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卡块部的数量为两个。
根据第一方面,卡块部沿承插部至外延部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加。
根据第一方面,外延部形成锥形结构的一部分,沿承插部至外延部的方向,外延部的厚度不变。
根据第一方面,外延部形成的锥形结构的锥角为20°-5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风管,通过插口部与承插部之间的卡接配合来提高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紧密程度,从而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风的风险。同时设置外延部,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插接时,能够起到对中的作用,使得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缝隙更加均匀,降低局部缝隙过大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漏风、振动异响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风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风管的A-A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管的一种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管的一种截面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连接管;11、插口部;12、卡块部;
2、第二连接管;21、承插部;22、卡槽;23、外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申请人注意到:电池包的热管理风道系统通过风管来实现热风或冷风的输送。风管连接形式通过两段吹塑风道对接。在两段风道管对接时,通常会预留3mm对接间隙,在缝隙中加装海绵条来减少两段风道管的相对振动。当风管内风压差变化大、风量大时,风管连接位置容易出现漏风,有啸叫异响问题。
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两段风道管对接并在缝隙中加装海绵条的形式,适用于对于风压、风量较低的风道。当风压和风量较大时,产生的气流会穿透海绵条发生漏风现象。此外气流会使海绵条产生变形,引发两段风道管的振动,加之气流经过两段风道管的缝隙也会引发气流的振动,因此会出现啸叫和异响。
鉴于上述分析,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池包风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插口部和承插部来插接,且插口部和承插部直接通过靠口的形式卡接,保证了插口部和承插部连接的稳定性,从而降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发生漏气和振动的可能性。此外,在承插部的端面设置外延部。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插接时,外延部能够起到对中的作用,使得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缝隙的大小更加均匀,降低局部缝隙过大引起漏气和振动的风险。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风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风管的A-A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风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一连接管1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插口部11,插口部11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部12;第二连接管2,与第一连接管1插接连接设置,第二连接管2自身延伸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承插部21,承插部21设置有卡槽22,卡槽22与第二连接管2的中空部连通设置,且由承插部21的内表面朝向外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承插部21与插口部11相匹配,且通过卡槽22与卡块部12的卡接配合进行锁固;其中,第二连接管2还包括外延部23,外延部23位于承插部21的端面;沿承插部21至外延部23方向,外延部23的尺寸逐渐增大,且外延部23与插口部11的外表面的距离逐渐增大。
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与电池包的热管理风道系统的气流源连接,示例性地,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可以与风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管1的另一端设有插口部11,用于与第二连接管2插接。第二连接管2的一端与电池包的连接,示例性地,第二连接管2的一端可以与电池包的外壳连接。第二连接管2的另一端设有承插部21,插口部11与承插部21插接,示例性地,至少部分的插口部11插入承插部21的内部。承插部21的内表面向外表面凹陷,使得承插部21与插口部11相匹配,即连接后的第一连接管1的内表面和第二连接管2的内表面形成风道的内表面,且二者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基本一致,降低连接处对气流的干扰,从而使风道内的气流的流动更加流畅,降低气流振动引发异响的可能性。
继续参考图2,卡块部12与卡槽22卡接,能够使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减少了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因气流引起的相对振动,从而降低二者相对振动产生异响的可能性。此外,卡槽22由承插部21的内表面朝向外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插口部11与承插部21之间几乎不存在明显的缝隙,使得卡块部12和卡槽22能够顺利卡接。因此,卡块部12与卡槽22之间采用卡接的连接形式,能够降低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产生漏气现象的可能性。
继续参考图2,外延部23设置在承插部21的端面,且外延部23的尺寸以及外延部23与插口部11的外表面的距离沿承插部21至外延部23方向逐渐增加,也就是说,外延部23形成类似喇叭的形状。当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插接时,由于外延部23与插口部11的外表面的距离沿承插部21至外延部23方向逐渐增加,外延部23能够对插口部11的插入进行对中,使得插口部11其长度延伸方向的轴线与承插部21其长度延伸方向的轴线能够基本重合,从而使得承插部21的内表面与插口部11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能够更加均匀,降低因局部缝隙过大造成漏风的可能性。当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拆开时,挤压外延部23,外延部23与承插部21的连接处与抵在插口部11的外表面,并形成支点。继续挤压外延部23,承插部21发生变形,使得卡槽22远离插口部11的外表面,从而卡块部12从卡槽22中脱离,实现卡块部12和卡槽22的解锁,方便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拆卸。
继续参考图2,插口部11的外表面与承插部21的内表面的尺寸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间隙。降低插口部11的外表面与承插部2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能够降低插口部11的外表面与承插部21的内表面之间出现漏风现象的可能性。此外,插口部11的外表面与承插部21的内表面的间隙要足够小,才能使卡块部12与卡槽22之间能够顺利卡接,同时,挤压外延部23使卡槽22产生的形变能够使卡块部12与卡槽22脱离。优选地,第一间隙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0.5mm。也就是说,插口部11的外表面与承插部2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5mm。不仅能够降低漏风的风险,还能方便承插部21与插口部11之间的卡接和拆卸,还能够提高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一致性,使得形成的风道内的气流流动更加流畅。
继续参考图2,承插部21的内表面设有由内表面向外表面的变径结构,插口部11的端面与承插部21的变径结构抵接。承插部21的变径结构为由内表面向外表面的台阶变径结构。变径结构的台阶处能够对插口部11进行限位。当插口部11的端面与承插部21的变径结构抵接时,表示插口部11已经插入到位。此时,卡块部12与卡槽22卡接,防止插口部11从承插部21中脱落,插口部11的端面与承插部21的变径结构抵接能够防止插口部11进一步插入承插部21,从而实现插口部11和承插部21相对位置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影响卡块部12和卡槽22的卡接的前提下,可以在承插部21和插口部11之间的缝隙设置密封材料,以提高承插部21和插口部11之间的缝隙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地降低漏风的可能性。示例性地可以在插口部11的外表面缠绕或粘贴密封胶带,在将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插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卡块部12沿承插部21至外延部23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加。沿外延部23至承插部21方向,卡块部12的端部不存在过于明显的棱角,形成倾斜的面。当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联机管插接时,卡块部12沿承插部21至外延部23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加所形成的倾斜的面,能够使卡块部12顺利进入承插部21内,方便卡块部12和卡槽22的卡接。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外延部23形成锥形结构的一部分,沿承插部21至外延部23的方向,外延部23的厚度不变。外延部23形成锥形的筒状结构。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插接时,插口部11会先插入外延部23,外延部23的锥形的内表面能够对插口部11进行导向,使得插口部11能够顺利插图承插部21内。此外,外延部23锥形的内表面能够实现插口部11和承插部21的对中,使得插口部11的轴线和承插部21的轴线能够重合,从而使插口部11的外表面与承插部21的内表面之间的缝隙更加均匀,降低局部缝隙过大造成漏风的风险。当拆卸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时,挤压外延部23,由于外延部23形成锥形的筒状结构,因此作用在外延部23上的外力能够相对外延部23与承插部21的连接处产生更大的力矩,风容易使承插部21产生形变,从而更容易使卡块部12从卡槽22中脱离。
可选地,外延部23形成的锥形结构的锥角为20°-50°,能够保证良好的导向和对中效果,降低锥角过大造成的对中失效的风险;还能够实现卡块部12和卡槽22的快速脱离,降低锥角过小造成的承插部21形变过小而使卡块部12和卡槽22无法脱离的风险。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2,卡块部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插口部11的外表面的周向均布设置。卡块部12设置多个,在卡块部12和卡槽22卡接后,能够使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风的可能性。多个卡块部12沿插口部11的外表面的周向均布,能够使周向的连接紧密程度更加均匀,使沿插口部11的外表面的周向的密封效果保持基本一致,从而降低了局部漏风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正多边形等对称图形,也可以是矩形、椭圆形等旋转对称图形。考虑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插接后,二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的轴线重合,并形成风道的轴线。以插口部11的轴线为基准,绕轴线的方向即为周向,背离轴线方向即为径向。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管的一种截面形状示意图。
示例性地,参考图3并结合图2,沿垂直于插口部11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卡块部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块部12分别位于矩形的一组对边上。当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时,插口部11上,可以在一组对边对应的外表面设置卡块部12。两个卡块部12对应周向上的位置呈180°间隔,能牢固地将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固定在一起,防止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脱离。此外,在解除卡块部12和卡槽22的卡接时,可以挤压外延部23对应矩形的另一组对边对应的部分,使得卡槽22对应的承插部21由内表面向外表面变形,从而使卡块部12从卡槽22中脱离。优选地,卡块部12位于矩形的较长的一组对边的位置。当挤压外延部23与较短的一组对边对应的部分时,外延部23与较长的一组对边对应的部分产生的变形更加明显,更容易使卡块部12与卡槽22部分离,实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拆卸。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管的一种截面形状示意图。
示例性地,参考图4并结合图2,沿垂直于插口部11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卡块部12的数量为两个。当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或椭圆形时,插口部11上设置两个卡块部12,两个卡块部12对应周向上的位置呈180°间隔,能牢固地将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固定在一起,防止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脱离。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风管,通过插口部11与承插部21之间的卡接配合来提高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的紧密程度,从而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风的风险。同时设置外延部23,在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插接时,能够起到对中的作用,使得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的缝隙更加均匀,降低局部缝隙过大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漏风、振动异响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插口部,所述插口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部;
包括中空部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插接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自身延伸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承插部,所述承插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所述中空部连通设置,且由所述承插部的内表面朝向外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所述承插部与所述插口部相匹配,且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部的卡接配合进行锁固;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还包括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位于所述承插部的端面;沿所述承插部至外延部方向,所述外延部的尺寸逐渐增大,且所述外延部与所述插口部的外表面的距离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承插部的内表面的尺寸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部的内表面设有由内表面向外表面的变径结构,所述插口部的端面与所述承插部的所述变径结构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所述插口部的外表面的周向均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插口部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卡块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块部分别位于所述矩形的一组对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插口部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卡块部的数量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部沿所述承插部至外延部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形成锥形结构的一部分,沿所述承插部至外延部的方向,所述外延部的厚度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形成的所述锥形结构的锥角为20°-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76077.5U CN215451546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电池包风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76077.5U CN215451546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电池包风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51546U true CN215451546U (zh) | 2022-01-07 |
Family
ID=7969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76077.5U Active CN215451546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电池包风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515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76873A (zh) * | 2022-06-10 | 2022-08-09 | 浙江优美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拆卸式无叶风扇 |
-
2021
- 2021-08-31 CN CN202122076077.5U patent/CN2154515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76873A (zh) * | 2022-06-10 | 2022-08-09 | 浙江优美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拆卸式无叶风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451546U (zh) | 电池包风管 | |
US20180356117A1 (en) | HVAC Duct System, Method and Machine | |
US6322111B1 (en) | Self-sealing coupling connector for air ducts | |
KR101553714B1 (ko) | 배관용 플렉시블 덕트 | |
US10605453B2 (en) | Conduit and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 |
CN213982423U (zh) | 一种快插式气动接头 | |
CN210770782U (zh) | 一种密封管接头 | |
CN113374962A (zh) | R744制冷剂空调管路连接技术 | |
CN210623816U (zh) | 一种蒸汽管道 | |
JPH07251228A (ja) | 凹凸管の接続方法及び装置 | |
KR20100001007U (ko) | 열손실과 결로현상이 방지되게 한 에어덕트용 단열재연결구 | |
JPS6262196A (ja) | 熱交換器 | |
CN212455841U (zh) |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 |
CN219172653U (zh) | 一种船舶通风管路 | |
CN206973102U (zh) | 空调管道连接器 | |
KR101033852B1 (ko) | 덕트 연결구 | |
CN212377479U (zh) |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除冰的风管及送风组件 | |
CN221373706U (zh) | 一种排烟管道密封连接结构及发电机组 | |
CN218031982U (zh) | 高连接性通风管 | |
CN219764219U (zh) | 一种气管快速对插接头 | |
CN216408081U (zh) | R744制冷剂空调管路连接装置 | |
CN214425311U (zh) | 一种有效降低风噪的风道结构 | |
CN220470864U (zh) | Pe合金双壁波纹管 | |
CN213929810U (zh) | 一种与管子连接的管接头 | |
AU721569B2 (en) | An air conditioning duct fitt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