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5007U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45007U CN215445007U CN202121279544.8U CN202121279544U CN215445007U CN 215445007 U CN215445007 U CN 215445007U CN 202121279544 U CN202121279544 U CN 202121279544U CN 215445007 U CN215445007 U CN 2154450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ump
- cavity
- main
-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发动机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大的问题。本发动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油底壳,箱体内壁中开有安装孔,机油泵包括插入固定在安装孔中的泵体,泵体的内端与安装孔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泵体中穿设有可转动的泵轴且泵轴的内端延伸至主泵腔中,位于主泵腔的泵轴外套有能将油底壳中的机油压向箱体油路的主转子,泵体内部的空腔为副泵腔,位于副泵腔的泵轴外套有能将箱体中的机油压向油底壳的副转子。本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具有占据的安装空间小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曲轴箱和固定在曲轴箱底部的油底壳,发动机内还安装有油泵,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油泵工作将油底壳内的机油抽起,对机体上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各个零部件上的机油回流或滴落在曲轴箱中,再从曲轴箱回流至油底壳内。但由于油泵的抽油效率高,曲轴箱中的机油回流到油底壳的速度慢,这就存在油底壳内的机油供应量不足的问题,油泵在抽油的过程中会吸入空气甚至出现空转,导致油泵容易损坏,同时也影响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润滑和冷却。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做出各式各样的改进,有的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申请号:202011393550.6;申请公布号:CN112412572A],其包括油底壳、曲轴箱和副油泵,曲轴箱内具有曲轴腔和变档轴腔,本润滑结构还包括定位在油底壳和曲轴箱之间的油泵安装壳,副油泵设置在油泵安装壳内,油泵安装壳具有集油腔,曲轴腔的底部和变档轴腔的底部均开设有连通集油腔的通孔,副油泵的进油口与集油腔相连通,副油泵的出油口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
该种结构的润滑结构,包括副油泵和主油泵,副油泵使油底壳中的机油可以更好的流向机体中的各个油路,主油泵使机油可以更好的回流到油底壳中。但是该种结构的润滑结构,需要在曲轴箱和油底壳之间安装油泵安装壳,副油泵和主油泵分别安装在油泵安装壳的两端,使油泵安装壳的长度较长;同时油泵安装壳的边沿还朝四周伸出形成用于集油的集油腔,这就导致油泵安装壳的体积较大,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而发动机机体内部的空间是有限的,这就给其他零部件的布置带来不便;而且油泵安装壳和曲轴箱是独立开的,振动存在不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小,且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发动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壁中开有安装孔,所述机油泵包括插入固定在安装孔中的泵体,所述泵体的内端与安装孔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所述泵体中穿设有可转动的泵轴且所述泵轴的内端延伸至主泵腔中,位于所述主泵腔的泵轴外套有能将油底壳中的机油压向箱体油路的主转子,所述泵体内部的空腔为副泵腔,位于所述副泵腔的泵轴外套有能将箱体中的机油压向油底壳的副转子。
泵轴带动主转子转动,使油底壳中的机油流向箱体中的油路,泵轴带动副转子转动,使箱体中的机油回流到油底壳中,加快发动机中机油的流速,从而提高润滑和冷却效果。在箱体铸造时,安装孔与箱体一体成型,对箱体模具的改变小,机油泵插入固定在安装孔中,即本机油泵是安装在箱体内壁中的,合理利用箱体内壁的空间,不过多的占据箱体内部的空间,使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小;同时由于机油泵是直接固定在箱体内壁中的,与箱体同步振动,稳定性好。而且本机油泵通过泵体的内端与安装孔内端的孔壁形成主泵腔,用于安装主转子,合理利用安装孔的空间,不过多的占据箱体内部的空间,使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小。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箱体内壁中开设有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一出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的进油端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与主泵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与主泵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出油端与箱体中的油路相连通。泵轴带动主转子转动时,主转子转动产生负压使油底壳中的机油通过第一进油通道可以更快的进入到主泵腔中,同时主转子转动将主泵腔中的机油更好的通过第一出油通道压向箱体中的油路,实现机油的快速流动,提高机油的润滑和冷却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主泵腔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中具有凹入设置的供泵轴内端插入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凸起部将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隔开。第一凸起部和第一轴孔的设置起到稳定泵轴的作用,使泵轴快速旋转时不会晃动,提高稳定性;第一凸起部将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隔开,使机油可以更快的通过主泵腔,实现机油的快速流动,提高机油的润滑和冷却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泵体的内端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抵靠部,所述主转子位于第一抵靠部和第一凸起部之间,所述第一抵靠部配合第一凸起部使主转子轴向定位在主泵腔中,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位于主转子的内侧。该种结构,提高主转子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机油泵的稳定性;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位于主转子的内侧,即位于主转子的同一侧,相对于位于主转子的两侧,可以缩短安装孔的长度,从而降低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内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一润滑油槽,所述第一抵靠部靠近主转子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第二润滑油槽,所述第二润滑油槽的一端贯穿第一抵靠部的周向侧壁,所述第一润滑油槽的一端与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润滑油槽的一端相连通。第一润滑油槽和第二润滑油槽的设置,使机油可以更好的流动到主转子的四周,使主转子在转动时的润滑效果好,提高主转子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机油泵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箱体中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所述泵体中开设有第二出油通道和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二进油通道的进油端与箱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的出油端通过第一流通通道与副泵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进油端与副泵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出油端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泵轴带动副转子转动时,副转子转动产生负压使箱体内腔中的机油通过第二进油通道可以更快的进入到副泵腔中,同时副转子转动将副泵腔中的机油更好的通过第二出油通道压向油底壳,实现机油的快速流动,防止油底壳中出现缺少机油的问题,提高机油的润滑和冷却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泵体包括呈筒状的主体和固连在主体外端的泵盖,所述主体的外端具有朝周向凸出设置的挡沿,所述挡沿的轮廓与泵盖的轮廓相适配且所述挡沿与泵盖贴合设置,所述挡沿中具有贯穿的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二出油通道位于泵盖中,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流通通道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泵盖的设置,以及将第二出油通道设置在泵盖中,可以减少在箱体中打孔,提高箱体安装孔处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第二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进油端分别位于副转子的内外两侧。由于泵盖是位于安装孔外部的,且第二出油通道位于泵盖中,第二进油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该种布置方式合理。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泵体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中具有供泵轴穿过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凸起部靠近副转子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三润滑油槽,所述副泵腔的周向腔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四润滑油槽,所述第三润滑油槽和所述第四润滑油槽均与第二进油通道的出油端相连通。第二凸起部和第二轴孔的设置提高泵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机油泵的稳定性;第三润滑油槽和第四润滑油槽的设置提高副转子的润滑效果,提高副转子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机油泵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具有若干个凸出设置的分隔凸起,所述安装孔位于若干个分隔凸起的连接处。分隔凸起的设置可以将箱体内部的空腔分隔呈若干个小腔,分隔凸起的连接处的厚度一般更厚,安装孔位于该处可以更好的利用箱体内壁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具有以下优点:
1、本机油泵是直接安装在箱体内壁的安装孔中的,合理利用箱体内壁的空间;同时通过泵体的内端与安装孔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使本机油泵整体的长度可以相对的较短,不过多的占据箱体内部的空间,使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小。
2、本机油泵是直接安装在箱体内壁的安装孔中的,机油泵与箱体是同步振动,稳定性好。
3、本机油泵通过设置主转子和副转子,使油底壳中的机油可以更好的流向箱体中的油路,同时使箱体内的机油可以更好的回流到油底壳中,防止油底壳中机油量不足的问题,提高机油在发动机中循环的速度,提高润滑和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机油泵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机油泵进油、出油通道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机油泵安装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机油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机油泵泵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机油泵泵体和泵盖的爆炸图。
图中,1、箱体;2、油底壳;3、安装孔;4、泵体;41、主体;42、泵盖;43、挡沿;5、主泵腔;6、泵轴;7、主转子;8、副泵腔;9、副转子;10、第一进油通道;11、第一出油通道;12、第一凸起部;13、第一轴孔;14、第一抵靠部;15、第一润滑油槽;16、第二润滑油槽;17、第二进油通道;18、第二出油通道;19、第一流通通道;20、第二流通通道;21、第二凸起部;22、第二轴孔;23、第三润滑油槽;24、第四润滑油槽;25、分隔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发动机包括箱体1、油底壳2和机油泵,箱体1包括曲轴箱,油底壳2固连在曲轴箱底部,机油泵包括泵体4、泵轴6、主转子7和副转子9。
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内腔中具有三个凸出设置的分隔凸起25,箱体1内壁中开有的安装孔3,安装孔3位于三个分隔凸起25的连接处,在实际生产中,分隔凸起25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或者五个。
泵体4包括呈筒状的主体41和泵盖42,主体41的外端具有朝周向凸出设置的挡沿43,挡沿43的轮廓与泵盖42的轮廓相适配且挡沿43与泵盖42贴合设置,主体41插入到安装孔3中,挡沿43抵靠在箱体1上,通过螺栓穿过泵盖42和挡沿43并穿设到箱体1中使机油泵与箱体1相固连。
如图4所示,泵体4的内端与安装孔3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5,主泵腔5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凸起部12,第一凸起部12中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一轴孔13。箱体1内壁中开设有第一进油通道10和第一出油通道11,第一进油通道10的进油端与油底壳2的内腔相连通,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与主泵腔5相连通,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与主泵腔5相连通,第一出油通道11的出油端与箱体1中的油路相连通。泵体4的内端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抵靠部14,主转子7位于第一抵靠部14和第一凸起部12之间,第一抵靠部14配合第一凸起部12使主转子7轴向定位在主泵腔5中,第一凸起部12将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和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隔开,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和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位于主转子7的内侧。
安装孔3的周向内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一润滑油槽15,第一抵靠部14靠近主转子7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第二润滑油槽16,第二润滑油槽16的一端贯穿第一抵靠部14的周向侧壁,第一润滑油槽15的一端与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润滑油槽16的一端相连通。
如图5、图6、图7所示,泵体4的内部具有副泵腔8,箱体1中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17,主体41中开设有第一流通通道19,泵盖42中开设有第二出油通道18,挡沿43中具有贯穿的第二流通通道20。第二进油通道17的进油端与箱体1的内腔相连通,第二进油通道17的出油端通过第一流通通道19与副泵腔8相连通,第二出油通道18的进油端与副泵腔8相连通,第二出油通道18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流通通道20与油底壳2的内腔相连通。第二进油通道17的出油端和第二出油通道18的进油端分别位于副转子9的内外两侧。
泵体4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凸起部21,第二凸起部21中具第二轴孔22,第二凸起部21靠近副转子9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三润滑油槽23,副泵腔8的周向腔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四润滑油槽24,第三润滑油槽23和第四润滑油槽24均与第二进油通道17的出油端相连通。
泵体4中穿设有可转动的泵轴6,泵轴6的内端延伸至主泵腔5中,且泵轴6的内端嵌入到第一轴孔13中,泵轴6的中部穿设在第二轴孔22中,泵轴6的外端穿过泵盖42,泵轴6的外端用于固连链轮。位于主泵腔5的泵轴6外套有主转子7,位于副泵腔8的泵轴6外套有副转子9。
工作时,泵轴6带动主转子7和副转子9旋转,主转子7转动产生负压使油底壳2中的机油通过第一进油通道10进入到主泵腔5中,同时主转子7转动将主泵腔5中的机油通过第一出油通道11压向箱体1中的油路,使油底壳2中的机油流向箱体1中的油路。同时副转子9转动产生负压使箱体1内腔中的机油通过第二进油通道17进入到副泵腔8中,同时副转子9转动将副泵腔8中的机油通过第二出油通道18压向油底壳2,使箱体1中的机油回流到油底壳2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箱体1、油底壳2、安装孔3、泵体4、主体41、泵盖42、挡沿43、主泵腔5、泵轴6、主转子7、副泵腔8、副转子9、第一进油通道10、第一出油通道11、第一凸起部12、第一轴孔13、第一抵靠部14、第一润滑油槽15、第二润滑油槽16、第二进油通道17、第二出油通道18、第一流通通道19、第二流通通道20、第二凸起部21、第二轴孔22、第三润滑油槽23、第四润滑油槽24、分隔凸起2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发动机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油底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中开有安装孔(3),所述机油泵包括插入固定在安装孔(3)中的泵体(4),所述泵体(4)的内端与安装孔(3)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5),所述泵体(4)中穿设有可转动的泵轴(6)且所述泵轴(6)的内端延伸至主泵腔(5)中,位于所述主泵腔(5)的泵轴(6)外套有能将油底壳(2)中的机油压向箱体(1)油路的主转子(7),所述泵体(4)内部的空腔为副泵腔(8),位于所述副泵腔(8)的泵轴(6)外套有能将箱体(1)中的机油压向油底壳(2)的副转子(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中开设有第一进油通道(10)和第一出油通道(11),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0)的进油端与油底壳(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与主泵腔(5)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与主泵腔(5)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的出油端与箱体(1)中的油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腔(5)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凸起部(12),所述第一凸起部(12)中具有凹入设置的供泵轴(6)内端插入的第一轴孔(13),所述第一凸起部(12)将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4)的内端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抵靠部(14),所述主转子(7)位于第一抵靠部(14)和第一凸起部(12)之间,所述第一抵靠部(14)配合第一凸起部(12)使主转子(7)轴向定位在主泵腔(5)中,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位于主转子(7)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的周向内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一润滑油槽(15),所述第一抵靠部(14)靠近主转子(7)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第二润滑油槽(16),所述第二润滑油槽(16)的一端贯穿第一抵靠部(14)的周向侧壁,所述第一润滑油槽(15)的一端与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润滑油槽(16)的一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17),所述泵体(4)中开设有第二出油通道(18)和第一流通通道(19),所述第二进油通道(17)的进油端与箱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17)的出油端通过第一流通通道(19)与副泵腔(8)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通道(18)的进油端与副泵腔(8)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通道(18)的出油端与油底壳(2)的内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4)包括呈筒状的主体(41)和固连在主体(41)外端的泵盖(42),所述主体(41)的外端具有朝周向凸出设置的挡沿(43),所述挡沿(43)的轮廓与泵盖(42)的轮廓相适配且所述挡沿(43)与泵盖(42)贴合设置,所述挡沿(43)中具有贯穿的第二流通通道(20),所述第二出油通道(18)位于泵盖(42)中,所述第二出油通道(18)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流通通道(20)与油底壳(2)的内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通道(17)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二出油通道(18)的进油端分别位于副转子(9)的内外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4)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凸起部(21),所述第二凸起部(21)中具有供泵轴(6)穿过的第二轴孔(22),所述第二凸起部(21)靠近副转子(9)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三润滑油槽(23),所述副泵腔(8)的周向腔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四润滑油槽(24),所述第三润滑油槽(23)和所述第四润滑油槽(24)均与第二进油通道(17)的出油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中具有若干个凸出设置的分隔凸起(25),所述安装孔(3)位于若干个分隔凸起(25)的连接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79544.8U CN215445007U (zh) | 2021-06-08 | 2021-06-08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79544.8U CN215445007U (zh) | 2021-06-08 | 2021-06-08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45007U true CN215445007U (zh) | 2022-01-07 |
Family
ID=79710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79544.8U Active CN215445007U (zh) | 2021-06-08 | 2021-06-08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45007U (zh) |
-
2021
- 2021-06-08 CN CN202121279544.8U patent/CN2154450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577891A (en) | Swash plate compressor | |
CN204402869U (zh) | 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 | |
CN212690200U (zh) | 发动机及其曲轴箱 | |
CN103410631A (zh) | 一种发动机齿轮室 | |
CN215445007U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 |
CN204592821U (zh) | 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机油泵 | |
CN113217614A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 |
CN209483478U (zh) | 平衡轴安装总成 | |
CN114458410A (zh) | 一种发动机 | |
US6974315B2 (en) | Reduced friction gerotor | |
CN101943080B (zh) | 摩托车发动机 | |
CN206801718U (zh) | 一种集成了机油泵的齿轮室盖 | |
CN208951651U (zh) | 一种摩托车机油泵 | |
CN212454826U (zh) | 一种串联泵 | |
CN210624132U (zh) | 一种自润滑的机油泵壳体 | |
JP2014528043A (ja) | 容積形ポンプ | |
CN209145856U (zh) | 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油泵 | |
EP4108943B1 (en) | Vehicle power plant compris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urbocharger | |
CN111577604A (zh) | 一种串联泵 | |
CN204693006U (zh) | 机油泵 | |
CN205638729U (zh) | 分离润滑式曲轴箱及其发动机 | |
CN201209474Y (zh) | 摩托车水冷式发动机的水冷装置及汽缸体 | |
US2246274A (en) | Rotary pump | |
CN114962252B (zh) | 一种电动齿轮泵 | |
CN215292614U (zh) | 动力单元润滑系统及摩托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