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1943U - 导墙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导墙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1943U
CN215441943U CN202120695953.XU CN202120695953U CN215441943U CN 215441943 U CN215441943 U CN 215441943U CN 202120695953 U CN202120695953 U CN 202120695953U CN 215441943 U CN215441943 U CN 215441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od
support
guid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59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会军
马超
乔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nhua Tianzhe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nhua Tianzhe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nhua Tianzhe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nhua Tianzhe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59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1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1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1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墙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挂墙件及多个支撑杆;所述挂墙件包括用于与导墙的内壁贴合的竖直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用于与一个所述挂墙件的竖直杆内壁相抵,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挂墙件的竖直杆内壁相抵;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相接触;所述挂墙件的竖直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底部支撑杆的底端的封底板及用于支撑顶部支撑杆的顶端的封顶板;所述底部支撑杆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中靠近所述导墙的底部的所述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杆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中靠近所述导墙的顶面的所述支撑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墙支撑架,以便于重复利用,提高支撑稳定性。

Description

导墙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墙支撑架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墙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的导墙施工完成后,为了防止导墙受到两侧土壤压力造成变形,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两侧导墙进行支撑。
目前,常用的支撑方法是采用木质或金属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支撑杆支撑在两个导墙之间,支撑杆多为一次性措施,不能重复利用,且支撑稳定性较差。
因此,如何便于重复利用,提高支撑稳定性,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墙支撑架,以便于重复利用,提高支撑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墙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挂墙件及多个支撑杆;
所述挂墙件包括用于与导墙的内壁贴合的竖直杆;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用于与一个所述挂墙件的竖直杆内壁相抵,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挂墙件的竖直杆内壁相抵;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相接触;
所述挂墙件的竖直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底部支撑杆的底端的封底板及用于支撑顶部支撑杆的顶端的封顶板;所述底部支撑杆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中靠近所述导墙的底部的所述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杆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中靠近所述导墙的顶面的所述支撑杆。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所述封底板位于竖直杆的底端;
和/或,所述封顶板位于竖直杆的顶端。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还包括横梁;
所述挂墙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导墙的顶面贴合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挂墙件的水平杆的顶面具有沿所述水平杆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水平凹槽;
所述横梁嵌入所述水平凹槽内。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所述竖直杆的内壁具有沿所述竖直杆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竖直凹槽;
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能够伸入所述竖直凹槽中。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具有切割斜面;
所述切割斜面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多个所述支撑杆中包括至少一个能够调节长度的调节支撑杆。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多个所述支撑杆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长度固定的固定支撑杆。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所述调节支撑杆包括: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竖直杆内壁相抵的抵接端,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一螺纹杆;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竖直杆内壁相抵的抵接端,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螺纹杆;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具有内部螺纹孔的套筒结构,所述内部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及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内部螺纹孔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段及与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段。
可选地,上述导墙支撑架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结构外壁且用于旋转所述套筒结构的旋转把手。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墙支撑架,挂墙件的竖直杆及水平杆连接形成L形,以便于使得两个对称设置的挂墙件分别与地下连续墙沟槽两侧的两个导墙相贴合,与现有技术中单根支撑杆的端部与导墙相抵的点受力(支撑杆端部为受力面)相比,通过增加挂墙件,使得导墙支撑架与导墙的接触为线受力(挂墙件的竖直杆外壁为受力面),从而提高了支撑稳定性;支撑杆的一端用于与一个挂墙件的竖直杆内壁相抵,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个挂墙件的竖直杆内壁相抵,以便于将两侧导墙向内的压力传递给两个挂墙件中间的支撑杆上,由于挂墙件的竖直杆上设置有封底板及封顶板,且相邻两个支撑杆中的一个支撑杆的顶端与另一个支撑杆的底端相接触,使得支撑杆与挂墙件的竖直杆形成多个三角结构的支撑,以便于均匀传递载荷,进一步提高支撑稳定性的基础上,也方便了将支撑杆相对于挂墙件的拆卸,进而方便将挂墙件与导墙的分离,方便导墙支撑架的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墙件安装于导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墙支撑架安装于导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墙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墙支撑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墙支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墙支撑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墙支撑架,以便于重复利用,提高支撑稳定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墙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挂墙件1及多个支撑杆;挂墙件1包括用于与导墙5的内壁贴合的竖直杆;支撑杆的一端用于与一个挂墙件1的竖直杆内壁相抵,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个挂墙件1的竖直杆内壁相抵;相邻两个支撑杆中,一个支撑杆的顶端与另一个支撑杆的底端相接触;挂墙件1的竖直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底部支撑杆的底端的封底板11及用于支撑顶部支撑杆的顶端的封顶板12;底部支撑杆为多个支撑杆中靠近导墙5的底部的支撑杆,顶部支撑杆为多个支撑杆中靠近导墙5的顶面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墙支撑架,挂墙件1的竖直杆及水平杆连接形成L形,以便于使得两个对称设置的挂墙件1分别与地下连续墙沟槽两侧的两个导墙5相贴合,与现有技术中单根支撑杆的端部与导墙5相抵的点受力(支撑杆端部为受力面)相比,通过增加挂墙件1,使得导墙支撑架与导墙5的接触为线受力(挂墙件1的竖直杆外壁为受力面),从而提高了支撑稳定性;支撑杆的一端用于与一个挂墙件1的竖直杆内壁相抵,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个挂墙件1的竖直杆内壁相抵,以便于将两侧导墙5向内的压力传递给两个挂墙件1中间的支撑杆上,由于挂墙件1的竖直杆上设置有封底板11及封顶板1,且相邻两个支撑杆中的一个支撑杆的顶端与另一个支撑杆的底端相接触,使得支撑杆与挂墙件1的竖直杆形成多个三角结构的支撑,以便于均匀传递载荷,进一步提高支撑稳定性的基础上,也方便了将支撑杆相对于挂墙件1的拆卸,进而方便将挂墙件1与导墙5的分离,方便导墙支撑架的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封底板11位于竖直杆的底端;封顶板12位于竖直杆的顶端。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载荷传递的均匀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稳定性。多个支撑杆在安装于两个挂墙件1之间时,多个支撑杆呈Z字型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地下连续墙的导墙5内设置多个导墙支撑架。
优选地,封底板11的尺寸为长100mm,宽100mm,厚10mm;封顶板12为横向H型钢腹板,长40mm。
也可以仅将封顶板12位于竖直杆的顶端,将封底板11设置于距离竖直杆的底端一段距离的位置。或者,仅将封底板11位于竖直杆的底端,将封顶板12设置于距离竖直杆的顶端一段距离的位置。还可以将封底板11设置于距离竖直杆的底端一段距离的位置,将封顶板12设置于距离竖直杆的顶端一段距离的位置。
为了提高导墙支撑架的防侧扭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墙支撑架还包括横梁4;挂墙件1还包括用于与导墙5的顶面贴合的水平杆,水平杆的一端与竖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挂墙件1的水平杆的顶面具有沿水平杆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水平凹槽;横梁4嵌入水平凹槽内。通过横梁4与两个挂墙件1的水平杆上的水平凹槽配合,使得两个挂墙件1及横梁4位于同一面上,进一步提高了导墙支撑架的支撑稳定性。横梁4优选8#槽钢,在安装时,横梁4的槽钢开口朝上。
优选地,横梁4的长度为2m,水平杆的长度为850mm,竖直杆的长度为1500mm。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尺寸
其中,水平杆的一端与竖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使得水平杆与竖直杆组成“L”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H型钢加工成挂墙件1,利用H型钢的一面凹陷结构作为水平凹槽即可。优选地,挂墙件1采用HW宽翼缘H型钢100*100裁切焊接而成。
竖直杆的内壁具有沿竖直杆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竖直凹槽;支撑杆的端部能够伸入竖直凹槽中。通过上述设置,有效提高了支撑杆的支撑稳定性。
为了提高相邻两个支撑杆相接触的稳定性,支撑杆的端部具有切割斜面;切割斜面与支撑杆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因此,在相邻两个支撑杆中,一个支撑杆的顶端的切割斜面与另一个支撑杆的底端的切割斜面相对设置,底部支撑杆底端的切割斜面朝向封底板11,顶部支撑杆顶端的切割斜面朝向封顶板12,即使这两个切割斜面为线接触,也可以避免支撑杆周向转动,有效提高了相邻两个支撑杆相接触的稳定性。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杆的端部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切割斜面。使得支撑杆的端部形成扁头结构。
出于进一步方便拆装的考虑,多个支撑杆中包括至少一个能够调节长度的调节支撑杆3。通过调节支撑杆3的长度调节,可以方便地将调节支撑杆3由两个挂墙件1之间取出,进而方便对相邻的支撑杆进行拆卸。
并且,通过设置调节支撑杆3,可以提高导墙支撑架的容错率。当多个支撑杆安装于两个挂墙件1之间时,当顶部支撑杆的顶端超过封顶板12或距离封顶板12仍具有一段距离(小于单个支撑杆的长度)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杆3的长度调节使得顶部支撑杆的顶端与封顶板12相抵。
当然,可以将全部支撑杆设置为长度固定的固定支撑杆2,通过固定支撑杆2自身的弹性变形完成支撑杆的拆装。
为了降低成本,多个支撑杆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长度固定的固定支撑杆2。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杆中包括一个调节支撑杆3,剩余的支撑杆均为固定支撑杆2。
优选地,固定支撑杆2采用直径48mm的钢管加工而成。固定支撑杆2的长度为700mm;调节支撑杆3的调节长度范围是650mm~800mm。
如图7所示,调节支撑杆3包括第一支撑部31、第二支撑部35及调节装置33。第一支撑部31的一端为用于与竖直杆内壁相抵的抵接端,第一支撑部3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螺纹杆32;第二支撑部35的一端为用于与竖直杆内壁相抵的抵接端,第二支撑部35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螺纹杆34;调节装置33包括具有内部螺纹孔的套筒结构,内部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杆32及第二螺纹杆34螺纹配合。通过调节装置33的套筒结构相对于第一螺纹杆32及第二螺纹杆34的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支撑部31与第二支撑部35之间的间距,进而完成调节支撑杆3的长度调节。
也可以将调节支撑杆3设置为气缸或液压缸等部件。
为了进一步方便拆装,第一螺纹杆32与第二螺纹杆34的螺纹方向相反;内部螺纹孔具有与第一螺纹杆32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段及与第二螺纹杆34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段。以拆卸调节支撑杆3为例,仅需转动套筒结构,即可实现第一支撑部31及第二支撑部35均靠近调节装置33移动,有效提高了拆卸效率。即使单人也可以快速拆装,施工效率高。
进一步地,调节装置33还包括设置于套筒结构外壁且用于旋转套筒结构的旋转把手。
具体安装方式如下:
(1)首先清理导墙5上松动凸起的混凝土渣以及螺栓孔处遗留的凸起混凝土等位置,使导墙支撑架的安装处的混凝土表面平整,保证挂墙件1可以完全贴合导墙5。
(2)将两个挂墙件1对称放置在两侧导墙5内,挂墙件1的竖直杆(竖向H型钢)与地面垂直。导墙5两侧的挂墙件1的水平杆(横向H形钢)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
(3)将横梁4放置在挂墙件1的水平凹槽内。
(4)根据导墙5间距,挑选长度适中的支撑杆(调节支撑杆3和固定支撑杆2),下部布置两根固定支撑杆2,上部布置一根调节支撑杆3,调节支撑杆3和固定支撑杆2采用Z字型分别布置在竖直凹槽(竖向H型钢的凹槽)内,支撑杆的端部为扁头结构,使得相邻两个支撑杆相互顶住,底部支撑杆顶在封底板11上侧,顶部支撑杆顶在封顶板12下侧。随后,旋转调节支撑杆3的旋转把手,使调节支撑杆3与固定支撑杆2完全顶住两侧的挂墙件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挂墙件(1)及多个支撑杆;
所述挂墙件(1)包括用于与导墙(5)的内壁贴合的竖直杆;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用于与一个所述挂墙件(1)的竖直杆内壁相抵,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挂墙件(1)的竖直杆内壁相抵;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相接触;
所述挂墙件(1)的竖直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底部支撑杆的底端的封底板(11)及用于支撑顶部支撑杆的顶端的封顶板(12);所述底部支撑杆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中靠近所述导墙(5)的底部的所述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杆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中靠近所述导墙(5)的顶面的所述支撑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板(11)位于竖直杆的底端;
和/或,所述封顶板(12)位于竖直杆的顶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4);
所述挂墙件(1)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导墙(5)的顶面贴合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挂墙件(1)的水平杆的顶面具有沿所述水平杆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水平凹槽;
所述横梁(4)嵌入所述水平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的内壁具有沿所述竖直杆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竖直凹槽;
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能够伸入所述竖直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具有切割斜面;
所述切割斜面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杆中包括至少一个能够调节长度的调节支撑杆(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杆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长度固定的固定支撑杆(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杆(3)包括:
第一支撑部(31),所述第一支撑部(31)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竖直杆内壁相抵的抵接端,所述第一支撑部(3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螺纹杆(32);
第二支撑部(35),所述第二支撑部(35)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竖直杆内壁相抵的抵接端,所述第二支撑部(35)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螺纹杆(34);
调节装置(33),所述调节装置(33)包括具有内部螺纹孔的套筒结构,所述内部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32)及所述第二螺纹杆(34)螺纹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32)与所述第二螺纹杆(34)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内部螺纹孔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32)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段及与所述第二螺纹杆(34)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墙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结构外壁且用于旋转所述套筒结构的旋转把手。
CN202120695953.XU 2021-04-06 2021-04-06 导墙支撑架 Active CN215441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5953.XU CN215441943U (zh) 2021-04-06 2021-04-06 导墙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5953.XU CN215441943U (zh) 2021-04-06 2021-04-06 导墙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1943U true CN215441943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3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5953.XU Active CN215441943U (zh) 2021-04-06 2021-04-06 导墙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1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98199U (zh) 一种准确快速pc柱安装工具
CN108590177A (zh) K板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CN201686972U (zh) 大坝廊道顶拱可变弧钢模板
CN106475814A (zh) 一种圆型管材分装定位机构
CN103603494B (zh) 一种超薄钢桁架斜墙施工方法及模板结构
CN215441943U (zh) 导墙支撑架
CN209760872U (zh) 一种支模架免支撑用斜拉杆
CN204059958U (zh) 斜向变截面型柱模板装置
CN210459646U (zh) 钢结构装配式墙板节点
CN111878636B (zh) 安装出墙防水套管用的定位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1597697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模板用铝背楞型材
CN204974835U (zh) 市政用钢管调直机
CN211192422U (zh) 一种火焰切割用支撑件
CN209760801U (zh) 一种建筑承重梁现浇模具
CN217842981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管道支撑装置
CN215393483U (zh) 一种钢板连梁安装定位装置
CN211949680U (zh) 一种确保穿梁套管精准预埋的辅助装置
CN215889386U (zh) 一种用于提升式布料机的加固装置
CN220479795U (zh) 护栏局部变形简易调整工具
CN215671106U (zh) 一种用于拼接钢框或铝框的拼接连接件
CN219548376U (zh) 一种侧模支模装置
CN215107499U (zh) 一种超大超平地坪金属铠装缝安装定位结构
CN211221231U (zh) 一种沉箱生产用的模板安装施工台
CN220652322U (zh) 一种gnss观测墩天线支架安装模板
CN110359692B (zh) 一种拉杆式脚手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