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0816U -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0816U
CN215440816U CN202121213793.7U CN202121213793U CN215440816U CN 215440816 U CN215440816 U CN 215440816U CN 202121213793 U CN202121213793 U CN 202121213793U CN 215440816 U CN215440816 U CN 215440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heating
regenerated
raw material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37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善雄
汪浩祥
牟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Chengbang High Tech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Chengbang High Tech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Chengbang High Tech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Chengbang High Tech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37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0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0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0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纤维丝,再生纤维丝包裹有抗菌层,抗菌层内设有弹性纤维,抗菌层外缠绕有发热纤维丝,抗静电纤维丝,再生纤维丝和抗菌层的横截面方向设有圆孔,圆孔内穿过有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有摩擦发热块。该发热纤维编织成的衣物在人体运动的时候,使得摩擦发热块相互碰撞,产生热量,为人体提供保暖。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背景技术
发热纤维是自行发热而温暖身体的一种全新材料,利用吸收人体的皮肤呼吸产生的湿气来达到发热的效果,目前所谓的自发热纤维在发热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因为从物质守恒定律出发,出现的热能只能从人体的皮肤呼吸中获得。目前作为保暖内衣的发热度,大约在3-5度左右。
由于发热纤维是通过人体产生的湿气进行发热,但是如果发热纤维制成的义务与人体之间隔了一层衣服,那发热效率就大大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该发热纤维编织成的衣物在人体运动的时候,使得摩擦发热块相互碰撞,产生热量,为人体提供保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纤维丝,所述再生纤维丝包裹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内设有弹性纤维,所述抗菌层外缠绕有发热纤维丝,抗静电纤维丝,所述再生纤维丝和抗菌层的横截面方向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穿过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有摩擦发热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有效防止衣物出现细菌,弹性纤维增加抗菌纤维的弹性,连接杆将两端的摩擦发热块固定在纤维的两侧,使得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纤维上的摩擦发热块发生相互碰撞,使得其摩擦发热,对人体进行保温。
作为优选,所述抗菌层为竹炭纤维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是从原竹中提练出来的绿色环保材料,它具有竹子天然的防螨、防臭、防虫和产生负离子特性,并且其具有抗紫外性。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纤维为聚烯烃弹性纤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烯烃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化学性能相当稳定的原料,在其微观分子结构中,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键则由“C-C”和“C-H”单健组成;经交联组成的立体网状分子结构决定了MS纤维的完美化学稳定性,就像正四面体碳结构的钻石一样稳定,它能在常温下耐受强酸、强碱的长时间腐蚀而不变性。MS舒弹纤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无比卓越的稳定性,包括耐酸、耐碱、耐氯、耐高温、耐紫外线、耐老化等等一系列稳定性特征。其应用到弹性面料后,就不会像氨纶那样容易产生老化、断裂等一系列稳定性方面的问题。
作为优选,抗静电纤维丝为银纤维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银的高度导电性,抗5000v静电,具有电磁屏蔽功能,只要少量的银纤维存在衣物上,将迅速消除因摩擦所产生的静电,使产品具有无静电之舒适感,因此银纤维可以非常快速且有效率的把电传导出去,并可保护人体免受电磁波侵害(孕妇可保护腹中胎儿免受电磁波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发热块为半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形的摩擦发热块边缘光滑,不会损伤皮肤。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发热块与连接杆连通有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方便空气流通,有效增加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1、再生纤维丝;2、抗菌层;3、弹性纤维;4、发热纤维丝;5、抗静电纤维丝;6、连接杆;7、摩擦发热块;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包括再生纤维丝1,再生纤维丝1包裹有抗菌层2,抗菌层2为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是从原竹中提练出来的绿色环保材料,它具有竹子天然的防螨、防臭、防虫和产生负离子特性,并且其具有抗紫外性,抗菌层2内设有弹性纤维3,弹性纤维3为聚烯烃弹性纤维3,聚烯烃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化学性能相当稳定的原料,在其微观分子结构中,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键则由“C-C”和“C-H”单健组成;经交联组成的立体网状分子结构决定了MS纤维的完美化学稳定性,就像正四面体碳结构的钻石一样稳定,它能在常温下耐受强酸、强碱的长时间腐蚀而不变性。MS舒弹纤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无比卓越的稳定性,包括耐酸、耐碱、耐氯、耐高温、耐紫外线、耐老化等等一系列稳定性特征。其应用到弹性面料后,就不会像氨纶那样容易产生老化、断裂等一系列稳定性方面的问题。
抗菌层2外缠绕有发热纤维丝4和抗静电纤维丝5,抗静电纤维丝5为银纤维丝,因银的高度导电性,抗5000v静电,具有电磁屏蔽功能,只要少量的银纤维存在衣物上,将迅速消除因摩擦所产生的静电,使产品具有无静电之舒适感,因此银纤维可以非常快速且有效率的把电传导出去,并可保护人体免受电磁波侵害(孕妇可保护腹中胎儿免受电磁波污染)。
再生纤维丝1和抗菌层2的横截面方向设有圆孔,圆孔内穿过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两端固定连接有摩擦发热块7,摩擦发热块7与连接杆6连通有通孔8,通孔8方便空气流通,有效增加透气性,摩擦发热块7为半圆形,连接杆6将两端的摩擦发热块7固定在纤维的两侧,使得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纤维上的摩擦发热块7发生相互碰撞,使得其摩擦发热,对人体进行保温,半圆形的摩擦发热块7边缘光滑,不会损伤皮肤和衣物。

Claims (6)

1.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纤维丝(1),所述再生纤维丝(1)包裹有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内设有弹性纤维(3),所述抗菌层(2)外缠绕有发热纤维丝(4),抗静电纤维丝(5),所述再生纤维丝(1)和抗菌层(2)的横截面方向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穿过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两端固定连接有摩擦发热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为竹炭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3)为聚烯烃弹性纤维(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其特征在于,抗静电纤维丝(5)为银纤维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发热块(7)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发热块(7)与连接杆(6)连通有通孔(8)。
CN202121213793.7U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Active CN215440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3793.7U CN215440816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3793.7U CN215440816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0816U true CN215440816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9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3793.7U Active CN215440816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0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63591U (zh) 一种具有透气、抗菌、防静电功能的复合双面绒布
CN215440816U (zh) 一种再生纤维原材料的发热纤维
CN209260292U (zh) 一种铜纤维防辐射抗菌功能针织纱
CN102817139A (zh) 甲壳素纤维天丝混纺面料
KR101681162B1 (ko) 항균성 더블 라셀 원단
CN215152603U (zh) 一种用于制作抗病毒上衣的面料
CN211307667U (zh) 一种色丁乱麻面料
CN114452729A (zh) 一种病毒过滤效果好的空气过滤材料
CN212194469U (zh) 一种发热保温面料
CN212827228U (zh) 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
CN114590013A (zh) 一种透气性自控的抗菌型锦纶面料
CN205951423U (zh) 一种阻燃抗菌面料
CN202157162U (zh) 甲壳素纤维天丝混纺面料
CN113183560A (zh) 一种高透气性柔软乱麻弹力绒面料
CN220146856U (zh) 一种防螨针织面料
CN202164413U (zh) 甲壳素大豆纤维混纺面料
CN217729894U (zh) 低阻抗静电无纺布
CN215751157U (zh) 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高弹面料
CN217399076U (zh) 一种抑菌涤纶丝
CN213767500U (zh) 一种舒适度良好的抗菌型涤纶布
CN220555267U (zh) 一种防菌型涤纶短纤
CN213138121U (zh) 一种医用室外环保型无菌编织布
CN211441428U (zh) 一种复合型抗菌防霉交织面料
CN218366815U (zh) 一种新型抗菌纤维面料
CN220314409U (zh) 一种抗静电保暖仿羊绒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