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6775U - 一种电动车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36775U
CN215436775U CN202120792990.2U CN202120792990U CN215436775U CN 215436775 U CN215436775 U CN 215436775U CN 202120792990 U CN202120792990 U CN 202120792990U CN 215436775 U CN215436775 U CN 215436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wheel
mounting hole
electric vehicle
pole sett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929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增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929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36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36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36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龙头,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龙头主体以及立杆,龙头主体与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立杆的下端与车身固定连接,立杆由若干根管体依次连接形成,相邻两根管体能够相对转动,相邻两根管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能够使相邻两根管体保持相对固定,该电动车龙头能够增强驾驶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龙头。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的转向、平衡机构俗称龙头,以龙头立杆为中心,左右两臂的长度长短,就决定了转向力矩的大小。
目前,电动车龙头的立杆无法进行角度调节,使用者只能够调整身位,去适应电动车龙头的位置,使用者无法舒适的操作电动车龙头,驾驶体验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龙头,其具有能够增强驾驶体验感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龙头主体以及立杆,所述龙头主体与所述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的下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立杆由若干根管体依次连接形成,相邻两根所述管体能够相对转动,相邻两根所述管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能够使相邻两根所述管体保持相对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杆由若干根管体依次连接形成,且相邻的两根管体能够相对转动,使用者可通过转动管体,使相邻两根管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角度,使用者可调节至适合自己的角度,使用者能够轻松的握紧上端的龙头主体进行驾驶操作,在驾驶时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感,当角度调节完毕后,使用者可通过定位机构使相邻两根管体保持相对固定,防止驾驶过程中,管体随意转动,影响到驾驶。
优选的,相邻两根所述管体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轮一以及转动轮二,所述转动轮一与所述转动轮二同轴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轮一与转动轮二同轴转动,能够实现相邻两根管体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若干个齿槽以及若干个凸齿,所述若干个齿槽设置于所述转动轮一的内端面,所述若干个凸齿设置于所述转动轮二的内端面,所述凸齿能够与所述齿槽相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凸齿与齿槽相啮合,转动轮一与转动轮二之间无法相对转动,以此使相邻两根管体保持相对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一与所述转动轮二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一的内端面相抵靠,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轮二的内端面相抵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轮一与转动轮二之间设置弹簧,通过弹簧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推动转动轮一移动,使凸齿无法与齿槽相啮合,转动轮一与转动轮二之间便能够相对转动,相邻两根管体便能够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一的内端面开设有定位槽一,所述转动轮二的内端面开设有定位槽二,所述定位槽一与所述定位槽二同轴设置,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一的底面相抵靠,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槽二的底面相抵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槽一的底面相抵靠,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槽二的底面相抵靠,弹簧设置于定位槽一以及定位槽二内,保证了弹簧的稳定性,防止弹簧从转动轮一与转动轮二之间脱落出来,影响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一以及所述转动轮二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端面能够与所述转动轮二的外端面相抵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从转动轮一以及转动轮二上穿设而过,转动轮一以及转动轮二能够以螺栓为轴进行转动,同时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使凸齿与齿槽处于啮合状态,转动轮一与转动轮二之间的弹簧受到挤压处于压缩状态且无法再推动转动轮一移动,使相邻两根管体保持在相对固定的状态,当需要转动管体时,只需要转动螺栓,使弹簧能够推动转动轮一移动即可,此时凸齿与齿槽便无法啮合。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一的端部具有连接柱一,所述连接柱一插接于所述管体内,所述连接柱一上开设有安装孔一,所述管体上开设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一能够对准所述安装孔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一插接在管体内,安装孔一能够对准安装孔二,螺丝以及螺栓等紧固件便可同时穿过安装孔一与安装孔二,实现转动轮一与管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二的端部具有连接柱二,所述连接柱二插接于所述管体内,所述连接柱二上开设有安装孔三,所述管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四,所述安装孔三能够对准所述安装孔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二插接在管体内,安装孔三能够对准安装孔四,螺丝以及螺栓等紧固件便可同时穿过安装孔三与安装孔四,实现转动轮二与管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杆的外侧套设有壳体,所述立杆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套设于立杆的外侧,用于对立杆进行保护且通过壳体装饰提高美感,安装板固定安装于立杆,安装板与壳体固定连接,实现立杆与壳体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转动手轮,通过手轮带动螺栓转动,便可对管体进行调节,手轮设置于壳体的外侧,使用者需要对管体进行调节时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者可将相邻两根管体之间的角度,调节至适合自己驾驶操作的角度,使用者便能够轻松的握紧上端的龙头主体进行驾驶操作,以此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感,且完成角度调节后,相邻两根管体之间便能够保持相对固定,不会因相邻两根管体相对转动对驾驶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转动轮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转动轮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定位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龙头主体;2、立杆;3、管体;4、定位机构;41、齿槽;42、凸齿;5、转动轮一;6、转动轮二;7、弹簧;8、定位槽一;9、定位槽二;10、螺栓;11、螺母;12、连接柱一;13、安装孔一;14、安装孔二;15、连接柱二;16、安装孔三;17、安装孔四;18、壳体;19、安装板;20、手轮;21、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动车龙头,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龙头主体1以及立杆2,龙头主体1与立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立杆2的下端与车身21固定连接,立杆2的外侧套设有壳体18,立杆2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9,安装板19与壳体18固定连接。
立杆2由若干根管体3依次连接形成,优选的,立杆2由四根管体3依次连接形成,当然管体3的数量也可适当增加或减少,相邻的两根管体3能够相对转动,相邻两根管体3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轮一5以及转动轮二6,转动轮一5与转动轮二6同轴转动,转动轮一5以及转动轮二6上穿设有螺栓10,转动轮一5以及转动轮二6均以螺栓10为轴进行转动。
转动轮一5的端部具有连接柱一12,连接柱一12插接于管体3内,连接柱一12上开设有安装孔一13,管体3上开设有安装孔二14,当连接柱一12插接至管体3内时,安装孔一13能够对准安装孔二14,安装孔一13以及安装孔二14内用于供螺丝以及螺栓等紧固件穿过,使连接柱一12与管体3固定连接,转动轮二6的端部具有连接柱二15,连接柱二15插接于管体3内,连接柱二15上开设有安装孔三16,管体3上开设有安装孔四17,当连接柱二15插接至管体3内时,安装孔三16能够对准安装孔四17,安装孔三16以及安装孔四17内用于供螺丝以及螺栓等紧固件穿过,使连接柱二15与管体3固定连接。
相邻两根管体3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能够使相邻两根管体3保持相对固定,定位机构4包括若干个齿槽41以及若干个凸齿42,若干个齿槽41设置于转动轮一5的内端面,若干个凸齿42设置于转动轮二6的内端面,凸齿42能够与齿槽41相啮合,需要说明的是,将凸齿42与齿槽41的位置对调也可实现,所以应当视为同样的技术方案,作为其他方案,也可在转动轮一5的内端面设置凸起,转动轮二6的内端面开设凹槽,凸起卡入凹槽内使转动轮一5以及转动轮二6无法相对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将凸起与凹槽的位置对调也可实现,所以也应当视为同样的技术方案。
作为其他方案,若干个齿槽41也可采用斜齿槽41,若干个凸齿42也可采用斜凸齿42,相邻两根管体3既能够保持相对固定,也能够在斜齿槽41与斜凸齿42的配合下实现相对转动。
转动轮一5的内端面开设有定位槽一8,转动轮二6的内端面开设有定位槽二9,定位槽一8与定位槽二9同轴设置,转动轮一5与转动轮二6之间设置有弹簧7,优选的,弹簧7的数量为四个,当然也可适当增加或减少,定位槽一8、定位槽二9以及弹簧7三者一一对应,弹簧7的两端分别位于定位槽一8与定位槽二9内,弹簧7与转动轮一5以及转动轮二6同轴设置,弹簧7的一端与定位槽一8的底面相抵靠,弹簧7的另一端与定位槽二9的底面相抵靠。
螺栓10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1,壳体18的外侧设置有手轮20,手轮20与螺栓10固定连接,螺母11的内端面能够与转动轮二6的外端面相抵靠,需要说明的是,螺母11可与壳体18固定连接,螺母11也可与转动轮二6固定连接,螺栓10便能够从螺母11中旋出,作为其他方案,也在转动轮二6内设置内螺纹,螺栓10直接与转动轮二6螺纹连接也可实现。
一种电动车龙头的工作原理:
使用者可通过旋动手轮20,使手轮20带动螺栓10转动,使弹簧7推动转动轮一5移动,此时凸齿42与齿槽41便无法啮合,转动轮一5以及转动轮二6能够以螺栓10为轴进行相对转动,使用便可调节相邻两根管体3之间的角度,使立杆2上端的龙头主体1移动至适合驾驶的位置,然后再旋动手轮20,使手轮20带动螺栓10转动,螺栓10与螺母11配合,对转动轮一5以及转动轮二6之间的弹簧7进行挤压,使凸齿42与齿槽41重新啮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龙头,包括龙头主体(1)以及立杆(2),所述龙头主体(1)与所述立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2)的下端与车身(21)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立杆(2)由若干根管体(3)依次连接形成,相邻两根所述管体(3)能够相对转动,相邻两根所述管体(3)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能够使相邻两根所述管体(3)保持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相邻两根所述管体(3)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轮一(5)以及转动轮二(6),所述转动轮一(5)与所述转动轮二(6)同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若干个齿槽(41)以及若干个凸齿(42),所述若干个齿槽(41)设置于所述转动轮一(5)的内端面,所述若干个凸齿(42)设置于所述转动轮二(6)的内端面,所述凸齿(42)能够与所述齿槽(41)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轮一(5)与所述转动轮二(6)之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一(5)的内端面相抵靠,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轮二(6)的内端面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轮一(5)的内端面开设有定位槽一(8),所述转动轮二(6)的内端面开设有定位槽二(9),所述定位槽一(8)与所述定位槽二(9)同轴设置,所述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一(8)的底面相抵靠,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槽二(9)的底面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轮一(5)以及所述转动轮二(6)上穿设有螺栓(10),所述螺栓(10)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1),所述螺母(11)的内端面能够与所述转动轮二(6)的外端面相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轮一(5)的端部具有连接柱一(12),所述连接柱一(12)插接于所述管体(3)内,所述连接柱一(12)上开设有安装孔一(13),所述管体(3)上开设有安装孔二(14),所述安装孔一(13)能够对准所述安装孔二(1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轮二(6)的端部具有连接柱二(15),所述连接柱二(15)插接于所述管体(3)内,所述连接柱二(15)上开设有安装孔三(16),所述管体(3)上开设有安装孔四(17),所述安装孔三(16)能够对准所述安装孔四(1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所述立杆(2)的外侧套设有壳体(18),所述立杆(2)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与所述壳体(18)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龙头,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8)的外侧设置有手轮(20),所述手轮(20)与所述螺栓(10)固定连接。
CN202120792990.2U 2021-04-17 2021-04-17 一种电动车龙头 Active CN215436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2990.2U CN215436775U (zh) 2021-04-17 2021-04-17 一种电动车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2990.2U CN215436775U (zh) 2021-04-17 2021-04-17 一种电动车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36775U true CN215436775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92990.2U Active CN215436775U (zh) 2021-04-17 2021-04-17 一种电动车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36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36775U (zh) 一种电动车龙头
LT6125B (lt) Elektrinė frikcinė dviračio pavara
CN208530676U (zh) 方向盘转向柱及车辆
CN205754159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组件
CN104608843B (zh) 自动撑脚装置
CN200950190Y (zh) 一种液晶荧幕模组
CN216681959U (zh) 一种汽车电控维修工具
US20120103119A1 (en) Electrically controlable transmission for controlling the stiffness of a vehicle shock absorber
CN214775683U (zh) 一种车载高清监控摄像头
CN111776118A (zh) 易装配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6424281U (zh) 一种可伸缩的汽车内饰板喇叭
CN21326205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汽车座椅金属骨架
CN2282512Y (zh) 车内后视镜加装辅助镜用装置
CN216391208U (zh)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角度调节定位装置
CN100401758C (zh) 板式电视机活动安装座
CN212406919U (zh) 一种高压降噪燃油泵
CN210047568U (zh) 一种电动车鞍座
CN201313529Y (zh) 双向调整式机车后视镜
CN220130027U (zh) 一种近光灯体电机装置锯齿式调节结构
CN212861761U (zh) 三轮车转向器
CN214249443U (zh) 一种便捷的前组合灯调光模组
CN218718066U (zh) 一种螺钉结构
CN214306382U (zh) 一种旋转结构及懒人支架
CN108400766A (zh) 一种新型的荒漠光伏电站技术
CN21590030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筋膜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