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8219U -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8219U
CN215428219U CN202120184687.4U CN202120184687U CN215428219U CN 215428219 U CN215428219 U CN 215428219U CN 202120184687 U CN202120184687 U CN 202120184687U CN 215428219 U CN215428219 U CN 215428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tower body
fixedly connected
packing layer
wast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46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鉴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yo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yo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yo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yo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846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8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8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82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填料层,所述塔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输液管上,所述塔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塔体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贯穿塔体和水箱侧壁并延伸,所述出气口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除湿层。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道、第一喷头、第一填料层、第二管道、第二喷头、第二填料层和除湿层,使废气处理效果好,通过输液管、过滤板、第二水泵、第四管道,实现回收重利用,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主要包括碳烃化合物、苯及苯系物、醇类、酮类、酚类、醛类、酯类、胺类、腈、氰等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电子、化工、石油化工、涂料、印刷、涂装、家具、皮革等行业产生。
现如今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的处理效果不是很好,同时其中使用的的喷淋液没有回收进行重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填料层,所述塔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贯穿塔体的内侧并固定连接在第三管道的中部,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贯穿塔体的内侧并固定连接在第三管道的顶部,所述第三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水箱内的底部,所述塔体的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填料层的两端,所述输液管的底部均贯穿塔体的内侧并延伸,所述第一填料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进液管的一端,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输液管上,所述塔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塔体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管道的一端,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贯穿塔体和水箱侧壁并延伸,所述塔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除湿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外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且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动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管道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喷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喷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液管均和第一填料层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一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塔体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经过第一管道和第一喷头对第一填料层进行喷淋,从而对进入的有机废气进行加湿,并去除溶于液体的废气成分和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随后利用第二管道和第二喷头对第二填料层进行喷淋,使溶解于液体的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被附着在填料的微生物吸收,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被分解,最终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两次处理可提高处理效果,再通过除湿层进行除湿后从出气口排出,而后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内部多余的液体进入到输液管,通过输液管流到塔体的底部,经过过滤板进行过滤,再通过第二水泵和第四管道之间的相配合,输送水箱中,实现回收重利用,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的第一管道结构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塔体;2、第一管道;3、第一喷头;4、第二管道;5、第二喷头;6、除湿层;7、第一填料层;8、第二填料层;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第三管道;12、进水管;13、水箱;14、第一水泵;15、第四管道;16、第二水泵;17、过滤板;18、进气口;19、输液管;20、进液管;2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1,塔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填料层7,塔体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填料层8,第一填料层7和第二填料层8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2,第一管道2的一端贯穿塔体1的内侧并固定连接在第三管道11的中部,第二填料层8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管道4,第二管道4的一端贯穿塔体1的内侧并固定连接在第三管道11的顶部,第三管道1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14的一侧,第一水泵1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水箱13内的底部,通过第一水泵14和第三管道11之间的相配合对水箱13内部的液体进行抽动,经过第一管道2和第一喷头3对第一填料层7进行喷淋,从而对进入的有机废气进行加湿,并去除溶于液体的废气成分和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再利用第二管道4和第二喷头5对第二填料层8进行喷淋,使溶解于液体的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被附着在填料的微生物吸收,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被分解,最终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塔体1的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输液管19,输液管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填料层8的两端,输液管19的底部均贯穿塔体1的内侧并延伸,第一填料层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进液管20的一端,进液管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输液管19上,塔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过滤板17,塔体1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6,第二水泵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管道15的一端,第四管道15的另一端贯穿塔体1和水箱13侧壁并延伸,第一填料层7和第二填料层8内部多余的液体进入到输液管19,随后通过输液管19流到塔体1的底部,经过过滤板17进行过滤,再通过第二水泵16和第四管道15之间的相配合,输送水箱13中,实现回收重利用,塔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除湿层6,通过除湿层6进行除湿,再从出气口21排出。
第一管道2和第三管道11的外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10且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10均为电动阀门,第一阀门9可以控制第一管道2的进水,第二阀门10可以控制第二管道4的进水,第一管道2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喷头3,第二管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喷头5,利用通过第一喷头3对第一填料层7进行喷淋,第二喷头5可以对第二填料层8进行喷淋,进液管20均和第一填料层7相连通,水箱13一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2,通过进水管12为水箱13供水,塔体1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18,有机废气可以从进气口18 进行塔体1中。
工作原理:首先有机废气从进气口18进入塔体1中,逐渐进入第一填料层7中,随后通过第一水泵14和第三管道11之间的相配合对水箱13内部的液体进行抽动,再打开第一阀门9,被抽动的液体经过第一管道2和第一喷头3对第一填料层7进行喷淋,从而对进入的有机废气进行加湿,并去除溶于液体的废气成分和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随后有机废气上升进入第二填料层8中,在打开第二阀门10,利用第二管道4和第二喷头5对第二填料层8进行喷淋,使溶解于液体的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被附着在填料的微生物吸收,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被分解,最终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再通过除湿层6进行除湿,再从出气口21排出,而后在第一填料层7内部多余的液体可以通过进液管20进入到输液管19中,第二填料层8内部多余的液体直接进入到输液管19,随后通过输液管19流到塔体1的底部,经过过滤板17进行过滤,再通过第二水泵16和第四管道15之间的相配合,输送水箱13中,实现回收重利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填料层(7),所述塔体(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填料层(8),所述第一填料层(7)和第二填料层(8)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2)的一端贯穿塔体(1)的内侧并固定连接在第三管道(11)的中部,所述第二填料层(8)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管道(4),所述第二管道(4)的一端贯穿塔体(1)的内侧并固定连接在第三管道(11)的顶部,所述第三管道(1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14)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1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水箱(13)内的底部,所述塔体(1)的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输液管(19),所述输液管(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填料层(8)的两端,所述输液管(19)的底部均贯穿塔体(1)的内侧并延伸,所述第一填料层(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进液管(20)的一端,所述进液管(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输液管(19)上,所述塔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过滤板(17),所述塔体(1)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6),所述第二水泵(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管道(15)的一端,所述第四管道(15)的另一端贯穿塔体(1)和水箱(13)侧壁并延伸,所述塔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21),所述出气口(2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除湿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和第三管道(11)的外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10)且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10)均为电动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喷头(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喷头(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0)均和第一填料层(7)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3)一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18)。
CN202120184687.4U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28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4687.4U CN215428219U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4687.4U CN215428219U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8219U true CN215428219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0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468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28219U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8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99965U (zh) 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
CN107413185A (zh) 电解锌酸雾处理装置
CN205461573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
CN206215011U (zh) 一种高效多重废气吸收装置
CN207970680U (zh) 一种去除工业尾气中voc的装置
CN215428219U (zh)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塔
CN206793376U (zh) 一种循环检测脱硫喷淋塔
CN209317446U (zh) 一种撬装模块式处理VOCs废气的装置
CN207430015U (zh) 基于光催化及膜分离技术的一体化voc废气处理系统
CN212369881U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10845845U (zh) 一种快速处理废气的环保型喷淋净化塔
CN210448605U (zh) 一种用于精馏脂松节油生产用尾气洗涤塔
CN213824111U (zh) 一种聚丙烯填料吸收塔
CN208229661U (zh) 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废气处理装置
CN219424108U (zh) 一种雾化加湿式生物滤池
CN111097275A (zh) 一种快速处理废气的环保型喷淋净化塔
CN219441231U (zh) 一种制浆造纸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净化喷淋塔
CN220824637U (zh)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及有机废气处理组件
CN218653746U (zh) 一种酸雾污染物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CN216964116U (zh)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17016081U (zh) 恶臭气体净化设备
CN217092823U (zh) 一种活性动态膜VOCs废气处理系统
CN204502766U (zh) 废气吸收塔
CN208742273U (zh) 一种喷淋式废气降解处理塔
CN209696569U (zh) 一种环保净化的除尘除臭消毒喷淋塔装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