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6406U - 润滑油温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润滑油温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6406U
CN215416406U CN202121368810.4U CN202121368810U CN215416406U CN 215416406 U CN215416406 U CN 215416406U CN 202121368810 U CN202121368810 U CN 202121368810U CN 215416406 U CN215416406 U CN 215416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eat exchanger
ball valve
lubricating oil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88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皓
徐岩
张威力
张振华
邢建强
卢文彤
杨鹤
陶志平
张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21213688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6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6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6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架实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温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级循环回路、第二级循环回路、第三级循环回路、清洗吹扫机构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三级循环回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用于自有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且所述第一回路通过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连接,所述第二回路用于无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且所述第二回路通过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连接。采用三级循环回路控制润滑油的温度,且第三级循环回路中包含两组可应用于两种不同的润滑油控制场景,可适配不同的台架,通用性强,同时,采用控制模块控制整个系统,可在较大范围内对被控润滑油进行调节,精度高、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润滑油温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架实验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台架实验室用润滑油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润滑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汽车工业中,车用润滑油对车辆的使用寿命、运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其本身的使用寿命也对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有着直接关系。发动机油与变速箱油是车用润滑油中占比最大的两个品类。
在发动机油与变速箱油开发过程中,台架实验作为最接近整车实验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油品测试方式。在台架实验中,对润滑油温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既要满足多种工况下发动机或变速箱正常运行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也要保证达到各类测试所设计的不同运行温度。
然而,现有的台架实验室用润滑油温控系统,无法兼顾通用性与控制精度,即,可适配多类型台架实验的系统往往对温度的控制精度把握不足;温度控制精度较高的系统又仅仅适用于特定的台架实验。
因此,开发出一种既能适用于多类型台架实验,温度控制精度又高的润滑油温控系统,在发动机油、变速箱油等油品的测试中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台架实验室用润滑油温控系统存在无法兼顾通用性与控制精度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温控系统,该系统包括:
第一级循环回路,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设置于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用于控制第一冷却介质的压力;
第二级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用于控制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
第三级循环回路,所述第三级循环回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用于自有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且所述第一回路通过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连接,所述第二回路用于无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且所述第二回路通过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连接;
清洗吹扫机构,用于清理回收系统管路中的剩余润滑油;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所述第三级循环回路、所述清洗吹扫机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球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换热器、第一比例阀、第一压力表和第二球阀,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一次侧入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还包括:
第一调压阀,所述第一调压阀与所述第一球阀连通,用于调节第一冷却介质的进入循环回路的压力;
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调压阀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用于过滤第一冷却介质中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比例阀为三通比例阀I,所述第一比例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一次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的还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压力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球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储存罐、第一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比例阀、第一加热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气动阀、流量计、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球阀,所述第一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入口,所述第一泵的旁通管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计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比例阀为三通比例阀II,所述第二比例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的还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加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上设置有第五球阀、排气阀、液位开关和观察连通器,所述排气阀用于将第二冷却介质逸出的气体排出,所述液位开关用于监测所述储存罐中第二冷却介质的液位,所述观察连通器用于观察第二冷却介质的液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与所述第四球阀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与所述第三球阀连接;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设置有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气动阀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上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冷却介质的第六球阀,所述第六球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加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球阀、第二换热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八球阀,所述第七球阀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八球阀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七球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入口,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出口,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七球阀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九球阀,所述第九球阀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润滑油油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球阀、第二泵、第三换热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十一球阀,所述第十球阀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十一球阀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十球阀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二次侧入口,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二次侧出口,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十球阀与所述第二泵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十二球阀,所述第十二球阀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回路中的润滑油油样。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吹扫机构包括:
压缩空气气源:用于提供压缩空气对管路进行清扫;
回收罐:所述回收罐用于回收管路中剩余的润滑油;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回收罐连通,用于对所述回收罐抽真空。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吹扫机构还包括至少7个气动阀,包括:
设置于所述回收罐顶部的第三气动阀,所述第三气动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
设置于所述回收罐底部的第四气动阀;
设置于所述第二泵入口的第五气动阀,所述第五气动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
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二次侧出口的第六气动阀和第七气动阀,所述第六气动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所述第七气动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
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入口的第八气动阀,所述第八气动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
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出口的第九气动阀,所述第九气动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
采用三级循环回路控制润滑油的温度,且第三级循环回路中包含两组可应用于两种不同的润滑油控制场景,可适配不同的台架,通用性强,同时,采用控制模块控制整个系统,可在较大范围内对被控润滑油进行调节,精度高、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还发现,采用间接换热方式控制润滑油的温度,能够有效避免加热器对润滑油直接加热而导致油品性质被改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优选情况的润滑油温控系统中第一级循环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优选情况的润滑油温控系统中第二级循环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优选情况的润滑油温控系统中第三级循环回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级循环回路 101、第一球阀
102、第一压力传感器 103、第一比例阀
104、第一压力表 105、第二球阀
106、第一调压阀 107、第一过滤器
200、第二级循环回路 201、第三球阀
202、第二压力传感器 203、第一温度传感器
204、储存罐 2041、第五球阀
2042、排气阀 2043、液位开关
2044、观察连通器 205、第一泵
206、第二比例阀 207、第一加热器
208、第二温度传感器 209、第一气动阀
210、流量计 211、第三温度传感器
212、第四球阀 213、第二气动阀
214、第六球阀 215、第二加热器
300、第三级循环回路 310、第一回路
311、第七球阀 312、第三压力传感器
313、第四温度传感器 314、第八球阀
315、第九球阀 320、第二回路
321、第十球阀 322、第二泵
323、第四压力传感器 324、第五温度传感器
325、第十一球阀 326、第十二球阀
400、清洗吹扫机构 401、压缩空气气源
402、回收罐 403、真空泵
404、第三气动阀 405、第四气动阀
406、第五气动阀 407、第六气动阀
408、第七气动阀 409、第八气动阀
410、第九气动阀 500、第一换热器
600、第二换热器 700、第三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温控系统,可应用于台架实验室中。如图1、图2、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第一级循环回路100,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100设置于第一换热器500的一次侧,用于控制第一冷却介质的压力;
第二级循环回路200,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的二次侧,用于控制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
第三级循环回路300,所述第三级循环回路30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回路310和第二回路320,所述第一回路310用于自有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且所述第一回路310通过第二换热器600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连接,所述第二回路320用于无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且所述第二回路320通过第三换热器700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连接;
清洗吹扫机构400,用于清理回收系统管路中的剩余润滑油;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100、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所述第三级循环回路300、所述清洗吹扫机构400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水,所述二冷却介质可以为防冻液。
本实用新型中,当被控温润滑油路中自身有动力支持循环时,如发动机油路,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通过第二换热器600与所述第一回路310连接;当被控温润滑油路中自身无动力支持循环时,如变速箱油路,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通过第三换热器700与所述第二回路320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模块采用PLC作为主控单元;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且经过通讯匹配,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实现与台架控制系统交互,从而通过台架控制系统控制包括润滑油温控系统在内的整套系统。
采用三级循环回路控制润滑油的温度,且第三级循环回路300中包含两组可应用于两种不同的润滑油控制场景,可适配不同的台架,通用性强,同时,采用控制模块控制整个系统,可在较大范围内对被控润滑油进行调节,精度高、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球阀101、第一压力传感器102、第一换热器500、第一比例阀103、第一压力表104和第二球阀10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2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一次侧入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2、所述第一压力表104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球阀101连接冷却水进水,所述第二球阀105连接冷却水回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100还包括:
第一调压阀106,所述第一调压阀106与所述第一球阀101连通,用于调节第一冷却介质的进入循环回路的压力;
第一过滤器107,所述第一过滤器107设置于所述第一调压阀106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2之间,用于过滤第一冷却介质中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比例阀103为三通比例阀I,所述第一比例阀103的A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一次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103的B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07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103的AB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压力表104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2采集所述第一换热器500一次侧入口处冷却水的进水压力,并将采集到的压力数据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2采集的冷却水压力数据控制第一比例阀103的开度,具体地,控制模块内可以预设控制目标压力值,当第一压力传感器102测到的压力值高于目标压力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比例阀103增加B端进水量,减少A端进水量,从而降低进入第一换热器500一次侧流体压力;反之,则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比例阀103减少B端进水量,增加A端进水量,增加进入第一换热器500一次侧的流体压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压力表104显示冷却水回水压力,并将冷却水回水压力数据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内可以预设冷却水压力下限值,第一压力表104既能够显示冷却水回水压力,同时也能够作为报警传感器,当第一压力表104的测量值低于冷却水下限值时,所述第一压力表104发出报警提示,所述控制模块进行停机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球阀201、第二压力传感器202、第一温度传感器203、储存罐204、第一泵205、第一换热器500、第二比例阀206、第一加热器207、第二温度传感器208、第一气动阀209、流量计210、第三温度传感器211和第四球阀212,所述第一泵205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的二次侧入口,所述第一泵205的旁通管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加热器215,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0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所述流量计210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系统启动后,所述第一泵205开始运转,所述控制模块内目标流量值,当流量计210测量的第二冷却介质流量值低于目标值时,控制模块提高第一泵205的转速;当流量计210测量的第二冷却介质流量值高于目标值时,控制模块降低第一泵205的转速。发明人发现,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保证系统的温控能力在一定范围可调,更有利于适配不同温控目标和温控对象,提高设备通用性;而且采用这种方式能够稳定冷却介质流量,排除干扰因素,更有利于精确、稳定地控制进入后续第二换热器600、第三换热器700的介质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模块内可以预设第二冷却介质压力上限值,当第二压力传感器202采集的第二冷却压力高于上限值时,系统会自动进行一系列安全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比例阀206为三通比例阀II,所述第二比例阀206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的二次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阀206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加热器215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206的还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加热器207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204上设置有第五球阀2041、排气阀2042、液位开关2043和观察连通器2044,所述排气阀2042用于将第二冷却介质逸出的气体排出,所述液位开关2043用于监测所述储存罐204中第二冷却介质的液位,所述观察连通器2044用于观察第二冷却介质的液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冷却介质通过第五球阀2041加入到所述储存罐204中,在系统运行时,第二冷却介质中逸出的气体汇集在储存罐204顶部,当储存罐204内的压力超过所述排气阀2042的压力设定值时,气体通过排气阀2042排出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位开关2043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当所述液位开关2043监测到储存罐204内第二冷却介质低于下限值,触发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报警信号,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进行一系列保护动作,例如,所述控制模块可以发生声光报警信号,或关闭所述第一泵205、所述第一加热器207、所述第二加热器215等,前述动作可选择性执行直至关闭整个系统,防止由于液位过低而导致所述第一泵205空转和所述加热器干烧,甚至损坏整个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600的一次侧入口与所述第四球阀212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600的一次侧出口与所述第三球阀201连接;
所述第三换热器700的一次侧入口设置有第二气动阀213,所述第二换热器600的一次侧出口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02连接,所述第二气动阀213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上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冷却介质的第六球阀214,所述第六球阀214设置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与所述第一加热器207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路3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球阀311、第二换热器600、第三压力传感器312、第四温度传感器313和第八球阀314,所述第七球阀311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八球阀314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七球阀311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二次侧入口,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312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二次侧出口,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312、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313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七球阀311和第八球阀314均处于打开状态时,实现整套润滑油温控系统与台架油路连接,当第七球阀311和第八球阀314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整套润滑油温控系统与台架油路断开。
本实用新型中,当被控温油路为自有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时,进行控温时,所述第一气动阀209打开,所述第二气动阀213关闭,所述第四球阀212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600的一次侧入口,所述第三球阀201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600的一次侧出口,管路连接完毕后,打开第三球阀201和第四球阀212,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和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313传输的温度数据,自动调节所述第一加热器207、所述第二加热器215的通电、断电的时间比例调节其输出功率以及第二比例阀206的开度,以调整第二冷却介质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一次侧的温度,最终使得油温控制在目标值。
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内可以预设目标温度值,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313作为控温的主要参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和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作为控温的次要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可以测量加热前第二冷却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可以测量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600前第二冷却介质的温度,通过所述控制模块的内部算法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207、所述第二加热器215以及所述第二比例阀206的动作。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第四温度传感器313测量到实际温度低于设定的目标温度时,在此种情况下,说明第二冷却介质是需要加热的。在该状态下,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测量的温度值远低于设定的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和第二比例阀206激烈动作,示例性地,控制第二比例阀206增加B端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即,增加流经第二加热器215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此时,第二比例阀206中A端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相应减少,并大幅度增加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的输出功率,以使得第二冷却介质快速升温;反之,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测量的温度值接近设定的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和第二比例阀206柔和动作,小幅度增加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的输出功率,以防止加热过度,造成温度超调过大。
根据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第四温度传感器313测量到实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时,在此种情况下,说明第二冷却介质是需要冷却的。在该状态下,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测量的温度值远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和第二比例阀206激烈动作,示例性地,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比例阀206增加A端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即,增加流经第一换热器500二次侧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此时,所述第二比例阀206中B端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相应减少,并大幅度降低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的输出功率,以使得第二冷却介质快速降温;反之,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测量的温度值接近设定的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小幅度降低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的输出功率,以防止降温过度,造成温度超调过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的测量值之差,表征第二冷却介质与被控温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剧烈程度,即差值越小,热量交换越少。因此,在此差值逐渐减小的过程中,控制模块输出也应逐渐减弱,避免出现超调。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四温度传感器313的测量值与目标温度值相差较大时,第三温度传感器211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03的测量值之差若较小,说明热交换出现问题,示例性地,第二换热器600堵塞,可据此判断系统是否运行正常。同样地,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的测量值之差,能够判断第三交换器是否存在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七球阀31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之间还设置有第九球阀315,所述第九球阀315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回路310中的润滑油油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路3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球阀321、第二泵322、第三换热器700、第四压力传感器323、第五温度传感器324和第十一球阀325,所述第十球阀321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十一球阀325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十球阀321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700二次侧入口,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323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700二次侧出口,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323、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324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当第十球阀321和第十一球阀325均处于打开状态时,实现整套润滑油温控系统与台架油路连接,当第十球阀321和第十一球阀325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整套润滑油温控系统与台架油路断开。
本实用新型中,当被控温油路无自有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时,进行控温时,所述第一气动阀209关闭,所述第二气动阀213打开,第三球阀201和第四球阀212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二冷却介质经过第三换热器700的一次侧,第二泵322开启,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和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324传输的温度数据,自动调节所述第一加热器207、所述第二加热器215的通电、断电的时间比例调节其输出功率以及第二比例阀206的开度,以调整第二冷却介质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700一次侧的温度,最终使得油温控制在目标值。
同样地,所述控制模块内可以预设目标温度值,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324作为控温的主要参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作为控温的次要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可以测量加热前第二冷却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可以测量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700前第二冷却介质的温度,通过所述控制模块的内部算法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207、所述第二加热器215以及所述第二比例阀206的动作。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第五温度传感器324测量到实际温度低于设定的目标温度时,在此种情况下,说明第二冷却介质是需要加热的。在该状态下,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测量的温度值远低于设定的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和第二比例阀206激烈动作,示例性地,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第二比例阀206增加B端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即,增加流经第二加热器215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此时,第二比例阀206中A端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相应减少,并大幅度增加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的输出功率,以使得第二冷却介质快速升温;反之,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测量的温度值接近设定的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和第二比例阀206柔和动作,小幅度增加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的输出功率,以防止加热过度,造成温度超调过大。
根据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第五温度传感器324测量到实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在此种情况下,说明第二冷却介质是需要冷却的。在该状态下,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测量的温度值远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和第二比例阀206激烈动作,示例性地,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第二比例阀206增加A端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即,增加流经第一换热器500二次侧的流量),此时,所述第二比例阀206中B端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相应减少,并降低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的输出功率,以使得第二冷却介质快速降温;反之,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测量的温度值接近设定的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信号小幅度降低第一加热器207和第二加热器215的输出功率,以防止降温过度,造成温度超调过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十球阀321与所述第二泵32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十二球阀326,所述第十二球阀326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回路320中的润滑油油样。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吹扫机构400包括:
压缩空气气源401:用于提供压缩空气对管路进行清扫;
回收罐402:所述回收罐402用于回收管路中剩余的润滑油;
真空泵403:所述真空泵403与所述回收罐402连通,用于对所述回收罐402抽真空。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吹扫机构400还包括至少7个气动阀,包括:
设置于所述回收罐402顶部的第三气动阀404,所述第三气动阀4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401;
设置于所述回收罐402底部的第四气动阀405;
设置于所述第二泵322入口的第五气动阀406,所述第五气动阀40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402;
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700二次侧出口的第六气动阀407和第七气动阀408,所述第六气动阀40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402,所述第七气动阀40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401;
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二次侧入口的第八气动阀409,所述第八气动阀40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401;
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二次侧出口的第九气动阀410,所述第九气动阀4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402。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气动阀404、第四气动阀405、第五气动阀406、第六气动阀407、第七气动阀408、第八气动阀409和第九气动阀410均为常闭阀,当启动吹扫程序时,所述真空泵403先启动,待回收罐402建立起负压(真空度例如为0.05MPa)时,打开第五气动阀406、第六气动阀407和第九气动阀410,将管路内的润滑油抽入回收罐402内,然后打开第七气动阀408和第八气动阀409,使管路中进入压缩空气进行清扫,实现更高效的清理回收管路内的剩余润滑油;当清洗吹扫完成时,控制模块控制关闭第五气动阀406、第六气动阀407、第七气动阀408、第八气动阀409和第九气动阀410后,启动第四气动阀405将回收罐402中的润滑油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第三气动阀404向回收罐402内通入清洗剂,对所述回收罐402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温控系统结构合理,可在较大范围内对被控油温进行调节,且精度高、稳定性好,报警与保护结构完善;同时,还能够适用于多类型的台架试验,便于拆装,采用间接换热方式控制润滑油的温度,能够有效避免加热器对润滑油直接加热而导致油品性质被改变的问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润滑油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第一级循环回路(100),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100)设置于第一换热器(500)的一次侧,用于控制第一冷却介质的压力;
第二级循环回路(200),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的二次侧,用于控制第二冷却介质的流量;
第三级循环回路(300),所述第三级循环回路(30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回路(310)和第二回路(320),所述第一回路(310)用于自有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且所述第一回路(310)通过第二换热器(600)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连接,所述第二回路(320)用于无循环动力的润滑油路,且所述第二回路(320)通过第三换热器(700)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连接;
清洗吹扫机构(400),用于清理回收系统管路中的剩余润滑油;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100)、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所述第三级循环回路(300)、所述清洗吹扫机构(400)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球阀(101)、第一压力传感器(102)、第一换热器(500)、第一比例阀(103)、第一压力表(104)和第二球阀(10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2)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一次侧入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2)、所述第一压力表(104)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循环回路(100)还包括:
第一调压阀(106),所述第一调压阀(106)与所述第一球阀(101) 连通,用于调节第一冷却介质的进入循环回路的压力;
第一过滤器(107),所述第一过滤器(107)设置于所述第一调压阀(106)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2)之间,用于过滤第一冷却介质中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阀(103)为三通比例阀I,所述第一比例阀(103)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一次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10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07)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103)的还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压力表(10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球阀(201)、第二压力传感器(202)、第一温度传感器(203)、储存罐(204)、第一泵(205)、第一换热器(500)、第二比例阀(206)、第一加热器(207)、第二温度传感器(208)、第一气动阀(209)、流量计(210)、第三温度传感器(211)和第四球阀(212),所述第一泵(205)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的二次侧入口,所述第一泵(205)的旁通管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加热器(215),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0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3)、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1)、所述流量计(210)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例阀(206)为三通比例阀II,所述第二比例阀(206)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500)的二次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阀(206)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加热器(215)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206)的还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加热器(20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204)上设置有第五球阀(2041)、排气阀(2042)、液位开关(2043)和观察连通器(2044),所述排气阀(2042)用于将第二冷却介质逸出的气体排出,所述液位开关(2043)用于监测所述储存罐(204)中第二冷却介质的液位,所述观察连通器(2044)用于观察第二冷却介质的液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的一次侧入口与所述第四球阀(212)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600)的一次侧出口与所述第三球阀(201)连接;
所述第三换热器(700)的一次侧入口设置有第二气动阀(213),所述第二换热器(600)的一次侧出口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02)连接,所述第二气动阀(213)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循环回路(200)上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冷却介质的第六球阀(214),所述第六球阀(214)设置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8)与所述第一加热器(207)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路(3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球阀(311)、第二换热器(600)、第三压力传感器(312)、第四温度传感器(313)和第八球阀(314),所述第七球阀(311)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八球阀(314)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七球阀(311)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二次侧入口,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312)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二次侧出口,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312)、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313)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球阀(31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九球阀(315),所述第九球阀(315)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回路(310)中的润滑油油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路(3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球阀(321)、第二泵(322)、第三换热器(700)、第四压力传感器(323)、第五温度传感器(324)和第十一球阀(325),所述第十球阀(321)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十一球阀(325)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十球阀(321)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700)二次侧入口,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323)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700)二次侧出口,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323)、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324)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球阀(321)与所述第二泵(32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十二球阀(326),所述第十二球阀(326)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回路(320)中的润滑油油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吹扫机构(400)包括:
压缩空气气源(401):用于提供压缩空气对管路进行清扫;
回收罐(402):所述回收罐(402)用于回收管路中剩余的润滑油;
真空泵(403):所述真空泵(403)与所述回收罐(402)连通,用于对所述回收罐(402)抽真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吹扫机构(400) 还包括至少7个气动阀,包括:
设置于所述回收罐顶部的第三气动阀(404),所述第三气动阀(4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
设置于所述回收罐底部的第四气动阀(405);
设置于所述第二泵(322)入口的第五气动阀(406),所述第五气动阀(40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
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700)二次侧出口的第六气动阀(407)和第七气动阀(408),所述第六气动阀(40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所述第七气动阀(40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
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二次侧入口的第八气动阀(409),所述第八气动阀(40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
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00)二次侧出口的第九气动阀(410),所述第九气动阀(4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罐(402)。
CN202121368810.4U 2021-06-18 2021-06-18 润滑油温控系统 Active CN215416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8810.4U CN215416406U (zh) 2021-06-18 2021-06-18 润滑油温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8810.4U CN215416406U (zh) 2021-06-18 2021-06-18 润滑油温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6406U true CN215416406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8810.4U Active CN215416406U (zh) 2021-06-18 2021-06-18 润滑油温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6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31146B1 (ko) 수소 저장체의 수소 저장 성능 평가 장치
CN109960298A (zh) 适用于多种设备的高低温循环性能测试装置
CN110631887B (zh) 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
CN110595558A (zh) 一种自适应环境温度的天然气流量测量系统
CN104502131A (zh) 一种变速箱吸入式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
CN102553119A (zh) 一种气体灭火剂浓度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15416406U (zh) 润滑油温控系统
CN210269207U (zh) 燃料电池车去离子器测试台架
CN114753996A (zh) 一种水泵测试台架及测试方法
CN208734420U (zh) 发动机分解摩擦功试验冷却液温控系统
CN204386715U (zh) 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
CN117402725A (zh) 一种高压细胞培养舱自动控制系统
CN212303766U (zh) 一种电池包冷却液循环测试装置
CN113944538B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冷却系统及发动机试验台架冷却方法
CN110259765A (zh) 一种用于液压阀性能检测的可视化实验台
CN114483252B (zh) 一种发动机台架机油更换精度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4454119A (zh) 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69501U (zh) 载物台水冷装置
CN217359829U (zh) 高温气冷堆及其一回路湿度测量装置
CN209264198U (zh) 一种用于包装容器密性检测的恒温供水装置
CN216926083U (zh) 一种智能高原高低温环境仓深冷水恒温试验装置
CN219798986U (zh) 一种膜管疲劳性能测试装置
JP3172884B2 (ja) 薬液制御装置
CN116928886B (zh) 基于多变量的化工导热油炉安全监管系统
CN214149888U (zh) 液冷模块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