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0764U -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0764U
CN215410764U CN202121464744.0U CN202121464744U CN215410764U CN 215410764 U CN215410764 U CN 215410764U CN 202121464744 U CN202121464744 U CN 202121464744U CN 215410764 U CN215410764 U CN 215410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huck
shell
position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47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岳义帅
马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47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0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0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0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管路接头包括定位组件、转接件和密封件,定位组件包括壳体、卡盘和多个用于抱紧管路的卡爪,壳体包括上罩壳及与上罩壳可拆卸连接的底托,上罩壳和/或底托设置有与卡爪适配的导向孔,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卡盘利用啮合传动的方式带动多个卡爪在导向孔内移动并在抱紧管路的夹紧位置和松开管路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转接件与管路共同夹持密封件,密封件与管路、转接件分别密封,以形成连通管路的过流通道。龙头辅助装置包括上述管路接头及与转接件的转接部可拆卸连接的龙头净水器、龙头热水器或龙头起泡器。本申请的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具有密封性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产品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路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生活中常见的用于控制水流大小及水流通断的工具,由于普通的水龙头只有控制水流的作用,并不能对水进行进一步地处理,无法满足用户多样性的用水需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龙头净水器、龙头热水器或龙头起泡器等多样化的辅助装置来对水龙头流出的水进行净化、加热或改变水形等处理,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用水需求。
现有的龙头净水器等辅助装置通过万能接头与水龙头连接,现有的万能接头包括小硅胶套、大硅胶套、塑料外壳和不锈钢卡箍,大硅胶套套设于小硅胶套外侧,塑料外壳套设于大硅胶套外侧,不锈钢卡箍套设于塑料外壳外侧。安装时,如果是口径较小的水龙头,直接将硅胶套套在水龙头外侧,然后拧紧卡箍,利用卡箍围压塑料外壳,继而使塑料外壳挤压硅胶套,从而使万能接头紧固在水龙头上;如果是口径较大的水龙头,需要先将内部的小硅胶套取出,然后将大硅胶套套在水龙头外侧,然后拧紧卡箍,从而使万能接头紧固在水龙头上。
基于现有的万能接头的结构和安装方式,现有的万能接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硅胶套的软硬度要求较高,太硬不仅难以被撑开,也会导致与水龙头外壁的贴合效果不好,太软又导致压缩力不足而容易脱落,并且太软容易出现褶皱缝隙而导致漏水,因此对产品的加工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2、安装繁琐:现有的万能接头有内外两层硅胶套,安装大口径水龙头时需要将内层小硅胶套取出后再安装;而且安装后还需要利用螺丝刀拧紧卡箍。
3、密封不可靠:现有的万能接头与水龙头的密封依赖水龙头外壁抵压硅胶套,水龙头外壁不平滑就容易造成贴合不紧密而导致漏水;而且,现有的万能接头利用卡箍的周向压力实现固定和密封,卡箍与硅胶套之间还设有塑料外壳,不好判断是否达到密封所需的预紧力,拧紧不到位,也会造成漏水风险,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性要求较高。
4、适配性较低:现有的万能接头只适用于水龙头出水口端为圆型的水龙头,同时还需要水龙头的出水口端留有较长的长度,以给硅胶套提供足够的接触长度,才能保证安装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路接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路接头,包括: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壳体、卡盘和多个用于抱紧管路的卡爪,多个所述卡爪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壳体包括上罩壳及与所述上罩壳可拆卸连接的底托,所述上罩壳和/或所述底托设置有与所述卡爪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卡爪沿所述导向孔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具有相互配合以抱紧管路的夹紧位置和松开管路的解锁位置,所述卡盘与所述卡爪啮合传动,且所述卡盘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以带动所述卡爪在所述夹紧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内设有第一过流通道,所述转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部、另一端设置有转接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组件相连;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夹持固定于管路的端部与所述定位部之间,所述密封件具有与管路的端部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端面、以及与所述定位部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端面,所述密封件内设有连通管路和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的第二过流通道。
本申请中的管路接头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上罩壳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管路接头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适配的紧固件,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或者,
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两者之一设置有卡舌,两者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卡舌适配的卡接位,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通过所述卡舌与所述卡接位的卡接配合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两者之一设置有定位槽,两者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与所述定位槽插接配合。
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导向孔处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具有与所述卡爪配合的引导面。
所述卡盘的一端设有主动啮合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且设有施力部,所述主动啮合部为绕所述卡盘的周向设置的轮齿,所述轮齿呈螺旋线布置;所述卡爪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具有夹持端、以及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止位端,所述支撑臂还具有在所述夹持端和所述止位端之间延伸的从动啮合部,所述从动啮合部与所述主动啮合部啮合传动。
所述上罩壳朝向所述底托的投影覆盖所述夹持端。
所述卡盘位于所述卡爪的上方,所述上罩壳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卡盘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轴向限位部,以及用于限定所述卡盘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径向限位部,所述卡盘具有与所述轴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轴向限位端面,以及与所述径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径向限位端面;所述底托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密封件的支撑端面,所述底托还设有与所述定位部固连的安装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所述卡盘位于所述卡爪的下方,所述底托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卡盘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轴向限位部,以及用于限定所述卡盘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径向限位部,所述卡盘具有与所述轴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轴向限位端面,以及与所述径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径向限位端面;所述卡盘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密封件的支撑端面,所述卡盘还设有与所述定位部固连的安装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龙头辅助装置,包括龙头辅助器,还包括如上述的管路接头,所述龙头辅助器与所述转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本申请中的龙头辅助装置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龙头辅助器为龙头净水器、龙头热水器或龙头起泡器,所述龙头辅助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接部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接部螺纹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所提供的管路接头中,通过在上罩壳和/或底托设置有与卡爪适配的导向孔,多个卡爪能够分别穿过一个导向孔并沿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将管路接头与管路进行装配时,多个卡爪能够共同围绕管路,然后通过设置与多个卡爪啮合传动的卡盘,使得卡盘的旋转运动能够转化为多个卡爪沿导向孔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继而使得多个卡爪能够随着卡盘的转动靠近管路,直至所有卡爪均与管路抵接,从而共同将管路夹紧,以将管路接头和管路固定在一起,同样地,多个卡爪也能随着卡盘的转动远离管路,从而实现管路接头与管路的脱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卡箍向塑料外壳施加周向预紧力以实现对管路的夹紧定位的方式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分体式的壳体使得取放卡爪更加方便,同时转动卡盘带动卡爪移动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因此不论是管路接头自身的装配还是管路接头与管路的安装都非常方便快捷,从而提升了装配效率;(2)卡爪直接与管路抵接,卡爪与管路之间的固定更加直观,使得卡爪对管路施加的预紧力更容易控制,从而使得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性要求相对较低,而且管路接头和管路装配后安装牢靠,不易脱落;(3)对心性能好,相较于容易发生形变的硅胶套,卡爪固定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管路接头受外力干扰发生歪斜而导致发生密封不严的问题;(4)适用范围更广,通过多个卡爪之间的配合夹紧水龙头,只需要为卡爪提供受力点即可,相较于硅胶套对水龙头的外形、长度、平滑度等多方面的要求,本申请对于水龙头的外型、口径和长度等要求低,扩大了管路接头的应用范围;(5)对于管路接头应用于连接水龙头与龙头净水器、热水器、起泡器等适用场景来说,下部产品重量较重,卡爪承担整体重力,使得卡爪受到管路对其的较大的反作用力,壳体的分体式设计,使得反作用力可以由卡爪仅传递到上罩壳,从而使得底托的设计可以进行相应的减材设计,例如设计成薄壁结构,从而降低管路接头整体的制造成本。
另外,管路接头与管路固定方式的优化带来了管路接头与管路之间密封方式的改变,本申请采用密封件与管路出水端口之间的端面密封,相较于硅胶套套设于水龙头外壁的方式,本申请的密封件与管路端口处的接触面积较小,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密封件与管路接触处的应力更大,使得密封件更容易与管路密封,密封效果更好,而且也使得对密封件的弹性性能的要求相对降低。并且,向密封件施加轴向力来实现端面密封的密封方式更稳定,不易失效。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在上罩壳和底托两者之一设置定位槽,两者之另一设置与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筋,使得定位槽和定位凸筋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上罩壳与底托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在上罩壳和底托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引导块,使得引导块能够对卡爪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增加了卡爪与壳体的接触面积,不仅保证了卡爪能够沿导向孔的轴线方向顺畅滑移而不发生倾斜,避免了卡爪的卡滞,而且增加了上罩壳和/或底托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使引导块径向向内延伸,能够充分利用壳体内部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引导块的“隐藏式”设计,避免引导块外露导致管路接头整体的外观一致性变差;而且,对于卡爪伸出至壳体外的一侧设置有尺寸大于导向孔的止位端的技术方案而言,内置式的引导块可避免与卡爪的止位端发生干涉而影响卡爪的移动。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在卡盘设置主动啮合部,并在卡爪设置从动啮合部,使得卡盘的旋转运动能够通过主动啮合部传递至从动啮合部,从而带动卡爪进行直线运动。而通过将从动啮合部在夹持端和止位端之间延伸设置,使得卡爪具有多种直线位移量,从而使得多个卡爪能够根据不同口径的管路采用不同的直线位移量,扩大了管路接头所能适用的管路的口径。因此,从产品加工端的角度来讲,不需要根据管路的口径设置不同型号的构件,减少了生产线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从产品使用端的角度来说,使得一种管路接头可以适用多种管路类型,提升了其适用范围和市场空间。并且,通过将主动啮合部设置为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布置的轮齿,使得多个卡爪能够以相同的速度靠近管路或远离管路,从而实现多个卡爪对管路的快速、同时夹紧或解锁,提高了卡爪之间的协同性,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呈螺旋线布置的轮齿的结构强度更高,运行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整个装配过程更加顺畅。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使上罩壳朝向底托的投影覆盖夹持端,使得夹持端被包裹在上罩壳和底托围成的壳体内,从而实现了夹持端的内置隐藏,保证了管路接头外观的一致性,同时也可避免外部杂质落入壳体内部而增加用户的清洗负担。
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将卡盘置于卡爪的上方,并在上罩壳设置轴向限位部、径向限位部,以及在卡盘设置轴向限位端面、径向限位端面,能够限制卡盘沿壳体轴向的移动以及沿壳体径向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卡盘与卡爪发生脱离,并且能够防止卡盘与卡爪的啮合发生偏差而导致运行不畅,从而保证卡盘与卡爪的有效啮合,并保证操作过程的顺畅性。并且,通过在底托设置用于承载密封件的支撑端面,能够防止密封件脱出,并使得密封件能够与壳体和卡盘作为一个组件安装至管路处,提高了装配效率。
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将卡盘置于卡爪的下方,并在底托设置轴向限位部、径向限位部,以及在卡盘设置轴向限位端面、径向限位端面,能够限制卡盘沿壳体轴向的移动以及沿壳体径向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卡盘与卡爪发生脱离,并且能够防止卡盘与卡爪的啮合发生偏差而导致运行不畅,从而保证卡盘与卡爪的有效啮合,并保证操作过程的顺畅性。并且,通过在卡盘设置用于承载密封件的支撑端面,能够防止密封件脱出,并使得密封件能够与壳体和卡盘作为一个组件安装至管路处,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卡盘置于卡爪下方一方面有利于减小管路接头的高度尺寸,促进管路接头的小型化,另一方面为在壳体的顶部实现封闭遮挡提供了空间条件,便于对壳体的顶部进行密封,从而有助于美化管路接头的外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管路接头与管路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管路接头的爆炸图一;
图3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转接件的轴测图;
图4为本申请中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上罩壳的轴测图;
图5为本申请中与图4中所示上罩壳适配的底托的轴测图;
图6为本申请中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上罩壳的轴测图;
图7为本申请中与图6中所示上罩壳适配的底托的轴测图;
图8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卡盘的轴测图;
图9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卡爪的轴测图一;
图10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卡爪的轴测图二;
图11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管路接头的爆炸图二;
图12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管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定位组件;11壳体;111上罩壳;1111第一安装孔;1112定位槽;112 底托;1121第二安装孔;1122定位凸筋;113导向孔;114引导块;12卡盘;121主动啮合部;122施力部;13卡爪;131支撑臂;132夹持端;133止位端; 134从动啮合部;135加强筋;136夹持部;137防滑垫;
2转接件;21第一过流通道;22定位部;23转接部;
3密封件;31第一密封端面;32第二密封端面;33第二过流通道;
4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管路接头既可以用于水龙头与龙头净水器、龙头热水器或龙头起泡器等水处理装置之间的对接,也可以用于两条输水管路之间的连接,总的来说,可以用于不能直接连接的两种输水构件的转接。
如图1至图2所示的管路接头,包括定位组件1、转接件2和密封件3。其中,定位组件1包括壳体11、卡盘12和多个用于抱紧管路4的卡爪13,多个卡爪13沿壳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壳体11包括上罩壳111及与上罩壳111 可拆卸连接的底托112,上罩壳111和/或底托112设置有与卡爪13适配的导向孔113,卡爪13沿导向孔113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具有相互配合以抱紧管路4 的夹紧位置和松开管路4的解锁位置,卡盘12与卡爪13啮合传动,且卡盘12 能够相对于壳体11旋转以带动卡爪13在夹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结合图1和图3,转接件2内设有第一过流通道21,转接件2的一端设有定位部22,另一端设有转接部23,转接件2通过定位部22与定位组件1连接。密封件3 夹持固定于管路4的端部与定位部22之间,密封件3具有与管路4的端部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端面31、以及与定位部22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端面32,密封件3内设有连通管路4和第一过流通道21的第二过流通道33。
参考图1所示,在对管路接头和管路4进行装配时,首先使多个卡爪13 处于解锁位置,从而使管路4能够伸入多个卡爪13之间,直至管路4的出口端部与密封件3抵接。然后,通过旋转卡盘12,能够带动多个卡爪13向靠近管路4的方向移动,直至管路接头与管路4装配到位。此时,多个卡爪13处于夹紧位置,即多个卡爪13均抵压管路4的外壁,以共同夹紧管路4,从而将管路接头与管路4固定在一起,同时,转接件2与定位组件1固定,继而和管路4夹持密封件3,密封件3通过第一密封端面31与管路4的端部密封配合,密封件3的第二密封端面32与转接件2的定位部22密封配合,使得管路4、第二过流通道33和第一过流通道21依次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卡箍向塑料外壳施加周向预紧力以实现对管路的夹紧定位的方式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 分体式的壳体11使得取放卡爪13更加方便,同时转动卡盘12带动卡爪13移动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因此不论是管路接头自身的装配还是管路接头与管路 4的安装都非常方便快捷,从而提升了装配效率;(2)卡爪13直接与管路4 抵接,卡爪13与管路4之间的固定更加直观,使得卡爪13对管路4施加的预紧力更容易控制,从而使得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性要求相对较低,而且管路接头和管路4装配后安装牢靠,不易脱落;(3)对心性能好,相较于容易发生形变的硅胶套,卡爪13固定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管路接头受外力干扰发生歪斜而导致发生密封不严的问题;(4)适用范围更广,通过多个卡爪13之间的配合夹紧水龙头,只需要为卡爪13提供受力点即可,相较于硅胶套对水龙头的外形、长度、平滑度等多方面的要求,本申请对于水龙头的外型、口径和长度等要求低,扩大了管路接头的应用范围;(5)对于管路接头应用于连接水龙头与龙头净水器、热水器、起泡器等适用场景来说,下部产品重量较重,卡爪13承担整体重力,使得卡爪13受到管路4对其的较大的反作用力,壳体11 的分体式设计,使得反作用力可以由卡爪13仅传递到上罩壳111,从而使得底托112的设计可以进行相应的减材设计,例如设计成薄壁结构,从而降低管路接头整体的制造成本。
另外,管路接头与管路4固定方式的优化带来了管路接头与管路4之间密封方式的改变,本申请采用密封件3与管路4出水端口之间的端面密封,相较于硅胶套套设于水龙头外壁以实现径向密封的密封方式而言,本申请的密封件 3与管路4端口处的接触面积较小,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密封件3与管路4接触处的应力更大,使得密封件3更容易与管路4密封,密封效果更好,而且相较于径向密封而言,端面密封的方式也使得对密封件3的弹性性能、尺寸精度以及装配后径向方向的配合精度的要求相对降低。并且,向密封件3施加轴向力来实现端面密封的密封方式更稳定,不易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的卡爪13的数量只是一种示意,并不能对本申请的管路接头造成限定。卡爪13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比3个更多。另外,第一过流通道21和第二过流通道33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导向孔113可以单独形成在上罩壳111,也可以单独形成在底托112,或者上罩壳111和底托112各形成有一部分的导向孔,两者配合形成导向孔113,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上罩壳111和底托112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1:如图4至图7所示,上罩壳111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1,底托 112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21,管路接头还包括与第一安装孔1111和第二安装孔1121适配的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紧固件能够穿过对接的第一安装孔1111 和第二安装孔1121,使得上罩壳111和底托112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孔1111和第二安装孔1121可以是螺纹孔,同时紧固件是螺钉或螺栓;第一安装孔1111和第二安装孔1121也可以是带有限位槽的孔,紧固件设有限位凸起,并且能够通过转动紧固件使限位凸起脱出或进入限位槽,从而实现上罩壳111和底托112的拆装。当然,本申请可以采用任意孔柱式的装配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方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孔1111和第二安装孔1121可以是竖直方向的,也可以是水平方向或倾斜方向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2:虽然图中未示出,上罩壳和底托两者之一设置有卡舌,两者之另一设置有与卡舌适配的卡接位,上罩壳和底托通过卡舌与卡接位的卡接配合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前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2下的一种优选示例,如图6至图7所示,上罩111设有定位槽1112,底托112设置有定位凸筋1122,定位槽1112与定位凸筋1122相互适配以插接配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上罩壳111和底托112分别设置定位槽1112和定位凸筋1122,使得定位槽1112和定位凸筋1122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上罩壳111与底托112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罩壳和底托可以是任意一者设置定位槽,另外一者设置定位凸筋。并且,定位槽和定位凸筋的形状并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凡是可以相互配合以定位的形状均可。另外,在实施例1的安装方式下,可以直接使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在定位凸筋和定位槽处,例如图4中所示,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1的柱子作为定位凸筋。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5所示,上罩壳111和底托112 均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引导块114,引导块114具有与卡爪13配合的引导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上罩壳111和底托112设置引导块, 114,使得引导块114能够对卡爪13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增加了卡爪13与壳体11的接触面积,不仅保证了卡爪13能够沿导向孔113的轴线方向顺畅滑移而不发生倾斜,避免了卡爪13的卡滞,而且增加了上罩壳111和底托112 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使引导块114径向向内延伸,能够充分利用壳体11 内部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引导块114的“隐藏式”设计,避免引导块114外露导致管路接头整体的外观一致性变差;而且,对于卡爪13伸出至壳体外的一侧设置有尺寸大于导向孔113的止位端的技术方案(参考图11和图12)而言,内置式的引导块114可避免与卡爪13的止位端发生干涉而影响卡爪13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引导块可以只设置在上罩壳和底托的其中之一上,也可以是在上罩壳和底托均设置。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8和图9所示,卡盘12 的一端设有主动啮合部121、另一端设有施力部122,主动啮合部121为绕卡盘12的周向设置的轮齿,轮齿呈螺旋线(阿基米德螺旋线)布置,在卡盘12 与壳体11装配到一起后,施力部122延伸至壳体11的外侧以供用户操作。以一个卡爪13为例,卡爪13包括支撑臂131,支撑臂131具有夹持端132、以及位于壳体11的外侧的止位端133,支撑臂131还具有在夹持端132和止位端 133之间延伸的从动啮合部134,从动啮合部134为间隔分布的齿条,齿条能够嵌入轮齿之间的螺旋形轨道当中,使得从动啮合部134与主动啮合部121啮合传动,从而使得卡爪13能够随卡盘12的转动而直线运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卡盘12的一端设置主动啮合部 121,并在卡爪13设置从动啮合部134,使得卡盘12的旋转运动能够通过主动啮合部121传递至从动啮合部134,从而带动卡爪13进行直线运动。而通过将从动啮合部134在夹持端132和止位端133之间延伸设置,使得卡爪13具有多种直线位移量,从而使得多个卡爪13能够根据不同口径的管路采用不同的直线位移量,扩大了管路接头所能适用的管路的口径。因此,从产品加工端的角度来讲,不需要根据管路的口径设置不同型号的构件,减少了生产线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从产品使用端的角度来说,使得一种管路接头可以适用多种管路类型,提升了其适用范围和市场空间。并且,通过将主动啮合部121设置为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布置的轮齿,使得多个卡爪13能够在轮齿的带动下以相同的速度靠近管路4或远离管路4,从而实现多个卡爪13对管路4的快速、同时夹紧或解锁,提高了卡爪13之间的协同性,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呈螺旋线布置的轮齿的结构强度更高,运行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整个装配过程更加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的管路接头是通过直线移动的卡爪13实现固定,并通过密封件3与管路4端口的接触实现密封,因此,只要使得壳体11 的径向足够大和卡爪13足够长(即卡爪13的直线位移量足够大),并使得密封件3的第一密封端面31的面积足够大,就可以使本申请的管路接头适用不超过壳体11径向尺寸的管路4,提升管路接头的适用性。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9所示,上罩壳111朝向底托112的投影覆盖夹持端132。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上罩壳111朝向底托112的投影覆盖夹持端132,使得夹持端132被包裹在上罩壳111和底托112围成的壳体11 内,从而实现了夹持端132的内置隐藏,保证了管路接头外观的一致性,同时也可避免外部杂质落入壳体11内部而增加用户的清洗负担。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9所示,支撑臂131的背向从动啮合部134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135。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整个管路接头通过卡爪13与管路4 的抵接实现在管路4上的固定,使得卡爪13承载了整个管路接头的重量,因此,通过在支撑臂131的背向从动啮合部134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135,能够提升卡爪13的结构强度,避免卡爪13过度变形,从而提高了管路接头和管路 4装配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一种优选示例,如图9所示,夹持端132沿管路4的轴线方向延伸以使支撑臂131具有高度尺寸大于导向孔113的内径的夹持部136,加强筋135设置于夹持部136的与夹持端132毗邻的一侧。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夹持端132形成高度尺寸大于导向孔113的夹持部136,并将加强筋135设置在夹持部136的与夹持端132毗邻的一侧,使得加强筋135能够增强夹持部136的结构强度,以对抗作用于夹持部136的在夹持端132抵压管路4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防止夹持部136变形过度导致对管路4的抱紧力不足。并且,夹持部136的高度尺寸大于导向孔 113的内径,可以对卡爪13实现径向向外的移动限定,从而便于确定卡爪13 的初始位置,使多个卡爪13的初始位置一致,以在卡盘12的带动下同步移动并同步夹紧或释放管路4。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0所示,卡爪13还包括防滑垫137,防滑垫137设置于夹持端132面向管路4的一侧。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卡爪13的夹持端132面向管路4 的一侧设置防滑垫137,使得卡爪13能够利用防滑垫137和管路4的外壁抵接,从而增加了卡爪13和管4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管路接头从管路4滑脱,提升了管路接头和管路4装配后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垫可以是和卡爪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单独的零部件并与卡爪的主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卡盘12与卡爪13的位置关系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1:如图11和图12所示,卡盘12位于卡爪13的上方,上罩壳111 设置有用于限定卡盘12沿壳体11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轴向限位部(图中未标记),以及用于限定卡盘12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径向限位部(图中未标记),卡盘12具有与所述轴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轴向限位端面,以及与所述径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径向限位端面。底托112设有用于承载密封件3的支撑端面,底托112还设有与转接件2的定位部22(参考图3所示)固连的安装部,定位部22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卡盘12与上罩壳111之间相互配合以限制卡盘12沿壳体11轴向的移动和卡盘12沿壳体11径向的移动,能够防止卡盘12与卡爪13发生脱离,并且能够防止卡盘12与卡爪13的啮合发生偏差而导致运行不畅,从而保证卡盘12与卡爪13的有效啮合,并保证操作过程的顺畅性。并且,通过在底托112设置用于承载密封件3的支撑端面,能够防止密封件3脱出,并使得密封件3能够与壳体11和卡盘12作为一个组件安装至管路4处,提高了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定位部22与安装部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条件下,可以是底托112设置内螺纹,转接件2设置外螺纹;也可以是底托112设置外螺纹,转接件2设置内螺纹,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定位部22与安装部之间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一种优选示例,参考图12所示,卡爪13的位于壳体11 外侧的止位端的尺寸大于导向孔的尺寸,从而对卡爪13向壳体11内部移动进行限位。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卡盘12位于卡爪13的下方,底托112设置有用于限定卡盘12沿壳体11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轴向限位部(图中未标记),以及用于限定卡盘12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径向限位部(图中未标记),卡盘12具有与所述轴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轴向限位端面,以及与所述径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径向限位端面。卡盘12设有用于承载密封件3的支撑端面,卡盘12还设有与转接件2的定位部22(参考图3所示)固连的安装部,定位部22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卡盘12置于卡爪13的下方,一方面有利于减小管路接头的高度尺寸,促进管路接头的小型化,另一方面为在壳体11的顶部实现封闭遮挡提供了空间条件,便于对壳体11的顶部进行密封,由于为适应多尺寸,卡盘12上置式结构中,卡盘12的内径必然要大于管路4 的外径,从而产生非常大的装配间隙,影响外观,因此对卡盘12下置式便于对壳体11顶部进行密封有助于美化管路接头的外观。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卡盘12通过转动带动卡爪13移动以抱紧管路,同时,转接件2通过旋拧与卡盘12连接,因此,通过上述两个旋转方向配置为相同的方向,可以使得转接件2的安装动作进一步带动卡盘12紧固卡爪13,提高装配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2与安装部的连接方式如实施例1所述,本处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转接件可以同时设置供用户用手接触的摩擦面以及与扳手等工具配合的旋拧凹槽和/或旋拧凸块,从而使得用户既可以通过旋拧工具安装转接件,也可以徒手安装转接件。
本申请的管路接头的卡盘可以采用上置式,也可以采用下置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龙头辅助装置,包括龙头辅助器和如上所述的管路接头,所述龙头辅助器与所述转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龙头辅助器为龙头净水器、龙头热水器或龙头起泡器,龙头辅助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接部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接部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操作方式更加便捷,安装更加牢固。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卡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壳体、卡盘和多个用于抱紧管路的卡爪,多个所述卡爪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壳体包括上罩壳及与所述上罩壳可拆卸连接的底托,所述上罩壳和/或所述底托设置有与所述卡爪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卡爪沿所述导向孔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具有相互配合以抱紧管路的夹紧位置和松开管路的解锁位置,所述卡盘与所述卡爪啮合传动,且所述卡盘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以带动所述卡爪在所述夹紧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内设有第一过流通道,所述转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部、另一端设置有转接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组件相连;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夹持固定于管路的端部与所述定位部之间,所述密封件具有与管路的端部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端面、以及与所述定位部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端面,所述密封件内设有连通管路和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的第二过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罩壳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管路接头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适配的紧固件,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或者,
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两者之一设置有卡舌,两者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卡舌适配的卡接位,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通过所述卡舌与所述卡接位的卡接配合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两者之一设置有定位槽,两者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与所述定位槽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罩壳和所述底托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导向孔处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具有与所述卡爪配合的引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盘的一端设有主动啮合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且设有施力部,所述主动啮合部为绕所述卡盘的周向设置的轮齿,所述轮齿呈螺旋线布置;
所述卡爪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具有夹持端、以及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止位端,所述支撑臂还具有在所述夹持端和所述止位端之间延伸的从动啮合部,所述从动啮合部与所述主动啮合部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罩壳朝向所述底托的投影覆盖所述夹持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盘位于所述卡爪的上方,所述上罩壳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卡盘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轴向限位部,以及用于限定所述卡盘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径向限位部,所述卡盘具有与所述轴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轴向限位端面,以及与所述径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径向限位端面;
所述底托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密封件的支撑端面,所述底托还设有与所述定位部固连的安装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盘位于所述卡爪的下方,所述底托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卡盘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轴向限位部,以及用于限定所述卡盘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径向限位部,所述卡盘具有与所述轴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轴向限位端面,以及与所述径向限位部止挡配合的径向限位端面;
所述卡盘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密封件的支撑端面,所述卡盘还设有与所述定位部固连的安装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9.一种龙头辅助装置,包括龙头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管路接头,所述龙头辅助器与所述转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龙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辅助器为龙头净水器、龙头热水器或龙头起泡器,所述龙头辅助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接部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接部螺纹连接。
CN202121464744.0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Active CN215410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4744.0U CN215410764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4744.0U CN215410764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0764U true CN215410764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3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4744.0U Active CN215410764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0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2360A (zh) * 2023-04-24 2023-06-02 无锡维邦工业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接头组件及使用其的废水灭活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2360A (zh) * 2023-04-24 2023-06-02 无锡维邦工业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接头组件及使用其的废水灭活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30847A (en) Multiple tube connector
US5068494A (en) Conduit connector for eccentrically dimensioned conduit
CN215410764U (zh)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EP2068065B1 (en) Tube couplings
JPWO2016157974A1 (ja) 医療用接続構造
CN108631238B (zh) 电气接线盒
CN216430787U (zh)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CN215371509U (zh)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CN215371508U (zh)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KR100765881B1 (ko) 급수관 연결구
CN213512575U (zh) 一种快速插拔接头结构
CN216045987U (zh) 一种管路接头及龙头辅助装置
CN209909387U (zh) 一种管接件密封结构
CN216428440U (zh) 一种水龙头
CN113606406A (zh) 一种弯头
KR102414244B1 (ko) 휴대용 파이프 나사 성형기
CN110067899B (zh) 一种强固定性的不锈钢防爆挠性连接管
CN209977484U (zh) 一种强固定性的不锈钢防爆挠性连接管
JP4199870B2 (ja) サービスチータッピング工具
CN110939801A (zh) 一种卡套式管接头
CN214211074U (zh) 一种喷枪接头
JP4376603B2 (ja) 水道用メータユニット
CN218843253U (zh) 淋浴花洒套装
JP2020101187A (ja) 離脱防止装置
CN218935626U (zh) 一种连接有软管的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