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8031U - 一种旋转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8031U
CN215408031U CN202121475188.7U CN202121475188U CN215408031U CN 215408031 U CN215408031 U CN 215408031U CN 202121475188 U CN202121475188 U CN 202121475188U CN 215408031 U CN215408031 U CN 215408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otating shaft
moving block
rotary damp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51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紫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da Product Development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da Product Development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da Product Development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da Product Development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51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8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8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8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阻尼器。该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旋转轴以及微动开关;其中,所述旋转轴可与所述壳体发生相对旋转,且在发生相对旋转时,可产生阻尼作用;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壳体的相对旋转到位时,所述旋转轴可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设置有微动开关,在旋转轴相对壳体的旋转到位动开关,从而由微动开关输出旋转到位信号,方便及时了解阻尼器的工作状态,并进而可提示门盖完全关闭,避免使设备的后续使用存在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
背景技术
为保证机械传动的安全、稳定及可控性,阻尼器成为机械传动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的元件。尤其在洗衣机门盖、电冰箱门、马桶板以及汽车尾门等应用场合中,阻尼器的设置可利用其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传动,使传动过程更平稳并实现缓停。
目前,领域内已研究开发较多性能优异的阻尼器,尤其是应用在洗衣机、电冰箱、汽车等家电汽车领域的开关门盖的阻尼器,如专利CN211776689U公开的一种阻尼翻转装置、专利CN212642432U公开的一种阻尼翻转装置,均可实现门盖关闭时的良好缓停。然而,随着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以及汽车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对阻尼器的状态监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以上这些阻尼器均可提供良好的缓停性能,但在门盖完成关闭后,使用者无法确切实时了解阻尼器的工作状态和门盖是否完全实现关闭,容易对设备的后续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阻尼器在工作状态监测方面的缺失及由其产生的在应用方面的安全隐患,弥补现有阻尼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旋转轴以及微动开关;
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转轴可与所述壳体发生相对旋转,且在发生相对旋转时,可产生阻尼作用;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壳体的相对旋转到位时,所述旋转轴可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上具有沿径向凸起的到位凸台,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壳体的相对旋转到位时,所述到位凸台旋转至与所述微动开关对应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包括内轴部以及外轴部;所述内轴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轴部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到位凸台设置在所述内轴部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的初始状态位置与旋转到位状态位置的旋转角度为90°,即所述到位凸台的初始位置与旋转至对应所述微动开关的夹角角度为90°。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与所述壳体本体固定装配的端盖;所述旋转轴从所述端盖穿出至所述壳体外。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轴承,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轴承从所述端盖穿出设置。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置有O型圈。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移动块和压簧;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移动块沿轴向咬合连接;所述移动块可沿轴向自由滑动移动,且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轴发生相对旋转转动时,所述移动块随所述壳体同步旋转转动;所述压簧的一端作用连接在所述移动块的背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上,另一端作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的内轴部上朝向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具有第一咬合曲面,所述移动块上朝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具有第二咬合曲面,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第一咬合曲面及所述第二咬合曲面的配合与所述移动块沿轴向咬合连接。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块上具有导脊;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开设的导槽,所述导脊与所述导槽对应适配;通过所述导脊与所述导槽的配合,所述移动块可在所述壳体内沿轴向自由滑动移动,且可随所述壳体同步旋转转动。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簧包括小压簧,以及套设在所述小压簧外的大压簧。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阻尼器还包括芯轴;所述芯轴贯穿所述旋转轴、所述移动块以及所述压簧;所述移动块以及所述压簧均可在所述芯轴上沿轴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可产生阻尼作用。具体采用压簧、移动块及旋转轴阻尼组合的设计,其中,旋转轴与移动块沿轴向通过咬合曲面的配合进行咬合连接,而压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和壳体作用连接,在壳体与旋转轴发生相对转动时,可产生阻尼作用,在用于包括门盖的关闭时可实现门盖的缓停关闭,避免门盖关闭时速度过快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设置有微动开关,在旋转轴相对壳体的旋转到位时即可触发微动开关,从而由微动开关输出旋转到位信号,方便及时了解阻尼器的工作状态,并进而可提示门盖完全关闭,避免使设备的后续使用存在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旋转轴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旋转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在初始状态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4b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在过程状态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4c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在到位状态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附图标注:1-壳体,101-壳体本体,102-端盖,2-旋转轴,201-内轴部,202-外轴部,203-到位凸台,3-微动开关,4-移动块,5-大压簧,6-小压簧,7-轴承,8-密封垫,9-O型圈,10-芯轴,1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及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便于区分,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阻尼器,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以及旋转轴2。
其中,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从壳体1的前端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作为该旋转阻尼器的阻尼作用产生单元,所述旋转轴2可与所述壳体1发生相对旋转,并且在发生相对旋转时,可产生阻尼作用。该旋转阻尼器使用时,可由旋转轴2和壳体1择一与翻转部件固定连接,实现可与翻转部件同步旋转,而相对的壳体1或旋转轴2与设备固定部位连接,如图1和图2具体示出的实施例中,壳体1上开设有安装螺孔使之可与翻转门盖固定安装,而旋转轴2可相对固定安装在带翻转门盖的设备本体上;如此,翻转部件翻转转动时,即可带动旋转轴2与壳体1发生相对旋转,从而产生阻尼作用,使翻转部件在翻转转动过程(具体如门盖的关闭过程)中可实现缓停。
具体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再参见图2所示,所述壳体1由壳体本体101以及端盖102组成。其中,端盖102通过螺钉11固定装配在所述壳体本体101的前端,且在所述端盖102与所述壳体本体10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8进行防尘防漏,所述旋转轴2的前端从所述端盖102穿出至所述壳体1外。
请参见图3a和图3b所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2包括内轴部201以及外轴部202。其中,所述内轴部201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外轴部202作为输出轴部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且内轴部201的直径大于外轴部202的直径。具体的,端盖102上开设有适配外轴部202贯穿的装配孔,旋转轴2的外轴部202从端盖102上的装配孔穿出,而内轴部201被轴向限位在壳体本体101内,从而使旋转轴2方便、稳定的装配在壳体1上且输出轴部可从壳体1的前端伸出。
请再参见图2所示,在旋转轴2的外轴部202与端盖102之间设置有轴承7。具体的,轴承7套设在所述旋转轴2上并位于外轴部202与端盖102之间;轴承7上具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二导脊,而端盖102上具有与第二导脊适配的第二导槽,由第二导槽对第二导脊的限位和导向作用,使轴承7仅能沿轴向滑动移动而沿圆周方向被限位的设置在端盖102与外轴部202之间,在端盖102发生与旋转轴2的相对旋转转动时,轴承7随端盖102同步转动。如此,在旋转轴2装配至壳体1上时,所述旋转轴2通过所述轴承7从所述端盖102穿出设置,且使旋转轴2可相对端盖102发生旋转转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轴承7与所述旋转轴2之间设置有O型圈9,O型圈9具体套设在旋转轴2的外轴部202上并位于轴承7与外轴部2之间,从而对外轴部2与轴承7之间进行密封,有效进行防尘防漏。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设计该旋转阻尼器的旋转阻尼效应源于压簧的弹性形变所产生的阻尼。
一个具体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再参见图2所示,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移动块4和压簧,其中,移动块4和压簧均被贯穿的设置在芯轴10上,并可在芯轴10上沿轴向移动。具体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轴2、所述移动块4以及所述压簧均被所述芯轴10贯穿;而且,所述移动块4以及所述压簧均可在所述芯轴10上沿轴向移动。
作为阻尼效应的源单元,移动块4和压簧作用设置在旋转轴2与壳体1之间。其中,所述旋转轴2与所述移动块4沿轴向咬合连接。所述移动块4可沿轴向自由滑动移动,且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旋转轴2发生相对旋转转动时,所述移动块4随所述壳体1同步旋转转动。
具体的,所述旋转轴2的内轴部上朝向所述移动块4的一侧具有第一咬合曲面,而所述移动块4上朝向所述旋转轴2的一侧具有第二咬合曲面,所述旋转轴2通过所述第一咬合曲面及所述第二咬合曲面的配合与所述移动块4沿轴向咬合连接。而所述移动块4上具有第一导脊;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开设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脊与所述第一导槽对应适配;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导脊与所述第一导槽的配合,所述移动块4可在所述壳体1内沿轴向自由滑动移动,且可随所述壳体1同步旋转转动。
当旋转轴2在与壳体1发生相对旋转转动时,即旋转轴2与移动块4发生相对旋转转动,旋转轴2的旋转动作可通过第一咬合曲面以及第二咬合曲面的配合传递为沿轴向推动移动块4移动远离的动作,使移动块4沿轴向发生远离旋转轴2的移动。
此外,所述压簧的一端作用连接在所述移动块4的背离所述旋转轴2的一侧上,另一端作用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具体可选的,压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移动块4的背离旋转轴2的一侧上和壳体1的后端内壁上,在移动块4向后移动时,压簧即被压缩。
如此,当旋转轴2与壳体1发生相对旋转时,移动块4随壳体1同步转动并与旋转轴2发生相对旋转转动。此时,由于壳体1前端的轴向限位作用,使旋转轴2保持原位旋转转动,并通过咬合曲面的传递作用推动移动块4向后滑动移动,移动块4压缩压簧,使压簧逐渐增加弹性势能并阻止移动块4的后移即阻止旋转轴2与壳体1的相对旋转,形成阻尼效应,使旋转轴2及壳体1的相对旋转对外产生阻尼作用。
进一步的,请再参见图2所示,所述压簧包括小压簧6以及大压簧5,小压簧6套设在芯轴10上,而大压簧5套设在所述小压簧6外,大压簧5和小压簧6的两端均分别与移动块4和壳体1的后端内壁抵接。由小压簧6与大压簧5的双压簧作用,可增大输出的阻尼效应,提高阻尼作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再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旋转阻尼器还包括微动开关3。具体的,在所述旋转轴2与所述壳体1的相对旋转到位时,所述旋转轴2可触发所述微动开关3。
如此,在旋转轴2相对壳体1的旋转到位时即触发微动开关3,从而由微动开关3输出旋转到位信号,方便及时了解阻尼器的工作状态,并进而可提示翻转件的翻转完全到位,避免使设备的后续使用存在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2上具有沿径向凸起的到位凸台203,在所述旋转轴2与所述壳体1的相对旋转到位时,所述到位凸台203旋转至与所述微动开关3对应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3。
请再参见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到位凸台203沿径向凸起的设置在所述内轴部201上。而所述微动开关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并位于所述旋转轴2的内轴部201的径向外侧。具体的,在壳体1的壳体本体101上可设置有微动开关3的安装槽位,微动开关3嵌设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位上,且微动开关3的触发端沿径向朝向旋转轴2的内轴部201,当旋转轴2与壳体1的相对旋转到位时,内轴部201上的到位凸台203沿圆周方向旋转至与微动开关3的触发端对应的位置处,并抵接在微动开关3的触发端上,对微动开关3进行触发。
请参见图4a所示,当旋转轴2与壳体1处于初始状态,未发生相对旋转时,到位凸台203与微动开关3处于相互错开远离的位置。请参见图4b所示,在旋转轴2与壳体1处于过程状态,发生相对旋转过程中,到位凸台203沿圆周方向旋转并向微动开关3所在位置靠近。请参见图4c所示,在旋转轴2与壳体1的处于旋转到位状态,到位凸台203旋转至与微动开关3对应的位置处时,到位凸台203直接抵接在微动开关3的触发端上并触发微动开关3。
其中,旋转轴2的初始状态位置与旋转到位状态位置的旋转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即到位凸台203的初始位置与旋转至对应所述微动开关3的夹角角度可调。
在一个具体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2的初始状态位置与旋转到位状态位置的旋转角度为90°,即所述到位凸台203的初始位置与旋转至对应所述微动开关3的夹角为90°,尤其可适用于洗衣机、电冰箱、汽车尾门等具有0~90°开闭状态的门体盖板的设备中。其中,具体可设置门体盖板的完全关闭状态为旋转轴2到位状态,在门体盖板的关闭过程中可有效实现门体盖板的缓停,且在关闭到位后可触发微动开关3进行关闭到位提示。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上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旋转轴以及微动开关;
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转轴可与所述壳体发生相对旋转,且在发生相对旋转时,可产生阻尼作用;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壳体的相对旋转到位时,所述旋转轴可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上具有沿径向凸起的到位凸台,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壳体的相对旋转到位时,所述到位凸台旋转至与所述微动开关对应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内轴部以及外轴部;所述内轴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轴部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到位凸台设置在所述内轴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与所述壳体本体固定装配的端盖;所述旋转轴从所述端盖穿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轴承,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轴承从所述端盖穿出设置;且所述轴承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置有O型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移动块和压簧;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移动块沿轴向咬合连接;所述移动块可沿轴向自由滑动移动,且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轴发生相对旋转转动时,所述移动块随所述壳体同步旋转转动;所述压簧的一端作用连接在所述移动块的背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上,另一端作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上具有导脊;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开设的导槽,所述导脊与所述导槽对应适配;通过所述导脊与所述导槽的配合,所述移动块可在所述壳体内沿轴向自由滑动移动,且可随所述壳体同步旋转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包括小压簧,以及套设在所述小压簧外的大压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轴;所述芯轴贯穿所述旋转轴、所述移动块以及所述压簧;所述移动块以及所述压簧均可在所述芯轴上沿轴向移动。
CN202121475188.7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旋转阻尼器 Active CN215408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5188.7U CN215408031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旋转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5188.7U CN215408031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旋转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8031U true CN215408031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5188.7U Active CN215408031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旋转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8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92380A1 (en) Hinge assembly
CN215408031U (zh) 一种旋转阻尼器
CN110792798A (zh) 一种可旋转调节式阀门
CN111442110A (zh) 一种球阀
CN109708397A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JP2012120400A (ja) エンジンルーム用直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2503151A (zh) 一种扭矩感应保护的机械式双向离合手自一体旋转执行器
CN111765708A (zh) 单向离合装置、开关门机构及家电设备
WO2020201110A1 (en) Automatic door operator
CN216476887U (zh) 一种顶出旋转一体开关门装置
CN104613183A (zh) 一种高压蝶阀
CN212429824U (zh) 一种带有齿轮减速机构的电动阀
CN110345273B (zh) 一种旋转放气和电控开关一体化控制器
CN209212315U (zh) 火力发电汽轮机阀门用凸轮膨胀轴及凸轮式开关盒
KR101498556B1 (ko) 자동 회전방지용 댐퍼
CN203363354U (zh) 阀门电动装置蜗杆轴部套结构
CN211038266U (zh) 一种阻尼翻转装置
CN201636433U (zh) 核用电动转筒真空阀
CN210050311U (zh) 一种密封圈
KR20180109599A (ko) 도어 클로저
CN207420300U (zh) 一种可调缓冲力的缓冲合页
CN105221767A (zh) 一种零摩擦硬密封蝶阀
CN105513910A (zh)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
CN220204739U (zh) 一种燃气球阀
CN220102063U (zh) 机械密封组件以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