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7667U -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7667U
CN215407667U CN202120626034.7U CN202120626034U CN215407667U CN 215407667 U CN215407667 U CN 215407667U CN 202120626034 U CN202120626034 U CN 202120626034U CN 215407667 U CN215407667 U CN 215407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layer
building
alarm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26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子刚
庞艳
李少聪
刘丽艳
董勤明
蹇令德
杜聪
华梦帆
武帅兵
张丽霞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zeng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zeng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zeng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zeng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26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7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7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7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包括地下结构层、地上建筑层、消防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系统,地上建筑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层建筑层、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以及屋顶建筑层,地上建筑层整体分隔为左楼体和右楼体,位于左楼体部分的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以及屋顶建筑层的外部安装有左部外墙体,位于右楼体部分的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的外部安装有右部外墙体,左部外墙体和右部外墙体之间形成有垂直绿化系统;屋顶建筑层包括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上形成有绿化种植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现在的建筑物大多是高层结构,上层区域因绿化无法达到,使得建筑物暴露在外,在夏季室内温度会很高,而冬季又会很阴冷,温度无法得到改善,并且楼层越高,其空气质量、噪音都较严重,使得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整体结构的顶部和外墙体上分布有绿化结构,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包括地下结构层、地上建筑层、消防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系统,所述地上建筑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层建筑层、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以及屋顶建筑层,所述地上建筑层整体分隔为左楼体和右楼体,位于左楼体部分的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以及屋顶建筑层的外部安装有左部外墙体,位于右楼体部分的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的外部安装有右部外墙体,所述左部外墙体和右部外墙体之间形成有垂直绿化系统;所述屋顶建筑层包括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所述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分别设有使外界光线透过的中空玻璃采光顶,所述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上形成有绿化种植区域,所述绿化种植区域围合在中空玻璃采光顶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左部外墙体和右部外墙体为穿孔铝板幕墙,所述穿孔铝板幕墙上安装有消防救援窗,所述穿孔铝板幕墙上设置有图案,所述穿孔铝板上分布有通风孔,所述穿孔铝板幕墙由若干相互拼装的橙色穿孔铝板、白色穿孔铝板以及绿色穿孔铝板组成,所述白色穿孔铝板与若干绿色穿孔铝板间隔设置,所述橙色穿孔铝板置于白色穿孔铝板和绿色穿孔铝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绿化系统包括置于穿孔铝板幕墙内侧面的支撑框架以及支撑网架,所述支撑框架以及支撑网架之间形成多个容纳空间,各个容纳空间内种植有绿植,绿植覆盖在穿孔铝板幕墙内形成绿植遮阳体。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种植区域内设置有绿化机构,所述绿化机构包括架空走道板、种植槽以及绿植,所述种植槽设置多个并等距开设在绿化区域内,所述绿植均匀分布在各个种植槽内,且各个种植槽之间连通有通水管;所述架空走道板围合在绿植周围,所述架空走道板上分布有若干落水管,落水管连接有泄水管,各个泄水管分别延伸左部外墙体以及右部外墙体的墙面外。
进一步地,所述地上建筑层的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所述地上建筑层的各个承重构件中分别预设有耐火极限,地上建筑层的一层建筑层至三层建筑层每层均设置有防火分区、防烟分区以及消防救援窗,且每个防烟分区均设置由机械排烟设施;所述消防救援窗的玻璃为破碎材质,并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地上建筑层内设置有疏散楼梯及通道,且疏散楼梯及通道上安装有可180度开启的门扇。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灭火子系统,所述消火栓灭火子系统包括消防泵房以及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内设置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控制柜以及喷淋泵,所述消防水泵控制柜配置有低频自动巡检功能,所述消防水泵控制柜能够显示消防水池水源的高水位、低水位报警信号以及正常水位;消防水泵配置有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功能;消防水池设有液位显示器并能够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系统配置有消防中心、总控制盘以及区域报警盘,所述喷淋泵上配置有报警阀,所述报警阀与消控中心联控,报警阀前后设有信号蝶阀,每层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水流指示器,每个防火分区水流指示器后设置有该区域的泄水阀门;当出现火灾时,喷淋泵的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反映到区域报警盘和总控制盘,同时相对应的报警阀动作,并反映到消防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系统还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所述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包括消控室,所述消控室用于对地上建筑层的消防进行探测、监视和控制,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器、CRT图形显示屏、事故广播设备、消防对讲电话,备用电源组成,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还包括设在每层出口附近的感烟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火警时,感烟探测器将火灾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声光报警器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上形成有绿化种植区域,绿化种植区域内种植绿植,可以减少占用的外部空间和材料;在下雨时,采用通水管,能够互相通水,从而维持土壤整体潮湿度,多余的水经落水管以及泄水管向外排出,避免过度浇灌绿植,影响绿植的生长;外墙体形成有垂直绿化系统,垂直绿化系统中的绿植形成绿植遮阳体,起到遮阳的效果;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的屋顶结构,使得整体结构能够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
2、本方案提供的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配置有消防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灭火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以及防排烟子系统,消火栓灭火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以及防排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动,当出现火灾时,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及时报警,提示展览馆内的人员及时疏散,消火栓灭火子系统进行及时的喷水灭火,防排烟子系统进行及时排烟,从而能够在火灾发生时,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轴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面轴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面轴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结构层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层建筑层的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层建筑层的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建筑层的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建筑层的平面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一层建筑层1、报告厅11、沙盘展示区12、展廊13、二层建筑层2、会议室21、休息区22、咖啡茶座区23、中空玻璃采光顶24、三层建筑层3、办公室31、休息厅32、屋顶建筑层4、屋顶水箱41、外墙体5、消防救援窗51、绿色穿孔铝板52、白色穿孔铝板53、橙色穿孔铝板 54、室外楼梯6、地下结构层7、消防水泵房71、消防水池72、绿化种植区域 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如图1至8所示,包括地下结构层、地上建筑层、消防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灭火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以及防排烟子系统;地上建筑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层建筑层1、二层建筑层2、三层建筑层3以及屋顶建筑层4,地上建筑层以及地下结构层之间形成有连通地上建筑层与地下结构层的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置有升降电梯,屋顶建筑层4的结构构造为:种植土壤(370.0mm)+细石混凝土 (30.0mm)+挤塑聚苯板(XPS)(90.0mm)+水泥砂浆(20.0mm)+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干密度500)(4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石灰水泥砂浆 (20.0mm),屋顶建筑层4配置有屋顶水箱41。
地上建筑层的截面为两个相互叠合的椭圆形,地上建筑层整体分隔为左楼体和右楼体,且左楼体和右楼体一体式浇筑成型,位于左楼体部分的二层建筑层2、三层建筑层3以及屋顶建筑层4的外部安装有左部外墙体5,位于右楼体部分的二层建筑层2、三层建筑层3的外部安装有右部外墙体5,
左部外墙体5和右部外墙体5之间形成有垂直绿化系统;屋顶建筑层4包括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分别设有使外界光线透过的中空玻璃采光顶24,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上形成有绿化种植区域9,绿化种植区域9围合在中空玻璃采光顶24的边缘。
左部外墙体5和右部外墙体5为穿孔铝板幕墙,穿孔铝板幕墙上安装有消防救援窗51,穿孔铝板幕墙上设置有图案,穿孔铝板上分布有通风孔,穿孔铝板幕墙由若干相互拼装的橙色穿孔铝板54、白色穿孔铝板53以及绿色穿孔铝板52组成,白色穿孔铝板53与若干绿色穿孔铝板52间隔设置,橙色穿孔铝板 54置于白色穿孔铝板53和绿色穿孔铝板52底部。
垂直绿化系统包括置于穿孔铝板幕墙内侧面的支撑框架以及支撑网架,支撑框架以及支撑网架之间形成多个容纳空间,各个容纳空间内种植有绿植,绿植覆盖在穿孔铝板幕墙内形成绿植遮阳体。
屋顶建筑层4包括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分别设有使外界光线透过的中空玻璃采光顶24,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上形成有绿化种植区域9,绿化种植区域9围合在中空玻璃采光顶24的边缘。绿化种植区域9内设置有绿化机构,绿化机构包括架空走道板、种植槽以及绿植,种植槽设置多个并等距开设在绿化区域内,绿植均匀分布在各个种植槽内,且各个种植槽之间连通有通水管;架空走道板围合在绿植周围,架空走道板上分布有若干落水管,落水管连接有泄水管,各个泄水管分别延伸左部外墙体5 以及右部外墙体5的墙面外。
本建筑构造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主要承重构件中,钢筋砼柱耐火极限大于3.00h,梁大于2.0h,楼板为钢筋砼现浇楼板,耐火极限大于1.5h,楼梯间与前室的墙、电梯井墙耐火极限大于2.0小时,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大于1.0 小时,房间隔墙耐火等级大于0.75小时,屋顶承重构件耐火等级1.5小时,疏散楼梯耐火等级大于1.5小时。
防火分区之间的隔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墙体或12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均大于3小时,防火墙上的门窗采用甲级防火门、窗。防火墙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构件的耐候极限不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均大于3小时;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边缘水平距离小于2000时,设固定乙级防火窗。房间分隔墙为20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砌至梁、板底,为不燃烧体,耐火极限3小时以上。本工程钢构件刷防火涂料、防锈漆,应达到耐火极限柱3小时,梁2小时。钢结构雨棚耐火极限1.5小时。
本建筑构造结构的一层建筑层1至三层建筑层3外墙均设置消防救援窗51,救援窗的净高和宽度不小于1m,距离地面高度不大于1.2m。消防救援窗51每个防火分区不小于2个,间距不大于20m。窗口玻璃应易于破碎,并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开向疏散楼梯及通道的门做180度可开启门扇,建筑内所有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及门禁系统门需要设置推行扶手,并在显著位置设置提示性标识。
本建筑构造结构的地下结构层为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面积203.56平方米,设置一部直通室外的楼梯,楼梯净宽1.25米;一层为报告厅11、沙盘展示区12以及展廊13,建筑面积692.35平方米,其中展览区建筑面积211平方米,可容纳人数为211x0.75=158人,所需的疏散宽度为158x0.75/100=1.18m,本层设置两个疏散口,两个疏散口之间的间距小于80m,疏散宽度为3+3.6=6.6 米,满足疏散要求。
二层为会议室21、咖啡茶座区23、休息区22,建筑面积834.59平方米, 其中办公部分建筑面积196平方米,办公人数为196/4=49人,其中展览区建筑面积211平方米,可容纳人数为211x0.75=158人,所需的疏散宽度为 158x0.75/100=1.18m,本层设置两个封闭楼梯间,楼梯疏散宽度为1.25+1.27=2.52米,两个疏散口之间的间距小于80m,满足疏散要求。
三层为办公室31和休息厅32,建筑面积393.36平方米,其中办公部分建筑面积116平方米,办公人数为49人,所需的疏散宽度为49x0.75/100=0.37m,本层设置一部直通室外的封闭楼梯间,疏散宽度1.25米,并设置两个疏散外门通2层屋面后由室外楼梯6直通室外地面,室外楼梯6疏散宽度1.1米,满足疏散要求。本工程室内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门窗洞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室外疏散楼梯周围2米内的门窗均设置为乙级防火门。
本工程水暖井管道检修门采用丙级防火门,电井检修门采用甲级防火门,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等级的不燃烧体防火材料封堵。
本工程设在地下室内消防水泵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 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楼内的水暖管井采用120厚轻质混凝土砌块做防火隔耐火极限大于等于1小时,井壁上的检查门为防火门,配电室采用甲级防火门。
本工程建筑外墙装饰层铝板、真石漆等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本工程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报告厅11、会议厅、多功能厅、等候厅,需满足:顶棚、墙面需达到A级;地面、隔断、固定家具、窗帘达到B1级。办公场所需满足:顶棚需达到A级;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窗帘达到B1 级。
本工程地上部分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地下部分的疏散楼梯、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疏散楼梯间和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本工程的中庭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消防水泵房、配电室等,其内部所有装修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消防监控室等重要房间,其顶棚和墙面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装有重要机器、仪器的房间的内部装修的房间顶棚、墙面装修材料满足耐火性能A级,隔断、固定家具等其他装饰材料满足燃烧性能B1 级的要求。
库房或贮藏间,其内部所有装修除应符合相应场所规定外,且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无窗房间墙面采用无机涂料墙面燃烧性能等级A级,地面地面砖,燃烧性能等级A级。
展览性场所展台材料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在展厅设置电加热设备的餐饮操作区内,与电加热设备贴邻的墙面、操作台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展台与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贴邻部位的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所有装修部位设计均不阻挡消防设施、疏散只是标志及安全出口,不妨碍消防设施及疏散通道的正常使用。建筑内部装修未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到的设计所需的净宽度和数量。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采用两路市政给水,各引入一条DN150的供水管在整个基地范围成环(引入管水表后市政供水压力设置双止回阀型倒流防止器),供生活及消防用水。
在室外地下设消防水池,内存2小时室内消防水量和1小时自喷用水量,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260m3;消防水池和屋顶消防水箱设液位显示器并反馈到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内设置室内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及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
消防水泵控制柜在平时应使消防水泵处于自动启泵状态;消防水泵能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不得设置自动停泵的控制功能,停泵应由具有管理权限的工作人员根据火灾扑救情况确定。消防水泵还能通过以下方式手动启泵:①消防控制柜或控制盘设置专用线路连接的手动直接启泵按钮;②消防水泵、稳压泵设置的就地强制启泵按钮(应有保护装置);③消防水泵控制柜设置机械应急启动功能,保证在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时由有管理权限的人员在紧急时启动消防水泵。机械应急启动时,应确保消防水泵在报警后5.0min内正常工作。消防水泵控制柜与消防水泵设置在同一空间,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消防水泵控制柜带有低频自动巡检功能,消防控制柜或控制盘应能显示消防水泵和稳压泵的运行状态,能显示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等水源的高水位、低水位报警信号,以及正常水位。
平时,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运行压力由高位消防水箱和稳压泵联合维持。稳压泵由气压罐上设置的自动启停泵压力开关控制,当管网压力达到Ps2 时,稳压泵停止;当压力下降至Ps1时,稳压泵启动。
消防时,消火栓出水,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的压力开关处的压力下降到P2,压力开关直接自动启动任一台消火栓加压泵(备用泵自动投入),同时稳压泵停止,并反映到消防中心。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等开关信号也能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
室外地下消防泵房内设有喷林泵两台,一用一备。采用报警阀的压力开关直接联锁自动启动喷淋泵。平时,管网压力由高位消防水箱维持;消防时,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反映到区域报警盘和总控制盘,同时相对应的报警阀动作,敲响水力警铃,压力开关报警,反映到消防中心,自动启动相对应的自喷加压泵(非人防区域启动一台自喷泵,人防区域启动两台自喷泵,备用泵自动投入);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压力开关处的压力降低到P时,压力开关直接自动启动自喷加压泵(非人防区域启动一台自喷泵,人防区域启动两台自喷泵,备用泵自动投入);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等开关信号也能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
报警阀前后设有信号蝶阀。每层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型号:ZSJZ-Ⅱ,水流指示器前设有信号蝶阀。每个报警阀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有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为保证消防用水的可靠性,主要阀门采用信号控制阀,显示各阀门开启状态。所有报警阀信号与消控中心联控。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集中报警系统,在室外设消控室,对全楼的消防进行探测、监视和控制,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器、CRT图形显示屏、事故广播设备、消防对讲电话,备用电源等组成。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动作信号;可显示消防水泵等的电源行状况;可联动控控所有与消防有关的设备。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和管理制度等资料。
设置感烟探测器,声光报警器设在每层出口附近,火警时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在疏散口附近均匀设置带电话插孔的编码层出口附近,火警时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在疏散口附近均匀设置带电话插孔的编码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处设编码消火栓按钮。感烟探测器距送风口水平距离应大于1.5米,至墙壁、梁边不应小于0.5米。距照明灯具净距不应小于0.2米。探测器或手动火灾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经确认后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设备。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
设置智能型应急疏散及照明系统,系统可实现对应急照明灯具的管理及控制,灯具及系统控制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的有关规定。应急照明强投联动控制,火灾报警确认后按强电工种提供要求强投相关部位的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强投联动控制由消防控制模块联动控制。
在确认火灾后同时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报警器。火灾警报器的声压级不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其声压级高于背景噪音15dB。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利用消防应急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
发生火灾时,该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内的烟(温)感器向消防控制中心输出报警信号;与防排烟系统无关的所有空调、通风设备电源切断。排烟系统中的所有风机、电动排烟口、防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的启、闭状态均应在消防控制中心采用信号显示。机械排烟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排烟风机、补风机应能现场手动启动、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排烟风机前排烟防火阀在280℃熔断关闭,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当火灾确认后,担负两个及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仅打开着火防烟分区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其它防烟分区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呈关闭状态。排烟风机采用专用消防排烟风机,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排烟风机入口设280℃的排烟防火阀,连锁关闭排烟风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结构层、地上建筑层、消防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系统,所述地上建筑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层建筑层、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以及屋顶建筑层,所述地上建筑层整体分隔为左楼体和右楼体,位于左楼体部分的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以及屋顶建筑层的外部安装有左部外墙体,位于右楼体部分的二层建筑层、三层建筑层的外部安装有右部外墙体,所述左部外墙体和右部外墙体之间形成有垂直绿化系统;所述屋顶建筑层包括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所述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分别设有使外界光线透过的中空玻璃采光顶,所述二层屋顶层以及三层屋顶层上形成有绿化种植区域,所述绿化种植区域围合在中空玻璃采光顶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部外墙体和右部外墙体为穿孔铝板幕墙,所述穿孔铝板幕墙上安装有消防救援窗,所述穿孔铝板幕墙上设置有图案,所述穿孔铝板上分布有通风孔,所述穿孔铝板幕墙由若干相互拼装的橙色穿孔铝板、白色穿孔铝板以及绿色穿孔铝板组成,所述白色穿孔铝板与若干绿色穿孔铝板间隔设置,所述橙色穿孔铝板置于白色穿孔铝板和绿色穿孔铝板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绿化系统包括置于穿孔铝板幕墙内侧面的支撑框架以及支撑网架,所述支撑框架以及支撑网架之间形成多个容纳空间,各个容纳空间内种植有绿植,绿植覆盖在穿孔铝板幕墙内形成绿植遮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种植区域内设置有绿化机构,所述绿化机构包括架空走道板、种植槽以及绿植,所述种植槽设置多个并等距开设在绿化区域内,所述绿植均匀分布在各个种植槽内,且各个种植槽之间连通有通水管;所述架空走道板围合在绿植周围,所述架空走道板上分布有若干落水管,落水管连接有泄水管,各个泄水管分别延伸左部外墙体以及右部外墙体的墙面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建筑层的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所述地上建筑层的各个承重构件中分别预设有耐火极限,地上建筑层的一层建筑层至三层建筑层每层均设置有防火分区、防烟分区以及消防救援窗,且每个防烟分区均设置由机械排烟设施;所述消防救援窗的玻璃为破碎材质,并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地上建筑层内设置有疏散楼梯及通道,且疏散楼梯及通道上安装有可180度开启的门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灭火子系统,所述消火栓灭火子系统包括消防泵房以及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内设置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控制柜以及喷淋泵,所述消防水泵控制柜配置有低频自动巡检功能,所述消防水泵控制柜能够显示消防水池水源的高水位、低水位报警信号以及正常水位;消防水泵配置有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功能;消防水池设有液位显示器并能够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系统配置有消防中心、总控制盘以及区域报警盘,所述喷淋泵上配置有报警阀,所述报警阀与消控中心联控,报警阀前后设有信号蝶阀,每层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水流指示器,每个防火分区水流指示器后设置有该区域的泄水阀门;当出现火灾时,喷淋泵的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反映到区域报警盘和总控制盘,同时相对应的报警阀动作,并反映到消防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系统还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所述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包括消控室,所述消控室用于对地上建筑层的消防进行探测、监视和控制,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器、CRT图形显示屏、事故广播设备、消防对讲电话,备用电源组成,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还包括设在每层出口附近的感烟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火警时,感烟探测器将火灾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声光报警器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CN202120626034.7U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Active CN215407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6034.7U CN215407667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6034.7U CN215407667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7667U true CN21540766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26034.7U Active CN215407667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7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2943A (zh)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CN204492227U (zh) 装配式吊脚楼
CN215407667U (zh) 一种新型展览馆建筑构造结构
CN107269106B (zh) 不打地井有自然空调二层楼车库无噪音能封闭防火的高楼
RU2297501C1 (ru) Многоэтажный жилой дом
CN204112402U (zh) 一种区域消防系统的联合供水系统
RU118339U1 (ru) 25-этажное жилое здание
RU118338U1 (ru) 17-этажный одноподъездный жилой дом
Vijayasree A study of challenges in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kyscrapers
CN112096166B (zh) 提升交通建筑配套地下商业设施防火安全性能的设计方法
JP2907201B1 (ja) 中・高層の共同住宅
CN201306012Y (zh) 设有室外楼梯的建筑
CN111364800B (zh) 通廊式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方法、该建筑及业态转换方法
CN220848981U (zh) 集成式避难卫生间
CN110512740A (zh) 十字形平面单元式高层建筑
CN215563976U (zh) 室外楼梯的布置结构
CN213898310U (zh) 一种交通建筑地下商业设施防火结构
CN201635425U (zh) 一种带泳池的单层户型结构
CN114541584A (zh) 一种核心筒结构、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物
CN215291655U (zh) 城市空中花园别墅
CN114033243A (zh) 一种第五代多功能中高层建筑
Jasiczak et al. W sprawie nowoczesnego budownictwa wielkopłytowego. Postulaty rozwiązań technicznych i kierunki rozwoju
Marriage Residential
Jeżowski Budowa dźwigu w pałacu Izraela Poznańskiego w Łodzi–studium przypadku
Pédron What are the stakes and challenges of a rehabilitation of a parking lot into offices receiving the public?: Building located in the 17th district of Par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