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6076U -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6076U
CN215406076U CN202120394686.2U CN202120394686U CN215406076U CN 215406076 U CN215406076 U CN 215406076U CN 202120394686 U CN202120394686 U CN 202120394686U CN 215406076 U CN215406076 U CN 215406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slab
supporting
floor
foundation pi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46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文
张善硕
王雁普
王倩妮
骆俊竹
李斐斐
廖裕海
张凡
黄国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946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6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6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6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支撑楼板,所述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穿设于楼板;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上端面贴合;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下端面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立柱与楼板结合在一起,避免了需要在楼板上先预留洞口,待后期支撑立柱拆除完成后再修补洞口的情形,保持了楼板的完整性,减少了后期修补洞口的工序,使得提高了后续的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了后期支撑立柱拆除后修补洞口而额外产生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基坑支护结构中的临时支撑钢管立柱一般均在地下室楼板施工完成后才进行拆除,因此在楼板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临时支撑钢管立柱对应的楼板部位提前预留洞口,待后期临时支撑钢管立柱拆除完成后再修补楼板上的预留洞口。由于楼板上预留洞口较多,后期修补难度也较大,工期较长,不仅影响地下室后续的施工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基坑支护结构中的临时支撑钢管立柱拆除后留下的预留洞口所导致的影响后续施工效率以及增加施工成功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支撑楼板,所述基坑支护结构包括:
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穿设于楼板;
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上端面贴合;
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下端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
加劲板,所述加劲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嵌入楼板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劲板为环形钢板,所述加劲板沿所述支撑立柱周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劲板设置有若干个,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劲板与所述支撑立柱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立柱为钢管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托板为钢板,所述第一托板通过膨胀螺栓与楼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托板为钢板,所述第二托板通过膨胀螺栓与楼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支撑楼板,所述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穿设于楼板;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上端面贴合;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下端面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立柱与楼板结合在一起,避免了需要在楼板上先预留洞口,待后期支撑立柱拆除完成后再修补洞口的情形,保持了楼板的完整性,减少了后期修补洞口的工序,使得提高了后续的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了后期支撑立柱拆除后修补洞口而额外产生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基坑支护结构与楼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劲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1、支撑立柱;2、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加劲板;5、楼板;6、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基坑支护结构中的临时支撑钢管立柱一般均在地下室楼板施工完成后才进行拆除,因此在楼板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临时支撑钢管立柱对应楼板部位提前预留洞口,等后期临时支撑钢管立柱拆除完成后再修补楼板上的预留洞口。由于楼板上预留洞口较多,后期修补难度也较大,工期较长,不仅影响地下室后续施工内容的施工,同时也给项目带来额外的施工成本。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将与楼板交接部位的临时支撑钢管立柱与楼板结合在一起,后期拆除临时支撑钢管立柱时直接贴着楼板顶面和楼板底面切除,从而避免在楼板上预留洞口,减小后期修补洞口的工序,保证地下室后续施工内容能尽早插入,同时为能够节省较多的施工成本。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支撑楼板5,其中,所述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立柱1,所述支撑立柱1穿设于楼板5;第一托板2,所述第一托板2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上并与楼板5的上端面贴合;第二托板3,所述第二托板3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上并与楼板5的下端面贴合。
具体地,所述楼板5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其中楼板5中设置纵横交错的主筋6,该主筋6为热轧钢筋。所述支撑立柱1为钢管柱。楼板5的主筋6与所述支撑立柱1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撑立柱1与主筋6以混凝体浇筑的方式嵌入至楼板5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柱1可以是管径为609mm,壁厚为16mm的内灌混凝土钢管柱。所述第一托板2与所述第二托板3用于承托楼板5,后期拆除时,仅需要将所述支撑立柱1直接贴着楼板5顶面和楼板5底面切除即可。
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与楼板5交接部位的支撑立柱1与楼板5结合在一起,后期拆除支撑立柱1时直接贴着楼板5顶面和楼板5底面切除,从而避免在楼板5上预留洞口,待后期支撑立柱1拆除完成后再修补洞口的情形,保持了楼板5的完整性,减少了后期修补洞口的工序,保证了地下室后续施工内容能尽早插入,使得提高了后续的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了后期支撑立柱1拆除后修补洞口而额外产生的成本,为项目节省较多的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板2为钢板,所述第一托板2与所述支撑立柱1焊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托板2通过膨胀螺栓与楼板5连接,以防止后期楼板5中的支撑立柱1拆除后,车辆或其它重物作用在遗留在楼板5内那一截支撑立柱1内上导致支撑立柱1内的素混凝土脱落。所述第二托板3为钢板,所述第二托板3与所述支撑立柱1焊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二托板3通过膨胀螺栓与楼板5连接,以防止后期楼板5上下部位支撑立柱1拆除后,遗留在楼板5内那一截支撑立柱1内的素混凝土脱落砸到下层车辆或行人。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板2与所述第二托板3均为普通方形刚,例如,可以是长宽为800×800mm,厚度为5mm的钢板。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加劲板4,所述加劲板4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上并嵌入楼板5中。
具体地,所述加劲板4与所述支撑立柱1焊接在一起,在所述加劲板4与所述支撑立柱1焊接在一起之后,以混凝土浇筑方式嵌固入楼板5内,所述加劲板4能够加强所述支撑立柱1的刚度,同时能够保证支撑立柱1能够更好的楼板5嵌固在一起。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劲板4为环形钢板,所述加劲板4沿所述支撑立柱1周向设置。
具体地,所述加劲板4的内径与所述支撑立柱1的外径相等,所述加劲板4的外径至少大于所述支撑立柱1的外径100mm,并位于楼板5对应的所述支撑立柱1处,以保证支撑立柱1能够更好的楼板5嵌固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劲板4的厚度为8-12mm,例如,可以是10mm。
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劲板4设置有若干个,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上。
具体地,楼板5对应所述支撑立柱1的位置可以设置多个所述加劲板4,通过多个加劲板4与楼板5嵌固在一起,以更好的加强所述支撑立柱1的刚度。
需要说明的是,楼板5的主筋6的直径大小根据实际设计确定,同样楼板5的厚度也根据实际设计确定,而所述加劲板4的数量则根据楼板5的厚度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支撑楼板,所述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穿设于楼板;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上端面贴合;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下端面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立柱与楼板结合在一起,避免了需要在楼板上先预留洞口,待后期支撑立柱拆除完成后再修补洞口的情形,保持了楼板的完整性,减少了后期修补洞口的工序,使得提高了后续的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了后期支撑立柱拆除后修补洞口而额外产生的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支撑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穿设于楼板;
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上端面贴合;
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与楼板的下端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
加劲板,所述加劲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并嵌入楼板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为环形钢板,所述加劲板沿所述支撑立柱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设置有若干个,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与所述支撑立柱焊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为钢管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为钢板,所述第一托板通过膨胀螺栓与楼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板为钢板,所述第二托板通过膨胀螺栓与楼板连接。
CN202120394686.2U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15406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4686.2U CN215406076U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4686.2U CN215406076U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6076U true CN215406076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7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94686.2U Active CN215406076U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6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006420A (ko) 신설 지하 구조물의 시공 방법
KR20200112052A (ko) 타설압 저항성이 강화된 프리캐스트 벽체
CN112177012A (zh) 基坑工程带格构柱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KR100313720B1 (ko) 가설 흙막이 벽용 철골 버팀대를 영구 구조물의 일부로 사용하는
CN104895221B (zh) 装配式型钢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111305627B (zh) 混凝土罐室施工方法
CN215406076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10031897U (zh) 风机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1778990A (zh) 一种永临结合装配式内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886204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节段桥墩
CN213062030U (zh) 一种组合钢管混凝土腰梁结构、预制件及连接节点
CN218205715U (zh) 一种板面预留洞口的定型化模板
CN111502038A (zh) 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30986A (zh) 组合钢管混凝土腰梁结构、预制件、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4541475B (zh) 不规则曲率地下外墙施工方法
CN219604367U (zh) 一种型钢密插水泥土搅拌墙结合前撑桩支护结构
CN212671008U (zh) 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的桩柱结构
JP3809618B2 (ja) 基礎杭及び基礎杭の構築方法
CN217840016U (zh) 用于地下室楼板与立柱之间的装配式固定结构
CN214301762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内支撑边节点结构
CN214301760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可调节长度内支撑结构
CN221142795U (zh) 一种相邻基坑的连接结构
CN217896731U (zh) 一种半预制沉箱
CN113882432B (zh) 一种小面积较深竖井的装配式顶板快速施工方法
CN218540784U (zh) 一种可拆卸式楼板传力杆及楼板传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