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5888U - 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5888U
CN215405888U CN202121699948.2U CN202121699948U CN215405888U CN 215405888 U CN215405888 U CN 215405888U CN 202121699948 U CN202121699948 U CN 202121699948U CN 215405888 U CN215405888 U CN 215405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bion
ladder
flow buffering
insert
wi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99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飞
张勇
李俊
牟倩芸
刘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Prov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Prov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Prov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Prov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to CN2021216999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5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5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5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涉及到石笼护岸领域,包括第一石笼阶梯、第二石笼阶梯和第三石笼阶梯,所述第一石笼阶梯、第二石笼阶梯和第三石笼阶梯的高度依次递减,所述第三石笼阶梯的上端右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石笼阶梯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水流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石笼阶梯和第二石笼阶梯及第二石笼阶梯和第三石笼阶梯之间均设置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之间设置有河水过滤机构,所述第一石笼阶梯、第二石笼阶梯和第三石笼阶梯的上端均栽种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杨柳。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冲向河流护岸的河水进行缓冲,能够将河水的冲击力进行抵消,从降低河水对护岸的冲击力,避免护岸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笼护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背景技术
护岸工程指在河口、江、湖、海岸地区,对原有岸坡采取砌筑加固的措施,用以防止波浪、水流的侵袭、淘刷和在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作用下造成的岸坡崩坍。
目前,人们在对岸坡进行砌筑加固时,有时采用石笼材料进行砌筑加固,从而完成护岸建设,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石笼材料对岸坡进行砌筑加固时,水流向岸坡流动时,直接对石笼护岸进行冲击,而在长期冲击下,石笼护岸会受到严重的侵蚀和损坏,从而导致石笼护岸使用防护加固效果。
因此,发明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石笼材料对岸坡进行砌筑加固时,水流向岸坡流动时,直接对石笼护岸进行冲击,而在长期冲击下,石笼护岸会受到严重的侵蚀和损坏,从而导致石笼护岸使用防护加固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包括第一石笼阶梯、第二石笼阶梯和第三石笼阶梯,所述第一石笼阶梯、第二石笼阶梯和第三石笼阶梯的高度依次递减,所述第三石笼阶梯的上端右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石笼阶梯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水流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石笼阶梯和第二石笼阶梯及第二石笼阶梯和第三石笼阶梯之间均设置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之间设置有河水过滤机构,所述第一石笼阶梯、第二石笼阶梯和第三石笼阶梯的上端均栽种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杨柳。
优选的,所述水流缓冲机构包括多组第一缓流板,多组所述第一缓流板均固定设置在第三石笼阶梯的上端,且多组第一缓流板均呈S形设置,每组两个所述第一缓流板呈对称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缓流板之间均设置有流水口。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缓流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流板,所述第二缓流板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石笼阶梯的上端靠近第二石笼阶梯的一侧开设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流水孔,所述流水孔呈倾斜设置,所述流水孔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河水过滤机构包括两组三角水泥凸块,两组所述三角水泥凸块固定设置在下水口的内部,且两组三角水泥凸块之间设置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呈折线形设置,所述过滤通道的内部填满砂石,所述砂石的上表面呈斜坡形设置,所述砂石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植被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的第一石笼阶梯、第二石笼阶梯、第三石笼阶梯和水流缓冲机构相互配合,当河水向护岸流动时,水流通过第三石笼阶梯的斜面向上流动,同时水流会因为第三石笼阶梯的斜面而降低流速,当水流在第三石笼阶梯上流动时,水流受到多个第一缓流板的阻挡缓冲,且水流顺着第一缓流板流动,同组的两个第一缓流板能够使水流相对流动,从而两股水流相互冲击,能够抵消水流的冲击力,减小水流对石笼护岸的冲击力,避免石笼护岸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石笼阶梯;2、第二石笼阶梯;3、第三石笼阶梯;4、杨柳;5、第一缓流板;6、第二缓流板;7、沉降槽;8、过滤网;9、三角水泥凸块;10、砂石;11、防护网;12、植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包括第一石笼阶梯1、第二石笼阶梯2和第三石笼阶梯3,第一石笼阶梯1、第二石笼阶梯2和第三石笼阶梯3的高度依次递减,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右侧向下倾斜设置,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水流缓冲机构,第一石笼阶梯1和第二石笼阶梯2及第二石笼阶梯2和第三石笼阶梯3之间均设置有下水口,下水口之间设置有河水过滤机构,第一石笼阶梯1、第二石笼阶梯2和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均栽种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杨柳4。
如图1和图2示,水流缓冲机构包括多组第一缓流板5,多组第一缓流板5均固定设置在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且多组第一缓流板5均呈S形设置,每组两个第一缓流板5呈对称分布,相邻两个第一缓流板5之间均设置有流水口,当河水向护岸流动时,水流通过第三石笼阶梯3的斜面向上流动,同时水流会因为第三石笼阶梯3的斜面而降低流速,当水流在第三石笼阶梯3上流动时,水流受到多个第一缓流板5的阻挡缓冲,且水流顺着第一缓流板5流动,同组的两个第一缓流板5能够使水流相对流动,从而两股水流相互冲击,能够抵消水流的冲击力,减小水流对石笼护岸的冲击力,避免石笼护岸造成损坏。
如图1示,每个第一缓流板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流板6,第二缓流板6呈倾斜设置,当水流顺着第一缓流板5流动时,过多的水流会冲上第二缓流板6,第二缓流板6能够对水流再次缓冲。
如图1和图2示,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靠近第二石笼阶梯2的一侧开设有沉降槽7,沉降槽7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流水孔,流水孔呈倾斜设置,流水孔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8,当水流从第三石笼阶梯3上回流时,水流经过沉降槽7,水流中的泥沙和其他固体垃圾进入沉降槽7中,从而能够对水流中的固体垃圾进行阻拦,避免固体垃圾进入河流中,且沉降槽7中的水流通过两个过滤网8和流水孔流入河流中。
如图1示,河水过滤机构包括两组三角水泥凸块9,两组三角水泥凸块9固定设置在下水口的内部,且两组三角水泥凸块9之间设置有过滤通道,过滤通道呈折线形设置,过滤通道的内部填满砂石10,砂石10的上表面呈斜坡形设置,砂石10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护网11,当水流过大时,水流通过第三石笼阶梯3冲上两个斜坡,水流进入两个斜坡内部的过滤通道中,并通过过滤通道中的砂石10进行过滤,去除水流中的固体污染物,且水流通过过滤通道流入地下。
如图1防护网1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植被层12,能够对两个斜坡表面的砂石10进行保护,避免砂石10流失。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河水向护岸流动时,水流通过第三石笼阶梯3的斜面向上流动,同时水流会因为第三石笼阶梯3的斜面而降低流速,当水流在第三石笼阶梯3上流动时,水流受到多个第一缓流板5的阻挡缓冲,且水流顺着第一缓流板5流动,同组的两个第一缓流板5能够使水流相对流动,从而两股水流相互冲击,能够抵消水流的冲击力,减小水流对石笼护岸的冲击力,避免石笼护岸造成损坏,当水流顺着第一缓流板5流动时,过多的水流会冲上第二缓流板6,第二缓流板6能够对水流再次缓冲;
当水流从第三石笼阶梯3上回流时,水流经过沉降槽7,水流中的泥沙和其他固体垃圾进入沉降槽7中,从而能够对水流中的固体垃圾进行阻拦,避免固体垃圾进入河流中,且沉降槽7中的水流通过两个过滤网8和流水孔流入河流中;
当水流过大时,水流通过第三石笼阶梯3冲上两个斜坡,水流进入两个斜坡内部的过滤通道中,并通过过滤通道中的砂石10进行过滤,去除水流中的固体污染物,且水流通过过滤通道流入地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石笼阶梯(1)、第二石笼阶梯(2)和第三石笼阶梯(3),所述第一石笼阶梯(1)、第二石笼阶梯(2)和第三石笼阶梯(3)的高度依次递减,所述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右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水流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石笼阶梯(1)和第二石笼阶梯(2)及第二石笼阶梯(2)和第三石笼阶梯(3)之间均设置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之间设置有河水过滤机构,所述第一石笼阶梯(1)、第二石笼阶梯(2)和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均栽种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杨柳(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缓冲机构包括多组第一缓流板(5),多组所述第一缓流板(5)均固定设置在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且多组第一缓流板(5)均呈S形设置,每组两个所述第一缓流板(5)呈对称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缓流板(5)之间均设置有流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缓流板(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流板(6),所述第二缓流板(6)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石笼阶梯(3)的上端靠近第二石笼阶梯(2)的一侧开设有沉降槽(7),所述沉降槽(7)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流水孔,所述流水孔呈倾斜设置,所述流水孔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水过滤机构包括两组三角水泥凸块(9),两组所述三角水泥凸块(9)固定设置在下水口的内部,且两组三角水泥凸块(9)之间设置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呈折线形设置,所述过滤通道的内部填满砂石(10),所述砂石(10)的上表面呈斜坡形设置,所述砂石(10)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护网(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植被层(12)。
CN202121699948.2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Active CN215405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9948.2U CN215405888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9948.2U CN215405888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5888U true CN215405888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2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9948.2U Active CN215405888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5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6161B (zh) 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
CN210529412U (zh) 一种超大广场海绵城市一体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12144488A (zh) 防止河道下切破坏的多曲拱形透水台阶式消能二级坝
CN215405888U (zh) 一种插柳式的生态石笼护岸
CN211498722U (zh) 一种水利堤坝结构
CN217378804U (zh) 一种具有排漂功能的溢流坝
CN213805270U (zh) 一种防止河道下切破坏的多曲拱形透水台阶式消能二级坝
CN216948347U (zh) 滑坡治理用排水结构
CN110468792A (zh) 一种不淤堵生态透水坝及其建造方法
CN214784037U (zh) 一种生态河道护坡
CN215562326U (zh) 一种用于泥石流拦挡、分流和水石分离的防治系统
KR101170789B1 (ko) 친환경 복합 사방댐
CN2095558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09890992U (zh) 一种排水系统
CN214459316U (zh) 一种堤防工程路面排水结构
CN220377137U (zh) 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CN219218844U (zh) 河床沙石水下自动分选装置
CN21071273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CN212052646U (zh) 一种河道滤砂取水装置
CN212896193U (zh) 水石分流结构
CN210946673U (zh) 一种模块化生态驳岸
CN210288263U (zh) 一种戈壁公路路侧兼具引排和拦挡功能的直角砂坝
CN213805212U (zh) 一种河道的防洪结构
CN220166821U (zh) 一种生态河道多级护岸
CN220318450U (zh) 一种用于侵蚀沟治理的谷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